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广施最终选择去县城总厂,也是考虑到许如娇半年后就要读高中的问题。
其他人自然不知道他的想法,卫国庆见事情办的差不多了,起身告辞。
李秀芹留人在家吃饭,卫国庆几番推辞后离开,只留下张老大愣愣的站在原地。
“你还不走?留下来要在我家吃饭吗?”李秀芹回头看见他,半是得意半是讽刺的说。
张老大恍然回神,跌跌撞撞的跑走了。
不到半天时间,搪瓷厂卫厂长和赵厂长亲自登门来请许广施的消息就传遍了,他们或许不知道卫厂长是谁,但没有不知道赵厂长的,还多亏张老大无时无刻的宣扬炫耀,这下子村里人都知道,许广施是个多么受重用的同志了。
李秀芹狠狠扬眉吐气了一把,从前种种憋屈一扫而空,走路都要飘起来。
赵厂长也果然雷厉风行,回去不到两天,对张老大的处理结果就下来了,开除。
张老大在搪瓷厂干了这么多年,全家都仰承着他,突然被开除,家里人自然不干。
张老大媳妇、妈、婶子大娘找厂子里闹了好几回,可无论他们怎么不甘心、怎么闹,结果都是一个:开除。
最后一回实在闹得狠了,厂里干脆报了警,派出所的把人带走,进了局子可算老实了,被狠狠批评教育一顿,并写了保证书,他们这才不敢再去闹。
张家人对外不敢说什么,却把气都撒在文丽身上,说都是她身上带了霉运,自从嫁进来,张家就没好过,孩子孩子保不住,张老大的工作也被她方没了。
“都是你这个丧门星!”张母骂一句,便狠狠的拧一把文丽的胳膊。
文丽吃不住疼,只稍微躲了一下,便得张老大媳妇一个大耳刮子,“我看你就是欠揍!如今她可没有身孕了,妈您放心的打!”
……
许广施过了十六就去新单位报道了,许如娇也即将开学,许家人在县城的宅子里小聚了一段时间,等许如娇开学,李秀芹才陪着她回来。
这期间还收到秦战北的一封信,没什么要紧的,说他见到陈宇得知事情办妥了,问许广施在新厂子怎么样,许如娇过得好吗?有没有想他之类。
许如娇看完,折吧折吧塞进抽屉里,想起火车站种种,赌气不写回信。
正月二十三,红石中学开学了。
许如娇报道的第一天就被王长嵘叫进了办公室。
“省城一中的招生条件我打听了”,王长嵘开门见山,“一般只招本地的学生,外地的要去得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每学期都要交借读费二百块钱,再一个,得有推荐信,必须是成绩优异的学生。”
王长嵘顿了顿,继续道:“推荐信你不用操心,老师这张老脸还是有点用处的,至于成绩,那就得靠你自己努力了。”
“要多优异?”
“人家说了,期末考试——也就是中考,起码得考到全省前八十名才成。”老校长面色凝重,“而且每学期的借读费也是笔不小的数目。”
钱的问题她倒不担心,就是这全省前八十,对于出身贫困乡镇初中的许如娇来说,着实有点难了,即便她是尖子生,在整个县城都排的上名号,可拿到全省,那是完全不够看的。
“怎么,知难而退了?”王长嵘看她表情几经变换,幽幽开口,“其实要在咱县城念高中也不错,以你的成绩,肯定……”
“我要去省城。”许如娇提高了声音,打断老校长的话,目光肯定而坚毅,“我一定要考到省城一中。”
“好!有志气”王长嵘一拍桌子,从抽屉里翻出一摞资料,“这是我跟老同学要的他们学校的复习资料,人家历来是尖子中学,你拿回去好好学学看看自己的差距在哪里,往后有什么第一手的资料,我也会拿给你。”
许如娇喜出望外,上前抱起资料,给老校长深深鞠了一躬:“谢谢老师,我一定会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