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雨刃断袍
有泽2025-04-28 09:081,717

  “今日朝会,明彰先生以‘专权蠹国’之罪弹劾蔡贼,有理有据,让人倍觉酣畅淋漓。只是那蔡贼强词夺理,百般诡辩,反诬先生‘结党营私,构陷重臣’。”赵桓见叶秋筠兀自发呆,摇头长叹了一声,“也怪父皇宠信奸佞,拒谏饰非,竟将先生羁押。”

  叶秋筠恍然回过神:“多谢殿下相告。”

  “蔡贼本欲绕过大理寺,经开封府罗织罪名。”赵桓冷笑一声,“他倒是想打得一手好算盘。谁不知此贼曾权知开封府?当今的府尹何执中,便是其得意门生。然忠臣蒙冤,孤自不会袖手旁观。”

  叶秋筠知道,父亲若按蔡京指控的罪名,常规路径是由徽宗下诏,收押于大理寺狱,由大理寺卿主审。案件审结后报刑部复核,最终由赵佶裁决。她还知道,赵佶疏于朝政,赵桓常以储君身份规劝,却因直言进谏而备遭冷遇。赵桓的言外之意,是蔡京本想利用权力操控司法,却被他阻止了。

  想到这,叶秋筠连忙躬身施礼:“殿下相助之恩,臣没齿难忘。”

  赵桓将叶秋筠搀起,神情颇为关切:“不知……叶卿欲作何打算?”

  叶秋筠蛾眉紧蹙,握住刀鞘,一字一顿:“将我爹劫出牢狱。”

  “秋筠,蔡京耳目遍布,此举无异自投罗网!”赵桓大惊失色,一边来回踱步,一边用手指摩挲着扳指,“父皇对蔡贼信任未衰,若其再进一步诬你‘谋逆’,叶家必有灭族之危。不可,此举万万不可!”

  叶秋筠对赵桓的反应很是诧异,从对自己的称呼来看,明显是一种打破礼制的焦灼与关切。

  但来不及多想,不管对方的目的是私下拉拢还是意图操控,仅从当下的局势来看,至少还算是一股助力,她觉得自己被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包裹得喘不上气,却还是咬紧牙关:“出其不意,攻其无备。蔡京虽权倾朝野,但也想不到臣会兵行险着。”

  赵桓停下脚步,旋即恢复了平静,显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决绝:“叶卿忠勇,孤必力保明彰先生周全。孤有一策,较为稳妥。”

  叶秋筠闻言,不禁一怔。

  “孤会着人暗中保全明彰先生性命,然后奏请父皇,将此案交三法司会审。这样一来,可以拖延些时日。”赵桓的声音有些低沉,目中隐藏的锋芒一闪即过,“待孤登基之后,再还先生清白,并清算蔡党之滔天罪行。”

  赵桓的承诺并非空穴来风,赵佶曾于朔日大朝会上公开表示要禅位给他。朝野上下早已闻风而动,不少人开始主动去抱赵桓的大腿。旧党新君之间必有一场权力的争夺战。

  “谢殿下好意!只不过,臣的家事还是臣自行处理为好。”叶秋筠挺直了腰身,她知道,赵桓此时的“守势”的确是最为稳妥的办法。但是,她不能把父亲的生命当作赌注。中间的变数太多,她输不起。

  赵桓流露出一种复杂的神情,沉默了片刻说:“孤提醒叶卿还是三思而行。不过,有一点叶卿大可放心,东宫的门,随时对你敞开。”

  言毕,登上马车,扬长而去。

  一声闷雷响起,第一滴雨砸在了程小蚁的头上。

  他连忙走过来,拉起叶秋筠的手。她的手很凉,身体也在瑟瑟发抖。可他还是没有问,赵桓跟她说了什么。

  若她想说,根本无须去问。他只是握紧了她的手,他要用自己的体温去焐热她。霎时,天幕裂开,雨帘如千百条银线自云端垂落。叶秋筠没动,他也没有动。

  别说是下雨,就是下刀,他也会陪着她。突然,她猛地甩开了他的手,身体随即退出一步。

  “秋筠!你怎么了?”程小蚁惊诧地望着她,试图再次接近。

  “不要过来。”叶秋筠的脸惨白得如同被雨水浸透的宣纸,声音冷得如同冬日的坚冰,“程小蚁,自今日起,你我恩断义绝!”

  “你,你说什么?”程小蚁的嘴唇抖着如同河边的柳枝。

  “你以为你那些小聪明算得上智谋?不过是市井之徒的鼠目寸光!”叶秋筠冷笑道。

  程小蚁分不清是被雷声震得发蒙,还是被叶秋筠的话震碎了心房,身体开始摇晃起来。

  “太子允我做皇城副史,代价便是与你一刀两断——这交易,比你那些甜言蜜语,海誓山盟值钱得多。”叶秋筠惨笑着,泪水混着雨水滑过唇角。

  “这不是真的!秋筠,到底发生了什么?”程小蚁不顾一切地握住她的双肩。

  “你真当我是爱你?从一开始,我就是在利用你!”叶秋筠挣开他的双手,“一个人人畏憎的察子,哪里会有真爱?”

  程小蚁的眼中霎时也噙满了泪水,大吼:“你看着我的眼睛,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叶秋筠望着他,胸口不停地起伏着,蓦地,转身跑开。

  雨顺着程小蚁的额头、眉毛,鼻尖,簌簌流下,像利刃般割肉剜心。很快,他的全身湿透了,可他却宛如一座雕像,一动不动地盯着桥面,直到叶秋筠的身影在漫起的水雾中消失不见。

  

继续阅读:第136章 以攻代守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少年藏甲游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