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羽叹了一口气,“陛下,我说了这么多,您怎么还不明白呢?”
“洪武一朝的贪污,的确有一部分是出自官员的私欲,这些人,的确该杀,哪怕是凌迟处死,往他们的身上割上千刀,我也支持陛下!”
“但更多的官员,的确是无辜的,他们的贪污,是被迫的!”
“他们不贪,便活不下去!”
“他们是不得不贪!”
“陛下,您为什么不想想您自己的问题呢?”
秦羽这几句话一出,朱元璋直接懵了。
更多的官员是不得不贪,不然就活不下去?
而且他要想想自己的问题?
他朱元璋有什么问题?
杀贪官,那更是天下无数百姓拍手称快的事情!
他这还有错?
但朱标却浑身一震,瞪大了双眼。
他忽然想到秦羽最开始说给大明第二条强国之策的时候。
秦羽曾说,让朱元璋对官员好一点,俸禄提升一点。
难道……
他猛地看向秦羽,就像是醍醐灌顶一般着急的说道,“秦羽,你指的是大明朝给官员的俸禄太少了,那些官员活不下去,所以被迫贪污受贿?”
这话一出。
秦羽露出笑容,“太子殿下说的不错,正是如此。”
“大明朝给官员的俸禄,着实是太少了!”
“根本就不够用!”
此话一出。
朱元璋断然反驳道,“秦羽,你错了,这些贪官本质就是私欲作祟,虽然咱给的不多,但绝对够他们生活。”
“咱经过严密计算!这一点绝不会错,再说了,俸禄肯定不能太多,当官是要为百姓谋福利,是治国修身平天下,不是给他们享受,吃的满嘴流油的!”
“这年头,咱每顿都是两碟小菜,他们凭什么大鱼大肉,先享受起来了?而且骄奢的生活一久,他们还能念着百姓?”
朱元璋义正言辞的说道。
在他看来,秦羽看待问题还是片面了,他得好好跟他讲讲道理,让他明白自己的苦心!
但朱元璋压根没想到,他话还没说完,秦羽却直接将他打断了。
“陛下,你错了,这一点,我不得不说,你是真不懂经济。”
“既然话说到了这,我便说清楚点。”
“根据后世记载,洪武立朝后,陛下给的官员对应俸禄大概是,一品官员大概是一年一千零四十四石米,然后依次往下递减,一个正七品的知县一年是九十石米!”
“折合下来,知县一个月是七石半的米。”
“陛下,是也不是?”
秦羽出声问道。
朱元璋沉默点头道,“不错,自大明立国,朕登基以来,一直就是这个俸禄,大差不差。”
“但哪怕是一个正七品的知县,一个月七石半的米,还不够他吃?”
朱元璋觉得就是秦羽生活的太好了,光是秦羽那细腻的皮肤,他就知道,秦羽定然没吃过苦。
他肯定不知道一个月七石半的俸禄,到底意味着什么。
“陛下,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大明建国初期和如今的洪武十五年,能一样吗?”
“大明建国初期,天下刚刚一统,乱世才刚结束,这个时候的米,自然值钱!”
“他可以换取各种物品,但现在的洪武十五年,天下太平,百姓生产力迎来爆发,米还有那么值钱吗?”
朱元璋和朱标顿时被问的哑口无声。
这个道理很浅显,跟后世类似,同等的物品,在不同的时期,购买力天差地别!
就等于2023年的一百块和2000年的一百块,购买力能一样吗?
“陛下,时代在发展,大明国力在飞速发展,米价也越来越低,但俸禄却没有涨!”
“这个问题,您想过吗?”
朱元璋顿时一愣。
这个问题,他倒是还真没想过。
他刚张开嘴唇,想要说话,但却再次被秦羽无情的打断。
“陛下,你忽略的何止是这个问题?”
“所有人都知道您因为小时候的事厌恶贪官,他们也不敢说,但我秦羽头铁。”
“就让我来告诉陛下,陛下您到底忽略了多少,我又为什么说死了一大批无辜的官员。”
秦羽深吸一口气,直接道,“大明官员体系并不完善,一个正七品的知县,他要干的不光是知县的活,还涉及到各种事情,包括抓犯人,收税,城内建设,以及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
“这就一定涉及到打赏下面的小吏,一个扣扣搜搜的县令,手下人谁会心甘情愿的干活?”
“而且除了小吏,他的手下还有师爷,捕快,得有一众自己的班底,否则偌大的一个县城,如何运转起来?”
“这些人都需要他养,但问题来了,一个月平均七石半的俸禄,养得起吗?”
“不仅如此,但凡是想往上爬的知县,不说往上疏通关系,大笔的贿赂,就说逢年过节,顶头上司过寿,这得买礼物吧?否则岂不是要被穿小鞋?”
“但既然买礼物,那礼物能买便宜的吗?”
“除了这些,他还有自己的妻女要养!”
“而且更过分的是,这本就不多的俸禄,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能发一半左右!”
“洪武年间我不记得,但陛下之后的年间,就只会发一半的俸禄!”
朱元璋越听越心惊。
他数次想要打断秦羽,但却压根不知从何处打断。
因为,他发现秦羽说的都是对的。
听到这,他整个人都紧张了起来,“那剩下一半的俸禄呢?”
朱元璋忍不住的看了一眼朱标。
在他看来,秦羽所说的这话,无疑是在说朱标,毕竟他老朱之后,必定是朱标登基啊!
朱标也紧张了。
显然,他也将自己代入了进去。
甚至他有些害怕秦羽接下来的话,他甚至已经在想,自己是不是也发布了一些糊涂的国策。
他就像等待秦羽阅卷一样,希望从秦羽的嘴中听到夸奖,却又害怕听到批评。
这种感觉,令朱标极为不安。
看着惴惴不安的朱标,秦羽一拍额头。
这是个误会。
他说的压根不是朱标,毕竟八年后朱标就噶了,他说的其实是朱允炆以及朱棣所在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