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很快到了寿宁宫,为首的太医给李善长把了把脉,然后对朱元璋道,“陛下,韩国公身体并无大碍,只是一时间气急攻心,这才导致晕眩!”
“微臣开几个方子,下去吃着调养调养,也就好了。”
朱元璋这才松了口气。
“来人,送韩国公回府休息!”
毛镶一个眼神,几个锦衣卫便小心的抬着李善长退出了寿宁宫,显然是带回国公府休息去了。
朱元璋又将目光看向秦羽,他略带不满的道,“秦羽,咱一个社稷之臣差点被你活生生气死,要是你接下来说的可影响我大明三百年的东西,不能让朕满意,那咱可要治你的罪!”
“太子,将我大汉韩国公气到晕厥,这该当何罪?”
朱元璋说着瞧了一眼朱标,并且同时挑了挑眉,朱标也读懂了朱元璋的信号。
当即便出声道,“最低打三十板子!”
秦羽最怕疼,以朱标的聪慧自然知道,朱元璋这是要朝秦羽上压力!
他自然配合。
秦羽也嘴角一抽,这老朱这多少有些过分了,李善长是他带的。
没有朱元璋的点头,李善长能进入这寿宁宫?
结果朱元璋现在却要打自己的板子?!
而且朱元璋的用意,秦羽也清楚。
自己酒醉之后对比李善长和刘基的待遇,为刘基不平,当今世界,刘基已死,李善长却还如日中天。
这个消息不可能瞒住李善长的,朱元璋会不知道这一点?
但他还是让李善长来了。
说到底,就是老朱多疑的性子又发作了,所以搞出一点小动作。
但也能理解,毕竟这段时间,大明发生了太多事,尤其是自己的出现,直指朱元璋最在乎的两件事,第一件事,马皇后的病情!
第二件事,朱标之死。
这让朱元璋感受到了威胁,不管是加快宣布朱婉宁和自己的婚约,还是带李善长过来,其实都想让他意识到一件事。
当今天下,他朱元璋才是他的靠山,他想在大明活着,甚至获得风生水起,那就必须要靠他!
李善长的发难,就是他当下最大的威胁,朱元璋想要让他意识到这一点。
但不管如何,自己的安全肯定是没问题的。
也正是基于如此,他才大胆怒怼李善长,因为他清楚看到这件事的本质。
而且,他骂李善长越狠,朱元璋就越满意。
这就是朱元璋多疑的性子。
不过,这并不代表秦羽心里平衡,还是那句话,尊重是相互的。
他这边都给朱元璋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国策,还要救马皇后的命,结果你在还多疑的搞这些,这如何不让人寒心?
秦羽非常不爽。
所以,他决定剧透来点狠的!
既然我不爽,那就都别爽了。
这是他做人的理念。
正在这时,朱棣也幸灾乐祸的开口了。
“父皇,儿臣觉得您说的对。”
“说到底,韩国公也是咱大明六大国公之首,这被气坏了身子,往小的说,是影响朝廷运转,往大说,那可是影响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最低要打五十大板!”
朱棣看着笑话的道,此刻的他丝毫没有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
秦羽瞄了瞄朱棣那张绷直,却还是掩盖不住笑意的脸。
很好,待会剧透对朱棣那仅存的一丁点的愧疚感也不曾有了。
“秦羽,你想进房间说,还是御花园一边赏花,一边说?”
朱元璋也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他开口询问道。
“一边赏花,一边说吧。”
“这天气房间里还是挺闷热的。”
秦羽立刻回道,眼神饱含深意。
几人很快便来到了御花园,此刻的御花园,百花争艳,煞是好看。
朱元璋有些忍不住了。
他开口问道,“秦羽,别卖关子了,你这么急着找咱到底是什么事,快说吧。”
伴随着朱元璋一开口,朱标,朱棣,蓝玉,毛镶全都看向了秦羽。
毛镶更是第一时间挥了挥手,锦衣卫顿时呈现蜘蛛网一般扩散,把守着附近的一切道路,太监宫女全都被拦在外面。
显然,这是防止消息泄露。
这般姿态,瞬间便让蓝玉好奇了起来。
看这模样,朱元璋对秦羽的重视可不是一般啊。
蓝玉在心底默默的道。
也在这时,秦羽开口了,“陛下,三百年国运这个东西说起来比较复杂,还贯穿了大明诸多年代。”
“所以,这次我想一次性说个清楚,还请陛下做个心理准备,有些消息估计陛下可能不是那么容易接受!”
秦羽饱含深意的说道,提前给朱元璋打了一剂预防针。
朱元璋心神一咯噔,莫名想到了上次秦羽所说的话。
难道……秦羽要说标儿的事?
朱元璋负手故作镇定的道,“有什么事,你大胆说便是。”
“咱这一生经历的事,估计比你吃的饭还多!”
朱元璋颇为狂妄的道。
这态度让秦羽笑了,他就喜欢朱元璋现在嚣张的样子。
“陛下可曾记得不久前,草民跟陛下说的第三条国策便是太子殿下?”
秦羽也不墨迹,直接发问。
朱元璋眼神猛地一凝,秦羽所说的,果然是朱标。
他又何尝不记得这件事,但哪怕是来了寿宁宫,他也没有轻易敢问。
因为这背后,涉及的可是他朱元璋最满意的儿子,大明的太子!
蓝玉却好奇了起来,作为几人之间,对此事丝毫不知的他,完全没想到秦羽说的不止两条国策,还有第三条国策!
而且还是太子朱标!
蓝玉的好奇心,一下子便上来了。
秦羽也知道,以朱元璋的敏锐嗅觉,在自己那明显的提示下,早就猜到了结果。
否则他也不是朱元璋了。
只是朱元璋自己不愿意承认,谁愿意承认自己最心爱的儿子英年早逝呢?
秦羽勾起笑容,就让他来击碎朱元璋心中最后仅存的希望!
“洪武二十四年,八月,陛下有迁都西安的想法,于是命太子朱标巡视陕西一带,同时因受封于陕西一带的秦王朱樉在当地多次犯错而被召回京师!”
“所以,陛下也给太子一个顺带的任务,那便是调查一下秦王的言行,太子巡视归来后,先是献陕西地图,又替秦王说情调解,陛下这才让朱樉回西安封地。”
“但也是这次巡视,朱标在回京后不久就生了病,但哪怕是在生病期间,太子殿下还向陛下上书关于筹建都城的事,不可说不敬业,但奈何,天不遂人愿!”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太子朱标病死,朱标死后,陛下痛哭不已。八月,陛下将他祔葬在孝陵东侧,谥“懿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