第六十一章:女帝复生案(五)
馥芮白梨花2024-02-25 21:273,870

  深夜,一个男人躺在侧殿床上,正睁着眼睛看着床顶彻夜难眠,他的四周守着几个金吾卫,面色肃杀、严阵以待。

  四周黯淡无光,明明关好了门窗,可屋内却忽然起了浓雾,一阵没由来的寒意像无数条蛇一样渗入被子,密密麻麻爬上了男人的身子,让他头皮发麻,止不住地发抖。

  他感觉,在黑暗中有一双阴鸷怨毒的目光正盯着他。

  是她来了!

  他猛地回头,发现身边的金吾卫们已不知所踪!

  而自己床边,果真站着一个女人,那女人衣冠奢华,面容华贵,气势熏灼,正对着他冷笑。

  男人张开嘴巴,想说什么,可魂魄如被女人吸走,动弹不得,只剩下牙齿在不停上下打颤。

  倏然,那女人眸光一凛,涂满了红色蔻丹的指甲便已伸到他的眼前,只听女人声音极冷道:“李甫——把朕的皇位还回来!”

  “母后——”

  “宫中闹鬼、女帝复生”一事,果然没能瞒得了太久,便已闹得沸沸扬扬,满城皆知。

  见事已至此,瞒不住了,李明昭也就光明正大地寻找起仙道高僧来。

  不过,那些来人都被他拆穿是些招摇撞骗的江湖术士,根本无法为他所用。

  反倒是安宁比他抢先了一步。

  安宁带着一位赫赫有名的仙道觐见天子。

  此时李甫的脸色已是肉眼可见的差,眼底满是乌青,十分憔悴,看到安宁,眼中还闪烁着无法掩盖的恐惧。

  安宁笑着介绍道:“皇兄,这位,是莫仙道。”

  莫扉道袍加身,手持拂尘,一副仙风道骨之姿。

  他不卑不亢地拜见了天子,随后半垂眼睑,单手掐诀,道:“贫道掐指一算,近来圣上身边怪事频发呀。”

  李甫没说什么,只是疲惫地点了点头。

  莫扉又不急不缓问了李甫几件事,都一一得到印证。

  比如,李甫近来神形萧索,心口处莫名起了红点,痛楚难堪,手脚麻木,且夜不能寐,常出现幻听。

  又比如,李甫按照莫扉所说的地方,竟真的在自己的寝宫里,找到了一个被人缚首钉心的桐木小偶人,上面写着的是他的名字及生辰八字!

  莫扉手持偶人,面色沉重,眉头紧锁,欲言又止。

  在安宁的几番催促下,莫扉才面露难色道:“圣上,是被人下了巫蛊。”

  李甫闻言,整个身子从龙椅上惊起,道:“巫蛊?”

  一旁的安宁也是面色一变,连忙问道:“是谁胆敢对一国之君下蛊?”

  莫扉似笑非笑,伸手指天。

  “谁?”

  “女帝。”

  安宁大惊:“母亲仙逝已久,怎会对皇兄下蛊?”

  莫扉神秘莫测地摇了摇头,道:“不可言不可言,一切都是天意。”

  随后,他将目光落天子身上,道:“但贫道以为,女帝是有心结未解,故而才复生归来,至于是什么心结,真龙天子应有所感应。”

  他的话音刚落,李甫便身子一软,瘫在龙椅上,面无血色。

  大家都知道“宫中闹鬼、女帝复生”一事,可这个莫扉,非但知道,还找到了巫蛊人偶,又道出了其中不可言说的关键。

  真乃仙道也!

  安宁见李甫神情不对,忙上前扶起他,又回头向莫扉问道:“那怎么解决?”

  “无法解决。”莫扉一甩拂尘,笃定道:“女帝生为人皇,死为鬼帝,纵是大罗金仙来了,也无法与之抗衡。”

  李甫看着莫扉,颤巍巍问道:“若是违抗天意,会怎么样?”

  莫扉一字一顿道:“必遭天谴,不得好死。”

  安宁双眸晦暗,看向了早已吓没了人形的天子。

  李甫当然是害怕的。

  他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莫名其妙当了皇帝,可这皇位还没坐热,又遭遇了景朝史无前例的“天谴”。

  天,是他的母亲,死去的女帝。

  更为可怕的是,他在送昱宗下葬时,发现皇陵里,女帝的尸首不见了踪影!

  因兹事体大,故而他选择秘而不宣,此事只有他,和太子李明昭知道,连安宁也不知道。

  而莫扉竟然一语道破了天机,女帝复生显灵,确有心结。

  她,要他交出皇位!

  而且,女帝还指定了一下任皇帝——安宁公主!

  这话,是从复生的女帝口中亲口说出,他李甫亲耳所闻,亲眼所见,绝无半分虚假。

  作为本该是下一任皇位继承人的李明昭,自然也无法接受这种事情,故而才将这事隐下,暗寻仙道高僧,以求解决之法。

  可没想到这事还是传了出去,关于“女帝复生,皇位易主”的传言越传越凶,以至于群臣惶恐,百姓不安,刚刚稳定下来的家国,又似有风雨欲来。

  冬日的夜晚总是特别漫长。

  天色昏昏沉沉,整座巍峨的宫城被团团白雪覆盖,漫天雪花碎碎坠落。

  早朝时分,天仍未亮,天子尚未到来,太子已好整以暇立于百官之首,仿佛丝毫不受传言影响。

  可有心人却看得出来,太子近来眼底隐隐有淡淡的乌青,像是没睡好的样子。

  今日一同上朝的,竟还有一位罕见的身影,大理寺的张凌澈。

  赵衡已到了致仕年限,可天子还未定下下一任大理寺卿的人选。

  李甫所有决断,都得先过安宁与太子,薛翎月是安宁推举的人,可太子推荐的人却是张凌澈,他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干脆就这样拖着。

  今日是张凌澈主动要求上朝,因为他有事面圣。

  不过,群臣一看到这清隽挺拔、霞姿月韵的绯衣男子,想起的却是那无人不知的大红人薛翎月。

  这女子,可是被公认会成为下一任女相的主。

  人一出名,便难免成为他人津津乐道的对象。

  几位站在大殿边角的年轻臣子便围在一起,遥望着太子的方向低声议论着什么。

  “你们听说了吗?薛翎月近来也不怎么露脸了,好像常常夜宿东宫。”

  “听说了,被金屋藏娇了呗,她如今只管等着当太子妃就行,哪还需要抛头露脸?”

  “不过,薛少卿不是大公主的人吗?”

  “蠢,大公主是有意用美人计缓和和东宫的关系。”

  “但现在这个局势,搞不好是太子殿下要入赘。”

  几人说着便以袖掩唇低声笑了起来,他们因为站得离太子极远,太子当然听不到,但,张凌澈却不然。

  他厌恶地皱起眉宇,一双冷眼扫过几人,不怒自威,叫这帮背后说人的臣子瞬间噤了声。

  冷面判官可不是徒有其名。

  这时,天子终于姗姗来迟,群臣纷纷站好,由太子率领俯首行礼。

  天子有气无力地摆了摆手,小心翼翼地坐在了龙椅边缘,仿佛自己坐的是一块针毡。

  他像以往一样,漫不经心地开始听取群臣奏事,每听完一个,就是僵硬地问道:“尝与安宁、太子议否?”

  奏事前,先请示安宁与太子,这是百官心照不宣的规矩。

  但张凌澈却坏了规矩。

  只见这男子手持象牙笏板,步伐沉静行至大殿中间,他的面前,是天子和太子。

  李明昭淡淡抬眸,视线仿佛能够穿过笏板,对上男子古潭般的深瞳。

  大殿内忽然散发着一股紧张气息。

  百官压低着头,互相使着眼色。

  张凌澈缓缓开口:“微臣张凌澈,有事启禀圣上。”

  李甫按部就班问道:“尝与安宁、东宫议否?”

  男子平静地答:“未尝。”

  李甫愣了愣,看向李明昭,后者面若冠玉,嘴角含笑,缓缓问道:“张少卿,有何要事么?”

  张凌澈不急不缓道:“臣闻近来宫中诡事频发,有传言称是女帝复生,臣以为,这是有居心叵测之人欲行不轨之事,故而特向圣上请命,彻查此案。”

  张凌澈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一、张凌澈竟然胆敢在天子面前提起这讳莫如深的事!

  二、他竟说宫中诡事,女帝复生是人为的阴谋!

  张凌澈此言虽未明说,但所有人都觉得,他就差直接将矛头指向最大的受益者——安宁公主。

  因为震惊,李甫苍白无色的脸上居然有了几分血色,他下意识又看向了身前的太子一眼。

  李明昭玉冠华服,金袍紫领,长身玉立,镇静地凝视着男子,他一言未发,似在沉思,脸上看不出任何神情。

  然而这一次,李甫倒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如果此事真是人为作案,那只要揪出幕后黑手,一切自然迎刃而解,他也不必日日夜夜提心吊胆,唯恐哪一天就不得好死!

  即便女帝复生是他亲眼所见,但不管如何,多个希望总是不会错的。

  想到此,若非碍于皇权威仪,李甫差点就要起身握住男子的手了。

  他沉了沉声,掩盖自己语气中的激动,道:“既然爱卿有所怀疑,那便由爱卿负责调查此事真相。”

  张凌澈行了礼,声音清冷道:“但此案关系重大,臣想恳请陛下,派薛少卿一同查案,她此前为查此案,已提前在宫中有所行动。”

  群臣又是一怔,完全摸不着头脑。张凌澈查安宁,缘何还叫上她的爪牙?

  李甫没想那么多,果断道:“准奏。”

  退朝后,太子先出走大殿,百官才敢动作,他路过男子时,似有若无的放缓了脚步,凤眼轻挑,看向一侧的男子。

  此时男子的笏板也已放下,他身姿笔直,面色沉静,亦看着李明昭。

  对视的一刹那,太子便收回了目光,没有再多做停留,走出了大殿。

  二者目光间的短兵相接,云淡风轻,似水无痕。可远在大理寺的女子听后却只觉心惊不已。

  张凌澈,他要做什么?

  他明明已被她伤得那么深,为何非但没有远离她,还要拉着她一同查什么“女帝复生案”!

  这个案子,若非真的有鬼,就是有人搞鬼。

  那么,安宁自然是最大的怀疑对象。

  所以她去查,不合适,她也不想管。

  “不去,我怕鬼。”女子坐在公廨里,抬眸看向张凌澈,拒绝道。

  男子刚下朝归来,一身风雪,绯红衣袍上沾染着稀碎冰花,他本就是一张冷若冰霜的脸,此刻带着彻骨寒意,宛如真是冰雕玉琢的人。

  他不由分说地将圣旨放在女子桌面,她必须去。

  这样,她才能洗脱罪名,她夜宿东宫,是查案。

  可女子一点也不领情,低声嘟囔道:“仗势欺人。”

  男子垂眸看着女子,那女子满脸的不情愿,甚至为了不去查案,说出了“怕鬼”这种鬼话。

  她明明是一个不信鬼神之人。

  想到此,男子忽然愣了愣,难不成,女子抗拒,是因为此案涉及巫蛊么?

  她的奶奶舒月公主,就是因在宫中行巫蛊之事被贬而亡。

  如此,是他思虑欠周了。

  明明他已是心如止水,可他一听到有关女子不检点的议论,便会不由自主的生气,从而失了理智。

  他知道的,女子和太子关系匪浅。

  因为,女子对太子不疑有他的信任。

  因为,太子清楚女子的一切喜好,包括提前剥好的荔枝、提前准备的合体衣饰等等。

  还有,太子看女子的眼神。

  他同为男人,他知道这是什么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所以,他才会如此生气。

  李明昭,岂非不知独身未嫁女子夜宿东宫会落人口实?

  他这么做,是什么目的?

  为了占有她,而不惜毁掉她么?

  良久,男子像是轻叹,道:“此案我一个人去查即可,但在查案期间,你需和我一同住在宫里。”

  女子聪慧,很快便明白了张凌澈的用意,他要她,和他一起,要她不能再夜宿东宫。

  他在担心她,他比她还要在意她。

  别人怎么想,她向来是不在乎的。

  可唯独是他,他为何总不似她想?

  

继续阅读:第六十二章:女帝复生案(六)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行时令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