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田文镜身为雍正帝极为倚重的得力干将,以作风严厉闻名朝堂内外。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他手段强硬,雷厉风行,尤其是在河南任职期间,致力于清查亏空、大力打击贪腐行为。
他不顾各方阻力,深挖账目,将那些隐匿亏空、贪污受贿的官员和士绅一一揪出,这一系列举措虽然成效显著,让河南的吏治得到极大改善,财政状况也有所好转,但也因此触动了众多地方官员和士绅的切身利益,引得他们心生怨恨,对田文镜是敢怒而不敢言。
与此同时,李绂担任直隶总督,他是备受尊崇的理学名臣,向来注重道德教化。
在他的理念里,治理地方应当以道德引导为主,通过宣扬儒家思想和伦理道德,让百姓和官员自觉遵守规矩,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宜修觉得根本不可能,尤其是清朝教育低下的时候。
这种理念与田文镜的强硬作风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二者在政治理念和施政风格上存在着根本性的分歧。
田文镜坚信严刑峻法才能迅速扭转官场的不良风气,推动新政的顺利实施;而李绂则倾向于道德教化,认为只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想,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田文镜在河南推行新政时,清查亏空、追缴赋税,每一项举措都直接刺痛了地方士绅和官员的经济命脉。那些平日里习惯了中饱私囊、肆意侵吞公款的官员,以及凭借土地和财富在地方上横行霸道的士绅们,在田文镜的铁腕手段下,再也无法肆意妄为。
他们失去了往日的利益,心中的不满如同熊熊烈火,越烧越旺。之前的封丘罢考就是一个反抗,可惜失败了。
李绂作为直隶总督,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地方士绅和官员的利益,因为他和那些士绅都是科举出身,早就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对田文镜的激进政策一直持有批评态度,认为田文镜的手段过于严苛,虽然短期内可能取得一些成效,但从长远来看,却损害了地方的稳定。
在李绂看来,田文镜的做法破坏了地方原有的经济和社会秩序,使得官民关系紧张,百姓生活也受到了影响。
后来,田文镜推行改革,触动众多人利益,树敌无数。李绂这个伪君子见状,便妄图借此机会博取名声。
李绂经过河南的时候,田文镜出于礼节招待他,两人本来好好吃着饭,但李绂话里藏针,两个人很快吵起来了。
李绂气势汹汹地来到田文镜面前,横眉冷对,指着田文镜的鼻子,言辞激烈地指责道:“你自己在科举之路上未能取得辉煌成就,便心怀嫉恨,故意作践其他读书人。还有你重用的那些人,仔细查访一番,皆是些市井泼皮、无赖之徒,全然没有为官者应有的品德和才能,你如此任用,简直是败坏官场风气,置国家社稷于不顾!”
田文镜岂是轻易能被指责的人,他为官刚正不阿,面对李绂的无端指责,自然是毫不退缩,当即与李绂针锋相对,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场面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很快就演变两个人都黑着脸,不欢而散了。
李绂回去之后,迅速整理奏折,向朝廷弹劾田文镜:“田文镜在任职期间,肆意滥用职权,行事专断蛮横。在诸多案件的处理上,任用无德无品之人,制造了无数冤狱,使得无数百姓蒙冤受屈,叫苦不迭。他的所作所为,严重破坏了官场的公正与清明,实在是罪大恶极,恳请朝廷彻查,以正国法!”
田文镜也不甘示弱,同样写好奏折,呈递给皇上,在奏折中愤然写道:“李绂此乃公然包庇罪犯,暗中结党营私,他与那些被我依法惩治的人相互勾结,妄图诋毁我的声誉,破坏新政推行。其用心险恶,居心叵测,实在是朝廷的一大隐患,望皇上明察!”
随着这两份奏折递到皇帝案前,督抚互参案就此轰轰烈烈地爆发,一时间,朝堂上下都被这场纷争搅得沸沸扬扬,众人议论纷纷,都在观望皇帝将如何处理这一棘手的局面。
皇帝能怎么处理呢?
胤禛肯定是先派人调查,虽然他心里向着田文镜,但表面的公正还是要有的。
虽然表面上的道德只是实际权力运作的遮羞布而已,但还是要有的。
作为拥有实际权力的皇帝,道德什么的根本无所必要,但是对于底层民众却一定要有皇帝道德很高的假象。
权力就是拥有道德解释权。
不过胤禛倒是对于自己的形象没有这种太多意识,毕竟他从小是被按照臣子培养的。
下面的人做出的事得罪了人,一般皇帝肯定会推给下面的人让他背锅,但胤禛却直接自己揽下来道出了真相。
当初胤禛对怡亲王是这样,现在对田文镜也是这样。
然而这一查不要紧,结果查出来田文镜的手下居然真的有问题。
胤禛最后还是准了田文镜之前弹劾官员的奏章,另一边又处罚了田文镜的手下。
但是胤禛还是为田文镜开脱:“田文镜管那么大一个省,手底下有一两个恶劣的官员没发现,也是正常。”
然后还为了安抚田文镜,赐了他一筐荔枝。
年后,宫中传来喜讯,甄嬛被封为贵人。
紫禁城的春日,总是充满着别样的韵味。
暖烘烘的太阳高悬在天空,那金色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轻柔地落在巍峨耸立的红墙和光彩夺目的金瓦之上,给整个紫禁城都镀上了一层如梦似幻般柔和的光晕,显得格外宁静而祥和。
今日,正是甄嬛被封为贵人的册封礼,整个承乾宫都沉浸在一片喜庆又庄重的氛围之中。
虽说甄嬛此次只是被封为贵人,而非嫔位,还不能成为一宫之主,但由于胤禛的后宫人数稀少,妃嫔凋零,她也有幸单独住在一个宫殿里。
她与红螺一同住进了承乾宫,巧的是,承乾宫和宋琴默所居住的景仁宫距离很近,不过几步之遥。
胤禛在乾清宫处理完繁杂的政务,隐隐约约听到外面传来一阵热闹的声响,平日里被朝政之事缠身,难得有这样的兴致,便起了去后宫一探究竟的念头。
他缓缓走出乾清宫,站在宫殿门外,朝着东边传来声响的方向远远望去,开口问道:“苏培盛,最近后宫发生了何事?这般热闹。”
苏培盛连忙小步上前,毕恭毕敬地弯下身子,脸上堆满了笑容,恭敬地回答道:“回皇上的话,是甄氏被封为贵人,此刻正在举行册封礼呢,所以才这般热闹。”
胤禛听闻,脑海中不禁回想起甄氏的模样,那是一张年轻而普通的面容,依稀记得她最初是在院子里伺候自己的格格,后来登基之后,被封为了常在。他暗自思忖,心中想到了之前的事:‘好像是宜修提议给她升的位分吧?’
一时间,对甄嬛多了几分好奇。
到了下午,胤禛处理完手头的事务,兴致愈发浓厚,便对苏培盛说道:“走,陪朕去甄氏那里看看。”
他虽不记得甄嬛具体住在何处,但心里笃定,苏培盛必定知晓路径,自会为他带路。
胤禛在苏培盛的引领下,沿着宫墙徐徐前行。
一路上,遇到不少步伐轻快的太监和宫女,他们手中各自忙碌着差事。这些人一见到皇上走来,脸上瞬间露出紧张又敬畏的神情,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整齐划一地低头行礼,大气都不敢出,直到皇帝的身影渐渐远去,才敢小心翼翼地抬起头,继续刚才未完成的工作。
待胤禛到达承乾宫的时候,热闹的册封典礼早已结束,宫中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他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跨进那小小的宫院。红螺和甄嬛听到外面的通报声,赶忙整理好衣衫,匆匆迎了出来。
红螺和甄嬛双双跪在地上,声音清脆而恭敬地说道:“臣妾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对于这样的恭敬,胤禛脸上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说道:“起来吧,朕听说你刚被封为贵人,便过来瞧瞧。”
两个人一起跟胤禛来到了正殿。
很快瓜果蔬菜,茶水点心就都端进来了。
这一待,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胤禛沉浸在甄嬛的温柔乡中,只觉得心情格外舒畅,仿佛找回了曾经与女子相处时那种甜蜜而美好的感觉。
他回想起和宜修在一起的日子,感觉和这个很不一样,好久未有过这般轻松愉悦的体验,一时间,竟有些流连忘返。
然而,夜色越来越深,胤禛在两位贵人满含挽留的目光中,虽有不舍,但还是起身离开了承乾宫,朝着坤宁宫的方向走去。
来到坤宁宫,胤禛心中的疑惑仍未消散,忍不住向正在忙碌的宜修问道:“今天我去承乾宫见了甄氏她们,与她们相处,我感觉十分惬意自在。宜儿,为何我与你相处时,却总是少了这份轻松愉悦之感呢?”
宜修听了这话,不禁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不满,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说道:“大哥,她们不过是为了在这深宫里生存下去,获得皇上的宠爱,才会那般拼命地讨好你。她们事事小心谨慎,生怕惹你不高兴,对你的任何行为都想尽办法面面俱到地包容迎合,在这样的氛围下,你自然觉得舒服自在。”
胤禛听后,仍有些不甘心,追问道:“你就不能也像她们一样,多些温柔体贴,顺着朕的心意吗?”
宜修翻了个白眼:“大哥,她们是为了生存和宠爱老讨好你,不敢惹你生气,所以对于你的任何行为都面面俱到的包容,你不舒服才怪呢。”
胤禛:“你就不能,也和她们一样吗?”
“呵。”宜修像是看笨蛋一样看着胤禛:“作为下位者讨好上位者,所获得的权利和宠爱,不过是一时的而已。我不需要虚假的一时荣光。”
在封建皇权社会,任何人的权利说到底都是皇帝给予的,妃自己的权利,妃嫔身后的家族势力都是皇帝给予她们的权利。
如果想要一直保持权利,那么就要长久稳定的获得皇帝的宠爱,如何获得呢?身为男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处理事务,建立功勋而获得皇帝的宠爱。身为女人,就是被皇帝主动爱上,这样才能获得和皇帝同起同坐的机会以及同样的地位,身为人的平等。
宜修就是这样,身为女人,她没办法通过自己的本领以及展现出来的才华去施展抱负,证明自己在男权社会的价值,也就没办法通过社会劳动获得平等的地位。
所以她现在所拥有的权利和地位,都是建立在胤禛对于她深厚的的感情之上,只有被男人爱,才能拥有身为一个人的权利。
宜修当然知道,但她可不会说出来。
而且,斗来斗去其实都只是一时的而已,在古代,掌握兵权才有真正的权利,其他的权力很多都是镜中花,水中月,不知什么时候就消失了。
宜修并不想为了一时的权利,委屈自己又活了一世的时间。
‘有权利就干些好事,没有就不干。权利越大,责任越大。’
胤禛听完宜修的话后,沉默了许久,没有再说什么。
不知过了多久,他仿佛鼓起了勇气,又仿佛带着一丝期待,轻声问道:“宜儿,你爱我吗?”
这个问题,他已问过多次,每一次,都像是在探寻他们之间那份复杂而微妙感情的答案。
胤禛又问了这个问题。
这次宜修沉默了,她没有回答。
胤禛轻轻伸出手臂抱住宜修,将头埋在了宜修的颈窝。
曾经宜修绝对会斩钉截铁的拒绝,但是这一次她并没有,胤禛莫名感觉很开心。
——————
“历史上的女性成功者,她们因为是在父权制下获得了权利,所以她们更把自己当成一个男人,因为只有这样下面的更多男人才会听她的。而这也就导致她们很少对女性群体做出贡献。”宜修对着绘春和剪秋,温宜,静静地描述着。
“但是我不想这样,我是女人,我也想为女人争取一些权利。”
最后,几人达成了建立女人学馆,建立女人服务处的共识,从女人学馆走出来的女人,可以直接进入妇联和科学院,以及检查处任职当女官,不用担心工作的问题。
清朝取消了女官的制度,所以后宫中的许多典礼仪式都是由官员的妻子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