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出过远门,而且又是有目的而去的,她不想因为没钱而束手束脚的,程怀之也说穷家富路,三十两不多。
温玉这才将银子装起来。
家里的事还是请俞氏和大丫照看。
家里有一窝兔子要喂,还有大黄也需要人照料,交给俞氏和大丫,他们都放心。
第二天,温玉和程怀之都起了大早,吃了早饭,就带着准备好的东西赶去镇上。
他们要去元家铺子坐马车。
元家在镇上做布匹生意多年,客源多,生意来往广,经常要到各地去进布料。
这一次,正是要到县里面进布料,程怀之这一趟问到他们家,也谈妥价格,元家有专门负责感马车的车夫,他们去了坐车就行。
去的时候有一辆是空车,另外一辆马车里面装着货,掌柜元万青说是给县里面的一个老友带的土特产。
温玉来这里后,是第一次出远门,程怀之也没来过县里面。
程怀之倒没什么,老老实实的坐着,温玉则是有些兴奋的观察周围的景象。
清晨的时候,四周都还有些雾蒙蒙的,路两旁的庄稼地逐渐消失,有一段路是山坡,四周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花草,大概半个时辰后,才又出现一个村庄,四周才渐渐有庄稼地。
相距不远,种植的庄稼也大同小异。
他们的马车是带棚的,坐里面自然舒服,风吹不着,太阳晒不着,路上倒也安逸,但是坐这样的马车,价格也不菲,好在是顺路,元家给他们打了折。
元万青是个话多的,而且做生意多年,一眼就看出温玉和程怀之没进过城。
知道他们是第一次来,热情地给他们介绍周围的村庄和地里种的庄稼,也说山头的树。
温玉还了解到,元万青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元耀文已经娶媳妇,在家经营店铺,并照料家中老小,元万青则带着小儿子元耀武出门进布料。
元耀武就在另外一辆马车上。
他们出门的时候,天刚蒙蒙亮,到县城时,日头已经挂明晃晃的挂在头顶上。
坐在马车里不觉得,揭开马车帘子,一股热气就笼罩过来,温玉看着眼前高大巍峨的城楼,心中无限感慨。
城墙上还有刀削斧凿的痕迹,这是人们一锤一锤敲出来的,顿时感觉城门都多了几分庄重威严,城门下还有把守的士兵,温玉觉得些不真实。
查过文书,就让他们进城了。
进了城,是一个三岔路口,温玉他们和元家父子不同路,付了车费,程怀之和温玉就和她们分别了。
往前走了一阵,各种热闹吵杂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城市的繁华景象也渐渐浮现在眼前。
温玉听老胡说过,安国刚和北方凶勇彪悍的少数民族打了一仗,并取得胜利,据说这一仗,已经僵持了三年之久。
这一仗的胜利,奠定了安国的绝对地位,安国君主心情大好,所以放宽对商人的苛刻管理,待在镇上时尚且不觉得有什么,来到县城,就彻底感受到信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