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两个人躺在一起都睡了个好觉。
清晨,宜修难得比胤禛先醒了过来。她刚想坐起身,手上却感觉到一股温热的触感。
“嗯?”宜修转动着有些混沌的脑袋,过了一会儿才知道那是胤禛的手。她微微一愣,低头看去,发现自己的手正被胤禛紧紧握着。昨晚两人握着手入睡,直到此刻仍未分开。
宜修转过头,看向身旁的胤禛。他眉头微皱,呼吸均匀,但眼下的黑眼圈却遮掩不住疲惫。
“这是多久没睡了?”宜修轻声嘀咕。
‘要不要把他叫醒?’宜修动了动被握住的左手,试图轻轻抽离。然而,胤禛却像是察觉到了什么,手微微收紧,嘴里含糊地“嗯嗯”了两声,随后又沉沉睡去,不动了。
‘他这段时间是一直没怎么睡好吗?’宜修难得见他一副早晨熟睡的样子,最后拢了拢垂落在脸前的黑发,也没做什么,在床上躺着等着胤禛醒来。
就是手握的有点烫,宜修却并未在意。
苏培盛紧张的声音从外间传来:“皇上,卯时4刻了,您快醒醒。”
辰时就要上早朝了,现在离这个时间就剩一个小时了。
宜修睫毛颤了颤,睁开双眼,结果发现胤禛还是没有醒的迹象。
苏培盛在外面声音稍微大了些,又叫了两声,但卧房里却没有回响。
苏培盛急了,声音又提高了几分,带着几分焦急:“皇后娘娘,皇后娘娘,您醒了吗?”
宜修此时正在用手指尝试着去探胤禛的鼻息,她怀疑胤禛可能……
温热的鼻息扑在手指的皮肤上,有些烫,但也让宜修松了口气。
宜修用力将左手抽出来,得到了胤禛的一声不满的:“嗯…?”
似乎对这份温暖被抽离感到不悦。
宜修甩了甩有些僵硬的左手,然后推了推胤禛:“快醒醒,快醒醒,还得上朝呢。”
胤禛睁开双眼,但实际上还处于梦中,眼神还有些涣散,显然还未完全清醒。宜修拽着他的两只胳膊,将他拽了起来:“别睡了,你还要上朝。”
胤禛稍微清醒了,声音沙哑:“几时了。”
宜修:“卯时4刻了,你再不起来赶不上早朝了。”
胤禛闻言,立刻翻身下床。外间的苏培盛听到动静,终于松了一口气,连忙招呼宫女太监们进来伺候。
宜修在床上盘腿披着薄毯子坐了一会儿,盘腿看着胤禛忙碌的身影,见胤禛收拾的差不多了才下床。
自从太后去世之后,以及在宜修的影响下,胤禛起来的时候也没有原来早了,顺便在宜修的干涉下,胤禛的作息已经比从前规律了许多,但偶尔还是会因为政务繁忙而熬夜。
宫女太监们手脚利落,很快胤禛已经梳洗打扮好了。
胤禛:“走了。”
宜修:“嗯,一切顺利。”
——————
春天,万物复苏,新鲜的水果也开始源源不断的运进紫禁城。
自从检查处建立以来,胤禛便在朝堂上频频夸赞宜修“贤良淑德”,称她治理后宫井井有条,甚至还将弘晖的出色表现归功于她的“教子有方”。
宜修原本对这些夸赞并不在意,直到绘春急匆匆地跑来,神情严肃地对她说:“主子,奴婢没有说您不好的意思。可是,奴婢觉得,‘贤良淑德’这样的夸赞,对女人来说,更像是一种枷锁。”
宜修闻言,心中一动,她立刻明白了绘春的意思。她想到历史上的徐皇后和长孙皇后,史书对她们的记载无一不是“贤良淑德”。徐皇后出身将门,朱棣起兵造反时,她不仅没有阻拦,甚至策马上阵,与朱棣并肩作战。然而,史官们却只字不提她的英勇,只将她塑造成一个“贤良淑德”的典范。
宜修轻叹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是啊,长孙皇后被评价为贤后,徐皇后也是。可身为皇后,光靠‘贤良淑德’怎么够?她们的能力和智慧,远比这四个字要深刻得多。”
绘春点头附和:“主子说得对。长孙皇后也有写书,还写过《女则》,记述了许多优秀妇女的事迹,可惜后世失传了。而班昭的《女诫》却流传至今。就连汉代才女曹丰生等人反驳班昭的文章,也早已散失。可见,由男人主导的社会,一直都在规训女性。主子,您能不能……不要接受‘贤良淑德’这样的名号?”
宜修被绘春的话点醒,她沉吟片刻,语气坚定:“你说得对。虽然清朝离我们近,但我写的那些书,就算卖得再好,也可能像《女则》一样失传。我不能让后人只记得我是一个‘贤良淑德’的皇后。”
她当即决定,立刻去找胤禛,与他好好谈一谈。
宜修一边抱着一盆洗好的杨梅和枇杷,一边吃来到乾清宫时,胤禛正在批阅奏折。
见她进来,他放下手中的笔,语气温和:“宜儿,怎么这时候过来了?”
宜修走到他身旁,神情认真:“胤禛,我有些话想和你说。”
胤禛见她神色严肃,一边笑着从那个木盆里拿出一颗洗好的杨梅送进嘴中,一边道:“你说。”
宜修说道:“胤禛,你从年前到现在这段时间,在朝堂上频频夸赞我‘贤良淑德’,谢谢你啊,但我不想要这样的名声。我觉得,‘贤良淑德’这四个字,对女人,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枷锁。”
胤禛闻言,眉头微皱,似乎有些不解:“枷锁?宜儿,你为何会这样想?”
宜修解释道:“胤禛,你可知道历史上的徐皇后和长孙皇后?她们被史书评价为‘贤良淑德’,可实际上,徐皇后出身将门,曾策马上阵,与朱棣并肩作战;长孙皇后更是写过《女则》,记述了许多优秀妇女的事迹。然而,她们的智慧和能力,却被‘贤良淑德’这四个字掩盖了。”
宜修本来想接着说,身为皇后的女人评价都是这样,在全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那对于天底下所有的女子来说,如果不贤良淑德,相夫教子,而是走其他道路的话,需要冲破的东西太多了。
她想减少一些阻碍。
不过她没有说:“我不想我的功劳就被这四个字掩埋了,而且我还写了关于女人的书,从古至今这种书都没有流传下去,但是我想传下去。”
宜修的那本女人传,在接到许多回信之后,开始听取读者的意见,加入了许多读者的传记以及他们的思想,还有想表达的东西。
这本书早就引起男人们的不满了。
胤禛沉默片刻,明白了宜修的意思。他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歉意:“宜儿,是朕考虑不周。朕只是想让朝臣们,百姓们知道你是一位贤后,将来也会是一位贤得了太后,却没想到这四个字会给你带来困扰。”
“我估计我是当不上太后。”宜修拿起枇杷啃着:“你以后想要称赞我,可以说我孔武有力,高大威猛,顶天立地,足智多谋,雌韬伟略,英俊潇洒,品貌非凡,坐怀不乱,气宇轩昂,风度翩翩,彬彬有礼,才高八斗,芝兰玉树,才思敏捷,博学多才……”
宜修从善如流的说出一大堆词,成功把胤禛听的愣住了。
“哈哈哈哈,好,好,好,以后就这么说你,不过你这坐怀不乱真是真真的,像我这种英俊潇洒的皇帝都得不到你的投怀送抱。”胤禛完全没开玩笑,他还就觉得自己特别优秀,无论是外貌还是内在。
宜修有些难评:“对了,今天过来还有一件事和你商量,弘晖虽然被你委派事务干这干那的,但他没有和你一样深入过基层,我觉得应该让他了解一下底层的百姓。”
胤禛:“嗯,晖儿也确实该历练一下了。”
宜修一看就知道胤禛和自己说的不是一件事:“我是说,让弘晖了解一下,物品真正的价格,比如1升米多少钱?或者是茶叶的品质,最好是什么样?最坏是什么样?哪些东西是发霉了?别等当了皇帝之后什么都不知道,别人想糊弄他就糊弄他。别人说打一个补丁要四十两,他就信了。”
宜修的话勾起了胤禛不好的记忆:“这倒是,在小事上都能欺瞒主子,更别说在大事上了。”
宜修:“对呀,你现在对官员的那些心思这么清楚,不就是因为当初你在基层办事打下了基础吗?但是你始终没有真正的了解许多事情的真相,就是因为你从来没有真正的深入到百姓的生活中,所以才会被内务府那些地方骗呀。”
“行。”胤禛可不想自己的儿子也和自己一样被骗。
宜修:“我之前也带他经常逛街,了解市场的价格,也带着他算账,了解所有东西的支出计算,现在就让他带着一些人,随便给官职,在全国到处游历去吧。”
胤禛:“好,就按你说的来吧。”
宜修总算松了口气,她可不想自己的孩子和那些困在紫禁城的皇帝一样,一辈子活在臣子和太监的谎言里,烧饼都吃不了热乎的。
————
弘晖站在西二所的庭院中,望着满园春色,心中却有些复杂。他知道,自己即将离开紫禁城,前往全国各地游历,这是他从未有过的经历,容华站在他身旁,眼中满是不舍。
“弘晖,你一定要小心。”容华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担忧。
弘晖握住她的手,微微一笑:“容华,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这次游历,不仅是为了历练,也是为了将来能更好地为大清效力。”
富察容华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会在宫中等你回来,你一定要平安归来。”
弘晖轻轻拥住她,低声说道:“等我回来,我把外面的事情回来都讲给你听。”
————
紫禁城的城门外,宜修和胤禛并肩而立,目送着弘晖一行人渐行渐远。弘晖骑在马上,身后跟着几名随从,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挺拔。
“弘晖,一路小心。”宜修高声喊道,眼中满是关切。
弘晖回头挥了挥手,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皇额娘,父皇,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平安归来!”
胤禛看着弘晖的背影,心中既有不舍,也有欣慰,这次历练对弘晖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父皇等你回来!”
————
弘晖一行人离开京城后,开始了他们的游历,他的行程从北方开始,一路南下,最后由南向北?乘船返回。
弘晖的第一站是河北,这里是京畿重地,离紫禁城最近,但百姓的生活却并不如想象中富足。弘晖一行人扮作普通的商旅,低调地进入了一个小镇。
弘晖发现,当地的百姓虽然勤劳耕作,但赋税沉重,许多家庭甚至无法维持温饱。地方官员表面上对朝廷恭敬,表示支持新政,实际上却暗中克扣百姓的粮食和银钱,甚至将多余的税收中饱私囊。
弘晖:“毕竟新政才刚刚开始,看来得让监察部门好好多招些人了。拿纸笔来。”
心腹:“是。”
弘晖没有立即暴露身份,而是暗中调查,收集证据。他走访了几户农家,听他们诉说了生活的艰辛。最终,他将这些情况写成奏折,派人秘密送回京城,请求朝廷彻查。
很快,都察院就来人了,因为证据确凿,官员很快被换掉一批。
清代检查是否贪污的部门主要是都察院。
都察院是清代最高监察机关,统率六科、十五道、各专差科道、宗室御史处、稽察内务府御史处等,地方督抚也由都察院节制。
其职责是监察各级官员的行为,包括工作表现、道德品质和法律遵守情况,有权对任何官员进行调查,发现违法或不当行为可直接向皇帝报告,甚至建议对有问题的官员进行处罚。
都察院的最高官员是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左都御史为主,品级为正二品。
此外,雍正为了对享有特权的内务府和宗人府实施行政监察,还创立了稽察内务府御史处和宗室御史处两个特别监察机构。稽察内务府御史处负责年终查核注销武备院送稽的每年用过钱粮数目的四柱清册等。宗室御史处职责是稽察银库、钱粮、册籍等。
同时,在地方上,总督、巡抚均兼都察院职衔,同时设置按察使、道等,形成巡按御史与专差御史相结合的督抚监察体制,对地方官员起到监察作用,以发现和纠察贪污等不法行为。
不过,虽然有这些监察部门,但在实际运行中,清代的监察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如监察御史不能巡察地方、“风闻奏事”权力被剥夺殆尽等,导致监察效果受到一定限制。
但现在弘晖正好起到了巡查地方的作用,而且他的上奏不会像监察御史一样被怀疑是否官官相护?
因为他是皇子,要维护清朝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