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八,十三阿哥的福晋兆佳氏怀胎九月之后终于生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女儿。
胤祥和兆佳玉英婚后感情特别好,属于先婚后爱,所以虽然已经有了一个女儿,但这次玉英生下女儿后胤祥特别开心,开始每天给胤禛炫耀了。
第四次南巡马上就要启程。
上次,因为太子突然生病,在山东停留了一段时间。上次出巡十分跷蹊,太子在德州生病后,康熙立即召索额图来照料太子,康与四、十三继续行程。到泰山命十三单独祭泰山。
之后就圈禁了索额图。
这次,随康熙出巡的还是太子四阿哥和十三阿哥。胤禛自然也就忙了起来,而且,他也要有些事情去做,现在朝堂上暗流涌动,胤禛也需要隐秘的活动。
但他也没忘了去自己隔壁的八贝勒府和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联络感情。
有时候从八贝勒府出来,如果还有时间,胤禛就会和十阿哥胤䄉一起再出去聚一聚。
胤䄉很喜欢妾郭络罗氏,从康熙四十五年到现在郭络罗氏也很容易怀孕,已经生了四个孩子了,几乎是一年一个。胤䄉对塔娜也很喜欢,但塔娜一直没有怀上。
塔娜在宜修生了弘晖之后,经常来看望,有时便会倾诉烦恼。
宜修先问:“我生弘晖时多大年纪啊?”
塔娜:“二十四?”
宜修:“晖儿健康吗?”
塔娜点点头:“当然了,又聪明又健康,四爷府里的孩子,就属温宜和弘晖健康了,其他的都瘦弱的。”
宜修继续引导:“那十爷府中的孩子呢?”
塔娜:“身体也都不太好,为什么啊小宜?”
塔娜也发觉了宜修想说些什么,充满求知欲认真地看着宜修,宜修:“因为他们生孩子的年纪太小,人到了十八岁身体才会彻底发育完全,之后再生孩子自然就更好。”
塔娜惊喜:“真的吗?!”
宜修:“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年纪大一些怀孕更好。而且男的精子对孩子影响也大,精子质量不好,不仅容易流产,孩子就算生下来也很难活下去。”
塔娜其他的听懂了,顿时开心起来,充满希望,但有一个词没听懂:“精子什么意思?”
宜修:“就是男的……射……的东西……”
宜修面不改色的说完,塔娜脸色瞬间爆红。
胤禛下午来到万福院,看了看弘晖,就躺在宜修的躺椅上休息,安静躺了一会儿说道:“这次皇阿玛还是带我,太子和十三弟一起走。”
宜修站在窗边,身前放着一个只画着一束花的花口瓶,修整着刚摘回来的山茶花,桃花和杏花。
胤禛见宜修专注着弄花,不理他,不满地起身,走到宜修身后,盯着宜修弄花的手片刻,将头抵在了宜修的颈窝。
胤禛头前的头发已经长出了板寸的长度,宜修肩头感到温热,脖子也痒痒的。
宜修放下花,转身躲开了胤禛的头。
宜修:“说明皇阿玛重视你啊,多好的事。”
胤禛觉得现在的状况和之前完全相反了,之前两人在床上不太和谐,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吵吵闹闹,现在在床上和谐了,反而在生活中安静下来。
胤禛眯眯眼:‘绝对有什么不对劲。’
他磨了磨扳指,思索着宜修想干什么?现在孩子也生了,宜修也爱着孩子,有了牵挂肯定会安分呆在府中,还能干什么事呢?
胤禛想不出来,最近他也忙,没有时间关注宜修。他刚想凑过去缠宜修,让她说些东西出来,宜修跑了,去找弘晖去了。
弘晖现在开始有时往嘴里塞东西,又到处乱跑,把奶娘和嬷嬷们忙的团团转,宜修不怎么阻拦,她让人把东西都擦干净了,如果弘晖非要咬一些不该咬的东西,宜修说几句他就不再咬了。
宜修:“晖儿…”
胤禛跟了过去,但也不好在外人面前说什么,就一起陪着弘晖玩了。
之后每次胤禛想问,都会被打断。晚上,胤禛到底是找到时间问了。
胤禛:“你最近怎么了,感觉和之前变了很多。”
宜修装作无事:“变了?我没觉得我变了呀。”
胤禛冷声:“别撒谎。”
宜修还是不想说,胤禛直接威胁:“在皇家,孩子是不能由母亲亲自抚养的,宜儿应该知道吧?”
宜修很无语,自己为什么要和这种人在一起。
宜修:“唉…我问你个问题,你知道为什么皇阿玛不太喜欢八阿哥吗?”
胤禛没想到宜修会跳跃话题,但两人现在都躺在床上,胤禛躺在外边。
胤禛想:应该也跑不了。
胤禛于是很配合的接话:“因为八弟…和满洲贵族掺和在一起。”
宜修:“只是因为这个原因吗?还因为他的母亲是良嫔吧。你刚刚不是也说了,皇室是不让亲生母亲亲自抚养孩子的,但你觉得有用吗?”
胤禛沉默了,一会儿才低声开口:“用处…只能说时好时坏吧。”
宜修:“亲生母亲和孩子,有时候距离还能产生美,孩子最终最重视的还是亲生母亲,因为孩子天然的爱母亲,而父亲也根据和亲生母亲的关系去对待孩子。”
宜修换了个姿势裹了裹被子,背后有些凉,继续说道:“就像你受到皇阿玛的重视,一方面肯定是因为你有能力,并且左右逢源,主要是之前的太子。另一方面就是你是德妃生的。皇阿玛是很喜欢德妃娘娘的,所以爱屋及乌。你曾经被佟佳贵妃抚养过,虽然也算沾光了,但是八阿哥同样被抚养过,为什么就不如你呢?”
胤禛没有等宜修把话说完就知道什么意思了,因为他的亲生母亲德妃很受康熙的喜爱,自然而然也会喜欢他一些。
胤禛:“就像太子,是吗?”
宜修:“对,因为太子是赫舍里皇后,皇阿玛的白月光生的。”
宜修说到这里突然想起,皇阿玛不会把太子当成赫舍里的替身了吧?
‘应该不会吧?儿子是儿子,妻子是妻子,还是不一样。’
胤禛却不太懂一个字的意思:“白月光是什么意思?”
宜修:“就是消失之后,难以忘怀一直爱着的人。不过话说,你可真是锲而不舍,一直努力得到了皇阿玛的重视,怪不得你能当皇帝。”
胤禛以为宜修说的是他以后能当皇帝,开心的点点头,然后拉回话题:“那你这段时间不对劲是怎么回事?”
宜修:“因为我有了弘晖,你对我的态度自然也会影响到弘晖。人是会变的,如果我哪天惹到你,你会做出什么事呢?所以我很担心。”
胤禛其实能懂宜修的意思,后院的女人不都是担心失去夫君的宠爱,可是…
胤禛盯着宜修看,又觉得宜修,好像不是这样想的:“所以…你是担心我不喜欢你?”
宜修:……她真的很不想说。
宜修:“对。”
胤禛突然眼睛亮了起来,接着露出一口大白牙,哈哈大笑起来。
胤禛:“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没想到宜儿你也有今天!”
宜修剜了胤禛一眼,结果胤禛笑的更开心了。
宜修越看越气,一拳杵了上去。胤禛胳膊一痛,捂着胳膊装作受重伤的样子哎呦,哎呦,叫了起来。
胤禛:“哎呦,完蛋了,好疼啊,要死了…”
宜修冷漠的俯视着在床上打滚的胤禛:“我根本没用力,好吗?”
胤禛狡辩:“不,肯定用力了。”
宜修想到,胤禛现在都二十九了,按虚岁来说都三十了,在外面一副稳重得体的样子,结果一和自己待在一块儿就暴露本性。
胤禛见宜修一直没有行动,有些委屈:“宜儿居然冷眼旁观…”
宜修不想理他,准备躺下睡觉,谁知道胤禛一个饿虎扑食扑了上来。
宜修:“前两天才做的!快起开!”
胤禛嘻笑:“你不给我疗伤,我可要自己找药了!接招吧!”
宜修大喊:“护盾!”
胤禛突然觉得有趣,喜上眉梢,两个人打打闹闹,最后都出了一身汗,才双双睡下了。
宜修本来想擦擦汗的,但是太困了,还是直接睡着了。
这件事情之后,胤禛还是觉得不对劲,只是自己马上要走了,根本没办法时时刻刻看着宜修,上次他跟着皇阿玛一起去南巡,就让宜修跑了。
胤禛心中不安。
他总觉得宜修在盘算什么。
胤禛:‘不能再有第二次了。’
很快到了南巡出发的日子,宜修本来还挺开心的,胤禛走了之后自己又能自由一段时间了,做一些自己要做的事。
结果红螺突然过来通知让宜修也收拾东西。
红螺:“福晋,四爷吩咐了,让您和他一起去南巡。”
宜修:“什么!!!”
宜修送走红螺,自然阻止了剪秋她们收拾行李的打算,她可不想跟着走,而且她走了弘晖怎么办?
宜修完全想不通:‘胤禛是怎么通过康熙的申请的?能把我带上???’
胤禛早就猜到宜修的反应了,于是当天早早回去,果然一回去,宜修就待在门口等着了。
胤禛一下马车就看到了宜修一脸怒气的站在门口,开玩笑道:“呦,宜儿怎么出来接我了?这是罕见啊!”
宜修生气的质问:“你让我和你一起走,我走了弘晖怎么办?”
胤禛:“四个嬷嬷,两个奶娘,再怎么着也照顾周到了,不会有事的。”
胤禛拉起宜修往府里走,宜修也知道这种事情在外面说不太好,压下心中的怒火,跟着他往进走。
宜修:“我不待在弘晖身边我不安心。”
这里的人再怎么说也是古代人,有些东西她们并不知道,宜修担心出点儿什么事,自己追悔莫及。
胤禛:“你要是这么舍不得弘晖的话,要不就抱着弘晖一起走?”
宜修不可置信的盯着胤禛:“晖儿才一岁多,你让他跟着你出远门?水土不服什么的,生了病不小心没了怎么办?”
胤禛停下脚步,但是很快又说:“不会有事的,我会安排好所有的一切人员,你和弘晖安心跟着我走就好了。”
宜修不走了,她现在知道胤禛已经全都打算好了,她站在原地:“明明待在京城就可以避免的事情,你为什么让我带着孩子非要和你走呢?”
宜修刚说完话,立刻就意识到了原因,上次自己就是在他南巡的时候,逃走的。
两人之间沉默下来。
胤禛没说话,片刻之后继续拽着宜休走。
两人回到了万福院的堂屋,胤禛松开了手,宜修在门口站了有一段时间,也站着腿累了,坐下来歇着。
宜修知道,胤禛这次下了决定就不会改变,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对策。
胤禛沉默着,两个人对峙着。
宜修:“我,不想和你走。”
胤禛:“不行。”
……
两个人进入了冷战,直到临走前两个人还都互相不说话。
宜修无法阻拦其他人给自己收拾行李,没办法只能尽量拿一些可能会用得到的东西。
要走了,宜修身后跟着一大堆人,她抱着弘晖站在马车前,皱着眉头,弘晖却很兴奋。
弘晖举起手指指着:“车车…”
宜修总算带起一抹笑:“这是马车。”
弘晖又指前头的高头大马:“马马。”
宜修:“对,是马马。”
东西都弄好了,侍卫过来:“福晋,该上马车了。”
宜修扫了一眼前面的胤禛,自己先上的车,又把弘晖抱过来接住。
一家三口就这样坐上了马车。
宜修很是心疼弘晖,但弘晖却一直很兴奋,一会儿要这摸摸那摸摸,一会儿又要掀开马车的帘子往外看。
之后就要下马车而上船了,宜修远远的就听到了吵闹的人声。
“呼…”宜修呼了一口气,将弘晖先抱给奶娘,自己才下车。
宜修低着头,专注于下车,最后鼓起勇气抬起头来,见到了许多上辈子熟悉的面孔。
宜修感到很不舒服,这些人死前的景象开始轮流在自己脑海中上演,但她也只能忍着,礼节性地问好。
木船排在河边,都特别高,也很巨大,宜修觉得自己如果跳下来,估计会完蛋。这样的船有好几条,人们正在进行着善后工作。
宜修抱着弘晖上了船,船有些晃。
康熙此时也走了过来,慈祥地笑:“这是老四福晋吧?”
宜修行了一礼:“儿臣参见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