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秦渊说要给她一笔钱,其实并没有给太多。
玉儿也清楚,秦渊手中并不宽裕。
现在抄家一事,着实闹得街头巷尾皆知。
再怎么说,算是秦渊自己的本事。
玉儿还没有能力,现在去问秦渊,再索要一笔钱财。
之前临走时,秦渊给了她一块玉石。
这玉石算是贵重之物。
只不过,对秦渊来说并不稀有。
秦渊母妃临死前,将她所有的东西,都给了秦渊。
这看上去是遗物。
可秦渊知道,他母妃对他一点好感都没有。
全拿他当个棋子。
只是,他这颗棋子不好用,元景帝根本没将秦渊放在眼里。
如果不是秦渊母妃的赴死,恐怕秦渊还未必会成为太子。
玉儿思索到这里,不由地叹了口气。
眼下唯一好处是,好歹她保留了一条命。
“还以为我能在郡主府躲过去。”
“想不到,竟然被秦渊太子找到了。”
越是这样,越是证明秦渊的实力,深不可测。
若不是因南玉郡主,她永远都不想再回到皇宫中。
“愿南玉郡主,能躲过这次灾祸!”
她心里正思索着。
房间内,她母亲呼喊她的声音,便传了出来。
“玉儿,快来吃饭了!”
“好,我来了!”
——
户部之事后。
秦渊手中拿着金牌,杀伐决断的模样,深 入人心。
大街小巷,都是他的传闻。
先前,那些贪污秦渊银两的人,已经被秦渊悉数解决。
还有之前不少欺负秦渊的人。
多数人认为,这些人估计都活不长了。
尤其是,大皇子。
此时,他正在家里,与一位丞相讨论此事。
“秦渊现在这样子,估计还会再杀几个人!”
“要是这样,倒正合了我们的意。”
大皇子点头:“不错。”
“现在街头小巷,都想要让秦渊永远留在我们大乾。”
“他呼声这么高,本宫还真担心父皇改变主意。”
秦嘉瑞说完后,东承安便笑着说,“大皇子您多虑了。”
“我听说,上次杜公公之所以在户部的门口,给秦渊长脸撑腰。”
“就是为了让他在明日朝堂之上,让他立下军令状。”
说到这里,大皇子心里便明白了。
此时,秦渊确实很得民心。
但如果是秦渊主动提出答题,那么百姓们还真不能说什么。
“其实依着太子殿下的情况,如果要拒绝前往匈奴,不当质子倒也容易。”
“只是,陛下一定要让他答应下来。”
“其中的道理,大皇子您应该更清楚才对。”
秦嘉瑞确实更清楚。
这事说起来,本身秦渊就是冤枉的。
如果秦渊死活不想要当质子,并提出各种反驳的理由。
那么匈奴一事的主要责任,完全不会落在秦渊身上。
可秦渊没有推脱这事的责任。
相反,还同意了父皇所说。
三天之后,给出赔偿,还是回答匈奴问题的答案。
想必元景帝也害怕,时间越长。
秦渊越能找出对自身有利的观点和论证。
这才想要让秦渊主动立下军令状。
“只是,现在我们都没有任何消息。”
“你确定父皇真要让秦渊主动立下军令状吗?”
东承安一副让他将心放到肚子里面的表情。
“大皇子您就放心吧,这消息千真万确!”
见东承安如此胸有成竹,秦嘉瑞这才放下心来。
只要秦渊不再是太子,且即将前往匈奴。
那么,他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
朝堂之上,金銮殿中。
元景帝被杜同华扶着,一步步坐上龙椅。
此时,他佯装着身体尚未痊愈,脸色仍有些苍白的模样,俯瞰着众人。
由于,昨天秦渊在户部大开杀戒,导致不少人想要在今天参上秦渊一本。
当元景帝坐上龙椅之时,其他人纷纷对着元景帝跪下来喊道,“陛下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吧!”
“谢万岁!”
他说完后,众人起身。
甚至还不等元景帝开口,刑部侍郎韩仙便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本要奏!”
此时,元景帝心情并不好。
本来,他打算让秦渊立下军令状后,就没事了。
“韩爱卿,何事要奏?”
“臣举报太子殿下,昨日不管不问,将不少大臣抄家斩杀!”
“这不符合我们大乾律法!”
元景帝笑着说,“这事朕已经听说了。”
“太子殿下心系百姓。”
“他所斩杀的这些人!”
“平日里欺压百姓不提,更是贪污受贿,惹得整个大乾的朝廷乌烟瘴气。”
“正常来说,应该由刑部出面,但念在太子殿下想要立功,这事就翻篇吧。”
元景帝说完之后,众人瞠目结舌。
再加上,昨天元景帝让杜公公在户部门口,为秦渊撑腰一事。
这下惹得众人更加不满秦渊。
特别是,五皇子。
他愤怒不已,昨天秦渊所抄家的人里,就有他的人!
可身边的二皇子,则拽了拽他的衣袖,示意他不要意气用事。
此时,是在朝堂。
五皇子压抑着怒火,看向秦渊的眸子,像是淬了毒。
大皇子只挑眉看着秦渊,将所有的表情,都埋藏进心里。
至于其他人,想要杀掉秦渊的心思就更浓了。
皇帝瞧着这些儿子和大臣们的反应,没多说什么,一副看戏的样子。
听着众人寂静了一番之后。
这才开口:“除了这事外,你们还有其他事要奏吗?”
众臣彼此,互相看了一眼。
哪怕想要说秦渊的坏话,现在也不合时宜。
刚刚元景帝算是当着众人的面,站在秦渊这边。
也就是他们现在无论说什么,元景帝都不会惩罚秦渊。
众人的沉默下来。
元景帝则开口说,“既然如此,那么朕问问太子殿下。”
“关于匈奴使臣一事,你想得怎么样了?”
元景帝明明给了秦渊三天时间,怎么今天就提起这事了?
众人更加不解。
他们一时半晌绕不过弯来。
一边将目光落在秦渊身上,一边偷偷打量着元景帝。
秦渊铿锵有力地说,“虽然父皇给了儿臣三天时间,但今日儿臣已经想好。”
“儿臣要选择回答匈奴的三道题!”
“并自愿立下军令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