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粒粒皆辛苦
绿浅半窗2025-06-12 12:062,220

沿湖岸寻找那片田,宋邦渊把书院里的一些事说来。

原来,一直针对他们的周夫子,只徒有夫子之名,实际只是个念过几年书的莽夫,剑术亦只懂皮毛,凭借苏家亲戚的名头,经管整个书院教学以外的杂务。

宋邦渊又提到苏家。

苏家,在岳州城是数一数二的大家族,虽不是官户,但家大业大,是岳州最大的粮商。

苏家的家业是前朝就留下来的,他家不仅有粮仓,在岳州城周边还有不少土地,当地还有句顺口溜:春种看苏家,秋粜去湖塘。

这两句的意思是,春天种什么,要看苏家种什么;秋天卖米时,要去湖塘街寻苏家粮行。

码头来往的船只,有三成都是苏家的船,其业务量可想而知。

如今苏家四室同堂,孙子辈和重孙子辈都有人在书院学习,是全书院最不能招惹的。

“除了苏家重孙辈的苏四娘,其余的苏家人都很和善。你可要记住,千万不要招惹苏四娘。书院一共就有五个女子,其中三个都是她一党的。”

宋邦渊不知受过什么委屈,陈常君只觉得他说这话时恨恨地。

“那另外一个,是跟她们作对的?”

宋邦渊摇头:“另外那个叫苏岑岑,平时不怎么说话,是苏四娘的姑姑——她是武学班的。”

忽然间,陈常君觉得洞庭书院水很深。

无论如何,他是不会招惹这些女子的,而他俩跟住宿的学生打交道多些,与苏家人应该没什么交集。

不知不觉走到这片田地。

秋风从洞庭湖吹来,湖畔的田地和广阔的湖面连为一体,令人心旷神怡。

这一整片都属于苏家,一眼望去,怎么也有十几倾,但只有最外边这一小溜才属于书院。

这些田地整齐划一,当年收割过后的稻杆还在田里,秋风秋雨过后,十分萧条。

苏家城外的田,都由佃农耕种,城里的这片,听说就是苏家自己组织人种。

这片土地肥沃,种出的粳米只留给苏家自用。

在田间走过,陈常君异常心痛。

大好的时节,这田收割后就这么荒着。

“明年春天有的忙了。”宋邦渊感叹。

“为什么是明年春天?我们现在就开始翻地,还来得及种一季呢。”

“现在?”宋邦渊的惊讶和上柏树村的村民如出一辙。

“当然,萝卜不挑地、不畏寒,就像我一样好养活,我们为什么不种?”

宋邦渊精神一震:“像你?哈哈,那应该也像我,我更好养活。那我们现在就开始。”

看他的样子,丝毫不怀疑陈常君的能力。

跑遍东西市,两人也没买到一粒萝卜种子,一筹莫展之际,宋邦渊带陈常君来到一个街巷,让陈常君在旁边稍等,自己进去一个院子,不一会儿,铜板就换成了一袋萝卜种子。

陈常君甚是意外,他从没想过像宋邦渊这样的人还有如此人脉。

鉴于陈常君的惊讶,宋邦渊腼腆笑了下,随后又带出一丝自嘲:“是从前常去窑子光顾的熟客……总之他们对我还很好。”

这话让陈常君一惊,他以为宋邦渊永远不会提从前的经历,没想到他愿意扯开伤口给他看。

一时间,陈常君也不知该如何回答,但显然他对“窑子”这词还是要表现出该有的害羞和惊奇,遂做了个夸张的表情,道:“世上还是好人多。”

宋邦渊脸上绽放笑意:“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从前在红秀楼打杂时,大伙儿对我比现在友好许多。”

这是个有故事的人,但只要宋邦渊不主动说,陈常君亦不会主动打听,这就是最互相尊重的友谊。

又买来工具后,两人赶在晚饭时间前回去书院。

回来的正是时候,饭堂的桌子一片狼藉,依旧不乏浪费之相,但是锅里已经什么都不剩。

看粮食这样被浪费,陈常君心疼地直咂嘴。

“真是连‘粒粒皆辛苦’都没读过的人。”

黄昏中的书院十分安静,学生很多都出去逛了,只剩下几个要么在下棋,要么在休息,还有一两个仍在读书。

寂静之中,陈常君这句话被恰巧路过的贺夫子听见。

贺夫子名征庭,如今五十出头,在书院已经教书十载,作为堂长,总管其下另外三名文武夫子,不仅在洞庭书院,在整个岳州教育界都非常有名望。

陈常君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他不禁停下脚步。

书院也不乏孩童,但都是书童,他们懒惰且不思进取,断不会有如此感叹。

陈常君正好端着半盆收集起来的剩饭,与贺夫子迎面。

这还是陈常君第一次见到贺夫子,经宋邦渊提醒,赶紧规规矩矩施了礼。

贺夫子见是个打杂小童,心中不免有些酸涩,遂柔声问他,端着半盆剩饭要去哪。

陈常君指了指门外:“我见总有几只小猫小狗在街市转悠,倒在树下等它们来吃。”

贺夫子点点头,陈常君这答案出乎意料又符合这小郎的气质。

贺夫子以散步为由,非要跟陈常君一起来到街上。

夜市繁华之前,还有些步履匆匆的人们,陈常君带着贺夫子走过百步后,将剩饭菜倒在路边一棵大树下,夕阳柔光中,可见对面屋顶闪过一只小猫的身影。

“呵呵,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真是一举两得。”贺夫子赞赏地开口。

陈常君寻思,前世时,喂流浪猫狗那就是城市一些人的基操,似乎没什么特别理由。

但此时,他不能信口胡来,遂开口道:“猫儿可以捉老鼠,狗儿能看家,剩饭扔掉可惜,留给它们也算善事一桩。”

这样肤浅的道理,倒是符合陈常君九岁的气质,两人正要离开时,就见一只皮包骨头的小猫小心地走过来。

“猫是夜行动物,这时候出来一定是因为它饿了。”陈常君自然而然地蹲下,抓起一块鱼骨头轻声安抚警惕的小猫。

小猫轻声叫着,慢慢朝陈常君靠近。

小猫的乖巧和无助,让陈常君感觉心都要化了,他旁若无人地逗弄小猫,引导它来到树下安心吃东西。

经过陈常君一番耐心的诱导,小猫终于忍不住,来到树下安心地大吃特吃。

陈常君沉浸在这久违的一幕中。

想起小时候,父母也给他养过猫猫狗狗,后来因为受不了生命短暂绽放后的生离死别,陈常君再没敢养过宠物。

这样纯粹的一幕,亦落在贺夫子眼里。

平日见惯人们对着猫狗上脚就踢的“正确”,眼下这一幕就尤为珍贵。

这样的情形,他已经许久没见过——上次应该还是在苏家,是衣着华丽的妇人,抱着比人还干净的猫儿排遣寂寞。

继续阅读:第145章 不争而善胜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农门宰辅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