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黄的灯光下的客厅里,摆满了密密麻麻的旧报纸。
许终温走到窗台,将窗帘都拉了起来。
这套房子背光,虽然与苏软的房子只有一墙之隔,但是这边常年晒不到太阳。
一天当中,只有傍晚一段很短暂的时分才会有太阳照到。
所以大白天,许终温也得开灯,但是开灯,也得把窗帘拉上,才能够明亮一些。
灯光,也是很老旧的电条。
这种照灯很依赖墙壁,墙壁刷得粉白,反射效果就很好,屋内亮堂堂。
但是房子已经是很多年前的老房子了。
墙壁上的白漆已经不现当年模样,不少地方已经发黄甚至剥落。
要不是为了调查,他才不愿意住在这样的地方里。
条件差不说,关键是,房子因为常年找不到日光,总是散发着一股潮湿阴冷的气味,并且因此滋生了很多臭虫。
许终温一觉醒来,手上脚上莫名其妙就会多了几个包。
客厅里,但凡能够落脚的地方,都被许终温铺上了旧报纸。
报纸,是他前几天在网上买的。
六年前六月份一整个月的本地所有的新闻报纸。
现在已经很少能够看见报刊亭了,很多报纸也已经停刊倒闭,人们看新闻的渠道,慢慢的转到了网络上。
报纸已经没什么人买了。
像他买回来的这些很多种种类的报纸,他听都没听过。
不过六年前,网络智能手机还没现在那么发达的时候,还是纸媒的天下,但是也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许终温有些怀疑,这些报纸,是不是卖不出去堆积下来的。
因为实在是太齐全了。
每天出一期。
大大小小总共三十多家报刊。
一天一期,一期四张,一个月就是一百二十张,三十家,就是三千六百张报纸。
而且间隔六年,有些报纸字迹已经发黄了。
许终温想要在这三千六百张找一个新闻,难度不小。
车祸新闻,一般不会占很大的版面。
很可能是很不起眼的角落。
但是因为事关吕平,吕平可不是一般的人,一个娇纵跋扈的富二代,还是吕氏集团的下一任掌门人,天知道媒体知不知晓他这个身份,知晓之后,会不会因此大做文章?
所以关于那起新闻报道,可能会占据新闻版面,也可能在得用放大镜寻找的角落,一切皆有可能。
这就意味着,许终温任何地方都不允许错过。
他以为三天就能搞定的事,足足花了一个星期。
这一个星期,除了前面三天出过一次家门,他几乎没出过门。
对吃的极其讲究的他,甚至不惜为此叫了外卖。
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许终温找到了六年前,关于吕平座驾撞人的新闻。
或许是媒体人不知晓吕平的身份,或许是开车的人,不是吕平,这个新闻,并没有占据报纸很大的版面。
三十多家报刊,也只有五家报刊报道了这起车祸。
而且每家报刊报道的,还不尽然相同。
许终温对比了一下,发现内容差不多,跟一般的车祸报道新闻没什么区别。
但是有一家报刊,篇幅长一些,最重要的是,这家报刊,在报道的时候,还配了一张照片。
一张现场照片。
也正是这一张照片。
许终温最终才确定了,这起新闻,就是六年前,吕平座驾撞人的新闻。
因为现场照片上,许终温看到了吕平。
吕平坐在车后座上,没有下车。
现场很惨烈,车子失控,撞到了路边的一棵树上,大腿粗的大树被撞歪,车头则被撞得稀巴烂,地上散落了一地的碎片。
其中一个人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地上淌着一大摊鲜红色的血。
不过鲜血的部位,被打码了,即便被打码了,也能看出来。
一个人在车前打着电话,一脸惊恐。
这张照片,应该是路人的角度拍摄的,事后投稿到报刊处。
因为这张现场照片,明显是刚刚发生车祸的时候。
而且照片拍摄得很不专业,看这张照片,给许终温的第一感觉,拍摄者聚焦的点,并不是车祸本身,也不是说不是车祸本身,而是他更大的焦点,放在了车上后座的那个人身上。
似乎车后座上那个人给他带来的冲击,比车祸还要大。
为什么?因为车上那个人太淡定了。
车子都撞人了,被撞的人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还留了那么多血,他看不见吗?不可能。
虽然撞人的不是他。
但是他淡定的神情,给人一种很冷血的感情。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拍摄者把更大的焦点聚焦在他身上的原因。
这都还不是重点,让许终温感到震惊的是,吕平座驾撞死的人,似乎就是孙小强!
地上躺着的人,是侧躺着,看不到脸,但是看身形,跟许终温记忆中的孙小强差不多。
当然,这不能作为许终温认为这就是孙小强的依据。
因为这个路段,他很熟悉。
五一路,就是孙小强出车祸的地方。
为什么许终温这么清楚?
他那天去废弃医疗回来之后,就再也没看到孙小强,事后,才知道他出车祸了,被一辆失控的汽车撞死了。
但是被什么车撞死,在哪里撞死,被谁撞死,他一概不知。
他只是觉得遗憾可惜,事后他有关注到孙小强的家人来处理孙小强的后事,他就想着,想把孙小强的遗物买下来,也就是他的租房里的东西,全留下来,方便他进行下一步的调查。
按照当地习俗,死者的东西,要一并随着死者而去的,通俗点来说,除了一两件值得纪念的东西,其他东西,都要烧掉。
许终温冒充孙小强的同学,留下来他租房下的遗物。
既然冒充了孙小强的同学,肯定要装得像一点,去上根香什么的。
但是孙小强老家离得实在太远了,再加上许终温也不打算去参加孙小强的葬礼,万一被识破了,这不是在人家家人伤口上撒盐吗?
但是上香还是要上的。
在孙小强头七的那一天晚上,许终温跟着孙小强的父母,去了他出车祸的地方,一起上了香。
孙小强出车祸的地方,就是五一路。
许终温看了一眼报纸,新闻刊发的时间,是六年前的六月十五号。
一般新闻刊发的内容,都是前一天发生的事。
远远没有能像现在一样,做到实时发布。
那么也就是说,这起车祸,真正发生的时间,是在六年前的六月十四号。
孙小强出车祸的具体时间,他是记不住了,只记得个大概,就是那个时间段。
如果孙小强出车祸的时间,确定是六月十四号,是不是可以证实了,吕平座驾撞死的人,就是孙小强?
想到这,许终温收好了报纸,出门驱车前往了孙小强的原租房。
孙小强生前的所有东西,都放在了他的租房里。
其实有一些重要的东西,孙小强理应应该带在身上的,比如说孙小强生前用的手机。
正是他跟苏软的反常通话时长,让他怀疑上了苏软。
但是许终温觉得,孙小强已经不在人世了,死者为大,带着逝去的人的东西,又不是自己熟悉的人,总觉得不大好。
到了孙小强的租房,里面一片凌乱。
许终温看了一眼,苦笑了一声,那天他跟苏软“相爱相杀”的画面,仿佛历历在目。
那天他赶着去医院,也没来得及收拾。
许终温在租房里,找到了孙小强的手机。
这个手机,不能告诉他,孙小强出车祸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但是通讯录的人可以告诉他。
许终温翻出了通讯录里他标注着家人的号码。
然后输入了自己的手机号。
犹豫了几秒,他最终还是拨了出去。
那是孙小强父亲的号码。
虽然过了六年,但是老人的手机号不像年轻人的,可能十几年都没有也不会换号。
几声“嘟嘟”声响之后,电话被接通了。
许终温内心有些复杂,但是为了真相,他不得不这么做。
“大叔,还记得我吗?我是小强的同学,我姓许。”
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很苍老的声音,“小许?你是小许?”
许终温内心一暖,老人家的记忆,通常都不太好,随着年纪的增长,只会越来越差。
许终温想不到他还记得他。
“是我,是我,伯父身体还好吗?”
“挺好的,谢谢你的关心,小许。”
但是听那苍老且略微嘶哑的声音,并不是太好。
对此,许终温也无能为力。
他狠下心,问道:“伯父,问你一个事,还请你不要介意。”
“小许你说。”
“就是…那个…我们打算给小强做个纪念碑,需要生辰与寿辰。小许出车祸那天,您还记得是那一天吗?”
“咳咳咳”的声音响起。
听得许终温心里一揪。
“六月十四。”
“谢谢伯父,您一定要注意身体健康。”
许终温说完赶紧挂断了电话,在这一刻,他觉得自己无比自私与混蛋。
挂断电话之后,他的手还在微微发抖。
因为自己的自私,也因为这个答案。
他现在已经证实了,孙小强,就是被吕平的座驾撞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