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1
時:日
景:江畔
人:周生辰、时宜、宏晓誉、周天行、谢云、谢辰、萧赞、凤俏、船夫、众兵士
△周生辰扶着时宜,下了船。
萧赞:(率众迎上)殿下。
周生辰:(笑着问)听闻你为本王过了江?
萧赞:(也笑着问)听闻殿下为我,险些得罪南梁皇帝?
△两人相视一笑,紧紧握住了对方的手。
△众人都围着两人,只有谢云行动不方便,坐在木轮椅里,远看着他们,显得格外孤单。
△时宜拨开众人,走到谢云面前,蹲下身子。
时宜:三师兄。(眼睛一红,摸到他的一只腿)
谢云:(摸她的头发,低声耳语)若师兄腿没断,定会过江迎你。
时宜:(点点头)嗯。
△远处,一队骑兵迎着光而来,翻身下马的人,是一身戎装的
崔风。他带着笑容,走向众人。
崔风:(抱拳,恭敬行礼)末将崔风来迟,望殿下恕罪!
时宜:(惊喜)三哥?
崔风:(笑)幸亏你们平安回来了。我在寿阳已经点兵三千,准备连夜渡江抢人了。
△众人都笑起来。
△唯有宏晓誉移开视线,看江面。崔风一看到宏晓誉,笑容凝固了片刻。崔风目光扫到时宜身后的谢云,脸色一变,大步走过去。
崔风:你这腿……(眼眶一红)
谢云:(毫不在意,笑着推搡崔风)干嘛?见面就这样?难怪大家都说你是王军里的书生,多愁善感得很呐。
△周天行揽住崔风的肩。
周天行:收住,将军不流泪。
崔风:(勉强一笑)久未相见,乍一……
宏晓誉:(蹙眉,回头看他)说些别的。
崔风:(习惯性点头)好,说别的。
△两人如此默契的对话,让彼此都愣住。
△众人不知他们的情事,并未察觉不妥,周生辰忽然开口。
周生辰:既然王军已到此处,不如取途寿阳,去看看崔将军以命守护的城池。
谢云:(惊喜)好啊,我还没去过呢。
崔风:(也是惊喜)殿下若不嫌寿阳城小,末将立刻回去安排!
△周生辰笑着,看向时宜。
周生辰:去寿阳,也是时宜一直以来的心愿。
谢云:我就说了,师父最宠十一。
△大家笑起来。
△时宜因为平安回来而开心,却也因为恢复到师徒关系而失落,勉强附和着,笑了笑。
△众人要走,船夫竟始终立在江畔,没有离开。
船夫:殿下!
△周生辰回头。
船夫:(红着眼,上前两步)小人半个村子的人,都是当年由王军护送,南迁避难才活下的。(哽咽)今日能见到殿下……小人无憾了。(抱拳,学着书生模样,长揖到底)
△周生辰淡淡一笑,抱拳回礼。
周生辰:谢船家,渡本王过江。
場:2
時:日
景:寿阳城-将军府
人:周生辰、时宜、宏晓誉、周天行、谢云、谢辰、萧赞、凤俏、幸华公主、众兵士
△字幕:寿阳城。
△将军府外空镜,特写牌匾:崔将军府。
△将军府内,比南辰王府差了不少,崔风带着众人走入府门。
时宜推着谢云的木轮椅,跟在最后。
崔风:寿阳城小,我这将军府更小了。(抱歉一笑)诸位多包涵。
幸华:府里来了贵客,为何夫君不让人叫我?
△话音未落,幸华已经带着两个婢女,走到了周生辰面前。
幸华:(行礼)皇叔。
众将:(行礼)公主。
△崔风一看到幸华,方才和煦的笑容都淡了。
崔风:怕打扰你。
△幸华瞥见了人群之后的时宜,目光一冷。但很快就掩饰了情绪,笑着寒暄。
幸华:(含笑)夫君是怕打扰我休息,还是怕我出来打扰皇叔?
崔风:(微蹙眉)你我争论之事,尚未有定论,不必现在同殿下说。
幸华:怕什么?皇叔是长辈,正好能为你我出出主意。否则只靠你和我,怕争论到明年也不会有结论。
△众人因为两人的争执,静下来。
崔风:公主!(抱拳恳求)殿下刚从南梁归来——
△众人因为两人的争执,静下来。
周生辰:崔将军,请带本王去议事厅。公主,请。
△崔风无奈。
崔风:殿下请随我来。
△崔风带着周生辰往议事厅而去,幸华也带着两个婢女,跟上了他们。
△众将留在原地,面面相觑。
谢云:(蹙眉,问时宜)他们不像夫妻,过去在崔府也如此相处?
时宜:(掩饰笑笑)在家里,我独自住书院,不和他们住一起。
谢云:自古驸马都难做啊。
周天行:(严肃)在背后就不要妄议人家夫妻的事了,说不定这两日正是闹脾气的时候,让我们撞上了。
萧赞:(颔首)先进去。
时宜:(忽然说)二师兄,帮个忙。
△周天行接过木轮椅,推着谢云,跟上大家。
△时宜趁机走到宏晓誉身边。
时宜:(轻声)今夜我陪你住?
宏晓誉:(搂住她)担心我?(耳语)你既是他妹妹,又是师父的弟子,跟着去没关系。我猜公主说的不是私事,是公事,你替我和军师在一旁听着,若有事也好应对。
△时宜心领神会,轻点头。
場:3
時:日
景:寿阳城-将军府-议事厅外
人:时宜、婢女
△时宜走到议事厅外,看到婢女端着茶水,她走过去。
时宜:我来吧。
婢女:(为难)怎么好让姑娘端茶。
时宜:如何招待皇叔,你没经验。我来,免得你做错事受罚。
△婢女想了想,感激一笑,递给时宜。
場:4
時:日
景:寿阳城-将军府-议事厅内
人:周生辰、时宜、幸华、崔风
△时宜端着茶盘进来,幸华意外。
幸华:府内婢女呢?
时宜:(笑着解释)在王府,都是我为师父端茶送水,怕婢女做不好。
△时宜放下茶盘,慢条斯理端了茶,递给周生辰。
△周生辰好笑,睨了她一眼,接过那杯茶,慢慢啜了口。
周生辰:你方才说的,是你自己的意思,还是崔风的?
崔风:并非末将本意。
△时宜端了茶杯,刚要递给崔风,崔风忽然站起身。
崔风:末将不愿去洛阳。
幸华:(也跟着起身)你已守了寿阳这么久,算尽忠职守了。难道还要守一辈子吗?
崔风:(斩钉截铁)对,我要守一辈子。
△幸华怒视着崔风,崔风平静回视。
崔风:我对寿阳的感情,比对崔家,对长安还深。从军以来,我就守在此城。(难得激动,却还是克制着,一字一句说)昔日我未娶公主时,就已立下誓愿,守此城直到拔不动剑,上不了马的那一日。
△幸华冷冷看着崔风。
幸华:崔将军,寿阳重要,还是你未来的孩子重要?
△崔风怔在原地,完全没有做父亲的喜悦,脸色大变。
崔风:你说什么?
幸华:我自幼长在洛阳,受不了此处的水土。不论如何,我都要回去。
△幸华匆匆对周生辰行礼。
幸华:幸华告退。
△幸华自崔风身边走过,脚步匆匆,离开了议事厅。
場:5
時:日
景:寿阳城-将军府-卧房内
人:崔风、幸华、婢女
△幸华坐在睡榻上,心神不定。
婢女:(轻声)公主说出这种话,该如何圆谎?你有没有喜脉,太医一探便知。
幸华:(紧张地揪着手中锦帕)我必须回洛阳。
婢女:(不忍)奴婢自幼跟随公主,知道你的心思。可公主既已外嫁,又何必执着于洛阳城中那个人?
幸华:他给我来了信……只要我能回去,就能让我摆脱这场有名无实的赐婚。(抓住婢女的手)你一定要帮我,无论如何让太医说我有了孩子。
△婢女于心不忍,反握住幸华的手。
婢女:(轻声)驸马对公主虽无深情,却始终对公主以礼相待。公主为何不能用心对驸马,以你的聪明,让夫君倾心并不难啊!
幸华:(摇头)他是好人……可……(摇头)
△崔风苍白着一张脸,进到卧房。
婢女:驸马。
崔风:(看向婢女)你日日和公主在一处,当知她不该有我的孩子。
婢女:(低头)奴婢……
△婢女不敢多说,担心地看了一眼幸华。
△崔风紧盯着幸华,慢慢走近她,幸华紧张地扭着锦帕。
幸华:这孩子……
崔风:(打断,声音艰涩)我婚后冷落了你,才致使发生了如此……丑事。(停住,过了半晌才道)我会修书一封,向姨母和太后报喜,为了你我两族的声望,他只能姓崔。
△幸华不敢相信抬头,望着他。
崔风:他的父亲是谁,我不会问。为了孩子日后的名声,你也不可告诉任何人。等生下来,你要和离,还是继续住在洛阳崔府,都可以。
△幸华心中一震,未料崔风会说出这一番话。
△崔风转身,要走。
幸华:将军!
崔风:你我皆受命运捉弄,错结姻缘。日后我在寿阳,你在洛阳,此生不必再见。
△崔风大步而去。
△幸华未料崔风能如此大度,保护自己,眼眶立刻红了。
場:6
時:日
景:寿阳城-将军府-议事厅内
人:周生辰、时宜
△议事厅内静得没有半点声响。
△周生辰坐在当中,沉思着,时宜坐在一旁,纠结许久,还是开了口。
时宜:此事,如何和大师姐说?
△周生辰一抬眼,看她。
周生辰:(轻声)崔将军和公主成婚这么久,你师姐应该已经放下了。
时宜:真能放下吗?
△周生辰被问住。
时宜:(低头)寿阳要塞,若要换将是大事,我去叫军师他们来。
△时宜刚要走。
周生辰:时宜。
△时宜回身,忐忑地等着周生辰说话。
周生辰:(犹豫半晌,还是改了口)叫你哥哥也来。
△时宜轻点头,离去。
△周生辰一直盯着她的背影,久久移不开目光。
場:7
時:日
景:寿阳城-将军府-议事厅外
人:周生辰、时宜、萧赞、宏晓誉、崔风、周天行、凤俏
△时宜站在议事厅外,等着崔风。
时宜:三哥。
崔风:(颔首)嗯。
△崔风刚要走入,被时宜拉住。
时宜:(轻声)你的决定……
崔风:(勉强笑笑)公主在寿阳水土不服,又有身孕,我会先送她回洛阳。
时宜:(轻点头)如此最妥当。
崔风:(看宏晓誉的背影)是啊,最妥当。进去吧,勿要让殿下等久了。
場:8
時:日
景:寿阳城-将军府-议事厅外
人:周生辰、时宜、萧赞、宏晓誉、崔风、周天行
△崔风和时宜进了议事厅,大家停下说话。
周生辰:既然来了,由你自己说比较好。
△崔风略一点头。
崔风:公主已有身孕,末将决意送她回京……安胎。
周天行:(惊讶,随即抱拳)恭喜崔将军。
萧赞/凤俏:恭喜将军。
△宏晓誉眼中闪过痛意,定定看了一眼崔风,但很快隐去。
宏晓誉:恭喜。
崔风:(勉强笑笑,看着宏晓誉说)多谢……诸位。
宏晓誉:(移开视线,看周生辰)既如此,寿阳守将就要换人了。
崔风:无须换,我送公主到洛阳后,会回来。
萧赞:(摇头)崔将军想得过于简单。你是驸马,公主有孕返京安胎,你若即刻离开,太后和胡氏那里无法交代。
崔风:不,我不能离开太久,只有我最了解这里。
△周生辰略一沉吟。
周生辰:军师说得不错。你先回京师,回程的日子再行商议。
△周生辰看向自己的几个徒弟。
周生辰:崔将军一走,本王需一员大将,替守寿阳。(最后看向宏晓誉)晓誉,你曾和崔将军一起守过此处,最了解寿阳,你留下。
宏晓誉:末将领命!
△崔风从怀里掏出兵符,递给宏晓誉。
崔风:寿阳……托付给宏将军了。
場:9
時:日
景:寿阳城-将军府-大门外
人:时宜、崔风
△崔风站在将军府大门外,怅然望着大街上的人来人往。
时宜:(走出来)哥。
△崔风笑了笑,笑容十分勉强,显得心事重重。
崔风:(轻声)你哥哥虽投到长安门下,在长安住得日子却不多。反而寿阳,更像我的第二个故乡。
时宜:我知道你对寿阳投入的心血。
△崔风望着街道,出着神。
崔风:第一次到寿阳,殿下刚收复此城,我和晓誉一起来,在这里住了三年,她才离开。
△时宜难过地看着他。
崔风:(察觉她的难过,轻拍她的头,轻声)对不起,让你跟着难过。
时宜:(摇头)你这些话憋着,根本无人可说,也只有说给我听,不怕惹祸。今日我在,你多说些。
場:10
時:日
景:寿阳城-将军府-大门内/外
人:时宜、周生辰、崔风、宏晓誉、萧赞
△宏晓誉恰好走到大门处,看到他们两个,停住了脚步,悄然,避让到了一旁的树后。
△时宜没有察觉,但崔风却看到了。
△崔风看着宏晓誉在树后的影子,忍不住一笑,笑得像当年那个情窦初开的少年儒将。
崔风:有些话,多说无益。(看着树影,仿佛在对着宏晓誉说)你替我告诉宏将军,若有捷报,送一份到京师崔府。(柔声)读到捷报,本将才能安心。
△宏晓誉在树后,眼睛已经完全红了……
△镜头一转。
△周生辰和萧赞并肩而来,萧赞刚要开口叫宏晓誉,被周生辰伸手拦住。宏晓誉抬头看到周生辰,窘迫地以手背擦去眼泪,无声抱拳行礼后,跑走。
△萧赞似是猜到什么,慢慢捻着自己的佛珠,没有说话。
△时宜和崔风进了门。崔风红着一双眼,看到周生辰和萧赞,先是一愣,旋即低头。
崔风:殿下。
周生辰:(颔首,为他找借口)你要交接军权,琐事多,不必把我们当客人。去吧。
崔风:是。
△崔风也匆匆离开。
△此处,只剩下了周生辰和时宜,还有萧赞。萧赞刚要说话,又发现时宜和周生辰之间异样的沉默,更是诧异。
萧赞:(咳嗽了声)初到寿阳,在府中也无趣,贫僧……出去走走。
△萧赞合掌告辞,离去。
△等到仅剩下他们两人,周生辰才慢慢走向她。
周生辰:(低声说)来寿阳,本想让你和哥哥多相处几日,可以缓和心情。(轻叹)世事难料,反而让你越发难过了。
时宜:弟子有一问。
周生辰:(颔首)问吧。
时宜:(抬眼看他)若两人真心相待,却迫于种种缘由,不得相守。虽知该放下,却做不到,该怎么办?
△周生辰不语,凝视着她。
时宜:师父,也不知该如何做吗?
周生辰:本王——(轻摇头,慢慢吐出两个字)不知。
△时宜神色一黯,微行礼,错身离开。
周生辰:在书院,恒愈也曾有一问。
△时宜背对着周生辰,忽然停住脚步。
周生辰:他问我,可曾后悔,年少立誓,无妻无子。
△时宜屏住呼吸,等着他的答案。
周生辰:本王也不知……如何作答。
△时宜眼眶一红,回头,对上他的双眸。周生辰没有回避。
周生辰:但在江边,那个船夫告诉了我,不论是否后悔,一切的选择都值得。
場:11
時:日
景:皇宫-太后寝殿外
人:胡太后、郑俨、男宠X3、众兵士、众宫女
△皇宫,空镜。
△郑俨带着侍卫守在殿外,身边是宫女端着美酒佳肴频频经过。
△敞开的殿门内,一个男宠眼睛戴着白纱,在和另外两个互相追逐嬉戏着。胡太后醉倒在卧榻上,笑个不停。
△一旁的兵士,如同看热闹一般,笑着看里边。
兵士1:(耳语)每次太后高兴,让弟兄们捡珠饰,将军拦着,大家早不满了。今日就睁一眼闭一眼,算了。
△郑俨微蹙眉,犹豫着看里边。
兵士1:将军自己不要,还要拦着兄弟们发财吗?
兵士2:我们兄弟俩全为你好,你不给大伙甜头吃,如何服众?不能服众的将军,能干什么大事?
△郑俨被说得更犹豫了。
場:12
時:日
景:皇宫-太后寝殿内
人:胡太后、郑俨、男宠X3、众兵士、众宫女
△胡太后忽然放下酒杯,睨着殿外郑俨背影。
胡太后:郑将军,陪朕饮一杯。
△郑俨不得已,走入大殿,站在胡太后身边。
胡太后:(亲自倒酒,起身)敬你。
郑俨:(接过酒杯,盯着看了半天,仰头一饮而尽)谢太后。
△郑俨刚要把酒杯放下,太后已经拿起酒壶,重新倒满。
胡太后:(笑吟吟)好酒量。再来!
△郑俨一簇眉头,再次一饮而尽,因为酒量不好,已经显得勉强。
胡太后:(对宫女下令)将地板上的珠宝都拿出去,赏给将士们。
△宫女们纷纷抱起珠宝,跑出去。
△郑俨忙回头。
郑俨:太后不可如此纵容他们!
△胡太后忽然握住郑俨握剑的手。
胡太后:(轻声问)你拦着部下受赏,难道他们不记恨你吗?
△郑俨心中一惊,因为太后的暧昧动作,目光变得无措。
郑俨:臣……
胡太后:(含笑,塞了一杯倒满的酒,到郑俨手里)他们昔日是元叉的兵,早习惯了宫中奢靡,和你过去的南辰王军没法比。郑将军,治下,要因人施法。
△郑俨回头,看着那些抱着珠宝,贪婪无比的兵士们,心痛,又无能为力,一口将酒饮尽。
場:13
時:日
景:皇宫-太后寝殿内-内殿
人:郑俨、宫女
△郑俨忽然一掀床帐,苍白着脸坐了起来,他看自己不整的衣衫,再看四周,殿内空无一人。
△一个宫女走入。
宫女:太后说,将军醒后,可以自行离开。
郑俨:(无措看四周)昨夜……
宫女:(垂首)昨夜将军酒醉,在此处侍寝了。
△郑俨仓惶起身,抓起自己的衣服,冲了出去。
場:14
時:夜
景:皇宫-皇帝寝殿内
人:郑俨、元诩、谢崇、潘嫔、宫女
△元诩和谢崇在下棋,郑俨在一旁心神不定,担心着下午的事。
谢崇:(奇怪看他)为何心神不定?
郑俨:末将……(犹豫着,摇摇头)无事。
△元诩放下棋子,内疚看郑俨。
元诩:朕让你看守太后寝殿,将军一定看到了许多不该看到的。(苦笑)朕曾误信他人,害母后被囚禁三年,心中愧疚难消。她宫中的诸多荒谬事,朕无法管,只能请将军多担待了。
△郑俨难以启齿,也怕说出来,无人相信,只能抱拳应对。
郑俨:这是末将的……职责所在。
△元诩笑笑。
△潘嫔生得眉目清秀,腹部隆起,带着一个宫女,走入寝殿。
潘嫔:(行礼)陛下。
△谢崇忙立身而起。
谢崇:潘嫔娘娘。
元诩:(笑着扶潘嫔)太医不是让你静养吗?有事让宫女叫朕,朕自然就过去了。
潘嫔:(脸红,轻声)陛下是皇帝,怎么能让臣妾呼来喝去的?
元诩:(一笑)可朕也是你的夫君,(指潘嫔的腹部)是他的爹爹。
△潘嫔甜甜一笑,回头,吩咐宫女。
潘嫔:将礼拿来。
元诩:什么礼?给朕的?
潘嫔:才不是。
△宫女端上来一个精美的木匣,潘嫔亲自打开,取出一根鎏金的鸠首杖,她两手捧着,举到谢崇面前。
潘嫔:太傅要过七十寿辰了,这是我命人打造的。
谢崇:(惊讶之余,感动备至)谢娘娘!
△谢崇刚要下跪,被元诩扶住。
元诩:(笑着拿起鸠首杖,递给谢崇)日后吾儿降生,太傅就用这个管教他。
谢崇:(笑)臣不敢,也不舍得。
潘嫔:他爹娘都舍得,太傅反而不舍得了。
△三人笑起来。
△只有郑俨,看着这和睦的一幕,更是陷入了痛苦的心情里。
場:15
時:夜
景:皇宫-太后寝殿外
人:郑俨、宫女、众兵士
△郑俨握着剑,走到殿外,众兵士都松懈地聚在一起,小声窃
窃私语,见到郑俨,忙都行礼。
宫女:(一躬身)太后备了酒菜,在等将军。
△郑俨羞愧难当,站在原地,被一口气堵得说不出话。
兵士1:(笑)恭喜将军了。
兵士2:日后封侯拜相,不可忘了兄弟啊!
△郑俨怒视众兵士,兵士们讪讪,不再说话。
宫女:(又一躬身)太后说,将军若不进去,她亲自出来请,直到请到将军为止。
△郑俨僵持着站了许久,终于不得不迈入殿门。
場:16
時:夜
景:皇宫-太后寝殿外
人:胡太后、郑俨、众宫女
△郑俨刚一走进去,众宫女就齐齐行礼,退了出去。
郑俨:你们都留下!
宫女:(含笑)将军这是为难我们。太后宫内有人侍寝时,从不留我们在一旁侍奉。
△众宫女把殿门关上。
△胡太后衣着华美,走向他。郑俨惊慌下,双膝跪地,重重叩首。
郑俨:臣请太后饶命!
胡太后:(含笑)郑将军年少有为,掌管洛阳守军,肩负宫内安危,为何要朕饶你性命?应该朕谢你日夜守护之恩啊。
△郑俨再抬头,已经红了双眼。
郑俨:(哽咽)太后要如何,才肯放过臣?
△胡太后缓缓蹲下,注视郑俨。
胡太后:(轻声)你手里的兵,朕想要。
△郑俨怔住。
胡太后:你若成为朕的人,既能享滔天富贵,又能掌宫中大权,何乐而不为呢?郑将军?
郑俨:(一咬牙)臣不愿违背良心!
胡太后:(一笑)那你想死吗?
△郑俨再次愣住。
胡太后:这扇门外,都是你侍寝的人证。(轻声)郑将军,你早不清白了。
△郑俨眼中含泪,委屈得握紧了拳头,他低下头,眼泪掉在了地板上。
場:17
時:日
景:青龙寺-山下
人:时宜、周生辰、谢云、凤俏、萧赞、周天行、众兵士
△时宜推着谢云的木轮椅,到了山下。
时宜:上次我来,这里大殿已建成了。
凤俏:(感慨)当初找到这废庙的是谢云,(对萧赞)那天我们丢下你,骑马离开军营,就是来此处。
△萧赞颔首,仰头看山。
周天行:(轻叹)那天来,大家都在。如今……
谢云:(笑)二师兄扫兴了。
周天行:(内疚)对,我扫了兴。
谢云:你们快上山,我在山下等。
△众人都注意到谢云笑意中的失落。
△周生辰突然一拍谢云的肩。
周生辰:为师背你上山。
谢云:(诧异)这可使不得。
周生辰:本王说可以,就可以。(笑)天行说了,人一次比一次少,所以能上山的,都要一起去。
△周生辰站到谢云身前,半蹲下身子。
周生辰:(拍自己的肩)谢将军,自己上来。
△谢云踌躇时,凤俏和周天行一左一右,把他拎起来。周天行架起谢云,让他靠在自己身上。
周天行:我扶着你,自己上。
谢云:(开心一笑)这法子好!
△周天行架着谢云,往上走,虽慢,也渐渐上去了。萧赞和凤俏也随后跟上。
△只剩下周生辰和时宜走在最后,两人之间格外沉默,从寿阳回来就始终保持距离。
場:18
時:日
景:青龙寺-寺门外
人:时宜、周生辰、凤俏、萧赞
△萧赞立在寺门外,仰头看着寺庙的名字——青龙寺。
萧赞:好名字。
凤俏:这是师父起的。
周生辰:(摇头)是时宜的主意,只是借我的口,说了出来。
凤俏:(惊讶一笑)难怪师妹要把嫁妆藏在这里。
时宜:我先去清点书卷。
△时宜率先进了寺,周生辰也跟了进去。
萧赞:(看四周山景)待万事做完,此处倒是个极佳的修行之处。
凤俏:(一怔)你为何执意出家?难道不能留在王府吗?
△萧赞被问得一怔,终于看出了凤俏对自己暗藏的感情。
△凤俏恍然惊醒,立刻冷了脸。
凤俏:我是为师父问的,他拿你当军师,你却只想着修行。未免太伤他的心。
△凤俏走入寺门,萧赞立在远处,半晌,轻叹口气,看向四周的山景,却再没了方才的惬意。
場:19
時:日
景:长安-南辰王府-藏书楼
人:时宜、成喜
△一个个木箱子打开着,里边是收藏妥善的一册册书,时宜耐着心,把书一册册放到书架上。
成喜:你从回来,只顾得收拾书。(担心着,轻声问)在南梁遇到不好的事了?还是和殿下闹不开心了?
△时宜手一顿。
时宜:和师父有什么关系?
成喜:过去殿下不在王府,你等王军捷报,等殿下凯旋。现在殿下就在府上,你却躲在此处不见他?难道不是师徒之间有了嫌隙?
△时宜被说中心事,掩饰摇头,继续收拾书。
时宜:少了八百卷书,不清点好,不安心。
場:20
時:日
景:南辰王府-园林-暖阁内
人:时宜、成喜、谢辰
△时宜撑着下巴,看着池塘里的莲花,怔怔出神。一滴墨,落在了白色的宣纸上。
△谢辰像听到,侧过脸。
谢辰:墨染纸了。
△时宜惊醒,低头看着这一滴墨,染了还没画完的莲花,懊恼万分。她抽走那张纸。
时宜:两个时辰,白画了。
谢辰:姑娘心事很重?
△时宜没回答。
谢辰:要问我卜一卦吗?
时宜:(奇怪)他们说你只为战事而卜,怎么忽然想为我卜卦了?
谢辰:(淡淡一笑)对姑娘是例外。
△时宜好奇,刚要开口问,谢辰已经从怀里掏出三枚铜钱,丢进了龟壳里。
谢辰:殿下北伐时,遇到城池被屠,救下的人全送回原籍。我不知自己原籍是何,本该送去临近的太原郡,因为眼盲,被殿下收留,更有幸被军师收为义子。
时宜:(颔首)我知道。所以你被军师赐名谢辰,谢师父收留你。
谢辰:姑娘难道不好奇?殿下为何独独收留了我?
△时宜被勾起好奇心,看他。
时宜:有特别理由吗?
谢辰:(一笑)当时殿下对我说,王府里有个姑娘,患有失语症,他看到我,就想到那个姑娘。
△时宜心中一颤,未料周生辰是因为自己,收留了谢辰。多日的避而不见,思念早已蔓延开,不觉又出了神。
谢辰:姑娘想问什么?
时宜:问……(迟疑着)
谢辰:姻缘?
△时宜没吭声,但明显已经偏向于此。
谢辰:(忽而一笑)姑娘不答,就是想问了。那便姻缘吧。
△谢辰把龟壳内的铜钱,倒在了矮几上,以手指摸着正反。
成喜:(走入)殿下叫姑娘过去。
△时宜一怔,即刻起身。
时宜:(丢下一句话)你留在这儿,照看谢辰。(快步而去)
△谢辰似摸到不好的卦象,眉头一皱。
成喜:(奇怪)在卜卦吗?
谢辰:……不。没有。
△谢辰似不敢相信,沉着脸,反复摸着铜钱……
場:21
時:日
景:南辰王府-书房内
人:周生辰、时宜、周天行
△时宜走入书房,发现周天行在。
周生辰:去准备吧。
周天行:是。
△周天行离开。
△当书房只剩下两人,气氛一下子安静了。周生辰走到时宜面前,她不敢抬眼看他。
周生辰:王府要来两位客人。这两人,与你都有渊源。
△时宜猜测着,疑惑看他。
場:22
時:日
景:南辰王府-前厅
人:周生辰、时宜、平秦王
△长安城,空镜。
△已胡须花白的平秦王,大笑着,拍了一下桌子。
平秦王:当年本王误认你作弟妹,姑娘记得吗?
△时宜窘迫一笑。
时宜:嗯。
平秦王:(惊讶,起身,大步走向时宜,在时宜诧异时,两手握住她的双肩)你会说话了?
周生辰:(坐于主位,替她答)几年前的年关,就会说了。
平秦王:(哈哈大笑)那要恭喜你们师徒了。这徒弟不会说话,愁死
师父啊。(对时宜)你刚拜师那两年,周生辰为你找了多少名医啊。
时宜:(困惑,看周生辰)有吗?
平秦王:有啊。(回头看周生辰)他说你有心病,怕带医师直接见你,你会怕。都是他自己见的,你以为他医术和谁学的?还不是为了你,和那些医师学的?
△时宜被平秦王的话触动,望向周生辰。周生辰笑了笑,又被点破往事的一丝窘迫。
△平秦王心思粗,毫无所觉。
平秦王:啊,对,这次朝廷给我的雍城,就是姑娘收回来的。说起这一档子事,我还要多谢姑娘护住了雍城百姓。
△平秦王郑重对时宜抱拳,一礼。
时宜:(忙还礼)平秦王客气。
平秦王:(哈哈一笑)我这次来,带了淮阳来!和你们都算旧识了!
△时宜心中一跳,看向周生辰。
周生辰:(格外平静)来送喜果?
△时宜更是意外。
平秦王:下月过门。
周生辰:(笑)提前恭喜。
时宜:恭喜平秦王。
平秦王:(笑)本来我说此程路远,没想带着她。她听说路过长安,定要来看看。她啊,说自己没了娘家人,出嫁前见你一面,就算是见过娘家人了。
場:23
時:日
景:南辰王府-前厅外
人:周生辰、时宜、平秦王
△周生辰和时宜,一起送平秦王出了前厅。
平秦王:我去雍城交接妥当,三日后来接她。
△平秦王拍拍周生辰的肩。
平秦王:托付给你了。
△周生辰点头应允后,平秦王离去。
場:24
時:日
景:南辰王府-园林-暖阁外
人:高淮阳、萧赞、凤俏、周天行、时宜
△萧赞和凤俏、周天行站在暖阁外,看着里边的高淮阳的背影。
萧赞:人生的际遇,真是变化莫测。谁能想到,被太后困在宫中尼姑庵的人,逃脱后成了平秦王妃。
△周生辰和时宜走来。
萧赞:(双手合十)殿下。
凤俏/周天行:(转身,忙抱拳)师父。
时宜:(停住脚步)师父自己进去吧。我和她……毕竟有高家和崔家的旧怨在,不方便见面。
△萧赞在一旁看戏似地观察周生辰和时宜。
△周生辰仿佛有所察觉,忽然看萧赞。
周生辰:你和我一起去。
萧赞:(诧异)我?
周生辰:她带发修行,你也是半修行,说不定有话说。
萧赞:……
△周生辰举步,走向暖阁。
△萧赞无奈,只得跟上了他的脚步。
萧赞:(低声)殿下在怕什么?
周生辰:(低声)本王能怕什么?
萧赞:怕与佳人独处,还是怕另有佳人心生误会?
周生辰:(一笑,驻足)军师真是通晓人情世故。
萧赞:(也一笑)毕竟曾在红尘中历练数十年。
△周生辰一掀纱帘。
周生辰:请吧。
場:25
時:日
景:南辰王府-园林-暖阁内
人:周生辰、高淮阳、萧赞、婢女
△高淮阳望着湖面出神,听到身后的脚步声,两手忙理了理头发。
淮阳:(行礼)殿下。(行礼)丹阳王。
萧赞:(双掌合十,行礼)秦平王妃。
△高淮阳礼貌看萧赞。
淮阳:不知丹阳王可否让我和殿下单独说两句话。
萧赞:(为难)贫僧……
周生辰:你我男女有别,有个外人在更妥当。
淮阳:(复杂一笑)最厌烦礼法的周生辰,如今也被它绑住了。
周生辰:礼法有时是负累,有时却是避开闲言的捷径。
△淮阳勉强笑笑。
△众人落座。
萧赞:(缓和气氛,笑着插话)王妃初次来长安?
淮阳:(颔首)对。
萧赞:那应该四处走走。此处是数朝古都,景致非他处可比。
淮阳:(颔首)我也想亲眼看看,殿下这些年守着的地方。
場:26
時:日
景:南辰王府-园林-暖阁外
人:时宜、萧赞、凤俏、周天行
△萧赞先一步出来。
萧赞:王妃想夜游长安,殿下让你们去准备。
凤俏:师父也去?
△萧赞有意看了一眼时宜。
萧赞:殿下……(欲言又止,故意不说)
时宜:(识相回避)明日有藏书要送出长安,我再去清点一下。
△时宜转身,背对着暖阁,快步离开。
——全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