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闻声,朝台下望去,只见皇城司暗卫的队伍中走出一人。细一打量,竟是一名女子。长得皮肤白皙,五官匀称,头上挽着一个同心髻,上叉一根凤头金簪,发髻底部系着一条绿色丝带。微风吹动,头上的丝带轻舞飞扬,整个人看上去又美又飒。
“你是何人?”
“臣,皇城司探事司指挥史叶秋筠。”女子躬身施礼。
赵佶望了一眼身旁的卫天渊,卫天渊上前一步,朝台下轻叱一声:“苏西桥何在?”
“属下在。”话音未落,皇城副使苏西桥已诚惶诚恐到了台前。
卫天渊高高在上,司内的一切事务都交给苏西桥打理,他不认得叶秋筠。于是,朝苏西桥使了个眼色,想听听他的意见。
苏西桥躬身道:“叶指挥任内,以巾帼之躯,行虎贲之事。破局如孙吴用兵,善出奇制胜。亦常临危受命,似李广射石,气贯长虹。同僚纷纷为之侧目。只是……”说到这,突然停了下来。
卫天渊不耐烦地摆摆手:“接着说。”
“是。”苏西桥继续小心翼翼,“然月满则亏,器锐易折,若常以险招博天命,恐非我大宋育才立国之本。”
卫天渊“嗯”一声,将目光转向赵佶:“还请官家定夺。”
赵佶点点头:“叶秋筠,你有何话说?”
叶秋筠本在当值,但见辽国队屡施暗算,便一直克制着自己要教训这些卑鄙小人的念头,听到蔡京连问三次都无人应答,直到赵佶要亲自下场,这才忍不住挺身而出。
“回官家的话,苏副使方才说臣过于冒险,不够稳重,臣都承认。”叶秋筠挺胸抬头。
赵佶示意她接着说。
“《孙子·九变》有云:‘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叶秋筠的目光如寒芒般射向台上的萧从革,“今日之事,护得住明枪,防不住暗箭。若按常理出牌,就当真是作茧自缚,画地为牢了。况且,臣自七岁起便酷爱蹴鞠,至今已十三年,其间,尚未有过一次败绩!”
“好!”赵佶轻拍了一下龙椅的扶手,“朕就允了你!”
叶秋筠拜谢完毕,在一名小宦官的带领下,去找萧潜。医官已为他包扎完毕,余下的队员都围在身旁。
小宦官高声宣道:“奉官家口谕,特允皇城司叶指挥使替补参赛。”
萧潜先是怔了一下,叶秋筠独闯殿前司之时,自己见过她的身手,心里反而踏实了很多。陈璟、薛闻、白煦初都跟叶秋筠交过手,也知道她的本事,但这是蹴鞠比赛,却不知她球技如何,心中还是忐忑不安。
叶秋筠知道,当下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大家坚定信心,保持斗志。于是,便把自己接下来的计划跟众人说了一遍。
萧潜闻言,不由振奋起来,挣扎着起身给叶秋筠施礼:“叶指挥,今日一战,大宋的荣辱,便全在你的肩上了,请受萧潜一拜!”
叶秋筠连忙还礼,并让众队员穿上腿部护甲,以防辽人靴底钢刺。这样,虽然行动会有些迟缓,但却可以稳扎稳打,以退为进。
安排妥当后,叶秋筠又朝众人施礼道:“今日之战,便是收复燕云十六州之预演。望众将军能与秋筠一起,同仇敌忾,沙场破敌!”
“同仇敌忾,沙场破敌!”诸人深受鼓舞,一边高声呼喊,一边再次回归赛场。
鼓声响起,叶秋筠开球,只见她巧妙地控制着球的方向,时而用脚内侧轻轻一勾,时而用外侧大力一推,球就像她的身体的一部分,随心所欲,穿梭自如。
场外的程小蚁陡然一震,他已认出了叶秋筠!
辽国队见换上的是一名女子,根本没把她放在眼里,叶秋筠飞快地从中路突破,看准空档,起脚射门,球在空中划过一道美妙的弧线,如流星般飞入球门。辽国队一众队员望着眼前的情形,呆若木鸡。
“好球!”程小蚁第一个跳了起来,朝叶秋筠挥手。
宋朝的观众席也在他的带领之下,响起一阵喝彩。
辽国队反应过来,在述律达的组织下展开反攻,不想,球被薛闻截下。述律达故技重施,用靴底去踹薛闻的腿。可对方腿上的铁质护甲,让他的暗算无法得逞,反而一下刺入鞠球之中,自己踩到上面摔了个大跟斗,引来大宋观众席上的一阵嘲笑讥讽之声。
换上新球,比赛继续。白煦初将球传给叶秋筠,述律达过来抢夺,叶秋筠左冲右突,竟无法摆脱他的阻拦,急中生智将球又传给白煦初。白煦初得球,朝辽国队球门强行突破。叶秋筠在自己这一侧跟上他的步伐,等待时机。
白煦初一路过关斩将,眼看离辽国队球门已不足三丈。述律达忙跑回防守,却不想对方又将球传给了叶秋筠。但见叶秋筠不慌不忙,飞身跃起,没等球落在地上,突然用头一顶,鞠球毫无悬念地飞入门中。
“好!”程小蚁再次高呼一声,大宋观众席上又爆发出阵阵雷鸣般的欢呼。
三比二!叶秋筠连入两球,还差一分就追平了。
述律达忙将那高大威猛,曾将萧潜撞倒的队员叫过来。此人名叫“旗鼓拽剌”,是契丹语中“勇士”的意思。
“你定要盯紧那女子,看准时机,再……”述律达说到这里,化掌为刀,在自己脖子上比划了一下。
旗鼓拽剌自然明白他的意思,用力点了点头。
叶秋筠再次控球,当经过辽国裁判之时,像被什么东西在绊了一下,速度竟然慢了下来。旗鼓拽剌心中暗喜,再次像头疯牛一样,用足了全身的力气,朝她猛撞过去。谁知,叶秋筠身形一闪,竟从他的腋下滑过,旗鼓拽剌庞大的身躯,狠狠撞在了那个又瘦又小的辽国裁判身上。“咣”的一声,两人同时跌倒。
当旗鼓拽剌狼狈不堪地爬起来的时候,裁判已经承受不住他的一撞一压之力,口吐白沫,不省人事了。
叶秋筠趁机从边路突破,起脚射门。谁知,鞠球却打在门柱之上,高高弹了回来。
述律达见状,忙去争球。却不想叶秋筠抢先到达,凌空跃起一丈多高,一个“倒挂金钩”狠狠踢在球上。球没有飞向球门,而是径直朝述律达面门撞去。
述律达大惊,鞠球快如闪电,势如奔雷,这要被砸个结实,一定受伤不轻。于是,急中生智,腾空而起,一脚朝飞过来的鞠球踢去。鞠球在受力之下,换了个方向,竟转而飞入龙门。
述律达惊魂未定,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忽听大宋的观众又是一阵叫好,本国队员则是一脸尴尬,仔细看去,球的确是入门了,可惜是,入的却是自家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