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兵油子’说了很多建议,但元清寒却只听进去了一个,就是买首饰。
元清寒以前也在古书上看过:‘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所以当时两人冷战的时候,他收到回鸣玉做生辰礼,才会想退还给沐青词。
可买什么呢?
元清寒摸了摸自己贴身佩戴的回鸣玉,暗叹买玉佩肯定是不行了,这回鸣玉看着只是普通羊脂白玉,但两块玉相遇却生回鸣,可说是稀世奇珍,一时估计是找不到能匹敌的。
带着这种想法,第二天一大早,元清寒就寻了个理由去街上逛首饰铺子。
元清寒进了铺子才知道,他这一个月俸禄还真买不了什么。
这里最便宜的纯金手环,最细的那种,也得五钱多金子,算下来,也要六两银子多些。
元清寒从来没见沐青词戴过金手环,反是见她拿出过一对类似这种的细手环用来打赏冰月和杏花,这样的东西买来送给沐青词,他也真拿不出手。
虽然祈国贵族普遍比赵国贵族生活要粗糙一点,但元清寒毕竟也是一个皇子,见过的好东西还是不少,一时发现这些铺子里还真没啥能看上的。
但他又特别想挑个东西送沐青词,只能仔细找,挑了半晌,终于在个小金铺里看到一个比较喜欢的东西,是一副指环。
这对指环,两个合计差不多要耗金三钱左右,却要卖五两银子。
便是因工艺极有巧思,这指环中间都镶了一块细长的宝石,透光看去,隐约可见石底阴刻了‘三生石’三个字。
而且这对指环可以合二为一,合之便成了一个吊坠,分开也毫不难拆,而且不论分开还是并在一起,都十分秀雅精致。
元清寒把玩了一下店里的样品,立时有些心动了,只中间镶的这块宝石太劣质了一些,他有些看不上。
便与店家商议能不能他出石头,让店家从制一对。
店家一听,马上表示没问题。这宝石,店家采购也需要半钱来银子,客人不要,便是多赚的。
元清寒回去就开始在自己的行装里挑宝石。
他出来的匆忙,也没带什么东西,只能从佩饰上下手了。
因考虑两人名字中间都有一个‘青’字,元清寒干脆把之前腰带上的一块青色翡翠给抠了下来。
这翡翠只是他腰带环扣边上的小佩饰,料子不大,但颜色极好,底水也十分通透。
这金铺店家一看料子,不由面有讶色,很是心疼的出声劝道:“客官,这料子实在是好,只可惜本来就不大,却也还可以做个吊饰,若你愿意出手,我可出八两银子收购,但我若再切一次,日后便只能做指环面,价值会大减。”
元清寒怎么会在意这几两银子,只催着他赶紧做,最后又提了个要求,让他在指环内侧雕行小字。
店家忍着手抖,把这块小翡翠给切了,成品出来效果比元清寒看过的样品还好,整体都透着清雅。
元清寒很满意,看翡翠还余两块小料,又让店家加工成了一对耳饰,这才付清了银子,把东西都打包好了。
收拾停当,元清寒正准备出去,却遇上了熟人,主簿江林的妻子严氏带着女儿江五娘正好进来了。
元清寒带着笑,与严氏点了点头,便出去了。
看见他走远了,严氏甚是好奇的说道:“这寒校尉又没个女眷在身侧,不知道来这里是干嘛?”
严氏也算这小店家的老主顾,以为随口问一句,这店家随口也就答了。
可这店家制金手艺是这一带最好的,也有些巧思,因此收费也是最贵的,日常来光顾的多是本县身家丰厚些的人家,素是比较懂规距。
所以听到严氏发问,店家也没多说,只笑着应道:“自带了材料,让我帮着制些首饰。”
听了这话,江五娘不由抿了抿嘴。
严氏却不由笑着说道:“可让你在上面加了字饰?”
定制首饰,多数人都会在贵重首饰上加刻字饰,而且一般刻的就是名字,防备万一丢了,不好认领。
严氏这般问,其实就是想知道元清寒准备把首饰送给谁。
这店家却只是笑着说道:“没有没有。”
严氏知他嘴紧,只能做罢,回去后却忍不住向江林抱怨道:“你还起了心思,要把五娘嫁给他,可看他的样子,才来这金柝县一月来时,便已经有了相好,能是什么正经人家?”
江林听了这话,不由皱眉说道:“可寒校尉日常从不离县衙,能有什么相好?说不得是制好了留着做聘的。”
到了半夜,元清寒就又翻进了宋圳院子里,值夜的东宫卫侍看见他也不好说啥。
元清寒径直就进了沐青词的屋里,沐青词也还没睡,只着了中衣,依在床侧看书。
元清寒过去直接就把书从她手里抽了出来,轻声劝说道:“以后晚上别这样看书,对眼睛不好。”
沐青词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两人其实也有些天没见过了。
他知道沐青词对他不是没有感情,只是前世有些记忆太过痛苦,都有些不知道要如何面对。
元清寒拿出自己折腾了几天才做好的指环,走过去坐到沐青词床上,拉着她一起把玩。
最后,元清寒轻声对她说道:“这是我第一次靠自己赚的银子,可能实在是少了点……只能买这个送给你。”
沐青词心里动了动,开始仔细看了一下这指环,发现指环内圈里还刻了字,不过却不是两人的名字,两个指环都是一样的,刻的是一句诗:‘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
沐青词心中略有些感念,不由看了他一眼,只见元清寒正垂首看着她,眸色温柔,笑容和熙,一时这间,沐青词心下不由略有慌乱。
元清寒却又拿出了一对耳饰,都是最简易的耳钉款式,递给了沐青词。
沐青词接过来仔细看了眼,发现耳饰虽是一对,但大小略有些差异,而且翡翠底阴刻了小字,小一点的那只刻着‘清’,大的那一只刻着‘青’。
最初,沐青词还以为这耳饰是送给自己的,这时却有些迟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