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集
墨宝非宝2022-04-24 13:5110,058

  場:1

  時:日

  景:山间-小亭内/外

  人:周生辰、时宜、恒愈

  △山间景色宜人,周生辰带着时宜,走到一个亭子旁,亭子四周落着纱帐,里边有琴,有卧榻,还有香炉中的香雾冉冉。

  △恒愈悠哉地仰躺在贵妃榻上,闭着眼,在一颗颗吃葡萄。

  恒愈:(仿佛在和夫人闲聊)我琢磨着,都招待他们几日,也该要报酬了。夫人你说呢?

  △恒愈吐了口葡萄皮,点点头。

  恒愈:对,你猜对了。我就是想要清河崔氏的藏书,那可是无价宝。今日那群小子和她论道,全都论不过一个小丫头。究其原因,人家崔姑娘读得书天下难寻啊。

  △镜头一转。

  △时宜站在僻静处,看着恒愈自言自语说着话,似猜到什么,看周生辰。

  时宜:(轻声)他夫人已经……

  周生辰:(颔首)他们同岁,自六岁起相伴,长到十六岁成亲。

  △忽然,亭子里的恒愈接了话。

  恒愈:两年后,叛匪洗劫恒府,我夫妇二人丢下所有,带着珍藏古籍,远避西北大漠。她死在了荒漠里,而我,至今活着。

  △恒愈长叹一声,起身,挂起一侧的纱帘。

  恒愈:进来吧。

  場:2

  時:日

  景:山下

  人:萧衍(南梁皇帝)、众兵将、老臣、将军

  △山下,南梁皇帝萧衍(人物字幕介绍)身着常服,带着一个老臣,站定。他抬头,看向茂密的山林。

  萧衍:此处,就是龙亢书院?

  老臣:回陛下,正是。

  萧衍:(看一旁大将)可向恒先生递拜帖了?

  将军:……臣疏忽了。

  萧衍:罢了。(向山上而去)

  場:3

  時:日

  景:山间-小亭内/外

  人:周生辰、时宜、恒愈、萧衍、老臣、书童

  △书童匆匆跑来,气喘吁吁行礼。

  书童:(语无伦次)有一老者,带着一个老者……来,来了。

  恒愈:(被逗笑)语无伦次,重新说。

  书童:(喘着气)一个自称南梁萧某的老人,带着另一个老人来了。

  △恒愈和周生辰对视,两人都不意外,似乎在等着这一刻。

  恒愈:只有两人?没侍卫?

  书童:对,只有两人。

  恒愈:常服?

  书童:是,常服。

  恒愈:(颔首,直接吩咐)放帘。

  书童:啊?

  恒愈:我又不知他是谁,自然要放纱帘。(问周生辰)殿下,对吗?

  书童:殿、殿下?!

  周生辰:(微笑颔首)正是如此道理。

  △书童傻愣愣把纱帘放下了。

  △时宜忍不住笑。

  恒愈:崔姑娘猜到来客是谁了?

  时宜:敢把“南梁”称为自己封地,又姓萧,是……南梁皇帝?

  △恒愈笑着一点头,时宜了然。

  △周生辰忽然一抬手,不让他们再出声。他望着纱帘外,萧衍已经带着老臣,走向此处。

  △萧衍驻足,看着纱帘后几个人的影子,定睛在了坐于一侧的周生辰身上。

  老臣:(低声问)要让他们出来拜见吗?

  萧衍:恒先生之处,只有书生求学、知己往来,无君更无臣。

  △萧衍上前一步。

  萧衍:老朽听闻书院有一位长安来的贵客。不知恒先生可否打开纱帘,让我们见一面?

  △恒愈递了个眼色,给周生辰。

  周生辰:(看着纱帐外,慢慢开口)这纱帘没打开,我与阁下就可以当作彼此从未见过。如此,最为简单。

  萧衍:(笑)可你在荆州城的事,早已传开了。

  周生辰:传言不可信。只消几日后,让人打开城门,打刺史几个板子,说他误判误传,即可。

  △萧衍一笑,面容忽然严肃起来。

  萧衍:如此办法,足以对外交待。可是——(沉声)周生辰,你该如何让朕不计较此事,放你回去?

  △周生辰缓缓起身,走到纱帘前。

  周生辰:我和陛下都在为内乱头疼,不愿南北开战。既不想开战,陛下只能放我回去,且要当此事从未发生。

  萧衍:可朕是皇帝。平白放了你,日后每每想起此事,都要心里不舒服。(叹气)我是个老人了,年轻人要懂得给老人留颜面。

  △周生辰一笑。

  周生辰:晚辈轻狂孟浪,未经前辈准许,误入荆州城。前辈见谅。

  △萧衍也一笑,似乎舒服了一些。

  萧衍:(笑着问)赔罪礼呢?

  △周生辰略一沉吟。

  周生辰:陛下既有此问,想必,已想好要什么了。

  萧衍:吾儿,萧综。

  場:4

  時:日

  景:北魏-江畔

  人:萧赞(萧综)、凤俏

  △萧赞要上小船,被凤俏拉住。

  凤俏:你不怕有去无回?

  萧赞:我和他多年父子,了解他。他既到了荆州城,一定不想空手而回,会逼殿下献出我。

  △萧赞上了船,拿起船桨,撑开离岸。

  △凤俏突然跃身,跳到了船上。

  萧赞:快回去。梁帝不敢杀殿下,杀你却易如反掌。

  凤俏:(一脸冷意,握住剑)你是军师,末将理应保你性命。

  萧赞:(心中感动,带着笑意问)你又打不过我,如何保我?

  凤俏:(被噎住,但很快说)和尚你废话真多,快摇船。

  △萧赞笑着叹气,撑船,离开了岸边,向对岸而去。

  萧赞:若能回来,教你如何打赢我。

  場:5

  時:日

  景:山间-小亭内/外

  人:周生辰、时宜、恒愈、萧衍、老臣、书童

  △亭子内外,静得没有一丝声响。

  △周生辰脸上的笑容渐渐散去。

  周生辰:陛下当知,他如今已更名萧赞,是南辰王军的军师了。

  萧衍:(笑)小南辰王用他,不怕吗?你别忘了,他可是朕养在身边二十几年、最受宠的儿子。

  周生辰:既敢用,就不怕。

  △两人再次沉默。

  萧衍:周生辰,我只想要回自己的儿子。

  周生辰:他是否回来,不由本王做主。我与他是朋友,不是主仆。

  △萧衍眼中已有怒意,周生辰却毫不在意。

  周生辰:这一礼,本王无法给。陛下还想要什么?

  △萧衍抿唇不语。

  老臣:(耳语)陛下,二皇子的事,可以押后再谈。南辰王军在江对岸驻军后,境内流言四起,再不将这位王请回去,怕我们自己先乱了。

  △萧衍强压怒火,略一颔首。

  老臣:(笑)既是赔罪礼,应当由殿下提出啊。

  △周生辰略一沉吟。

  △时宜忽然拉了一下周生辰衣袖,她在他脸旁耳语。周生辰略一沉吟,点了点头。

  △时宜走到纱帘前,对南梁皇帝一礼。

  时宜:民女有一赔罪礼,早已备妥。

  △萧衍听到女子声音,略一惊讶。

  时宜:崔氏藏书,皆是秦汉古籍,是中原战乱时,家族以性命留存下来的无价珍宝。这一次民女自崔家带出藏书的手抄本一千六百卷,皆是我日后的陪嫁物,我愿代长安小南辰王,赠陛下八百卷。只有一个要求,此书卷务必收藏于龙亢书院。

  恒愈:(喜得跳起来)当真?!

  时宜:(轻点头)嗯。

  △周生辰看向时宜,露出了微笑。

  萧衍:(惊讶)姑娘是定著六房的人?

  时宜:民女的娘亲是乌水房崔三娘,也是现今家主。

  老臣:(笑着轻声说)这是他们崔氏近百年来最繁盛的一支。

  萧衍:(开怀一笑)朕没想到今日还有崔家人。当年,朕三邀崔氏南迁,可惜始终无法打动你们,只有一支迁来没几十年,又回去了。(笑)很伤朕的心啊。

  时宜:故土难离,陛下见谅。

  萧衍:不,是朕诚意不足。

  时宜:(笑)不说前尘,只说今日。陛下可愿受此赠书?

  △萧衍还没接话,恒愈已经急了。

  恒愈:受,受啊。

  △恒愈一下子掀起纱帘,大步而出。

  恒愈:(对萧衍草草一揖)恒愈见过陛下。(没等萧衍反应,已经激动地握住萧衍的手)陛下,我一生苦求各家古籍,唯崔氏藏书不可得。陛下若受此书,我愿应你之邀,为太子太傅。

  △恒愈握紧萧衍的手,眼中全是一个书痴的期盼。

  老臣:……恒先生,你这过于失礼了……

  萧衍:无妨,(反握住恒愈的手)能得先生出山,朕之幸。

  △外边一团和睦,周生辰和时宜在亭子里,悄声低语。

  时宜:(轻声)书还在青龙寺呢,你找个机会送过来。

  周生辰:(颔首)半数嫁妆给了他,(叹气)只在此地住三日,亏了。

  时宜:(轻声)手抄本。我可以回去再抄,(想想,又改口)山遥水远的,还是让我娘遣人送来正本,我在王府慢慢抄就是。

  △周生辰忍俊不禁,颔首。

  周生辰:(耳语)本王闲时,可以帮你。

  △亭外,萧衍已看向重新落下的纱帘。

  萧衍:不知此时,纱帘可否除去了?

  △萧衍视角,一只手掀开了纱帘,周生辰自纱帘后走出,他如霁月清风,一身风骨卓然,笑着立在了亭前。

  周生辰:陛下。

  萧衍:(颔首)小南辰王。

  △时宜自周生辰身后走出,对萧衍一礼。

  时宜:崔时宜,参见陛下。

  場:6

  時:日

  景:山间-山下

  人:萧衍、老臣、众南梁兵将

  △萧衍下了山。

  萧衍:(心情畅快)南辰王府,卧虎藏龙,不容小觑啊。

  兵士:(匆匆行礼)陛下,二皇子在江边求见。

  △萧衍震惊,旋即大喜。

  萧衍:快,去江畔!

  場:7

  時:日

  景:南梁-江畔

  人:萧衍、萧赞、凤俏、老臣、众兵将

  △江畔,南梁兵将重重,团团将江面围住。而江面上,仅有一艘

  小船,靠于岸边。

  △萧赞坐于船上,凤俏握着剑,立在他身旁。

  △萧衍大步来到江岸边,一见到萧赞,即刻红了眼眶,老泪纵横。

  他慢慢走近船边,仔细看着船上坐着的萧赞。

  萧衍:综儿……

  △萧赞目光冰冷,看着面前的梁帝。

  萧衍:(又近两步,已到船边)你……为何剃了头发?(哽咽)快下来,随朕回建康。

  △萧赞上前一步,抬手,冷漠一礼。

  萧赞:贫僧此番前来,是为迎我王回北魏。

  萧衍:你是朕的二皇子,何须屈尊在一个小南辰王座下?综儿,勿要听信谗言,你就是朕的亲生子!

  萧赞:你于我,不止有弑父杀母之仇,还有灭国之恨。(怒视他)今生今世,你我只有血海深仇,绝无父子之情!

  △萧衍心中一痛,微张了张嘴,竟说不出半个字……

  △跟在萧衍身后的老臣,悄然对一旁的将士们用了个眼色。众将士握住手中兵刃,想要围上小船。

  △凤俏突然抽出长剑。

  萧衍:退下!!

  △萧衍大怒,转身看众人。

  萧衍:朕说过,谁敢伤吾儿一根头发,朕定将将他碎尸万段!满门抄斩!

  △众将士吓得脸色白发,缓缓退后。

  老臣:(忙行礼)陛下,臣是想先将二皇子带回去,你们父子慢慢谈,总有和解的一日。

  萧衍:不必……(缓缓转身,红着眼看萧赞)朕……等你回心转意。

  △萧赞别开头,不看梁帝。

  萧赞:陛下可愿放吾王了?

  萧衍:明日,他自会回去。

  △凤俏面上一喜,看向萧赞,萧赞对她也悄然一笑。

  萧赞:萧赞告退。

  △萧赞重新拿起船桨,离开了岸边。

  萧衍:综儿!

  !

  △萧衍情不自禁追到了岸边,恨不得跟上那艘船,跟着爱子而去……他眼眶又是一红。

  場:8

  時:日

  景:山间-竹屋内

  人:周生辰、时宜、恒愈、书童、众书生

  △恒愈备了满桌子菜,比第一日丰盛得多。

  书童:(笑着端了新菜来)殿下请,姑娘请。

  △时宜笑着点点头。

  书童:(内疚)我家先生前几日胡言乱语的,误会你二人……(嘿嘿笑)殿下和姑娘勿放心上,我家先生习惯胡乱说话了。

  △时宜笑着轻摇头,眼有失落。

  时宜:无事。

  书童:我这就把隔壁那间收拾出来,今夜给姑娘住。

  周生辰:(奇怪,看恒愈)不是说堆满了杂物吗?

  书童:没有啊——

  恒愈:(立刻打断)话多。

  △书童一撇嘴,走了。

  △书童离开后,时宜吃得心不在焉。恒愈察觉了,经过周生辰身后时,重重踢了他一脚。

  △周生辰手中的酒,完全泼了出去……他一伸手,右掌接住了大部分酒液,没落在时宜脸上。

  △周生辰和时宜都诧异看恒愈。

  恒愈:(指周生辰)挡我路。

  △周生辰一脸不敢置信,看着恒愈离开。

  △时宜递给周生辰一块锦帕。

  时宜:师父,擦手。

  △周生辰一怔,接过锦帕,观察时宜。

  周生辰:为何忽然改口?

  时宜:书院的人都知道你是谁了,也知道我是谁了。(苦笑)这里都是读书人,最重礼节,若见我不叫你师父,怕要背后议论。再说,明日要过江了,过江回去,都要改口的。

  △周生辰看着她。

  周生辰:明日是明日,今夜是今夜。

  时宜:不过十几个时辰……(OS)何必自欺欺人。

  △时宜怕周生辰看出自己的心事,勉强笑笑,为周生辰夹了一筷子竹荪。

  时宜:师父多吃些,回去吃不到了。

  周生辰:我知你喜欢此处。可你我终是大魏的人,无法在南境久留。

  时宜:嗯。

  △时宜点点头,又夹了一筷子竹荪给他,想想,还嫌不够,还想给他添菜,被周生辰一把拉住了手腕。

  周生辰:都给我了,你吃什么?

  时宜:弟子……不是很饿。

  周生辰:(放下玉筷)既不饿,下山。

  时宜:下山做什么?

  周生辰:(笑)南梁士子风流,午后常抚琴吟曲,你既喜琴,不如去见识一番。

  △时宜还没接话,恒愈已经跑进来。

  恒愈:对,对,我带你们去。

  △时宜和周生辰再次诧异看他。

  恒愈:我……(无法解释自己为何突然出现)

  书童:(端着新菜,入内,黑着一张脸)我家先生除了喜好乱说话,还爱蹲墙角。

  △恒愈讪笑。

  場:9

  時:日

  景:南梁-河道旁

  人:周生辰、时宜、恒愈、众士子

  △河道旁,一个个水榭内,都是士子们把酒言欢的身影。周生辰带着时宜,一路走着,恒愈戴着一个白纱斗笠,跟着二人。

  △三人因为风姿卓绝,引来水榭内的士子们频频观望。

  周生辰:你一个男人,遮面做什么?

  恒愈:如此,才是我啊。(以食指点了点自己的斗笠)人家一见此物,便知龙亢书院的恒先生下山了,岂不妙哉。

  △时宜忍不住笑。

  △周生辰忽然伸手,把恒愈的斗笠摘下,为时宜戴上。

  恒愈:诶?

  △周生辰为她戴正,隔着白纱看她。

  周生辰:(低声)人多眼杂,如此清净。

  恒愈:(笑着打趣)某位殿下,心里不舒服了。

  △周生辰睨了他一眼。

  場:10

  時:日

  景:南梁-水榭内

  人:周生辰、时宜、恒愈、众士子

  △水榭内,一个个白纱帘隔开了一桌桌的士子。有琴师在当中抚琴,吟唱,还有一旁的士子拿着玉筷,为抚琴人击打着。

  △时宜和周生辰临着水,坐在一旁。斗笠早取下,放在地板上。

  △不断有士子自各桌来,拜见恒愈,顺势打量周生辰和时宜这两个异乡人。其中一个眉目清秀的士子,目光落在时宜身上。

  侯莫陈氏:这是恒先生的朋友?

  恒愈:莫逆之交。

  △那士子一礼。

  侯莫陈氏:可是夫妇?

  时宜:(立刻摇头)不是。

  侯莫陈氏:可有婚约?

  时宜:没有,没有。我和他……(看周生辰,OS)是什么好呢?这不是书院,泄露身份就不妥了。

  周生辰:我们是——

  时宜:不熟!我们并不相熟!

  △周生辰意外,惊讶看时宜。

  时宜:我们都是恒先生的朋友,今日方才认识。

  △周生辰眯起眼,似笑非笑盯着时宜。

  △恒愈差点笑出声,士子反而一喜。

  士子:小生乃侯莫陈氏,单名一个月。

  时宜:(颔首)幸会,侯莫陈公子。我……(瞄了眼周生辰,OS)说姓崔,会不会泄露身份?

  周生辰:这位姑娘来自长安,南辰王府。

  △时宜惊讶,看他。

  △众士子哗然,纷纷起身,张望着这里。

  时宜:(耳语)你不怕泄露身份吗?

  周生辰:(耳语)明日就走,无妨。

  士子:(惊喜)可是那个周生辰的王府?

  时宜:(颔首)正是。

  士子:幸会幸会!(指另一处)我那处有美酒,是难得的百年佳酿,不知是否有幸,能请姑娘饮一杯?

  △时宜为难着,正要拒绝,肩上落了一只手,周生辰已经按住她。

  周生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公子既有美酒,为何不与在座诸位一同分享呢?

  △时宜心中一挑,瞥他。

  △士子一时不知如何应对。

  恒愈:(笑着接话)是啊,侯莫陈公子。(故意瞥周生辰)美酒独酌,毫无意思,众饮才有趣。

  士子2:侯莫陈月,你就别藏着了,给我们大家尝尝。

  侯莫陈氏:(无奈)好!分给你们!一群馋酒鬼!

  △侯莫陈氏不甘心地看了一眼时宜,过去,让小厮分给大家。

  △恒愈故意压低声音,揶揄周生辰。

  恒愈:不知府上的徒弟,殿下是否都要如此维护?

  △周生辰笑而不答,指了指恒愈,以示警告。

  △水榭内的琴师,弹到酣畅处,唱了起来,正是一首南朝名曲《子夜四时歌》。

  琴师:(吟唱)……自从别欢来,何日不相思……

  △时宜被唱词吸引。

  时宜:(轻声)自从别欢来,何日不相思。

  恒愈:(笑着解释)这是南方的民谣,这琴师喜欢,常在夜里唱。但姑娘莫要细听。

  时宜:为何?

  恒愈:(咳嗽了声,似乎不大方便讲,看周生辰)问殿下,他过去来,也问过我。

  △时宜困惑看周生辰,周生辰竟意外觉得难以解释,沉吟片刻,才一本正经道。

  周生辰:子夜四时歌……又称子夜吴歌。做此词的女子,名唤子夜。

  时宜:(认真听,点头)嗯。

  周生辰:(清了清喉咙,又道)她常以女子角度……

  时宜:嗯。

  △时宜望着周生辰,还在等下文,周生辰已经从怀里掏出一块碎银,放在桌上。

  周生辰:(对恒愈)让这琴师,换一首雅致的曲子。

  場:11

  時:夜

  景:书院-竹屋-卧房内

  人:时宜、书童

  △书童为时宜放了一壶茶。

  书童:殿下和先生叙旧,怕要到半夜才回来。这是我给姑娘煮的茶,你且先喝着。

  时宜:多谢。

  书童:姑娘客气了。

  △书童要走,时宜忽然喊住他。

  时宜:你可知《子夜四时歌》?

  书童:(惊讶)哎呦,先生怎么带你去听那个。那里常有什么“香巾拂玉席,共郎登楼寝”之类的,不适合你听——(卡住,讪笑)我去忙了,姑娘慢坐!(跑走)

  △时宜恍然,脸大红。

  时宜:(OS)天……

  場:12

  時:夜

  景:书院-竹屋-卧房内

  人:时宜、书童

  △时宜面红耳赤,蹲坐在那里,握着茶杯,无比窘迫。

  △刚才跑走的书童,气喘吁吁跑回来。

  书童:姑娘,有外客求见,(喘气)求见你。

  場:13

  時:夜

  景:书院-竹屋-卧房外

  人:时宜、书童、侯莫陈月、众书生

  △时宜走出卧房外,在外等候的是午后见到的那位公子,侯莫陈月,还有一众书院书生。

  △侯莫陈月见到时宜,恭恭敬敬在月下长揖。

  侯莫陈月:侯莫陈月不识崔姑娘身份,午后冒犯,特来请罪。

  时宜:(奇怪)公子没做什么错事,为何请罪?

  侯莫陈月:在下错就错在,不识姑娘来历。(侯莫陈月)方才晚膳,家中长辈谈论崔氏来客赠南梁八百卷藏书,小生才知姑娘是谁。

  △时宜先是一怔,随即一笑。

  时宜:我是谁不要紧,公子也无须为此事来谢罪。

  恒愈:当然要谢罪!

  △时宜回头,看到周生辰和恒愈站在身后。她一看到周生辰,即刻想到了“吴歌”,脸一热。

  恒愈:侯莫陈月,你不止要谢罪,还该谢我拦着你。调戏这位姑娘,你这罪过可大喽,不光梁帝要找你算账,(瞥周生辰)她的师父,小南辰王也轻饶不了你。

  侯莫陈月:(忙作揖)先生说得是,谢先生下午的提点。

  恒愈:行了行了。(一笑)崔姑娘并非计较的人,你就放心大胆,下山去吧。

  △侯莫陈月迟疑着,没有动。

  恒愈:怎么?

  △侯莫陈月一改下午的轻佻,肃容,走上前两步,

  侯莫陈月:侯莫陈月自知高攀不上姑娘,但还是想问一句——姑娘可有婚配?

  △周生辰本是旁观,听到这句,目光一沉。

  △时宜也是一怔。

  恒愈:你小子为何还不死心?

  △围观的书生们都笑了。

  △时宜却很冷静,没有一丝笑容。

  时宜:公子有此一问,因为我姓崔?

  侯莫陈月:(被问住)……

  时宜:公子既要我实话,也要交出实情。

  侯莫陈月:(一咬牙)是。侯莫陈氏也是有声望的家族,若能与清河崔氏结亲……

  书生1:侯莫陈月我劝你醒醒,人家姑娘是定著六房乌水房的家主之女,要嫁也是定著六房首选,大魏世家和元氏皇族次之,轮不到南梁。

  侯莫陈月:(严肃)我问得是崔姑娘。(对时宜抱拳)无论有否,只求姑娘让在下死心。

  时宜:我没有婚约在身。

  △侯莫陈月一喜。

  时宜:但我……(轻声,像说给自己听)已属意一人。

  △众人静下来。

  △周生辰目光定在她身上。

  时宜:(轻声,像说给自己听)我对他,心意已决。(微微行礼)公子请回。

  △时宜转过身,撞上了周生辰的目光,两人对视着,很快她低下头,匆匆进了卧房。

  場:14

  時:夜/雨

  景:山间-小亭内

  人:周生辰、恒愈

  △恒愈随意拨着琴弦,斜睨背靠着柱子、看着亭外风景的周生辰。

  恒愈:后悔吗?

  △周生辰回视他。

  恒愈:当日立誓,你不过十六岁。后悔吗?一生无妻无子?

  周生辰:你想听到什么答案?

  恒愈:真实的。

  △周生辰一笑,将视线移开,继续看着柱子,看云中月。

  恒愈:避而不谈?

  周生辰:人世间,往往最难开口的,就是真话。

  △忽然,天上打亮了一道闪电,紧跟着就是惊雷,暴雨落得急且快,恒愈看天。

  恒愈:(又是一叹)老天,都不想让你们走啊。

  場:15

  時:夜/雨

  景:书院-竹屋-卧房内

  人:时宜、周生辰、书童

  △时宜躺在卧榻上,在暴雨声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她下了卧榻,忽然听到外边的对话。

  书童:(VO)殿下回来了?

  △时宜静住。

  书童:(VO)隔壁卧房收好了,殿下快去休息吧。

  △她始终没听到周生辰的声音,心中不安,悄然起身,走向房门。

  場:16

  時:夜/雨

  景:书院-竹屋-卧房外

  人:周生辰、书童

  △周生辰对书童轻挥手,书童行礼,离去。

  △周生辰看向时宜的卧房门,又看隔壁的卧房门,最后收了伞,走向时宜的卧房。

  場:17

  時:夜/雨

  景:书院-竹屋-卧房内/外

  人:时宜、周生辰

  △时宜隔着门缝,看到走近的周生辰,不敢做声,不敢动,带着一丝期待,可又怕这门被叩响。

  △周生辰立在门外,久久不动。

  △雨水,顺着伞尖,一滴滴落在门外的地板上。

  △时宜屏住呼吸,在门缝里看着他……

  △周生辰静默半晌,还是转了身。

  时宜:我……没有睡。

  △周生辰停住。

  △门在周生辰身后,被缓缓拉开。

  周生辰:(没回头)为何不睡?

  时宜:(轻声)怕山路滑,你下山有危险,一直等在屋子里。

  △周生辰背对着她,和自己转身入屋的欲望抗争着。

  周生辰:(柔声)戈壁荒漠行过军的人,走雨中山路……有何难?

  △周生辰始终不回头,也不转身,时宜的心一点点沉下去。

  时宜:(轻声)明日,何时启程?

  周生辰:等雨停。

  △在令人窒息的安静里,时宜略一行礼。

  时宜:师父,请早些歇息。

  △时宜关上了门。

  △周生辰忽然回头,看向闭合的房门。

  場:18

  時:夜/雨

  景:书院-竹屋-卧房内

  人:时宜

  △时宜背靠着门,在雨声阵阵里,平复着心情。她心情低落地走到灯烛前,点燃了蜡烛,临窗有一书桌,上边摆着纸墨笔砚。

  △时宜看着雪白的宣纸。

  場:19

  時:夜/清晨

  景:书院-竹屋-卧房外

  人:周生辰

  △周生辰始终立在屋檐下、房门外,一动不动看着雨。

  △时间推移,雨渐渐停歇,天渐渐转亮。

  △恒愈慢悠悠踱步而来,却在看到周生辰时,惊了一瞬。周生辰移动目光,看向他。

  恒愈:(压低声)你是起的太早,还是整夜没睡?

  周生辰:(声音沙哑,带着疲惫)下次再想看一眼你这书院的夜雨,怕又要等数年了。

  場:20

  時:日

  景:书院-山路

  人:周生辰、时宜、恒愈、书童、众书生

  △恒愈目送他们两人下山,忽然拉过书童,耳语两句,书童快速从山路上跑下来。

  书童:(喘着气,行礼)殿下,我家先生说,他也曾和你一样,在娘子门外看过一夜的雨。

  △时宜深受震动,不敢相信看周生辰。

  周生辰:(平静颔首)你家先生还说什么了?

  书童:(惊讶)殿下竟然猜到,他还有话说?

  周生辰:他的脾性,我了如指掌。

  书童:先生还说。(一笑)后来,他们就成亲了。

  △时宜目光一黯。

  △周生辰看着时宜。

  周生辰:知道了。

  △周生辰继续下山,时宜跟上了他。

  △恒愈在山顶突然长揖。

  恒愈:(高声)龙亢书院,谢崔姑娘赠书。

  △时宜回头,回看恒愈,终于露出了一丝由衷的笑容。

  时宜:(高声回应)恒先生,有缘再见。

  恒愈:(一笑)会有缘的。

  場:21

  時:日

  景:书院-竹屋-卧房内

  人:恒愈、书童

  △恒愈看到卧房的书桌上,是一副连夜画的池中莲花,很是惊讶,走过去细看。

  书童:(也凑过去,困惑)我们这里没有莲池,姑娘画的莲花是何处的?

  恒愈:(盯着那莲花,轻声说)她心中的。

  場:22

  時:日

  景:江面

  人:周生辰、时宜、船夫

  △船夫笑呵呵摇着船桨,时宜坐在船尾,周生辰立在船头。

  船夫:我和你们小夫妻是有缘啊。去时,我送的,回来又是我接的。

  时宜:船家误会了,我们——

  周生辰:(打断)船家日日在此处渡人,可见过,或是听过什么有趣的故事?(转过身,走到时宜身旁,坐下)

  △船夫笑。

  船夫:这江水畔,有太多故事了。(指南方)长江上游支流的乌江,有项羽别虞姬。西施救国后,被沉了江。

  △时宜听得黯然。

  时宜:也有传闻,她和相爱的人泛舟五湖。

  船夫:(笑)小娘子喜欢欢喜结局。

  时宜:总比沉江好。

  △周生辰看着失落的时宜,也是心疼。

  周生辰:结局遗憾的故事,不讲也罢。

  船夫:那就讲英雄。

  时宜:周郎赤壁吗?

  船夫:(笑)小娘子看来也都听过了。

  时宜:嗯。

  船夫:那便讲最近的。四年前,北面的小南辰王挥兵南下,打到这江岸边,就驻了军。他和南梁一位郡王携手,打造了一座木质小楼,其后盛邀西南夷部族、西面和北面的首领来此楼议和。

  △时宜未料船夫竟知此事。

  时宜:(轻声)定疆楼。

  船夫:姑娘晓得?

  时宜:略有耳闻。(悄然看周生辰)听闻当夜他们依图定疆。翌日,五人毁楼而去,留下了十年互不相犯的君子约。

  △周生辰在一旁听着,好似一个旁观者,看不出丝毫情绪。

  船夫:(笑)对,对,就是如此。

  △船夫指岸边一处。

  船夫:楼就建在那儿。

  △时宜和周生辰同时回头,看向那岸边的青山。

  △切入闪回。

  場:23(闪回)

  時:夜/雪

  景:长安-南辰王府-时宜房间屋顶

  人:周生辰、时宜

  △时宜爬上了屋顶,视野豁然开朗,她眼前是雪夜里的长安,因为快要过年了,到处都挂着大红灯笼。

  △她望着雪夜长安,口中呵出的气息成了一阵阵白雾。

  周生辰:(VO)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

  △时宜猛回头,一个影子立在黑暗里。

  周生辰: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静了静,笑说)这就是你眼前的长安。

  △时宜眼中有着万千欣喜,不敢置信看着他。

  △月色里,本该在百里外的周生辰,含笑自暗走到明处。他身着便服,手中握着一柄八面汉剑,站在了时宜身旁。

  周生辰:(含笑看她)我来送捷报。听说你为了等它,十几日未安睡了?

  △时宜这才惊醒,面带喜色行大礼。

  时宜:(OS)恭贺师父大获全胜!

  周生辰:(淡淡一笑,俯瞰着长安夜景)方才念的,是幼时舅舅所授的。(他望着墙外万家灯火,一笑)汉之西都,我朝长安。

  △她一抬头,看向夜色里的周生辰。

  周生辰:(遥看城门)王军回来了。

  △时宜望向城门。

  △特写,南辰王王旗迎风飘展,列队整齐的南辰王大军,兵士、马车等都在雪夜里鱼贯进入长安城大门……

  △周生辰看着远处的大军,无比畅快。

  周生辰:这一次我命人搭了一座定疆楼,可惜次日命人拆了。(笑着看时宜)拆完我又后悔,应该带你看看才是。

  △时宜心中憧憬。

  时宜:(OS)定疆楼?

  周生辰:定疆十年,互不侵犯。

  时宜:(惊喜,OS)那于百姓是大功德了。

  △周生辰从怀里掏出一卷锦布,递给时宜。

  周生辰:这一年的。

  △时宜欣喜伸手,要接,周生辰却忽然收回了手。时宜诧异,不解看周生辰。

  周生辰:(一笑)本王送你数年生辰礼,你却从没给我备过。

  △时宜恍悟。

  时宜:(内疚,OS)弟子……

  周生辰:下一次回来,试着叫一句师父?

  △时宜怔住。

  周生辰:或是叫一句周生辰也好。(含笑)我想听。

  △时宜温柔一笑,重重点头,仿佛承诺。

  △闪回结束。

  場:24

  時:日

  景:江面

  人:周生辰、时宜、宏晓誉、周天行、谢云、谢辰、萧赞、凤俏、众兵士

  △时宜出神地望着江水,沉浸在往事里。

  船夫:(震惊)那是南辰王军的旗子啊!

  △时宜抬头,看到江对岸出现了连绵王军,还有高高飘扬的王旗。

  △船夫话音未落,远处岸边,萧赞和宏晓誉已经率领众将,走到岸边,齐齐行礼。

  萧赞:恭迎殿下!

  众将士:(齐声)恭迎殿下!

  △船夫更是震惊,看向那个已经起身的男人。在江风中,他一身白衣,衣袂翻飞,惊了人的心,也摄了人的魂。

  △他一只手,扶起时宜。

  周生辰:(轻声)过江了。

  △时宜轻点头,和他对视,两人的目光交汇,难以分离。

  —全集完—

继续阅读:第十三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周生如故(剧本)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