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尝言,浮生如逆旅,步步需破局。这话真没错,就像程小蚁,运粮的问题刚告一段落,新的难题又接踵而来。
前文说,李金楼打算开一家簪花铺子,并租下邵半山家的一幢宅子。
宋代无论贵贱,皆以簪花为雅事。所谓“云鬓斜簪春色好”,东京城更是万家竞艳。
尤其在东京,地点稍好一点的铺子,赶上逢年过节,一个早上卖出1万贯钱,也是稀松平常的事。因此,拥有上百万人口的东京,要想养活一间簪花铺子应该不成问题,这是程小蚁与李金楼达成的共识。
李金楼手头的钱不充足,程小蚁便入了股。并将产自成都的芍药花,作为经营的一大特色。又请吴怀璧题匾赐名“锦时灼华”——“灼华”出自《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暗喻芍药之秾艳。“锦”指成都锦里,彰显蜀地风华。
可谁知,铺子开业两月有余,每天的营收只有三四百文钱,竟不抵月租之半,再这样下去,就该“关张大吉”了。
两人细究其故:其一、芍药虽为蜀地异品,但绢花、罗帛花等人造花却以“价廉式巧”而受到顾客的广泛欢迎。自己铺中这样的人造簪花,功能单一,样式守旧,没有特色。
其二,新店寂寂无名,如何扩大影响,让顾客广而知之,也是颇为棘手的难题。
这天是休沐日,程小蚁正在绞尽脑汁,思考如何破局之际,叶秋筠来了。
在东京这段时间,两个人常一起踏青、爬山,逛庙会,或在金明池中泛舟而行……关系也越来越近,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叶秋筠不但人来了,并且,同样又带来一道难题给他。
原来,自大宋蹴鞠队大胜辽国队后,叶秋筠便备受关注。不仅宋徽宗赵佶亲笔题赠“蹴鞠女将”作为嘉奖,更被“齐云社”聘为总教头。
齐云社,是宋代最大的民间蹴鞠社团,类似于现代的足球俱乐部,由蹴鞠艺人和爱好者组成,旨在保护和推广蹴鞠运动。
叶秋筠加入后,意欲组建东京“第一支女子蹴鞠队”,这个建议深得时任社长的龙烈风支持。很快,在两人的努力下,女子蹴鞠队得以成立。但采取哪种形式让球队公开亮相,从而吸引东京更多的女子加入,也成为摆在叶秋筠面前的一道难题。
“你素来机变,快帮我想个办法。”叶秋筠一边浏览着柜台里的簪花,一边催促程小蚁。
“叶大教头!我自己现在都是泥菩萨过河。”程小蚁扯着幞头的垂脚,一副愁眉苦脸之态,“你若再晚来几天,这家店就关门大吉了。”
“那也不打紧。”叶秋筠故意漫不经心地道,“你不是还有户部的官职吗?”
没等程小蚁答言,李金楼胖嘟嘟的脸上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叶大菩萨,请您发发慈悲,替我这种没有官职的普通百姓多想想!”
叶秋筠笑了笑,指着柜台里的几支簪花:“缠枝芍药、鎏金海棠,还有这素纱木樨,都替我包起来。”
李金楼这回是真的笑了,连忙把叶秋筠指的那几支簪花包起来:“我的姑奶奶,这要是来店里的客人,都跟您似的,我下半辈子就不愁了。”
叶秋筠笑着掏出钱,李金楼刚要去接,却被程小蚁佯怒着一把将手打开:“谁的钱都敢收?怪不得开店赚不到钱。”
“你这是做什么?”叶秋筠瞪了程小蚁一眼。
“新店开张,免费试戴。”程小蚁嬉皮笑脸地把簪花塞到叶秋筠手中,一边紧着朝李金楼挤眼睛,“您挑的这几样,都是敝店免费试戴的款式。”
李金楼连忙把镜子捧到她面前,叶秋筠轻轻将缠枝芍药簪在发髻上。
“都说西京牡丹闻名天下,实不知芍药方为花中之冠。”李金楼在一旁伸出大拇指,打趣道,“这位客官,您真是太有眼光了。”
叶秋筠卸下芍药,又把那海棠插在鬓角处,程小蚁望着镜中的叶秋筠,摇头赞道:“蜀锦裁春色,灼灼压群芳。蹴鞠女将,簪上这海棠,更是英姿飒爽,超凡脱俗。”
“美则美矣,却不堪用。”叶秋筠微蹙双眉。
“这话怎么说?”程小蚁蓦然一震,忙出言问道。
叶秋筠说:“蹴鞠场上腾挪争抢,簪花头饰常会坠落。若教女队众人卸妆竞逐,终究少了些气象。没了簪花的装点,也自然少了雅致和格调。”
程小蚁又是一震,忽夺过她鬓边海棠,盯着簪脚怔怔出神。
叶秋筠继续说:“如今女子行商习武者渐众,攀山骑射也需花饰牢靠……”
还没等她说完,就见程小蚁一巴掌拍在李金楼的大腿上:“破局之策,就在于此!”
李金楼冷不丁一哆嗦,随即,不以为然地说:“你少在那故弄玄虚。”
叶秋筠却郑重其事地问:“你想到办法了?”
程小蚁把手中的海棠花饰抛向空中,又一把抓住,讳莫如深地说:“自然是让我们的‘锦时灼华’一鸣惊人的法子。”
“真的假的?”李金楼一脸难以置信。
“假的!”程小蚁又狠拍了一下李金楼的大腿,仰天大笑着朝门外走去。
叶秋筠和李金楼交换了一个眼神,李金楼连忙把程小蚁拽回来坐下:“你少卖关子,今天要是不把话说明白,你哪都不能去。”。
程小蚁再次抬手,试图又去拍李金楼的大腿。结果被李金楼拽过他的手掌,重重拍在他自己的大腿上:“下次再有什么事,拍自己的腿。”
叶秋筠见程小蚁龇牙咧嘴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
程小蚁朝叶秋筠眨了眨眼睛:“是你刚才的话,点醒了我。”
“噢?”
程小蚁双掌互击了一下,摆出一个骑马蹲裆式的造型,眸中精光乍现,声音气贯丹田:“借东风之势,造雷霆之威。这次,我不光要让‘锦时灼华’一鸣惊人,也要让你的女子蹴鞠队石破天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