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缕春风,轻柔地拂过紫禁城的红墙黄瓦,京城各处便悄然染上了春天的色彩。柳树抽出嫩绿的新芽,桃花绽出娇羞的粉瓣,在这一片生机勃勃之中,女子官学也迎来了新的学期。
女子官学,在这个封建的时代,是一抹别样的亮色。它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禁锢,为女子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而今年的开学,更有着别样的热闹——当朝皇后宜修,将在官学里教授一门全新的课程:思想政治课。
宜修,虽居于后宫之主的高位,但心思细腻且目光长远。
她深知思想对女子的重要性,女子不应只是被困于深宅大院、操持家务,更应拥有独立的思想和对家国天下的认知。于是,她主动向皇帝请命,要来官学授课。这一决定,让整个京城都为之震动。
开学那日,官学的大门早早地打开。女学生们满怀期待与兴奋,陆陆续续走进校园。她们身着素净却不失典雅的衣裳,有的手中还紧紧握着上个学期发的书本,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当得知皇后亲自授课时,报名的人数远超以往,大家都想一睹皇后的风采,聆听她的教诲。
“听说皇后娘娘要亲自授课,真是太令人期待了!”一个身着浅蓝色衣衫的少女,兴奋地对身旁的同伴说道。
“是啊,皇后娘娘母仪天下,想必她所传授的思想,定能让我们受益匪浅。”另一个梳着双髻的少女,眼中满是憧憬。
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中,宜修迈着端庄的步伐,缓缓走进教室。她身着华丽而不失庄重的服饰,面容温婉却又透着一股威严。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女学生们纷纷起身,恭敬地行礼。今日,宜修特意精心打扮了一番,人靠衣装马靠鞍,只为让自己在讲台上更具气势。
“都坐下吧。”宜修的声音清脆而温和,“从今日起,我将与你们一同探讨这思想政治课。这门课程,关乎着你们对自身、对家国的认知。”她缓缓踱步,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的脸庞,继续说道:“女人,现在虽不能如男子般驰骋官场、征战沙场,但说不定以后可以。在这天下,女人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你们将来会为人妻、为人母,你们的思想,会影响着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
台下的女学生们,都听得聚精会神,时不时点头表示认同。
“但是有人会记录你们的贡献吗?很少,你们的贡献只能通过你们的丈夫、你们的父亲来体现,所以我要改变这一现状。我要让女人的名字,女人的贡献,像男人一样被大众所知,男人不记录,那我身为女人要记录。所以一定要掌握政治,权力。”
“政治,并非遥不可及。它关乎着民生,关乎着国家的兴衰。我们虽身处在这样的社会与环境中,但是我已经给你们创造了外出奋斗的条件,所以你们也应关心天下事。知晓朝廷的政策,明白民间的疾苦,这样,当你们在生活中面对抉择时,便能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思考。”宜修的话语,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女学生们心中那片原本模糊的天地。
课堂上,一个大胆的女学生举手提问:“娘娘,女子即便有了思想,在这男尊女卑的世道,又能有何作为呢?”
宜修微微一笑,目光坚定地回答:“女人的力量,从来都不容小觑。而且大家也知道,只要加入妇联,或者科学院,你就有在朝堂上、在政治上展现自我的机会,你们就有可能获得爵位,获得自己的经济支柱,也有可能名留青史,男人扶持男人,女人扶持女人,互相帮助一定可以改变男尊女卑的现状。而且你们现在也有了获得遗产的权利。”
随着课程的推进,课堂上的氛围愈发热烈。女学生们被宜修新颖且深刻的思想深深吸引,一改往日的羞涩与拘谨。
她们坐姿端正,眼神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积极地参与讨论。有的女生微微皱眉,认真思考后,大胆地起身,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见解;有的则满脸疑惑,声音带着一丝急切,提出心中的困惑。在这个春日的课堂里,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阳光透过雕叶的窗棂,洒在课桌上,映照着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庞。
宜修站在讲台上,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满是欣慰。
她看着这些女学生,就像看到了这个时代变革的希望。她深知,自己所做的一切,或许只是一个微小的开始,但她坚信,只要能在这些女子心中种下思想的种子,终有一日,这些种子会生根发芽,破土而出,为这个时代带来新的曙光。
宜修从来没有想过,传道授业、当老师,居然是这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这份工作就像有一股无形的魔力,让她愈发投入。她对待每一堂课都无比认真,查阅大量的书籍资料,精心撰写教案。
随着教学的深入,她变得越来越忙碌,而她和胤禛的见面也自然而然地越来越少了。
晚上,胤禛偶尔会来坤宁宫。但往往两人相处的时间里,也说不了几句话。大多时候,宜修还沉浸在白天教学的思考中,胤禛则忙于朝政事务,两人在一起大多时候就是休息睡觉了。
“明天该讲什么呢?”夜晚,宜修坐在书桌前,眉头轻皱,手中的毛笔轻轻敲击着桌面。
她想要讲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可学生们的思想基础和接受程度有限,只能循序渐进。
胤禛走进来,看到她专注的模样,本来想和她聊聊天的心思,瞬间歇了下去。
好不容易等到晚膳上菜,桌上摆满了宜修平日里爱吃的菜肴。胤禛心中想着,这下总能和她好好说说话了吧。
宜修随便整理了一下桌上的书本,便走到餐桌前坐下,端过饭碗就开始吃。
“这个炒荠菜不错,火候恰到好处,还是这个肉丸子好吃,鲜嫩多汁。”宜修筷子夹得飞快,嘴里还不时发出满足的声音,时不时点点头,无声地表示出自己对饭菜的赞许。
胤禛张了张嘴,轻声唤道:“宜儿。”
宜修嘴里塞着饭,含糊地应了一声:“嗯?”胤禛看着她狼吞虎咽的样子,心想她今天肯定是忙了一天,饿坏了,还是让她先吃饭吧。
“没什么,吃完饭再说吧。”胤禛无奈地笑了笑,也埋头认真吃起了饭。
本打算等宜修吃完饭,两人好好聊聊这几日的生活,分享彼此的见闻。可没想到,宜修刚放下碗筷,就像一阵风似的跑回书桌前,又趴在桌案前开始写东西。
胤禛站起身,轻轻走到她身边,静静地站了半晌。宜修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根本没有理会他,也没有察觉到他的存在。
“唉…”胤禛长叹一口气,心中有些失落,想着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还是不要打扰她了,明天再说吧。
结果,一连好几天,两人都没说上几句完整的话。
胤禛很快就察觉到了不对劲,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以往,无论发生什么事,宜修的注意力大多都放在他身上,除了弘晖出生那段时间,不过当时他的心思也全在弘晖那里。可现在,宜修不仅对他冷淡了许多,连弘晖也不怎么关注了。
胤禛实在是忍不了了。
这一晚,外面的夜黑得浓稠,像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将紫禁城包裹其中。屋子里暖黄的灯光柔和地洒下,本应让人的心情放松下来,可胤禛的心里却满是烦躁。
“宜儿,你今天能早点结束吗?咱俩说说话吧。”胤禛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温柔些。
宜修正沉浸在撰写教案的思路中,没有回头,她不想自己的思维断掉:“有什么事你现在说吧。”
胤禛心里更难受了,像是打翻了一罐酸汤,酸意直往上涌:“你就不能为了我,暂时放下你这个事吗?”
宜修停下手中的笔,微微叹了口气:“你忙的时候不也忽视我吗……我今天早点结束。”
胤禛听了,心情稍微好了一些,微微撇了撇嘴,转身离开了,他想着给宜修一些时间,等她忙完这阵就好了。
宜修见写得都差不多了,也就放下了笔。本来还想再仔细润色一下教案,但她抬眼看到西面榻上坐着看书的胤禛,犹豫了一下,还是收了笔。
她起身,走到胤禛身边,轻声问道:“怎么,有什么和我想说的?”
胤禛放下手中的书,说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岳钟琪和傅尔丹都出征了,将领的选择,我也没干涉他们。”
宜修听了,关切地问道:“那他们呢?军队的气势应该不错吧?”
胤禛一听,脸上露出骄傲的神色,挺挺胸脯:“那当然,后勤补给十分完备,士兵们个个兵强马壮,士气高昂,自然气势如虹。”
“那他们做什么军事的部署,需要请示你吗?”宜修一下抓住了重点。
“那当然了,我是皇帝,他们当然得请示我,可不能再有年羹尧那时候的事情。”胤禛提到年羹尧,脸上有些不满,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
他现在也忘不了年羹尧当时的那些事,年羹尧的骄纵跋扈,结党营私,让他至今想起来都觉得气愤。
“那每次你做决定的时候,一定要把十三弟找来,他懂军事比你懂得多,你俩好好商量一下。”
宜修认真地叮嘱道。“嗯,知道了。”
胤禛点了点头,又说道:“对了,今天我回来的时候,看到大雁飞回来了。”
宜修听了,眼睛一亮:“大雁飞回来了?我还真没看见,我只看见过燕子,我还看到燕子在屋檐下搭建巢穴呢,我看了有好长时间,觉得超有意思。”
胤禛想起之前宜修说过的话,问道:“你之前说你看到燕子好像也会互相说话?”
宜修笑着回答:“对呀,动物都是会互相交流的,只不过他们的语言他们只能自己能听懂而已,就像他们也听不懂咱们人说的话一样。”
不过,平时两个人都被各自的事务缠身。宜修不想每次为了和胤禛说话,就放弃完善自己稿子的机会,毕竟她想把每一堂课都讲得尽善尽美。胤禛也不可能每次都主动找宜修去说话,而且之前也都是宜修主动找他的。胤禛被拒绝了几次之后,心里那股火越烧越旺,他生气了,最近便不再主动来找宜修,他想着不能总是自己热脸贴冷屁股。
后来,两人很多时候见面都是谈论一些政治上的事情,气氛变得有些生硬和客气。
胤禛每次休息都会习惯性地来到坤宁宫,可一来看到宜修埋头忙碌,不理自己,心里就忍不住生气。
这天,他走到坤宁宫门口,没有进去,而是透过玻璃看到宜修在书房奋笔疾书。她的眼神专注,手中的毛笔在纸上快速地移动着。
“哼。”胤禛一甩袖子,满脸不悦地转身就走。
“这个是教书吗?用得着这么忙吗?”胤禛愤怒地碎碎念着,脚步不自觉地走着,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翊坤宫。
他突然想起年氏的小女儿,熹妃就住在这个宫里。
他回头看向坤宁宫的方向,心中满是委屈和不甘,心想:“为了你,我连后宫都冷落了…结果你还不珍惜,那就让别人珍惜好了!”胤禛咬了咬牙,大步跨进了翊坤宫的深红色门槛。
宫女太监们看到皇上突然到来,都吓了一跳,连忙请安迎接。
年妃听到消息,也赶紧整理好衣衫,匆匆起身迎接:“皇上今日怎么来了?”年妃一边说,一边脸上带着惊喜的笑容迎了上去。
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胤禛坐在椅子上,眼神却时不时看向外面。随着时间渐晚,天色越来越暗,屋里的烛火跳动着。
年妃看着胤禛,轻声问道:“皇上今晚要留宿吗?”
胤禛犹豫了一下,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宜修忙碌的身影,他摇了摇头:“不用了,我还有公务要处理,你先休息吧。”
说完,胤禛叫了一声苏培盛,两人一起离开了。“恭送皇上。”
年妃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胤禛的心中却有些五味杂陈。
他回头望了望翊坤宫的宫墙,又抬眼看向那片被夜色笼罩的紫禁城,心中的思绪如这夜色一般,浓稠而又复杂。
他知道,自己和宜修之间,似乎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而未来又会走向何方,他的心中竟也有些迷茫。
最后胤禛。在养心殿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