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快乐的时光
尽无穷2025-07-28 17:184,008

  宜修觉得身上黏黏糊糊的有些难受,让人打好热水,进了木桶稍微洗了一下,是舒服了很多,头发也细细洗了几遍,头发太脏了。

  ‘唉,清代女子为了旗头装饰不经常洗头可真是本末倒置。’宜修默默想着。

  中午用过午膳,有些累了的宜修便进了卧房休息。

  这一睡便是一下午,再次醒来已经是申时了。

  宜修从卧室出来,掀开珠帘,跨过门栏,走进院子里。右边上午开辟出的田地已经浇过水了,显露出深褐色。

  万福院还算大,有十余间房屋,前厅后舍俱全,东西各一侧门,门外各通夹道,出了夹道便是连通胤禛院子的角门。

  胤禛正房的后门与宜修院落的墙围间夹着一条小花园,种着各式花树,从宜修堂屋门口就能看到郁郁葱葱的树影,这些树会在不同的季节都开花,很是漂亮。

  宜修盯着院子里的两棵树看了半晌,突然觉得应该在树下放一个躺椅,夏天躺在上面一定很凉快,还要再加一个小桌子,吃饭也在那里吃。

  “剪秋,你去找管家…”

  管家的办事效率很快,吃晚膳的时候。东西就都备齐全了。

  结实的斑竹藤椅,藤桌,还配了一个圆形的藤凳。

  宜修刚吃完饭站在外廊上消食,见到都布置好了,于是便拿着《史记》躺到了躺椅上看书。

  胤禛穿着宽大的袍服从马车上下来,身形健壮,气宇轩昂,还带着一丝少年气,昂首阔步地往府里走去。

  “四爷,您回来了。”

  “嗯。”

  直走很快而就走到了他永佑殿的院子里。

  净手,净面,换了常服,吃了口茶,歇息了半晌。

  胤禛把茶放回案头上,一边摸着右手拇指上的玉扳指,一边起身看了一眼条桌上的佛手,问道:“李氏如何了。”

  “太医说胎像很稳,胎儿很健康。”管家顿了一下,接着说“福晋说,她身体不适,要修养一段时间。”

  “知道了。”胤禛冲着他的贴身太监小顺子说道。

  “走,去看看李氏。”

  李氏住在西配殿,胤禛很快就到了。

  下人掀开帘子,胤禛进入内室,李氏急忙站起来迎接。

  “快坐下吧,你还怀着身孕。”

  胤禛牵着李氏坐在须弥炕上,两人相对而坐。

  “你这一胎怀的辛苦。”胤禛看向李氏的肚子,很是期盼。

  “能怀爷的骨肉,妾不辛苦。”

  胤禛看着对面娇羞的脸,握了握李氏的手:“这几天天儿热,多通通风,别贪凉。”

  “爷别就顾着我了,这几天忙着不着家,人都清瘦了,我让小厨房做了点爷爱吃的小菜…”

  屋内一片温存。

  夜渐渐深了。

  第二天,天彻底大亮了,宜修才慢慢从睡梦中醒来。

  “啊-嘶———”醒了也没什么用,浑身的酸痛,让宜修差点直不起身来。

  剪秋在外面候了好一会儿了,听到声响,连忙进来。

  “主子?”剪秋一脸担忧,扶着宜修的右手,宜修慢慢扶坐了起来,靠在了身后垒高的银丝软枕上。

  “我没事,就是昨天累着了。”

  “您昨天应该让他们去做就好,要不叫太医来看看吧。”

  “不用了,多做几次就习惯了。”宜修笑着宽慰剪秋:“你不用担心。”

  宜修不想动弹,于是在床上清洗了一下,进了些小米粥,就又躺下了。

  绘春坐在一旁的圆凳上,给宜修扇着风,雕窗虽然开着但是今天没什么风。

  “玉质的扇子果然凉快。”

  宜修看着话本,觉得十分有趣,故事曲折却又有逻辑,吸引人一直看下去。

  中午,早晨只喝了一点粥的宜修还是饿了。

  桌子上,饭菜依旧是清淡的几样,虽然厨房也有变着花样做,但是味道都大差不差。

  吃了个八分饱,宜修便躺在躺椅上,望着影影绰绰的榕树叶,想着自己现在能做些什么不一样的出来。

  “辣椒煸肥肠!”宜修兴奋地直起身,倒是把院子里的人吓了一跳。

  春三月,《黄帝内经》中讲,肝喜调达而恶抑郁,故宜食辛味之物以散之,如粳米、牛肉、枣、葵等,辛性发散,调畅气机。

  所以应该吃辣椒!

  西偏院。

  “主儿,该吃安胎药了。”翠果从门外进屋,端着一碗浓稠的深褐色药汁,撒发着阵阵苦气。

  李氏双手接过药碗,一口气闷了进去。

  翠果见主子喝完了药,急忙将杏子蜜饯推了过去,李氏捻了一块送入口中。

  “只希望这胎是个儿子。”李氏轻抚着自己圆圆的肚子,喃喃自语。

  第二天一大早,宜修就让人去买食材了。

  清代这两样东西都很容易买到,更别说是府邸里的人出去买东西了。

  现在正值三月中旬,正是踏春的好时节。宜修琢磨着,要不中午吃完饭,下午去踏青?

  府邸正红色的高墙与乌黑的瓦片相互映衬,在蔚蓝的天空下矗立着,随着太阳越升越高,院子里也被照的越来越亮。

  院子里,扫洒的声音时不时的传来,窃窃私语的笑闹声,压低了传进在书房看书的宜修耳中。

  宜修已经提前和管家打好了招呼,准备下一个重要的事,就是去做肥肠了。

  大概是作为灵魂,经历了很多历史,现在宜修格外喜欢看历史类的书籍,可是渐渐的,宜修看不进去了。想了想,索性出去提前准备做饭。

  起身推开窗户,让阳光洒进来。到底是春天,上午还是有一些阴冷,之前便没有开窗。

  “食材都准备好了吗?”宜修走出正房问道。

  厨房位于院子西侧,一个嬷嬷很快从里面探出头来

  “就快好了,主儿这是想怎么做啊?”

  “我想要亲自做。”宜修特意选了一件方便干活的窄袖素色旗装,前几天让剪秋购置的几种不同颜色的平底绣鞋,今天也终于穿上了。

  花盆底实在是太折磨人了,真搞不懂平时为什么还要穿?被人扶着很是麻烦。

  说起来剪秋很爱给她打扮,就算她现在只要求扎一根辫子,她也会变着花样弄出各种造型。

  宜修走下青石板的台阶,走了一段甬道,下去进了厨房。

  食材都处理好了,见她进来,其他人都退到一旁。

  宜修先将肥肠下锅,中火把油煎出,肥厚滑溜的肥肠,很快变得两面焦香金黄。

  “呲!”

  等到差不多当把油煎没了,放入辣椒爆炒,红黄相间,油辣气升起,油皆入透辣椒中。最后放入盐,葱,蒜,香气扑鼻。

  午膳,宜修在卧房靠窗一侧的紫檀罗汉床上,摆上一张小桌,配着米饭,慢慢品尝着自己第一次做的菜。

  “真好吃啊!”香而不腻,一口肥肠,一口辣椒,一口饭,实在是太下饭了,宜修直接连吃两碗,不过因为吃的太多了,吃完只能在院子里逛着消食。

  清代的女子为了保持纤瘦的身材,通常会降低自己的饮食质量或是少吃,不过,在现在的宜修看来。保持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没有脂肪,生一场大病说不定就没了。

  况且,满族女子是以丰腴为美。

  “剪秋,你说晚上吃点儿什么呢?”剪秋跟在宜修身后,时不时给她扇着风。

  “主子,您还是先想想下午踏青回来有没有肚子了?”

  宜修撇了一眼剪秋,头一扭:“哼,那就明天中午再说呗,对了,明天早上我要吃包子。”

  “张嬷嬷,明天早上我要吃包子。”宜修冲着厨房里叫了一声,立马得到了应答。

  “好嘞,主儿想吃什么馅儿的呀?”

  “每种给我来一个!”宜修笑着扬声道。

  午休过后,宜修踩着胤禛不在府里的点儿,飞快的出了院子,往东走去。

  绘春提着一大盒子点心,将福海抱着纯白的羊绒毯子,剪秋拿着其他零碎跟在身后。

  东书院的建造精巧,景中有景,移步易景,仿照的是南方江南小镇的宅院风格。

  宜修记得胤禛也十分喜欢温婉柔顺的汉家女,想来和这个园林也算是一脉相承的审美了。

  温暖的午后,清脆的鸟叫环绕耳边,嫩绿亭亭如盖,宜修躺在柔软的毛毯上想着,一直这样过下去也是十分好的。

  之后的日子里,宜修每天吃过早饭,会练一段八段锦,易筋经或站桩,之后便是各式各样的娱乐活动。每隔个四五天,中午下厨做一道之前在现代看过的各式各样新奇的食物,日子过的有滋有味。

  院子里的人也能沾上光,所以都期盼着宜修每次下厨的日子,万福院中,每天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这段时间,胤禛时不时就能在府里闻到各种各样不同的食物香气,有时鲜辣,有时酸香,有时咸鲜,有时清甜,但自己吃的饭却没有这些吸引人的味道。每每吃着有些千篇一律的饭菜,便不由的被之前的香气勾起馋虫。

  实在有些好奇,这天下班,走在回院路上的胤禛便问管家,说道:“最近府里,是开发了什么新菜吗?我怎么不知道?”

  “啊,是福晋在做一些新奇的菜。”管家见胤禛问起,连忙恭敬的答道。

  “福晋?”胤禛有些疑惑,但也来了兴趣。

  之前他每次到福晋的万福院里,都能碰到一双带着期盼的莹莹杏眼,可是她年岁没到,也不是他喜欢的类型,更不知道该和她说些什么,没有什么共同话题。他去了也只是沉默无言。

  想到这里,原本起了兴趣的胤禛打断了前往万福院的念头。

  ‘等端阳节再照例去看她吧。’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光影流转间,已经五月初五了。

  端阳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宜修上个月看过管家的账本,没什么问题,毕竟胤禛治家很严,府里的人也不多,工资等级也很分明。

  五月初一,端午就开始准备了,不过有些东西,还是现买现做的好。

  宜修心血来潮,想着正值端阳节,她可得好好想想要做些什么比较好。

  首先要采买些栀子花,昌蒲,艾草,石榴花,胡蒜,山丹花等等,这叫插五端。

  昌蒲为五瑞之首,艾草招百福,胡蒜除邪治虫毒,榴花悬门避黄巢,山丹方剂治癫狂。

  “主子,栀子花买来了!”江福海兴冲冲抱着一大竹篮花跑了进来。

  “哎哟,你真是把人家的花全买来了。”染冬冲江福海打趣道。

  “既然要过节,当然要好好过了…”江福海小声回嘴。

  “你别笑他了,快来把这些花儿都插起来。”剪秋打断两人斗嘴,接过江福海手中的篮子,从中挑了一些卖相比较好的花,向正房走去。

  堂屋中,宜修正在正坐在圆桌旁挑选花瓶。

  她选了一个青花蕉叶纹细口瓶,正巧剪秋带着花回来,宜修一把接过放在桌上。

  修剪好长短,直接插进辅助的铜孔里就好,郁郁葱葱,圆鼓鼓的一盆花,宜修小心的放到了圆桌中间。

  “剪秋,你把这石榴花挂到门上去。”宜修将几只缠好五色绳的石榴花递了出去。

  接着走出堂屋:“绘春,把昨天我让你准备的丝线拿来。”

  编长命缕,也叫五色绳,可以辟邪祈福。

  上次管家拿来的那一个斑竹编的小圆凳,宜修很是喜欢,于是命他又做了好几个来。

  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的丝线已经准备好,现在,她和剪秋绘春几个人,一起在榕树下围着小桌子编五色缕。

  宜修还在自己的五色缕上加了一个小巧精致的银铃铛,戴在手腕上就叮铃叮铃响。

  “主子,您要给四爷编一条五色缕吗?保佑四爷安康,避灾除病。”染冬吱唔着,显然也发现,福晋最近这段时间,有在避着四爷。

  “不需要,自然有人给他编。”宜修不假思索回了一句,完全没当回事。

  几人又说说笑笑的包了几个五毒香囊,用五色缕弦扣成索,挂在了腰上。

  香几上的香炉中点着苍术,半透明的白烟弯弯绕绕的飘向空中,气味散开,倒也好闻。

  暖风轻拂,树影绰绰,欢声笑语,炊烟袅袅。

继续阅读:第3章 尴尬的见面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陷于缧绁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