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枝还不知道自己的制糖方子才刚刚经历过一次危险,差点儿就不是她的了。
同样,她也不知道江夫人跟江县令为了护住她,主动放弃了升迁的机会。
她只是欣喜地看着糖厂里产出的糖块,分外高兴。
甘蔗这东西也是野生野长的,很容易长出来,也不用怎么打理。
所以南枝干脆主动把甘蔗的苗给便宜卖给了村民百姓,说是明年糖厂肯定会收。
这要是别人说这话,可能百姓还未必肯信。
但是南枝,还有南枝朝凤山庄下的十多个庄子跟工坊,那就是信誉的保证。
朝凤山庄放出来的话,没有人不信的。
第一批的三万株甘蔗苗,一天就被抢空了。
而且令人捧腹的是,居然大多数都被蹲守在山庄外的其他县城的商贩给抢走了。
反倒是黄杨县本地日常按点上工的商贩们错失了机会,只抢到最后一点。
搞得本地的商贩痛苦不已,无奈求着南枝再多放一点。
南枝也利索,说三日后还会有三万株甘蔗苗,到时候再来就是了。
这话一出,好多商贩都不肯走了,直接就在山庄门口守着。
反正这里有商铺街,吃的喝的什么都有,花点儿钱就能找个小孩子让他帮忙买过来。
大家唯一担心的就是这次消息放得这样早,知道的人这么多,只怕是后面又抢不到了。
结果到了那天,南枝直接放出了五万株甘蔗苗。
不止这样,还有三万株棉花苗。
几乎是原定数量的三倍了,这下排队等候的人都买到了。
有些人没有抢到甘蔗苗,就买的棉花苗。
觉得这棉花苗比甘蔗苗更好。
毕竟,甘蔗苗才是第一年,到明年还是有风险的。
但是棉花苗就不一样了,织布工坊都快开到第三个年头了,对棉花的需求是很大的。
所以抢到棉花苗的人也是欢天喜地的,赶紧往各个村庄乡里跑去了,转手就能挣不少钱。
南枝也开启了新事业——育苗。
现在多建了一个育苗庄子,专门用来育苗,然后便宜卖给百姓。
这对南枝来说一点儿都不难,因为有营养液,育苗又快又好。
育苗这事儿都是南枝自己来,不过好在也很方便。
玻璃工坊优先给做了玻璃暖房,大冬天的也不怕。
然后育苗这事儿大家也都知道,种子撒下去,该浇水浇水,该捂着捂着,该通风通风,就这么点儿事。
所以南枝在育苗房里一边洒下种子,一边学习制药、尝试创新菜肴,争取获得更多带buff的菜。
没日没夜的,在别人眼里就变成了朝凤山庄的小东家为了大家都能够买到种苗,呕心沥血。
很是感动了不少人。
听说有些偏远山里的人家不能经常出来,都在家里给南枝刻长生碑了。
手握buff菜肴跟药品的南枝:“倒也不必。”
她虽然很喜欢帮助别人,但是也从来没让自己吃过亏呀。
普通感谢就好了,真这么大阵仗了,南枝反而有些不适应。
不过说归说,南枝接连育出了大批量的甘蔗跟棉花苗,还有适应干旱和严寒气候的麦子跟大稻。
另外还有少量的蔬果苗。
买到蔬果苗的人家都有些担心,怕冬天不好种。
但好在种子跟苗的价钱都十分便宜,算是半卖半送了,大家也就领回去试试看了。
谁知道拿回家之后,只要不刻意往冰天雪地里种,其他的竟然大部分都种出来了,还长势不错。
这是黄杨县第一次冬天普通百姓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了。
虽然从两年前开始,富贵人家冬天的饭桌上就已经有了少量的新鲜蔬菜跟果子。
但是普通人家通常买不起南枝庄子上的奇花异果,甚少吃到。
没想到才短短两年,第三个冬天的时候,他们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果子了。
当然了,许多人还是舍不得自己吃,都带到庄子旁边,或者城门口卖。
现在倒也不担心卖不出去,毕竟周边的十多个县城都是每日都有无数马车牛车过来拉货的。
看到了,顺手带上一篮子,回去之后肯定会有销路的。
于是,从这个冬天开始,黄杨县的普通百姓也都能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了。
再也不用因为西川的气候问题,忍饥挨饿地过冬了。
这消息传到江县令跟江夫人耳中的时候,江夫人很是自豪地笑了:“看吧,我就说南枝只要有些微的利润,肯定会想着还利于民。”
一家独大不是真的富,家家户户都能吃饱饭才是真的富。
江县令也分外开怀,摸着胡子不停地笑:“甚好,甚好。”
虽然已经决定了继续连任三年,婉拒接老师的位置的大好机会,让江县令很是心痛。
但是看到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一县繁荣富强,江县令心中也颇为高兴。
把甘蔗跟棉花这些原料种苗分发下去之后,南枝就开始专心跟随蔗糖的生产了。
古法蔗糖倒是不需要用到多少复杂的器具,就是压出甘蔗汁,然后进行过滤、熬制,再过滤、再熬制,最后冷却就是了。
南枝亲自教工匠跟厨子们如何做,不多时,规规整整的糖块就出来了。
但是南枝不满足于此,先前在西宁城玻璃工坊跟陶瓷工坊的经历让她知道,有些东西带有噱头更好卖。
正好黄杨县这边也有玻璃工坊跟陶瓷工坊,模具都是现成的。
南枝就让人把还热着的糖汁倒进去,在模具凝固成特定的形状,最后再把模具的卡扣打开。
稍稍修整一下,就成了模样精巧的糖块了。
之前大受欢迎的十二生肖系列,还有瓜果蔬菜系列,再度出现在糖块上。
正好冬天糖块也好运输,南枝请了江县令帮忙,希望能够在冰雪消融的第一时间,将这些糖块运往京城、江南、清河、渭南等地。
南枝自己是不能离开西川的,所以她也没有大力发展往这些地方去的生意。
好在糖块并不很占位置,一辆马车里稍微匀出两个大箱子的地方,就足够运出不少糖块了。
横竖今年冬天甘蔗苗才刚发下去,甘蔗产量还没上来,蔗糖块的数量也并不多。
开春之后没多久,江家的车队开始往京城、江南等地去,夹带的货物当中,就有南枝的几箱糖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