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哥尔达得知这个红烧牛肉面是王青山所做之时,一脸的不可置信。
以他的想法,王青山属于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毕竟那么有钱有权。
而且,大隋那边又有君子远庖厨的思想。
程咬金见到他的表情,心中一阵暗爽,不过也笑着解释道: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王兄弟可是铁锅炒菜的祖师爷,而且他也是靠卖吃食发家的。”
“当真?”哥尔达有些不信。
看王青山年龄,也不是很大。
对方就算十几岁出来卖吃的,也不可能近十年时间就打下如此基业。
“靠卖吃的发家就有点过分了。”王青山解释道。“只能说,我是卖吃的出身。”
“这……”哥尔达真的有些没想到,不过也不得不相信,毕竟当事人都承认了。“那你跟我说说,你是怎么赚到这么多钱的?”
说到最后,他甚至有点急不可耐。
连手中的红烧牛肉面都感觉没那么香了。
无它,想取经尔。
若是他能从中学到一丁半点,那不是就要发了?
对此,王青山懒得搭理,而是问道:
“你不用当值吗?”
潜台词就是,你怎么又到这里来了?
哥尔达听懂了,但懒得计较,而是说道:
“我过来请韦大人去开朝会的,商量着借兵的事。”
说到这,他似乎记起了什么,然后继续说道:
“对了,等会给我留点红烧牛肉面,我们可汗爱吃这个,我等下带点回去给他吃。”
“带过去都凉了。”王青山说道。“就算不凉,面也糊了。”
“那你跟我一起过去,中午给可汗做一碗呗!”哥尔达建议道。
闻言,王青山很想回一句想屁吃,可还是忍住了。
毕竟,人家是可汗,而且他还是在人家的地盘上。
再说,若是因为红烧牛肉面而把启民可汗伺候好了,说不定就能借兵了呢?
想了想,他给出一个中肯的建议:
“要不这样,你等会带点牛面回去,也带点牛骨汤回去。”
“然后……回去加热便是,反正面条用开水烫的,随便怎么烫都行,最主要是汤和红烧牛肉。”
“好吧!”哥尔达也不强求。
对他来说,有办法便好。
实在不行,他大不了回去时不告诉启民可汗就行了呗!
…………
哥尔达拿着打包好的东西,和韦云起走入王帐,一顿行礼后,他又对着启民可汗叽里呱啦一顿,就走出王帐。
“韦上使还请稍坐片刻,参与朝会的官员等会才到。”启民可汗说道。
“嗯!”韦云起点点头,轻声应道。
他也没有试图现在向启民可汗说借兵的事,知道这样无济于事。
随后,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直到哥尔达端来一碗香喷喷的红烧牛肉面。
只是一眼,启民可汗就对这碗色香味齐全的红烧牛肉面有些迫不及待了。
不过,身为突厥最高领导人,还是有一定的自制力的。
不忘跟一旁的韦云起客套几句,这才独自大块朵颐起来。
红烧牛肉入口,他就被惊艳到了,忍不住赞叹道:
“嗯?”
“这牛腩炖得好,吃起来软烂入味,保留了牛肉该有的香味,还没有一丝牛肉的腥臊味。”
“不错,不错!”
“……”
一大碗红烧牛肉面就在启民可汗惊叹声和嗦面声中很快吃完。
而韦云起就一旁静静听着、看着,时不时附和几句,同时还毫不犹豫的把王青山卖了。
在他看来,能俘获启民可汗的胃,也是一种不错的办法。
哪怕不能因此让启民可汗直接借兵,能起到一定作用也是好的。
而哥尔达就相对无语了,他没想到自家可汗会这么沉不住气,又或这么没出息。
竟然在外人面前,这么的没有吃相,连汤都不放过。
虽然,他自己也是如此,也承认这个红烧牛肉面确实好吃。
可这是自家可汗啊!
是自己从小仰慕的草原雄鹰啊!
不应该如此没出息才对。
此刻的他,倒是有种信仰崩塌的感觉。
但是这种感觉只是稍纵即逝。
无它,可汗再怎么高高再上,也没脱离人的范畴。
只要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
想通这些,就算启民可汗舔碗他都难接受了。
想归想,当他真的看到启民可汗把汤喝完后去舔碗,还是被震惊得不轻。
一时间,目瞪口呆的看着。
见此,韦云起轻“咳”一声,以示提醒,然后眼观鼻鼻观心的正襟危坐起来。
对于刚才的一幕,权当没看见。
由此可见,他的政治觉悟要比哥尔达高了。
事实上也是,这种君王的糗事,身为臣子的岂能观看?
若是反应过来,不给你穿小鞋都是大肚了。
别说君王,就算升斗小民,也是不愿自己的糗事被别人看见的,只是没那个实力去做什么而已!
经过他的提醒,哥尔达也反应过来,无声的讪笑几声,就收起情绪。
正在这时,喝完面汤的启民可汗放下碗。
临了,他还意犹味尽的舔了舔嘴角残余的汤渍,感叹道:
“在吃食方面,我们突厥差天朝上国甚远啊!”
“无论是精致方面,还是味道方面,都如是!”
闻言,韦云起心里升起一股自豪。
不说王青山给大隋带来的影响,就算以前,大隋在吃食方面也强过周围各藩国很多。
在他眼中,周围各藩国与茹毛饮血差不多。
而且,何止吃食方面遥遥领先?
文化、农业、工业等方面,也全面吊打各藩国。
只是牧畜业,可能着突厥等草原藩国,可这也是受地理限制的原因,不然大隋不差任何人。
正在他沾沾自喜时,启民可汗吩咐哥尔达把碗端出去了。
与此同时,王帐外也鱼贯而入一批人,想来这些人都是突厥方面位高权重的人员。
这些人大都知道韦云起是隋朝派来的使臣,目的也清楚。
进入王帐时,一个个的好奇的打量着韦云起。
待该来的都来了差不多了,该见礼也见礼完,启民可汗指着韦云起向众官员,介绍道:
“诸位爱卿,这位是天朝上国的使臣,韦云起韦大人了。”
闻言,韦云起站起身抱拳一圈,朗声说道:
“云起见过诸位大人。”
他的身形挺拔有力,声音不卑不亢,这年龄、这份气度,让突厥各官员有些侧目。
突厥的年轻一辈,勇则勇矣,可气度上则有所不足。
他们心里感叹道:
“不愧是天朝上国,养出来的人都是气度不凡。”
想归想,他们面上不会表现出来,不然就弱了自身气势。
而且,以他们的身份地位,各色各样的人见得多了,早已能做到不形于色的地步了。
不过该有的礼仪,他们也会有。
见此,启民可汗再度开口:
“上使的目的,想来大家都清楚了,不知各位有何想法?”
话声刚落,就有一个坐在前排的老者从座位上站起。
他朝启民可汗拱拱手,说道:
“可汗,臣以为借兵可以,但大隋得保证不会反过来打咱们。”
他的看法,是**厥的主流思想。
作为附属国,应宗主国的要求行事,本也无可厚非。
可是……
杨广近些年的作为,实在是让大家怕了。
动不动就灭国,谁敢保证这次是不是打着借兵的幌子,故意来消耗他们突厥的兵力?
所以,有老者带头,一些持相同想法的大臣,纷纷附和道:
“是啊!可汗三思啊!”
“若是大隋能保证事后不打咱们突厥,别说借几万兵马,就算举国帮助也无妨。”
“韦上使,我希望您能向我们表个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