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你来的正好,他们说什么我们一句都听不明白,你快帮着翻译翻译。”
说罢她又凑近姜云喜小声说:“你不知道上次有两个老外过来,他们一口气要了咱们十条牛仔裤和五件皮夹克,说是咱们国家的衣服质量好价格还特别便宜。”
那可是牛仔裤和皮夹克,一次就花费了一千多块钱,末了还给了她两块钱什么小费。
从此外国人在她眼里那就是财神爷,给店里送钱的怎么可能错过?
姜云喜上前先是用英语跟几人打了招呼。
听见她竟然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在场的几人的表情顿时变得轻松起来。
一名高大英俊的男子向姜云喜诉说了自己的要求。
“我们是来这里参加音乐表演的,明天就要回国了。”
“我们想要给国内的亲人和朋友带一些东西,但是我感觉都没有什么特色,你们不是有那种十分有趣的那个扇风用的东西,还有那个好看的衣服。”
姜云喜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对方是想要带国内特色的东西。
她拿出一件有纽扣的衬衣,指着上面的绣花说:“这个可以吗?上面的花色是牡丹,是我们的国花。”
对方摇头:“这种机器织出来的东西太生硬了,不好看。”
姜云喜福至心灵:“你说的是有的,而且是我国非常有名的刺绣的一种,叫做京绣。就是以前皇宫里面的刺绣,十分有特色,不过价格也相对高一些。”
对方当即摇头表示钱不是问题。
既然如此,姜云喜便准备带几人去另一家店。
刚走到门口,就看见一个比她稍微高一点的男子站在门口朝里面张望。
赵丽显然也看见了,赶忙迎过去,热情的招呼:“同/志是要买衣服吗?进里面看看?”
男子十分拘谨。
“我叫周海,是朱兴杰介绍我过来的。”
赵丽并不知道朱兴杰是谁,正要回他可能找错地方了,被姜云喜叫住。
“是来找我的,你是黑三介绍的吧?我现在手上有点事情,你先去店里等会儿,时间可能有点长,得一个小时吧,能等吗?”
周海立马表示:“没,没关系,你去忙。”
就这样姜云喜带着几名外国人去了另外一家店里。
当看到纯手工刺绣的国风服饰时,几个人的眼睛都瞪大了,口中更是见见称赞。
最后每个人都买了一件上衣和一条裙子。
“原来最识货的竟然是外国人。”看着几人离开的背影,周莹不由得感慨道。
姜云喜:“经济的差距吧。”
这就好比跟一个还挣扎在温饱线的人说肉有多么美味,对方难道不想吃肉吗?只是填饱肚子远比其它都重要。
再次回到商业街的店里,姜云喜也终于有时间见一见周海。
“你的事情我都听黑三说了。”
周海紧张的咽了口唾沫。
他早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开场白,对方后面也总是会再接一句诸如‘我们没办法用你’之类的话。
不甘又如何,杀人是事实。
“没,没关系,我知道我不该来这里,我先……”
“你要是不介意,可以先去门卫室几天,至于后续等我有空再安排。”
正好张大爷的老伴儿生病住院他请了几天假。
另外姜云喜也是想再观察观察这人能不能用。
毕竟是进过监狱的人,不能光听黑三的话,她也要再看一看。
周海没想到姜云喜会同意,激动的一下从凳子上站起来:“不,不介意,让我干什么都行。”
三年的牢狱生活也不是对他没有改变,再加上出来之后的处处碰壁,早就磨平了棱角,甚至连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
这也让他的性格更加木讷自闭。
姜云喜:“你先别着急答应,工资方面只能按照门卫的价格,每个月三十块,你能接受吗?”
三十块?
这是周海想都不敢想的。
他连连点头,生怕姜云喜会因此而反悔。
就这样姜云喜带着他去到了手套厂。
看了工作环境听了岗位职责后,周海便正式的上岗了。
姜云喜看了一眼时间,下午四点多一点,算算这个时间刚刚好,她便提着东西离开了厂子。
一路来到区委家属院。
这里的楼房跟别处有些不同,普遍都是四层楼高,外观有些类似欧式建筑。
据说是当时苏国设计师建的。
姜云喜站在区长家门口,轻轻敲了两下门。
没过多久区长爱人李淑娟将门打开。
“阿姨好。”
看到是姜云喜,李淑娟明显怔了一下,但很快便笑着把人给迎了进去。
“别拘束随便坐。”
她之所以对待姜云喜的态度不同,主要是那次给灾区捐款让他们家老唐在市领导跟前狠狠露了一次脸。
听他说市里开会他还当着所有人的面被表扬了。
他上头的领导再有个一年半载也快到任了,如果真的能更进一步,那对于全家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情。
说实话以往他们对这种个体户和民营企业是根本不放在眼里的,他们这帮人眼里只有利益,想要走后门谋福利,两口子最是看不上这种人。
是姜云喜重新改变了他们的认知。
想要政绩,原来还可以有另外一种途径。
“你唐叔每天都得六七点钟能回来,有时候也可能更晚,要不然有什么事你跟我说,等他回来我帮你转告。”
“我不是来找唐叔的。”姜云喜在茶几旁边的沙发上坐下,把手中的布袋打开,从里面拿出两套服装。
她笑说:“这是厂里裁制的新试样,觉得挺是个阿姨你,正好路过我就给送过来了。”
姜云喜虽然没说明,但李淑娟也不是那没见地眼皮子浅的,一打眼就看出来这两套衣服肯定价格不菲。
“你这孩子这是做什么?快把东西收起来,咱们可不兴这个。”
姜云喜露出几分不好意思来:“其实我这次过来确实有点事想找阿姨你帮忙。”
李淑娟眉头不经意皱了起来。
难怪会突然上门,看来这又是一个求人办事的。
“小姜啊,我就是一个教书的,你们的事情我是半分忙也帮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