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卷着碎雪,在肇兴王府的大门前打着旋儿。正厅屋檐上,悬着几根冰凌子,被夕阳染成了金色。后院的炊烟冉冉升起,却被风吹得一阵歪斜,就像一柄青灰色的剑,斜刺向天际。
完颜亮的眼睛始终不肯从程小蚁脸上移开,他做梦都想不到,自己那个一向视男人如“草芥”的妹妹,居然会看上眼前这个“奸商”。更何况,还是已经有了妻室的奸商。难不成,让妹妹嫁过去给他做妾吗?更何况,妹妹私逃这件事,陛下明显有所愠怒,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两件事。
想到这,完颜亮的思绪又回到数日前。那日,他截获了一封金熙宗给右相完颜宗敏的密信:“亮有异志,卿可徐图之……”
很快,又接到密报。熙宗与负责联姻的西夏使臣会晤,席间曾言:“先削亮兵权,再迁任礼部闲职……”
正想到这的时候,完颜慕晴突然扯住自己袍角,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哥哥可知,慕晴落水那日是薛郎挺身而出。他明知我是金国郡主,却甘冒叛宋死罪相救。那日若他袖手旁观,此刻你见到的……怕只是妹妹的一缕孤魂。”
“王爷,虽说无奸不商,但雁回唯对慕晴不敢欺心。那日钱塘江大潮,她为救一妇人孤身涉险。被我救下后,却仍笑说‘无妨’——那一刻我便知,这女子骨血里流的不是金宋之分,而是天地间最贵的‘仁’之一字。”
完颜亮目光闪动,脸色不停地变幻着。这件事,他一定要想清楚。而且,再结合熙宗对自己的猜忌,更不能有分毫差错。他知道,妹妹跟自己不同,是一个讨厌“谎言”的人。所以,她的话是可信的。但完颜亮不知道的是,他正在陷入一个“假婚真谋”的局。此局之妙,在于所有谎言,皆为真相服务。
叶秋筠刺杀完颜亶虽然失败了,但方向是正确的。刺杀,不是消灭完颜亶的唯一方式。扶持完颜亮成为国主,同样可以除掉完颜亶。只不过这个计划的难度更庞大、更复杂。
“为了完颜慕晴”一个人,就要改变最初的计划,值得吗?就不能“牺牲她”吗?原本完颜慕晴见叶秋筠为了自己的事行刺负伤,本想回到王府,就此认命。但程小蚁和叶秋筠都不同意她这么做。
两个人从来没有在一件事上达成这么高度的一致,只因完颜慕晴不是工具。她是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有时候,我们做一件事的动机越单纯、越简单,越不去权衡利害得失的时候,反而越容易成功。
叶秋筠化装成西夏刺客之事,可引发完颜亶的猜忌,暂时冻结联姻。如果通过支持完颜亮上位,制造金国内乱,则会彻底破坏和亲。这样一来,她和程小蚁也一定会得到想要的,正所谓一箭三雕。
更有利的是,待他们修改了原计划后,又迎来了一位盟友——贤妃。也就是叶秋筠的生母陆晏儿。
那一夜,贤妃救下叶秋筠后,第二天就把她送回得月楼,并将全部的秘密都说了出来。原来,陆晏儿一直都是皇城司的密探。这一点,她一直瞒着丈夫和女儿。直到十年前,丈夫救下与她长相丝毫不差的萧雨眠,那才是危机的真正开始。萧雨眠是辽国“刺事堂”的人,原本想将陆晏儿除掉,再顶替她,潜伏在叶明彰身边,以获取情报。不想,却反被陆晏儿获悉,先行毒杀了她。陆家老宅荷塘里埋葬的骸骨,就是辽谍萧雨眠。
时任皇城使的卫天渊有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让陆晏儿“成为萧雨眠”,反潜入“刺事堂”伺机行事。就是这个方案,让陆晏儿成了“双面谍者”。为了陆晏儿的安全,这件事,自始至终,只有卫天渊一个人知道,并且没有泄露给任何人。
后来,“苗刘兵变”时卫天渊为保护高宗皇帝而罹难,存放密档的“架阁库”也被大火焚毁。没有人知道陆晏儿的存在,至此她便成了“孤魂野鬼”。金灭辽后,她本想回国。但金却背信弃义,攻破了汴京,致使数万百姓生灵涂炭。
陆晏儿一怒之下,便以贤妃的身份,卧底到金熙宗完颜亶身侧,伺机杀之而后快。叶秋筠见母亲为了家国,居然牺牲了这么多,不由得心痛万分。母女相约,待除掉熙宗后,便一同归宋。
三人密议后,决定利用完颜亮的野心与金熙宗的猜忌,制造一起“君逼臣反”的死局。
于是,贤妃便伪造了熙宗给右相的“密信”,又吹起“枕边风”,说完颜亮“自恃功高,不仅藐视圣上,更是对自己无礼”。说什么,“禁军中只知有亮,不知有陛下”云云。
熙宗生性多疑,本就对联姻一事而与完颜亮大生罅隙,再加上贤妃的一番添油加醋,便想收回兵权,暂交予右相。完颜亮岂是等闲之辈?自是不能听之任之。
眼下的计划便是第二阶段,制造“程小蚁为爱投金”的假象,利用姻亲关系建立完颜亮对他的信任。
所以,定计之初,程小蚁便与完颜慕晴坦白,“你我假婚,只为救你家族与我大宋和平。”并让她配合自己演好这出大戏。
完颜慕晴见哥哥游移不定,便将他拉到偏厅,低声说:“哥哥放心,薛郎与我说过,他并非宋人。”
“噢?”完颜亮双眉一挑。
完颜慕晴道:“他实是渤海遗民,化名薛雁回,为避战祸才逃至宋境。这些年,凭着辛勤钻营商事,赚得了不菲的家资,也结识了颇多的宋国官宦。他与我说,晴儿,你可知我为何叫雁回?我是北方的雁,终归还是要回家的。”
这自然也是程小蚁让她这么说的,因为“渤海国”被辽所灭,这样的出身,更容易得到完颜亮的信任。
“一派胡言。”完颜亮听毕,冷笑一声,“这薛雁回——实乃宋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