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如娇的大学生活很顺遂,能在外语学院授课的讲师教授们,要么是年轻时尚留洋归来的进步青年,要么是思想进步的老教授学者,对一切新鲜事物的容纳性很强,所以整个大学的氛围显得轻松愉悦。
第一学期课程安排的相对比较紧,但是跟高中比起来还是少多了,许如娇没课的时候就回家忙做衣裳,跟同学之间保持着浅显的友好交往。
除了专业的英语课,还有一些政治理论之类的基础学科,许如娇学起来比较轻松,便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四合院的小生意上。
如今,每一件衣服,她都加上了牌子,虽然现在国家还没有明确说鼓励个体私营经济,但风气也不像前两年那么紧了,她要为自己的品牌提前抢占市场。
如今上京的上层圈子里,提起“娇奈”多少都会知道一些。
——“啊你说那个衣服是吧,我也有一件……”
这正是许如娇想要的效果。
天气一日日暖和起来,到三月初,秦战北终于得以回到四合院住几天。
后院厢房里的古董已经被罗叔全部理顺一遍,把他认为值钱的好的挑出来,小心摆放,剩下没什么价值的另外收在一堆,许如娇还挑了几个在外面摆着好看。
许如娇带他去看,问秦战北的意思。
“你处理就行了,愿意留着就自己用,想卖的话我帮你换几个零花钱”,秦战北倒是完全不在乎。
“那就留着吧”,许如娇道,现在卖出去换不了几个钱,她又不缺这几个钱,自然是留着升值了。
“对了,我听陆朝他们说这两天有庙会,你陪我去呗。”
“行”,只要跟许如娇一块,秦战北去哪里都行。
庙会这么多年头回重开,来的人还真不少,摆摊的倒是不太多,看热闹的多些。
有几个脑袋灵活的还吆喝起来,他们摊上的生意就比别家明显好,也有的人缩着手蹲在那儿,面前摆着一些旧书什么的,几张字画随意扔在地上,这时候古董相当于破烂,要不是还保存的完整些,画的也是花团锦簇的喜庆,估计连摆也懒得摆出来。
许如娇走在秦战北身边,一手拿了山楂糕、一手握着棉花糖,秦战北瞧见有卖豌豆黄的还问她要不要。
旁边有别的小孩瞧着眼馋的不行,他们出来也就一两毛钱的零花,哥哥姐姐可舍不得这样给买着吃,瞧着许如娇手上那么多小吃很是羡慕。
“饱了,回头晚饭都不用吃了。”许如娇有点无奈的笑道,这家伙对人好的方式还是一成不变,有什么好东西都想买给她。
“这才哪到哪,你是不是这阵子又没好好吃饭,我怎么看着你又瘦了?”秦战北觉得她吃的太少了,这么少怎么把车祸的亏空补回来,说着就要去握她的腰,看是不是瘦了。
“我哪有”,许如娇躲了一下,“在大街上呢,你别瞎闹。”
越往里走,卖旧书字画的小摊也渐渐多起来,还有些摆了古董青瓷花瓶卖的,价钱很便宜,按尺寸大小,三块五块一个。不过看的人多,问的人少,花钱买的人就更少了。
许如娇对这些挺感兴趣,看了半天,在一个卖零碎玩意儿的小摊子前停下来。
秦战北跟在后边,他见的好东西多了,对这些没几个瞧得上的,瞧见旁边有邮局,就让许如娇先看着,他去邮局买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