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朱元璋的想法,这也是朱元璋对贪官的厌恶。
历史上的朱元璋,就是这般真实且厌恶贪官的。
他坚信雷霆手段,便可杜绝贪官,便可打造出一个再无贪官的大明,打造一个洪武盛世!
在他看来,如果效果不好,那就代表他的雷霆手段还是不够,惩罚还不够狠,还不够让那些贪官害怕,害怕到不敢贪!
秦羽看着这样的朱元璋,他很清楚,朱元璋没有说谎,因为就在洪武十九年以后,朱元璋就颁布了这条政令!
让秦羽意外的是,这条政令在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便想好了?
但……取消贪污受贿的六十两银子,这就能遏制住大明的贪官了?
作为后来者的秦羽心里明白,朱元璋最新颁布出的这一道法子是没有用的。
历史给了最为公正的答案!
并且,大明官员被杀的越来越少,一时间,人人风声鹤唳。
大明官员,人人活的胆颤心惊,甚至有人装疯不愿上朝。
但贪污,却依旧存在!
贪官,永远都杀不完!
秦羽看着疯狂的朱元璋,这一刻,朱元璋在他眼中,因为幼小时候的经历,已经有些偏执了。
这道旨意就是最好的证明。
朱元璋没有考虑自己的问题,而是觉得那些官员是在疯狂打擦边球。
他认为,是因为有这六十两为限度,所以贪官抱着侥幸心理,他会想,我就贪一点,就贪一点,最终慢慢走上不归路。
那他就将这一点改了!
换更狠、更残酷的制度!
贪污就处死!
而且是最严重的刑罚。
但大明贪官还是杜绝根治不了,大明贪官还是杀不完,还是有无数官员铤而走险。
因为洪武一朝,是根出现了问题!
一味的重罚,这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甚至大明国运也因此减少,受到巨大的影响!
“陛下,此令一出,大明国运至少减少十年!”
语不惊人死不休!
秦羽这话一出,朱元璋顿时笑了,“小子,你在逗咱笑吗?杀贪官怎会影响我大明国运?”
“难道不是让我大明国运蒸蒸日上吗?”
秦羽却摇了摇头,他反问道。
“陛下,您难道不好奇吗?按理来说,陛下洪武三年颁布的刑罚就够重了,哪怕是放在历史长河中,也堪称最为严酷的惩治手段!”
“但为什么洪武一朝的贪污却屡禁不止?甚至贪官永远都杀不完?”
“因为他们私欲作祟,不知满足!”朱元璋不假思索的道。
秦羽还是摇了摇头。
“我如果没记错的话,后世史料有这样一条记载,陛下施行这个政策之后,大明贪污不仅没有减轻,相反变的越发严重。
“史载,该年同批发榜派官一共三百六十四人,皆为进士,一年后,杀六人!”
朱标听到这个数字,脸上终于露出一抹轻松之色。
“六个人,这并不多啊!”
一共三百六十四人,只杀了六个人,这比例已经很低了。
朱婉宁也是满脸轻松,她开口道。
“这分明代表父皇严苛刑罚的背后,效果变的更好了,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唯独朱元璋双眸皱紧,他注意到了秦羽用的一个词。
大明贪污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更加严重了。
按照这两日他对秦羽的了解,这口吻,绝对不是施行这个政策后,贪污人数减少了!
秦羽,肯定是话中有话!
“太子殿下,公主殿下,你们先别急,我这句话还没有说完,他还有后半句。”
秦羽看了一眼几人的脸色,而后继续说道,“这句话的后半句是,其中戴死罪、徒流罪办事者,总计三百五十八人!”
“至于这戴死罪还有这徒流罪到底是什么意思,那就不用我多解释了吧?”
话音落下!
朱标手猛然一颤。
三百五十八人加上那死去的得六人,正好是三百六十四人!
也就是说,这些人,一个都没跑掉?
戴死罪和徒流罪,朱标自然清楚。
秦羽也是双眸深邃,看到这个记载的时候,他也是万分震惊。
这算上大明朝一个最为奇特的制度,戴死罪和徒流罪,其他王朝都压根没有。
顾名思义,这些人也背负着死罪,和流放的罪名!
他们也是犯人!
办事者,就更简单了,就是这些官员哪怕是犯人,也要先干活,处理好手头上的事。
然后该死的死,该流放的流放。
所以当一些犯人带着手铐脚铐来到公堂的时候,他们会惊愕的发现,堂上审讯他们的长官,竟然也带着同样的手铐脚铐!
并且由这些人来宣判他们的罪!
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就暴露了一个问题,那便是洪武后期,为国效力的官员太少了。
这些职位,压根就没有人顶替。
大明官员,严重缺少。
但犯人不能不处置,一大堆县衙运转的事要妥善处理,所以,朱元璋就创造出了这么一个戴死罪和徒流罪!
哪怕你们要被杀头,要被流放,但先把你们手上的活给我干了,然后再去杀头,再去流放!
否则,想的美!
论压榨,哪怕是后世最为厉害的资本家都比不过朱元璋,这压榨本事真是一流。
所以滑稽的一幕出现了,有着死刑的官员判处犯人死刑,然后两人双双奔赴刑场,一起被杀头!
但这滑稽的背后,却是一股浓浓的悲哀。
秦羽不禁反问道,“陛下,太子殿下,你们现在觉得这条政策一出,大明至少断送了十年的国运,这句话有错吗?”
朱标沉默了。
朱元璋也沉默了。
他们不是傻子,自然清楚秦羽所说的这个记载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
大明无官可用!
而且官员都戴死罪了,都是将死之人了,他还能好好审判犯人,处理好自己的工作吗?
不可能的!
瞧见朱元璋的沉默。
秦羽也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他开口说道,“所以您将贪污六十两银子为死罪,改为贪污就处死这一点,并没有什么用,相反,有损大明国运。”
“而且,屠刀之下多了一批无辜的人!”
无辜之人?
朱元璋喃喃自语了一句。
前面这一句,他的确认,按照秦羽所说,那大明后期的确杀了太多官员,导致无人可用。
但后一句,他朱元璋绝对不认!
“那些贪污之人,怎么无辜了?”
“哪怕咱杀他们,他们也是死有余辜,该杀!”
朱元璋怒目圆瞪,杀气凛然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