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轻松时光
绿浅半窗2025-06-12 12:062,345

无论未来如何美好,眼前的苟且还是要承受的。

双方都满意之后,陈常君还规规矩矩给周夫子行礼,高高兴兴地离开院子。

“傻了吧?”周夫子疑惑地摇摇头。

回到前院,陈常君将宋邦渊的东西重新放好,两人一个抱着脏衣服,一个端着水盆,一起去河边洗衣服。

宋邦渊忧心忡忡,陈常君开开心心。

取一盆清冽河水,将衣服浸泡在盆里,放点洗衣液,半个小时后再涮一涮,实在省时省力。

宋邦渊很好奇这种可以变成泡沫的粘液,虽然看上去像鼻涕,可用起来比夷皂还好。

“我二叔在市舶司有朋友,东西都是他托人带回来的……”陈常君如是说。

“哦?那可太好了,实不相瞒,我就很想见识下海,如果能跟船出海那就再好不过了。”宋邦渊眼里满是憧憬。

“你要是真想,就每天都想一想,俗话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说不定就能实现呢。”

宋邦渊被陈常君逗笑,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俗语。

经过这几件事,两人关系越发紧密,不似普通朋友,有点像多年的挚友。

似然宋邦渊觉得今天陈常君有些冲动,可他的勇气绝对可圈可点。

泡衣服这会儿,陈常君请宋邦渊聊聊他读过的书。

说到这些,宋邦渊又恢复往日的自信,不由地侃侃而谈,平日常调侃他的小娘子们,也都安静地听着,时不时露出姨母傻笑。

不过,没多大一会儿,宋邦渊就想到学田之事,内心愧疚不安,觉得是自己连累了陈常君。

“不要担心,下午咱们就去看看那块田,我从前在家乡可是种田高手,我保证,我有种田秘诀。”

宋邦渊轻笑,虽然不相信什么秘诀,但总归还有时间让他们在交租前挥霍。

洗衣液浸泡过的衣裳,稍微揉搓之后,再放入河中涮一涮,清香立刻散开来,惹得周围的小娘子们纷纷侧目。

陈常君知道这些与宋邦渊平日都很友好,遂给这几个小娘子都分些洗衣液。

小姑娘们的欢喜可想而知,清脆的笑声和调侃阵阵,反而惹的陈常君和宋邦渊羞红了脸。

“好了好了,不打趣你们了,还是郎君呢,比小娘子还害羞。”其中一个叫黄莺的笑着:“往后啊,你们再有衣裳要洗,若是忙不过来,就交给我们,分到手,左不过一人多出一件两件,这洗衣液咱也不想白用。”

宋邦渊习惯性地要婉拒,被陈常君拦下来,他举起洗衣液的袋子:“好啊好啊,要说我们用再多洗衣液,也没各个姐姐们洗得干净。”

又是一阵娇俏的笑声传来,还有人笑话宋邦渊连个小孩子都不如。

黄莺再开口:“呦,这小郎这么会说话,将来还不把自家娘子哄地团团转?”

大伙儿们哈哈笑着,陈常君也不由地红了脸,俩人只好在笑声中端盆告别。

这真是一段轻松的时光。

陈常君看眼宋邦渊,他眼里也没了那种绝望的死灰。

两人一起做事,自然比平日快许多,只不过令陈常君没想到的是,他们竟然没有固定餐食的。

书院有厨娘专门做饭,虽然算不上多精致,比起一般人家还是好些,而宋邦渊从前都要等学生吃完,锅里若有剩下的,他才有的吃。

这对陈常君来讲可就太苛刻了。

自己可正在长身体呢,不要说饱一顿饥一顿,少吃一点陈常君都扛不住饿啊。

饭堂里,残羹剩饭弄得满桌子都是,唯独锅里和盆里没有一点汤水。

面对残局,要收拾干净不说,还一口都捞不着,简直就是伤口撒盐。

周夫子笑吟吟地在门口瞧着:“欸呀呀,今儿是饭菜好,没有剩下的,你俩自己想办法吧。实在不行,桌子上的捡捡,趁着没人也能吃。”

陈常君端盆到周夫子跟前:“书院的学规夫子怕是忘了?就是这样为人师表的?”

周夫子不屑:“哼,那也要分对谁。”

看来周夫子是吃定他们两人,陈常君自认没什么大本事,但八九岁孩童的嗓门还是又脆又响地。

“大家来看啊,周夫子让打杂小厮吃桌子上的剩饭——”

这一嗓子喊出去,整个院子都听地清清楚楚。

周夫子一下子慌了,趁着还没人探头看热闹,他急忙骂骂咧咧地离开。

宋邦渊偷笑,从前他从不把这些讽刺放在心上,没想到陈常君这么一喊,还真是痛快。

宋邦渊虽然早已习惯饿肚子,但是见陈常君饥肠辘辘的模样,实在不忍心。

收拾妥当后,宋邦渊拿出自己剩下为数不多的钱,带陈常君去码头找吃的。

那边有许多便宜的摊子,食物不够精致,但可以吃饱。

跟洞庭书院比起来,码头简直太有生活气息了,每个人都在为生计忙碌,不似书院里的那些有钱的学生,日复一日过着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日子。

宋邦渊的钱不多,来回转悠一遍,最终决定选择请陈常君吃面饼。

陈常君其实很想拒绝宋邦渊请客,但是透过破烂的衣衫,他能看到宋邦渊若隐若现的肋骨。

那是骨气,陈常君断不会轻易地去破坏。

面饼就是热汤面条,陈常君大口喝汤大口嚼着,宋邦渊亦在一旁大口吃着。

食至半饱,陈常君找好时机开口:

“其实我家人给过我一些钱。我家也没那么穷,我就是想留在洞庭书院蹭课。下顿我请你。”

听完陈常君解释过蹭课的意思后,宋邦渊笑地前仰后合。

“我知道啊。看你穿衣打扮,就知道不是个穷人家的孩子。其实我也时常想,我现在到底值不值得。但是一想到可以蹭课,那可是相当远赚了一大笔钱,就不觉得难受了。”

蹭课这词儿,是宋邦渊第一次听说。

陈常君能将这样一件,在别人看来十分不耻地事,说地如此清醒脱俗,就足以看出,这小郎处世态度很有大家风范。

陈常君用力地点头肯定:“咱俩都赚了,何况还有学田呢。”

上午把事情都做完,下午时间就比较自由,只要赶在晚饭后回去收拾即可,因此两人就去看了那块学田。

学田原本是官学用来补贴的办法,比如岳州书院就有上面赐的十倾学田。

官学中,无论是县学还是州府军监学,都以学田收入补贴在校学生。

能进去官学,不仅吃喝住宿免费,每个月还给百钱到千钱不等的补助,日后还可能被推荐给太学,简直是庶民闲鱼翻身的最好途径。

宋邦渊娓娓道来,陈常君讶异不已,没想到熙朝还挺重视教育,难怪官学那么不容进去。

洞庭书院本身就是私学,学费高昂,学田的功能并不大,苏家设立学田主要目的,就是要用其收入支持书院的零碎支出。

这些零碎的支出,就包括请打杂跑腿的小厮,但是显然这钱全部都落入私人口袋,宋邦渊连个零头都没拿到。

岳州城囊括洞庭湖的部分沿岸,湖畔有许多良田,这二十亩就在其中。

继续阅读:第144章 粒粒皆辛苦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农门宰辅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