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可没有电梯,宿舍也只有四层,整个学校的女学生都住在这一栋宿舍楼里,从上到下依次是高一到高三,一层设了教职工宿舍,不少离家远的老师,或者需要值班的女教职工就住在一层。
宿管是个四十多岁的阿姨,看了许如娇的学生证就放他们进去了。
四层楼,两人爬一层歇一会,总算到了。
宿舍门虚掩着,里头没什么人,两人来的算早的。
整个宿舍面积不小,左右两边各摆了两组上下床,每组是两张上下铺挨在一起,床是横着摆的,许如娇开始还奇怪,后来看床上摆着的垫子才明白:并不是一人一个铺位,床横过来,两张横着的长度并在一起,差不多够一个人的身长,人跟床其实是竖直躺的。
两个并起来的下铺可以睡三个人,这样当然不如一人一床舒服,可条件有限,这样的宿舍,已经比荣县好太多了。
整间宿舍摆了四组这样的上下铺,只有门对面的墙角,因为位置不够,只摆了一张,是整个宿舍唯一的一张单人单床上下铺,下铺已经被铺上了被褥,许如娇一指上铺:“我睡这。”
床上没写名字,显然是先到先占,许如娇庆幸自己来的早,才占到了仅存的单人单床。
许广施看了看门,这个位置正对着,夏天还好,要是冬天怕是会冷,“要不往里面睡里睡吧。”
“里面都要跟别人挤,哪有这舒服。”许如娇说着已经三两下爬上床,冲下面招手,“把褥子先递给我。”
许广施便也没再说什么,解开行李帮忙铺床。
被褥都是李秀芹新做的,棉花全是称的最好的,又软又轻,父女两个配合默契,很快铺好了床,许如娇又在铁皮柜上找了个不高不矮的格子,把自己的东西收拾进去,锁上柜门拔下钥匙。
“这个好,以后你把钱和饭票啥的搁在里头也不怕丢。”许广施抹了把额头上的汗道。
许如娇试了下,的确能锁上,“您饿了没,咱去食堂吧,顺便换点饭票。”
“行,走。”
食堂挺大,最里面是一排打饭的窗口,外面摆着桌子和板凳,许如娇先去换了饭票,有一个窗口专门开着供学生换饭票,菜票有两毛、五毛和一块的,饭票分别是二两、四两和六两,菜票是一比一,饭票是一毛钱换二两。
许如娇先换了十块钱的菜票、五块钱的饭票,然后去了窗口,一个馒头要二两饭票,特别大个,要是许如娇一个都能吃的顶顶饱了。米饭可以二两、四两、六两的打,除此之外,还有玉米面饽饽、红薯粥等主食,都比较便宜。
菜分肉菜和素菜,肉菜四毛钱一份,素菜两毛,还有咸菜,一毛钱给一大勺。
许如娇打了两个馒头、二两米饭,一份红烧鸡腿、一份青椒炒肉丝,外加一碗红薯粥,才花一块二毛钱,真是顶便宜的了。
虽然红烧鸡腿只有几块,青椒炒肉丝里也是青椒多,肉丝少,但总算大师傅手艺不错,做出来的味道很好。
两个人饱饱吃了一顿,许广施算了一下,按三丫的饭量,一顿饭六毛菜票加四两饭票绰绰有余,刚才换的能吃一个月足够,走出食堂还在嘱咐:“在外头不比家里,别想着省钱,每天吃的好好的,知道吗?不行回头多换点菜票,一份荤菜不够吃就打两份。”
许如娇有些无奈的笑道:“知道啦!您都说了好些遍了,我不会饿着自个的。”
许广施这才稍稍放心,又陪着她去供销社买暖壶和洗脸盆等东西。
来之前许如娇把能准备的都准备了,细致到一根牙刷、一块橡皮,只脸盆和暖壶这样的太占地方,不方便携带才没提前买。
供销社里已经有不少人,大部分是学生和家长,忙慌慌的三个售货员都顾不过来。
许如娇看到柜台边堆得高高的洗脸盆和暖壶、拖鞋、晾衣架、甚至还有被褥枕头之类,看得出是为了学生开学特地准备的。
“同志,这个脸盆和暖壶怎么卖?同志?同志……”许广施连喊好几声,售货员不知是没听见还是太忙没功夫搭理他们,没一个人过来。
许如娇看大家都买这里的东西,只有一两个款式区分,怕以后不好分辨,便道:“爸咱去别处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