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集
青枚、武聪、张超、王子璇、陈筱忱、董译蔚2022-05-12 16:5513,872

  32-1。米行外 日 外

  南市一间米行外,聚集着一大堆前来抢购粮食的百姓。人们蜂拥着朝店门口涌去,似乎要把整间店铺都拆了。

  米行门口,几名伙计手忙脚乱地维持着秩序。

  伙计甲:别挤了!都别挤了!

  人群继续朝前涌动,根本没人听他的话。

  这时,米行老板从店铺里跑出来,将一块“售罄”的牌子挂在外面。

  米行老板:本店的存粮已经售罄了!大家伙散了吧!

  门口的百姓们顿时急了。

  百姓甲恼火道:白等两个时辰,一粒米都没买到,这就没粮了?

  百姓乙:这么大的米行,我就不信真没存粮了,肯定是见粮价要涨了,囤积居奇!

  一时间,百姓群情激愤。

  众百姓:奸商!砸了他家铺子!

  米行伙计们见势不妙,慌乱跑进米行,关死了门。

  外面的人怒骂着砸门,有人扯下米行的旗子,有人砸了“售罄”的牌子。

  这时,人群后面传来裴谏的喊声:都给我停手!

  裴谏带着一队带刀捕快,将人群分开。所经过之处,百姓纷纷停手。

  裴谏走到人群中央,向众百姓高喊:大家莫要惊慌,圣人已经传令漕运,十日内调集新粮至神都!若有人敢趁机作乱,行不法之事,大理寺定会严惩不贷!

  裴谏喊完这番话。百姓们噤若寒蝉,纷纷散去。

  裴谏看着地上“售罄”的牌子,眼神里满是忧虑。

  高秉烛、公子楚、安白檀三人围坐在一张桌前。

  公子楚揉着太阳穴,愁眉不展。

  安白檀:一个上午,神都三百多间米行的存粮全部售罄。打砸争抢之事频发,光南市便有十三间米行被抢。

  高秉烛:民以食为天,含嘉仓供给着整个神都的粮食,毁掉含嘉仓,对神都万民来说,就是天塌了。

  安白檀:我还是想不明白,春秋道此举,除了让神都断粮,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啊。

  高秉烛:春秋道步步为营,一定还有目的。

  安白檀看向公子楚,说:我担心的还有一件事。昨日圣人召集重臣,商议含嘉仓事宜,却并未通知郎君。

  高秉烛皱起眉头,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安白檀:郎君做了这么多年公子楚,这种情况还是头一次……

  公子楚叫停她的话:白檀。

  安白檀不说了。

  高秉烛:白檀君担心的没错,含嘉仓被毁,联坊有失察之职。一旦有人煽风点火,圣人很可能拿联坊开刀。

  安白檀和公子楚望向高秉烛。

  高秉烛:最坏的可能,就是公子楚易位,联坊交予他人之手。

  安白檀:大胆!

  公子楚望着高秉烛,苦笑道:圣人要撤换我,无非是一句话的事,我又能如何?

  高秉烛摇头道:郎君经营联防多年,对神都之事了如指掌。若是郎君被迫离开联坊,岂不是遂了春秋道的心愿?

  公子楚犹豫片刻,下了决心。

  公子楚:白檀,你准备一下,随我入宫面圣!(看着高秉烛)高秉烛,你留守联坊,继续检察神都动态!

  高秉烛:是。。

  李纯指挥着一群内卫,将含嘉仓遇害者的尸身一具具地抬进庭院。

  思月从府外走进来,快步走到这边。

  李纯连忙向思月行了一礼,注意到她手腕的伤口处已经缠上了绷带。

  李纯:月华君,奉御郎不是让你回家休养吗?

  思月看着地上摆着的众多尸身,神情凝肃道:现在哪是休养的时候?(抬头望向李纯)春秋道怎么把伏火雷霆运进含嘉仓的,你们查到没有?

  李纯叹了口气,说:含嘉仓主事陈卓,今日巳时在家中悬梁自尽,家中搜出大量来路不明的财物,

  思月:他被春秋道买通了?

  李纯点了点头,说:据他家人供述,含嘉仓出事之前,陈卓曾在家中,与北斗……李北七会面。

  李纯说罢,抬头看了一眼思月的脸色。

  思月叹了口气,没再说话。

  这时,两名内卫抬着一具尸身,从二人身旁经过。尸身一颠簸,有东西从领口滑落。

  思月神色一凝,开口道:站住。

  两名内卫停步。

  思月走上前去,两指捻起地上的东西,是一粒黑色的谷粒。

  两名内卫不知所措。

  思月却神情激动,俯身到其他尸身前翻检。果然,在第二具尸身的腰间,也找到了相似的黑色谷粒。

  她扭头问李纯:这些尸身,都是含嘉仓的守备?

  李纯点点头。

  思月将那些黑色谷粒托在手心,对李纯下令道:仔细搜检这些尸身!

  武攸决坐在桌前。面前正坐着一人,正是百里弘毅。

  武攸决:含嘉仓出了这么大的事,内卫上下全都忙得焦头烂额,我正想派人找你帮忙。

  百里弘毅:燃灯大典事毕,我不想再干预内卫之事。

  武攸决笑笑,不紧不慢道:燃灯大典,百里二郎贡献不菲,理应上奏为你表功……

  百里弘毅:我今日来,并非邀功。

  武攸决注意到百里弘毅神情凝重,轻声道:百里二郎有话不妨直说。

  百里弘毅:有一件事,奉御郎骗了我。

  武攸决眉头一皱:何事?

  百里弘毅:我兄长百里宽仁还活着。(顿了一下)我见到他了。

  武攸决脸色大变。

  良久,武攸决低声问百里弘毅:宽郎现在何处?

  百里弘毅:走了。

  武攸决:他既然回了神都,为何不来找我?

  百里弘毅盯着武攸决,几乎是一字一句道:因为他是春秋道的掌春使!奉御郎,你是真不知晓,还是故作不知!

  武攸决大声地咳嗽起来,脸色也变得极为苍白。

  良久,武攸决咳嗽稍止,长叹道:谁曾想神都今日之乱,竟是我武攸决一手所铸!(望向百里弘毅)事已至此,我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了。

  武攸决说着起身,从柜子里翻出一封书信。

  武攸决:你看看这个。

  百里弘毅将信打开,看着上面的字迹。

  百里弘毅:这是我阿爷的字迹?

  武攸决:当年圣人降旨,你阿爷连夜传书于我,求我保下宽郎性命。我与宽

  郎情同手足,自然不忍看他遭此一劫。于是,我与你阿爷定计,以假死之局,骗过圣人。

  百里弘毅听着,手里的书信攥得越来越紧。

  武攸决:之后,你兄长前往长安,改名换姓,发誓此生不再返回神都。

  百里弘毅:那之后你再没见过他?

  武攸决:此事是欺君大罪,决不可泄漏。我与你阿爷约好,就当百里宽仁这个人从未存在过。你阿爷至死都没告诉你实情,我自然也要守口如瓶。我只是没想到,短短五年时间,当年的宽郎,竟然入了春秋道,成了掌春使!

  武攸决说着,恨恨地在桌子上砸了一下。

  百里弘毅沉默不语,将书信放回桌上。

  武攸决眼神凝肃起来:他的命,是我心软保下的,他造下的罪孽,也该算在我头上,我一定会抓到他,给所有人一个交代!

  武攸决看着百里弘毅,声音低下来。

  武攸决:记住,你兄长是掌春使的事,不要告诉任何人。一旦圣人得知,这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你也好,柳七娘也好,百里家的人,一个都活不了!

  武攸决将那封书信放回到柜子里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后,思月从外面走了进来。武攸决淡然地坐回桌前。

  思月:奉御郎,我方才看见百里二郎了,他是来找你的?

  武攸决点点头。

  思月:他看起来心事重重的,你们聊什么了?

  武攸决没接茬,反问思月:让你回去休息,你怎么跑来了?

  思月将受伤的那只手拍到桌面上,手挪开时,桌上多了一把黑色的谷粒。

  思月:这些谷粒,是我在含嘉仓守备的尸身上发现的。

  武攸决:既是含嘉仓的守备,身上沾些谷子有何不妥?

  思月:这些谷子,并非在爆炸中烧焦的,本来就是陈烂的坏谷。

  武攸决一惊,捻起一粒谷子,仔细查看。

  武攸决:含嘉仓是天下第一粮仓,储粮可存放数百年不腐,怎么会有烂谷子?

  思月:因为春秋道以次充好,偷换了含嘉仓的谷子。

  武攸决神情激动起来:这么说,含嘉仓的粮储可能没毁于爆炸,而是落在了春秋道手里?

  思月点点头:此事必须尽快禀告圣人!

  马车奔驰在坊道之上。

  东川王坐在马车内,神情晦暗不明。

  安白檀坐在他对面,低声安慰道:郎君,你这些年为联坊付出的心血,圣人都看在眼里的,绝不会因为几句谗言,便……

  东川王打断她:白檀,你不必安慰我。

  安白檀不再说话,只是心疼地望着东川王。

  这时,马车忽然停住。

  外面的车夫高喊:郎君,有人拦驾!

  东川王眉头一皱,掀起车帘朝外面看去,却看到宇文佩佩站在车前,面容凄楚。

  安白檀也跟着朝窗外望去,见状有些尴尬。

  东川王:找我何事?

  宇文佩佩:妾身马上就要离开神都,特意来找郎君告别。

  东川王:我有要事,改日再说吧。

  说着东川王放下车帘就要离开。

  宇文佩佩大声道:妾身服侍郎君多年,如今郎君竟连最后一面都不肯见吗?

  安白檀低声道:郎君,不然我下车看看吧。

  东川王按住安白檀:不必,你在车上等我,我去去就回。

  东川王说罢,下了马车。

  东川王径直走到宇文佩佩身旁。

  宇文佩佩冲东川王行了一礼:郎君。

  东川王:有何话就说吧。

  宇文佩佩:含嘉仓出了那么大的祸事,整个神都城都乱了。妾身一个弱女子恐难活命,不得不离开神都。只是妾身担心郎君的安危,特意为郎君求了一个平安符,望郎君佩戴在身上,福寿绵长,偶尔还能记起神都之外,有个佩娘天天念着你。

  宇文佩佩说着,作势要从袖子里掏平安符,突然一道寒光闪过。

  宇文佩佩拿着一把匕首朝东川王刺了过来。

  东川王面色一变,一个闪身,一把握住了宇文佩佩手里的刀:你是春秋道的人?

  宇文佩佩妩媚一笑:郎君不愧是联坊公子楚。

  东川王反手就要将宇文佩佩擒拿,突然从空中袭来了一只弩箭,正中东川王前胸。

  东川王一声闷哼,宇文佩佩趁机挣脱东川王的擒拿跑离了坊道。

  车内的安白檀听到叫声跳下车,却看到东川王在自己眼前,直直地倒向地面。

  武攸决跪伏在武皇面前。

  武皇:你是说,含嘉仓的粮食并未毁于大火,而是全部落在了春秋道的手里?

  武攸决:含嘉仓主事陈卓与内卫李北七勾结,偷换粮草,此事臣有失察之职,祈请圣人降罪。

  武皇脸色有些难看。

  武攸决:臣还有一事……

  此时,杨婉大步冲进仙居殿,脸色惊恐。

  杨婉:启禀圣人,东川王入宫途中遇刺!性命垂危!

  武皇脸色大变:刺客是何人?抓到了吗?

  杨婉:刺客是红销坊的红牌宇文佩佩,行刺后迅速逃离,各部武侯已开始搜捕此人。

  武皇大怒:废物!

  武攸决:圣人息怒。

  武皇:你可知道,东川王是何人?

  武攸决一愣:东川王是圣人之孙,当今太子之侄。

  武皇:他还是当今联坊之首,公子楚。

  武攸决大惊。

  武皇:近日,神都祸患频出,联坊本就有失察之职。如今,连他这个公子楚的身份,都能泄露给外人。这样的联坊,千疮百孔,漏洞百出,根本不堪大用!

  武攸决战战兢兢,不敢说话。

  武皇沉默片刻,似乎下定了注意。

  武皇:你之前说,朕的耳目和臂膀不可委于一人之手,可朕今日只能这么做了。武攸决听旨。

  武攸决连忙下跪道:臣武攸决接旨。

  武皇:朕命你即刻接手联坊,兼领内卫,神都各路府兵任你驱使。一定要尽快剿灭春秋道,找回含嘉仓的所有存粮!

  武攸决:臣领命!

  高秉烛和一堆青衣小吏在联坊内查阅文卷。

  武攸决带着一堆李纯等内卫进入善巧堂。

  青衣小吏们纷纷怔住。

  高秉烛放下手里的文卷。

  武攸决身后的李纯拿出一份圣旨开始宣读。

  李纯:联坊公子楚被歹人所刺,身负重伤。内卫奉御郎武攸决,奉圣人之命,接管联坊。联坊上下人等,务必配合奉御郎,彻查春秋道偷换含嘉仓储粮一案!

  未等李纯宣读完毕,联坊众人便开始议论纷纷。

  高秉烛走到武攸决面前,行了一礼。

  高秉烛:奉御郎,圣旨上说,含嘉仓储粮被春秋道偷换,此事可有实据?

  武攸决冷冷道:我此刻能接管联坊,就是实据。

  武攸决和高秉烛对视。

  此时,周围的青夜小吏中,有人高呼:内卫滚出联坊!

  众人齐声道:内卫滚出联坊!

  武攸决还未出声,周边的内卫们纷纷拔刀,和青衣小吏们对峙起来,善巧堂内一时剑拔弩张。

  此时,善巧堂传来一个虚弱的声音:奉御郎接管内卫,是圣人旨意,我看谁敢抗旨!

  众人纷纷侧目,却看到安白檀搀扶着重伤的公子楚进了善巧堂。

  公子楚一直走到众人面前,目光在众人面前扫过一圈,忽然将自己的面具摘了下来。

  众人纷纷惊呼道:东川王!

  公子楚:我与诸君共事数年,今日身份泄漏,被人行刺,是我德不配位,招致此劫。我退离联坊后,希望诸君可以好好辅佐奉御郎,尽快查清春秋道的下一步计划。

  公子楚越说声音越微弱。联坊众人也不敢再低声私语。

  武攸决走到公子楚身边,对联坊众人宣布:诸位,我今日入主联坊,非为夺权。眼下春秋道肆虐神都,内卫和联坊更应互通有无,携手抗敌。东川王遇刺,我对联坊运转机制更是陌生,所以,必须有一个熟悉联坊的人来暂代公子楚之位。

  武攸决说着,看向高秉烛。

  武攸决:我与东川王已经商议过了,高秉烛,联坊主事之职,由你暂代!春秋道行动在即,我们时间不多了!

  掌春使一身书生打扮,漫步在南市街头。

  宫嫣亦步亦趋,紧跟在掌春使身后。

  宫嫣:春使,联坊的眼线遍布神都,咱们这般行走在街头,怕是不太稳妥?

  掌春使笑笑,说:放心吧,他们此刻正自顾不暇,根本没时间来抓我。交给你的事情办完了吗?

  宫嫣点点头:消息都已放出去了,只等入夜,便可开始行动。

  掌春使问宫嫣:我问你,你跟了师姐那么久,你觉得我们二人最大的区别在哪儿?

  宫嫣一愣。

  掌春使:不用顾忌,直言便是。

  宫嫣:秋使性情率直,喜怒无常,不似春使你这般和气。

  掌春使大笑:师姐最大的问题,是把人心看得太轻了。她以为,以伏火雷霆炸塌天堂,便可威慑神都万民,壮大神道。但她到死都不懂,人心的力量,要胜过伏火雷霆万倍。

  宫嫣听得似懂非懂。

  掌春使:上兵伐谋,我炸毁含嘉仓,调换粮食,就是为了攻伐人心。神都子民安生日子过太久了,饥荒,断粮,人吃人,易子相食,这些词他们想都没想过。但一旦发生在他们头上,人心就一定会乱,人心一乱,我们就能趁虚而入,不费一兵一卒地拿下整个神都。

  宫嫣一脸崇拜地看着掌春使。

  掌春使走着走着,忽然停住脚步,望向南市的一家店铺。

  宫嫣也停下脚步。

  两人看到,店铺老板立在门前,正将一条椿树枝悬挂到门梁上。

  掌春使抚掌大笑:宫嫣,你看,我种下的种子,开始发芽了。

  百里弘毅坐在桌前,愁容不展。

  柳然从外面进来,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

  百里弘毅收起愁容,问柳然:你这是怎么了?

  柳然:我和芸芝去南市买米,连跑了十几家米行,全都售罄了。街上还有好多人在打架,要不是芸芝拽着我跑开……

  百里弘毅拽起柳然的手,扶她坐下。

  百里弘毅:家中的粮食,还够吃几天?

  柳然:算上蔬果,也就够吃三天的。

  百里弘毅想了想,问柳然:七娘,如果现在让你跟我离开神都,你愿意吗?

  柳然一愣,毫不犹豫:我当然愿意。

  百里弘毅:那你准备去收拾行李,咱们这几天便出发,离开神都。

  柳然刚要起身,忽然看到百里弘毅脸上的愁容。

  柳然:二郎,你怎么了?

  百里弘毅:没事。

  柳然:你别骗我,到底怎么了?

  百里弘毅犹豫了一下,说:我现在面临一个选择,一旦选错了,可能会威胁到你、芸芝、五叔,百里家所有人的性命,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做。

  柳然闻言,沉默下来。

  良久,她握紧百里弘毅的手,看着他的眼睛说:我认识的百里二郎,从来不会瞻前顾后,他只会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所以我才要嫁给他。

  百里弘毅终于抬起头,直视着柳然的眼睛。

  柳然:二郎,你想做什么,只管去做,不管有什么结果,我都会一直陪着你。

  一名青衣小吏将整理好的资料递交给一名内卫,故意把资料重重地摔在内卫手上。

  高秉烛和思月站在善巧堂一侧,看到了这一幕。

  高秉烛:东川王陡然遇刺,你兄长紧跟着便入主联坊。他们内心,自然有些不忿。

  思月:那你呢?

  高秉烛没说话。

  思月:我知道,兄长他曾几度为难你。但他这次接手联坊,真的是为了尽快抓住春秋道,找回含嘉仓失窃的粮食。(顿了一下)不管是为了神都百姓,还是出于私心,我都希望你能帮助我兄长。

  高秉烛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高秉烛:含嘉仓爆炸后,春秋道在北城和洛河两岸活动频繁。这一带,是神都最贫困的地区,不良井也包含在内。

  思月:神都粮荒,这一带也是受影响最大的。

  高秉烛点点头:若我没猜错,春秋道手握含嘉仓的存粮,就是想以此为挟,收买人心。

  这时,延清捧着一样物件过来。

  延清:高执戟,刚收到的消息,南北两市出现了大量流民和乞丐,疑似有春秋道的人混杂其间。

  高秉烛眉头一皱。

  延清将手里的东西递给高秉烛。

  延清:这是在一名乞丐身上搜到的,但什么也没问不出来,只能放了。

  思月也凑上来看,只见那是一根椿树的树枝。

  高秉烛脸色一变。

  高秉烛:春秋道开始行动了。

  掌春使 OS:我要你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联系神都城内的流民和乞丐,让他们帮忙散布一条消息。神都平民,只需在门上挂上椿树枝条,夜里便会有人将三日的口粮送至家中。

  (掌春使的话语声中,一组画面)

  南市的各个角落,衣衫褴褛的贫民们,纷纷在自家的门框上,挂上一根椿树枝条。

  夜色深重。一些乞丐和流民三五成群,穿行过市。他们的眼神在南市每一家的门框上扫过,一见到门上挂着椿树枝条的。就从衣兜里摸出小半袋粮食,从墙头扔进去。民宅之内,一家几口人解开从天而降的粮袋,从里面摸出一把黄亮亮的谷子。所有人激动地对着高墙倒头就拜。高秉烛和思月快步行走在南市街头。两人目之所及,一大半的房屋门上都挂着椿树的枝条。

  思月:这椿树枝到底是什么意思?

  高秉烛没说话,目光望向高处。只见这些房屋上方,都有炊烟浮动,显然家家户户都在起火开灶。

  高秉烛:你看。

  思月看了一眼,疑惑道:这些贫民,昨日都已断粮,哪来的粮食煮饭?

  高秉烛:春秋道在给他们发粮。

  思月:神都城已进入警备状态,日夜有武侯监守,春秋道的人怎么敢堂而皇之上街?

  高秉烛:他们不用亲自露面,只需收买一帮流民乞丐即可。

  思月:这么做,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高秉烛仔细琢磨了一下,神情一变。

  高秉烛:思月,我问你,这些平民拿了春秋道的粮食,他们算是春秋道的人吗?

  思月:当然不算,这些人只是吃不上饭的可怜人,他们可能连春秋道是什么都不知道。

  高秉烛:但他们现在拿到的粮食,确实是含嘉仓失窃的粮食。如果有人跑去报官,你猜官府会怎么做?

  思月脸色一变。

  思月:必须赶紧让联坊通知各部,不要轻举妄动!

  思月话音未落,只听得不远处传来一阵喧闹之声。

  思月和高秉烛对视一眼,快步朝那边走去。

  街道上聚拢了一大堆平民。高升带着一堆大理寺捕快,站在人群中央。

  他们面前,跪着一名男子和一个七八岁的小孩。

  高升手里还拎着半袋粮食。

  男子:大人,这是我们父子二人三日的口粮,我求您开恩,给我们一条活路!

  高升理都不理二人,将这半袋粮食向围观的平民们展示一圈,高声道:本官今晨接到报案,说南市有人与春秋道勾结,私窃含嘉仓官粮。一查之下,果然如此!

  男子大惊失色,高呼道:大人,我不知道什么春秋道!也从来没偷过官粮!

  高升:还敢狡辩!掌嘴!

  一名大理寺捕快冲到男子面前,啪啪扇了两个耳光。

  高升:我知道,你们这些人里,还有很多人收了春秋道的粮食。我给你们半个时辰,把粮食都交出来!否则,所有人一律以春秋道同伙论处!

  平民们一下子炸了,纷纷仇视着高升。

  这时,高秉烛和思月冲进人群,看到眼前的一幕。

  思月:高寺卿,你这是干什么!

  高升:本官缉拿春秋道凶徒,月华君想插手吗?

  思月:可这些人都是无辜的!

  高升:收了春秋道的好处,也算无辜吗?(回头指着那名男子对手下交代)

  先把此人押回大理寺,其他人敢有抗令者,一般处置!

  捕快们押起那名男子。

  那名小孩忽然冲到高升面前,抱着他的腿哭求道:不要抓我阿爷!

  高升脸色一变,一脚将小孩踹开。

  高秉烛眼疾手快,连忙上前,将小孩扶住,怒视着高升。

  此时,周围的平民群情激愤,纷纷朝高升围了上去。

  高升:你们想造反嘛!

  平民中有人喊了一声:杀了这个狗官!

  瞬间,众多平民朝高升涌去,捕快们也被冲散。高升吓得扔掉手里的粮袋,在捕快们的掩护下撤退。

  高秉烛和思月紧紧护住那个小孩,看着人群朝高升追去。

  那名男子也冲出人群,跑过来。高秉烛将小孩交给他,又捡起地上的粮袋,塞到他手里。

  男子含泪护着小孩离开。

  思月:现在怎么办?

  高秉烛看着男子离开的背影,对思月说:走吧,我们的敌人不在这里。

  高秉烛和思月坐在桌前。

  延清拿着一张文卷向两人汇报:今日,包含南市和北市在内的十七个坊市,共发生暴乱十九起,有三十四名平民受伤,死三人。

  思月忍不住锤了一下桌子。

  她强忍着怒火,问延清:暴乱的起因查到了吗?

  延清点点头:各处官府纷纷接到报案,治下有属民与春秋道勾结。官府前去收缴粮食,进而爆发了冲突。

  高秉烛攥紧拳头,低声道:延清,你去传令各路府衙,这几日不要轻举妄动,不管有什么消息,第一时间找内卫核验。

  延清点点头,快步离开。

  高秉烛脸色阴沉下来:春秋道已经把火点起来了,只需再往里面再添一把柴,平民的怒火就会彻底被点燃。

  这时,李纯快步走过来,对思月说:月华君,奉御郎找你。

  思月看了高秉烛一眼,跟着李纯离开。

  武攸决:今日神都多处暴乱,你应该知晓吧?

  思月点点头。

  武攸决:各处暴乱虽已平息,但有一条谣言开始在神都扩散。有人说,神都粮荒,是因为太子囤积了大量的粮食,想借机敛财。现在神都各处都怨声载道,怕是到明日便会去东宫围堵太子。

  思月一愣,耳边忽然响起高秉烛的声音。

  高秉烛 OS:春秋道已经把火点起来了,只需再往里面再添一把柴,平民的怒火就会彻底被点燃。

  武攸决将一张字条推给思月(不展示字条内容)。

  武攸决:消息已经传遍神都,圣人也知道了。你要清查太子名下的全部产业,不管查到什么,都要如实汇报给圣人。

  思月接过字条,面容忧虑。

  米行的门上挂着“售罄”的牌子,思月带着一帮内卫冲到米行前,破门而入。

  米行的伙计们纷纷被摁在地上。思月在米行里转了一圈,看到一个巨大的仓廪。

  思月拔出刀来,在仓廪上使劲一戳。

  金黄的谷粒如流水一般,从仓廪里倾泄出来。

  思月并没有欣喜,眼神愈发迷茫。

  太子在堂下长跪。群臣纷纷侧目。

  殿上的武皇早已气得面色铁青。

  武皇:眼下神都正是动荡之时,你身为一国储君,怎能干出如此不知廉耻之事!

  太子:此事儿臣确实不知情,都是手下人私自做的。

  武皇气得将手边的一个笔枕砸向太子。

  武皇:手下人?上次帮你炼丹的是手下人,这回屯粮的也是你手下人?你告诉我,你手下都是些什么人!

  太子吓得一语不发,大气也不敢出。

  武皇目光望向群臣。

  武皇:太子失德,致使神都民心动荡。你们说,我该如何处置他?

  群臣无一人敢接话。

  武三俞行了一礼,高声道:启禀圣人,此事尚有疑点。

  武皇:哦?

  武三俞:含嘉仓被毁,除了皇城,神都城各处都粮食稀缺,不知太子殿下哪来这么多存粮呢?

  武皇眉头一皱:你的意思是?

  武三俞:臣大胆猜测,太子殿下是否与春秋道有所勾结?

  太子脸色一变,瞪着武三俞道:你!

  这时,一直沉默的武攸决忽然开口道:圣人,太子乃一国之本,他便是利令智昏,也绝不会干出与春秋道勾结之事。

  武皇脸色略微好转,对两旁的侍卫喊道:来人,把太子押回东宫,没有我的口谕,永世不得外出!

  两旁侍卫上前,将太子押了下去。

  武三俞恨恨地瞪了武攸决一眼。

  群臣散去。

  武攸决朝殿下走去。

  武三俞从身后追上他,一把揪住他的衣领。

  武攸决:堂兄这是作甚?

  武三俞:方才在朝堂之上,你为何要替太子说话?

  武攸决眯眼看着武三俞:堂兄,圣人又不傻,你说太子与春秋道勾结,她会信吗?如今太子被幽禁,储君之位岌岌可危,你还不满足吗?

  武三俞强压怒意,说:你执掌联坊也有一日了,为何不来拜见我?

  武攸决:堂兄莫怪,圣人命我追剿春秋道,联坊和内卫又有诸多事务,我实在脱不开身。

  武三俞脸色略微好转:我听说,联坊有朝中文武百官的所有丑闻?

  武攸决:有。

  武三俞大喜:阿决,既然你已入主联坊,不妨借职务之便,把这些人的把柄全调出来。这样,朝政大权就尽落在你我兄弟二人之手了。

  武攸决眉头一皱:不可。

  武三俞一下子愣住了。

  武攸决:堂兄,现下是神都存亡之际,你还是把目光放长远些吧。

  武三俞脸色大变,指着武攸决,怒斥道:你还教训起我来了?武攸决,你莫忘了,你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的?

  武攸决也盯着武三俞:晋王殿下知遇之恩,武攸决怎敢忘却?待神都风波暂歇,武攸决自当回报。

  武三俞:好,好,咱们走着瞧!

  武三俞甩袖离开。

  武攸决望着他的背影。

  高秉烛和思月坐在善巧堂内。

  高秉烛:太子是被人设计的。

  思月:春秋道?

  高秉烛:我不知道春秋道的势力如何是伸到太子那边的。但此刻神都民怨沸腾,春秋道这把火,已经彻底烧起来了。

  思月:再这么下去,神都子民都会被春秋道拉拢过去,我们只能坐以待毙了。

  高秉烛:一定还有办法。

  高秉烛闭目思索起来。

  这时,延清拿着一张纸条,快步跑过来。

  延清:高执戟,不好了,不良井也动乱了!

  高秉烛猛地睁开双眼,对思月快速交代道:你先在联坊坐镇,继续追查谣言的源头,我去不良井看看。

  思月点点头。

  高秉烛快步离开。

  掌春使坐在桌前,面前摆着一盘围棋,他左手执黑,右手执白,自己和自己下棋。

  这时,客房门推开。

  宫嫣和其他几名春秋道徒从外面进来。

  宫嫣:春使,如你所料,太子已被那妖妇幽禁,神都的民怨也已到达了顶点。

  掌春使扶着棋盘站起身,将最后一枚棋子放置到“天元”位上。

  掌春使:既如此,那就开始最后一步吧。

  掌春使 OS:妖妇昏庸,太子无德,天怒人怨!含嘉仓付之一炬,便是天罚!

  妖妇之爪牙,尽是欺压良善之辈,皆可杀之!神都子民,能杀死妖妇爪牙一人者,可入我神道,吃穿饮用不愁!若有能手刃妖妇者,可为我神道之首,受万民供养!

  掌春使的声音中,神都的平民纷纷走出家门,涌上街头,朝着皇城方向走去。

  不良人们手执着兵器,围在不良井的出口处,和大理寺的捕快们对峙着。捕快们手里纷纷拉开弓弦,将箭头指向不良人们。

  裴谏:不良人永世不得入神都,你们现在是要造反吗!

  不良人甲:我们饿了整整三天了!留在这儿也是死,还不如反他娘的!

  不良人们纷纷应和:反他娘的!

  不良人们朝前又逼近了几步。

  裴谏:大胆!你们再敢上前,我就要放箭了!

  不良人们似乎听不到一般,继续朝井口蜂拥。

  裴谏:放箭!

  这时,高秉烛快步冲进来,高喊道:住手!

  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高秉烛。

  高秉烛一步步朝着众不良人走去。

  不良人甲:高秉烛,你回来干什么!

  高秉烛:神都已经乱了,你们现在离开不良井,去地面上,只有死路一条!

  不良人乙冷笑道:披了身狗皮,还真把自己当成官府的狗了!你不让我们上去,难不成要让我们饿死在井底下!

  高秉烛:含嘉仓的粮食,很快就会找回来,没有人会饿死!

  不良人丙:你少放屁!神道说了,只要加入他们,粮食要多少有多少!

  不良人丁:高秉烛,你早就该死了,今天我第一个砍了你!

  不良人丁说着,挥刀朝高秉烛砍去。

  高秉烛刚要躲闪。

  裴谏夺过手下的弓箭,向不良人丁射了一箭。

  高秉烛一把将不良人丁推开,弓箭堪堪射在他脚边的地面上。

  一时间,不良人全都沸腾了。裴谏等捕快也都纷纷将弓弦拉满。

  高秉烛:大家听我说!

  不良人纷纷向前涌去,没有人理会高秉烛。

  高秉烛猛地跪在地上。

  所有人都顿住了脚步。

  高秉烛咬着牙,说道:我高秉烛是不良井的罪人,曾经害死了七个兄弟,也害得我自己家破人亡。这五年来,我日思夜想,就是为了给兄弟们报仇,给我自己雪恨!我现在告诉你们,造成这一切的,就是春秋道,也就是你们所说的神道!

  所有不良人都安静了下来。

  人群中,不良人甲喊道:高秉烛,你撒谎!我弟弟阿七明明就是你害死的!

  丑翁一巴掌扇在不良人甲脸上。

  丑翁:你糊涂!都五年了,你还没看清害死你弟弟的仇人!(对众不良人喊道)这五年里,高秉烛给你们每个人送钱送粮,可你们一个个都把他当作仇人。如今真正的仇人春秋道出来了,你们却把它当成救命的恩人,还要去替它送死!

  高秉烛:我升任不良帅那天,曾立誓要带大家离开不良井,过了这么多年,大家还生活在这里。是我失言了!我对不住大家!

  高秉烛说着,冲众人磕了一头。

  高秉烛:总有一天,我会带大家离开不良井,但绝对不是今天!若是你们现在冲出不良井,只会被当成反贼,逐一处死!我答应大家,一定会把粮食给大家带回来,求你们再给我一些时间!

  高秉烛说着,又冲众人磕了一头,额角的皮都磕破了。

  众人互相看看,慢慢地散开。

  丑翁走上前,将高秉烛搀起来。

  高秉烛回头,对远处的裴谏摆了摆手。

  裴谏等捕快纷纷放下手里的弓箭。

  丑翁和高秉烛在街市上往前而行。

  丑翁:大家伙断了三天的粮,个个都饿红眼了。有人说进了春秋道就有饭吃,

  谁能忍得住?我劝了好多次,根本没人听我的,要不是你及时赶回来……

  高秉烛:春秋道的事儿,是从哪儿传出来的?

  丑翁:前几日有一个外人下了井,这些事都是他传的。

  高秉烛一愣,问丑翁:那人现在何处?

  王登成家的大门被猛地推开。

  高秉烛从外面进来,看到一人坐在院子里,正是青夜。

  青夜抬头,看着高秉烛,脸上露出笑容。

  青夜:高秉烛,你终于来了。

  高秉烛身形提防,慢慢接近青夜:为什么要唆使不良井的人造反?又是掌春使派你来的?

  青夜:不良井不出事,你又怎么会回来?

  高秉烛脸上露出杀意,拔出刀,逼近青夜。

  高秉烛:你不该招惹不良井的!

  高秉烛挥刀斩向青夜。青夜眼都不眨。

  刀快落在青夜头顶时,高秉烛看到,青夜的身后,倒伏着一具尸体,一身乞丐打扮。

  高秉烛猛地收刀,问青夜:他是什么人?

  青夜:死人。

  高秉烛:你杀的?

  青夜:掌春使派了好多人在神都散布消息,他被派来了不良井。我来晚了一步,消息已经传开了。我能做的,只有杀了他。

  高秉烛望着青夜,神情有些疑惑。

  青夜:十六夜师姐跟我说过,不要欠别人的东西。现在,欠你的人情,我还上了。

  高秉烛手里的刀突然攥紧:接下来你要干什么?

  青夜笑了笑:你别紧张。刚刚我打听过了,他们说你曾经丢了个妹妹,就是你上次提过的那个爱吃琼锅糖的小娘子吧?你一直不杀我,是不是因为我跟她年纪差不多?

  高秉烛没有回答,算是默认了。

  青夜:我自幼便是孤儿,被神道捡去培养成杀手,看到你那么在意你妹妹,我挺羡慕她的。可惜,我不是你妹妹。

  青夜说着,走到高秉烛面前,认真地看着他。

  青夜:说实话,我挺想有个你这样的哥哥的。

  高秉烛面色微微动容。

  青夜:刚刚你问我接下来要干什么,我这就回答你。

  青夜说完,冷不丁抽出匕首就朝高秉烛扑去,高秉烛迅速躲开,却并不反击。

  没想到青夜一个回手,匕首朝着自己的胸膛上直直扎去!

  这一幕,恍如昨日。

  但这一次,高秉烛抢先一步,一把紧紧抓住青夜手腕,刀尖距离她胸膛就差那么一点点。

  高秉烛:你做什么?!

  青夜激动道:我背叛了春使,他不会放过我的。以前,我觉得我的命是神道的,他们想要可以随时拿去。但你说过,命应该由自己掌握。所以,就算要死,我也要死在我自己手上!

  青夜说着还要动作,高秉烛夺下了青夜的匕首,用力扔到一旁。

  高秉烛:想死,没那么容易!你杀了那么多人,他们的债,你还得慢慢还!

  高秉烛说罢,转身朝门外走去。

  青夜看着高秉烛的背影,眼眶一下子红了,冲他吼道:高秉烛,你明明比任何人都聪明,为什么却一直在做傻事?

  高秉烛头也不回道:聪明人太多了,世道才会变成这样!我宁愿自己傻一点!

  柳然帮百里弘毅整理好衣装。

  百里弘毅刚要出门。

  百里五从外面冲进来,一脸慌张。

  百里五:二郎,你别出去了!

  百里弘毅:怎么了五叔?

  百里五:整个神都乱了,满大街都是人,全往皇城去呢,听说是要造反了!

  百里弘毅眉头一皱,回过头看了柳然一眼。

  柳然眼神坚定地看着他,冲他点了点头。

  百里弘毅:五叔,帮我备马,我要去内卫府!

  城门之外,一片混乱。愤怒的平民们围堵在城门下,和手持利刃的禁军对峙着。

  武攸决和几名大臣等人立在殿下。

  杨婉一脸愁容地从里面出来,说:圣人一听说暴民动乱,直接气晕了,太医还在诊治。

  杨婉说着,脸上露出狠色。

  杨婉:奉御郎,你即刻传令禁军,诛杀这帮暴民!

  武攸决:万万不可!此时让禁军对平民动手,就落了春秋道的圈套,神都城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杨婉:那你说怎么办?等这帮暴民打进来,把我们全杀了?

  武攸决:臣愿出宫,劝他们离开。

  杨婉冷笑:你?你能劝走他们吗?

  武攸决语气坚定:能,但婉相要答应我一件事。

  杨婉:何事?

  武皇面色铁青,揉着太阳穴。

  杨婉立在面前:……圣人,要不要宣太医?

  武皇摇了摇头:暴民动乱一日未解,什么太医都没用。你退下吧。

  杨婉看着武皇,欲言又止。

  武皇:还有事?

  杨婉:已故冬宫尚书百里延之子百里弘毅,跪在殿外求见,说是有急事相禀。

  武皇:百里二郎?

  杨婉:正是。百里公贪墨一案平反后,听说,百里弘毅在帮内卫奉御郎做事。

  武皇面无表情,挥了挥手。

  杨婉走到门口:宣百里弘毅觐见。

  百里弘毅进殿,跪伏在武皇面前:臣百里弘毅参见圣人。

  武皇淡淡的:什么事?

  百里弘毅:臣听说,内卫奉御郎奉旨在建春门规劝暴民。

  武皇:怎么,你觉得不妥?

  百里弘毅:请圣人收回成命!内卫奉御郎此举,很可能有生命危险!

  武皇冷笑:堂堂内卫,难道还怕一群暴民不成?

  百里弘毅:只怕不光是暴民,更有春秋道余孽。

  武皇冷冷地看着百里弘毅。

  百里弘毅用力伏在地上:当年长兄百里宽仁诋毁朝政,圣人降旨判其流放,长兄病死家中。其实他根本没有死,而是加入了春秋道!

  武皇面色阴沉:所以呢?

  百里弘毅:我了解兄长的性格,他有一个缺陷,写了一篇得意的文章,一定会当众宣读,等待赞赏。他此刻,一定还留在神都,等着欣赏自己的作品。

  武皇:当众宣读,等待赞赏……你的意思是,他会亲眼看着奉御郎被杀?

  百里弘毅:请圣人收回成命!

  武皇:百里二郎,你可知你说的这些话,会有何后果?

  百里弘毅面无血色:当年家父蒙蔽圣人,保下兄长一命,欺君犯上。今日百里宽仁堕入邪教,祸乱神都,罪大恶极。数罪并罚,理应株连九族。

  武皇:你不怕死?

  百里弘毅:怕。但我别无选择。

  武皇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不置可否。

  武攸决站在城门外,在禁军的护卫下,和一群平民对峙着。

  平民们纷纷高喊:杀了他!杀了他!

  禁军们连忙高举着武器,护在武攸决身前。

  武攸决却推开两旁的禁军,走到人群前。

  武攸决:我是内卫奉御郎武攸决,奉圣人之命,劝各位早些离去。

  平民们一片嗤笑声。

  有人喊道:妖妇爪牙,趁早离去!

  武攸决心平气和:我知道,你们今日汇聚在此处,无非因为三个字,没饭吃。

  但你们可知道,害你们没饭吃的人,到底是谁?

  人群里众说纷纭。

  有人喊:妖妇!

  有人喊:太子!

  武攸决:你们都错了!神都之所以陷入粮荒,是因为春秋道炸毁了含嘉仓!

  害你们没饭吃的人,是春秋道!

  人群沉默下来。

  有人喊道:你撒谎,神道明明给我们发了粮食!

  武攸决声音更厉:那是因为,春秋道偷了含嘉仓的存粮,他们要用这些粮食,挑动你们的怒火!真正担心你们的人,只有圣人!

  武攸决说着,一挥手。

  几辆粮车从城门里被推了出来。

  武攸决:你们看清楚了,这是皇城里最后的存粮!圣人担心百姓,不愿看着大家饿死,她要把自己的口粮拿出来,分给你们!

  所有的平民全都沉默了。

  武攸决:春秋道才是神都真正的敌人!只有剿灭春秋道,我们才能夺回粮食,挽救神都!

  武攸决说到激动处,大声地咳嗽起来,一口血吐在地上,脸色煞白。

  第一排的平民见状,纷纷放下武器。

  后排的平民也都陆陆续续将手里的兵器放下。

  然而人群中央,有十几名平民从不同的方向朝着武攸决靠拢。突然,那十几名伪装成平民的暴徒已经冲到武攸决身旁,挥刀朝他砍去。

  这时,前几排的平民中,忽然也有十几人站出来,将那些持刀的暴徒拦下,三两下便将他们摁住。

  原来这些平民竟是李纯等内卫扮演的。

  武攸决不理会这些暴徒,大步朝人群里走去。

  他所经之处,平民尽皆拜伏。

  武攸决径自走到一个平民面前,此人见到武攸决,竟然没有拜倒。

  武攸决:宽郎,这么多年未见,你还是这个老毛病,有什么得意的作品,一定要当众宣读,亲眼看见别人的赞赏。

  武攸决面前站着的,正是百里宽仁。

  百里宽仁:布了这么久的局要结束了,总得亲眼看看。(看着武攸决)输给你,也不算冤。

  武攸决:可你不该拿人心和人命当赌注。

  百里宽仁笑笑,不再说话。

  武攸决一摆手,示意两名内卫将百里宽仁擒住。

  32-32A 仙居殿 日 内

  武皇突然开口了:百里弘毅,你还算有几分胆识。

  百里弘毅不卑不亢:我只是在做我该做的事。

  武皇:你说的这些事,朕早就知道了。奉御郎和你父亲一起私放百里宽仁,真以为能瞒的过朕?不过念在百里延忠心耿耿,不愿他白发人送黑发人罢了,只恨这百里宽仁不识抬举!

  百里弘毅跪拜:一切皆因我兄长而起,请圣人责罚!

  武皇淡淡道: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朕还没那么小气。此事奉御郎先前就来找朕禀报过了,此刻若是不出意外,百里宽仁已经束手就擒了。

  百里弘毅抬头看向武皇,面色有些惊讶。

  (本集完)

继续阅读:第 33 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风起洛阳(剧本)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