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盖房
端肆2024-03-17 18:074,359

  一晃又是三年。

  一九一零年的年初,又到了三年一次回家探亲的时候了。

  去年由兆盛和刘买头打赌,双方都是极尽所能,使得三合永的收购蚕茧儿的总量创造了历史新高,出货量也大大增加。

  由兆盛迫于刘买头压力,被逼无奈采用上打租的法子,反倒让他一战成名,奠定了做外柜的基础。在海城打拼了这么多年以后,由兆盛总算站稳了脚跟。鉴于兆盛的杰出表现,孙大老板给由兆盛发了三百元的奖金。别看兆盛这些年经手的钱财无数,自己挣的这么多还是第一次,也给兆盛带来了巨大的惊喜。

  再次回家探亲,由兆盛可以说是春风得意。不但做了丝厂的外柜,还拿回家三百元钱,这在当时来说可以算是一笔巨款了。

  随即兆盛心里逐渐萌生了一个念头,那就是举家迁到海城定居。于是到家的第二天由兆盛就去和老太爷商议道:“爹啊,有个事儿我想了很久了,我想听听您老的意思。这些年我在丝厂干的还算顺利,东家也挺器重我,如今我还当上了外柜,赚钱养家是没什么问题了。海城那个地方其实也不错,除了冬天稍微冷点儿。我合计着要不咱们离开这个穷地方吧,您老跟我去享享清福?”

  老太爷听了,问兆盛道:“你的意思是……咱们去海城安家?”

  “是,爹,我是有这么个想法儿,不知道您老愿意不?”

  老太爷想了想,摇头说道:“海城我就不去了,你才刚刚做事没几年,自己都没立住脚儿。咱们一家老小背井离乡,到了那里举目无亲的,万一有个马高蹬短,连个帮衬的人都没有。再说咱们家世世代代在这郭家庄子,都不知道住了多少年了,我也不想把这把老骨头扔在异地他乡,故土难离啊。既然你现在有了正经营生,那就先好好儿的干着吧,走一步说一步。要不你先把大丫儿带过去,你们小两口儿聚少离多,成亲这么多年也没生个一男半女的,这也不是个事儿啊。”

  由兆盛劝了老太爷几次,老太爷也不同意。兆盛是个孝子,知道孝敬老人要体现在对老人的尊重和理解上,于是就不再提了。返回头兆盛又问大丫儿,大丫身子骨有点弱,总是畏冷,听说兆盛要带她去海城,大丫儿也有点儿犹豫。兆盛一想既然老太爷不想去,大丫儿又怕冷,让她留在家里照顾老太爷也好。

  但是兆盛跟老太爷说:“爹啊,咱们家的房子太旧了,既然您老不愿意跟我去海城,那就盖一套新房子吧。”

  农民辛辛苦苦的干一辈子,最看重的就是土地,其次就是房子了。在郭家庄子这个地方,别管日子过得松紧,房子盖的都挺讲究。只要有能力的,几乎都是起脊的瓦房,家家户户有围墙,非常美观整齐。而且还有在房前屋后栽树的习惯,以果树居多。到了夏天,整个村庄显得郁郁葱葱的,秋天更是结满了累累果实。

  由老太爷也不过就是个普通的庄稼汉而已,自然也不能免俗。买地盖房子是置产业,一听儿子说要盖新房,老太爷倒是非常赞成。但是老太爷跟兆盛有个分歧,这新房子可以盖,但是盖给谁?

  依着老太爷的意思,觉得兆盛老大不小了,娶媳妇也这么多年了,虽然还没生个一男半女的,也该分出去单过了。于是就想让兆盛在附近选块地、盖个新房子,让大丫儿先搬过去住,省的总是婆家娘家两头儿跑。有了房子,就算安家了,以后再有了孩子,这日子就算安稳了。

  可是兆盛不同意,兆盛说自己一年到头都在家呆不上几天,家里只有大丫儿一个人,分出去单过有什么意义呢?再说以后自己还指不定是个什么情况呢,还是把老宅子推了重盖,让老太爷住住新房子,先享几年福才是真格的,还能省下一块地皮钱。

  这一次兆盛说服了老太爷,一过完年老太爷就急不可待的开始张罗盖房子的事情。以前的时候,盖房子都是请人帮忙,好吃好喝好招待即可,不用花钱雇工人。眼下恰逢冬闲,正是准备盖房的好时节。再拖些日子,等春耕开始了就找不到人了。

  于是由家爷儿仨分别行动,兆选大哥负责采买砖瓦石料,老太爷和兆盛前去请人“助拳”。

  老太爷最先找的就是亲家老王头儿,老王头儿一听这事儿,立即表示支持,但是要钱没有,要人都去。

  要说兆盛这位岳父老泰山,那可是真能算计。兆盛一回来,大丫就回婆家了,这就省下一张嘴。老太爷一提要盖房,正中老王头儿下怀,当下叫来自家的小儿子,也就是大丫的弟弟、兆盛的小舅子王昌龄,让他牵着驴直接住到姐夫家,二十四小时给老太爷待命。他连儿子带驴都豁出去了,为的又是省下两张嘴。再就是老王头儿看女婿现在挣大钱了,也有心让女婿拉扯拉扯小舅子,也给王昌龄带到关外见见世面。并且老王头儿言明,等到开工的时候,他这把老骨头也要帮着亲家吃点儿饭。呃……不!是出点儿力。而且还让大丫儿他娘去帮着大丫儿给大伙儿做饭,这样还能再省下两张嘴。

  由兆盛最先找的自然就是周家。周家兄弟一听兆盛盖房,老大怀忠说:“兆盛啊,我是帮不上啥忙了,过几天咱就得回去上工了,但是怀顺肯定没问题。”

  周家老二也说道:“没错兆盛,盖房的事儿你就交给我,有我帮衬老叔,你们尽管放心走。其他的人你也别挨着家儿跑了,你这几年也不在家,还是我去张罗吧。”

  周家老二也不白给,转过天来就约了十多号人,都是兆盛他们儿时的小伙伴儿,现在正是三十左右岁的壮劳力。虽然这些年兆盛不怎么在家,但是兆盛现在闯关东挣了大钱,而且回家就请大伙儿下馆子,大家都挺佩服兆盛。一听说兆盛要盖房,小伙伴儿们二话不说,都积极踊跃的来帮忙,就连没请的,都自告奋勇来了一个。兆盛又请大家伙儿喝了一顿酒作为感谢,并把一应事宜托付给了周家老二。

  安顿完这些,仍旧是在二月二这天,兆盛和周家老大等人启程回海城。

  一到海城,稍作休息之后,孙大老板就召集大家伙召开了一次会议,会议的内容就是如何推广“上打租”的收购模式。围绕着这个问题,孙大老板详细的分析了市场现状和行业前景,坦然面对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并做出了有针对性的弥补和改正;又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由兆盛和刘买头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这是一次胜利的大会、成功的大会、继往开来的大会,更是一次凝心聚力、团结奋进、风清气正的大会。达到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描绘蓝图、鼓舞干劲的目的。大会自始至终坚持以“上打租”的模式为中心,以孙大老板的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三合永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推动“上打租”方案落地落实,为三合永的改革发展进程产加速。

  会后,由兆盛和刘买头第一时间分赴战斗岗位,力争在其它厂家没有跟风之前迅速抢占市场份额。由兆盛这边因为已经有了大量的成功案例和千八百户茧农的基础,所以进行的极为顺利,很多茧农都是主动上门找由兆盛寻求合作。刘买头那边搞得也是有声有色,签约的茧农也不在少数。随后,二人各自坚守岗位,督导经纪人和茧农进行生产。

  ————————————

  抛开兆盛不提,老太爷在亲戚朋友帮衬下,盖起了五间正房,还筑起了门楼和围墙,条石的基座,青砖到顶,门前还栽了五棵槐树,取五子登科的寓意,房子盖的很是气派。

  房子盖好之后,老太爷托人给兆盛寄了封信,信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另外老太爷在信中还提到了一件事情,说村子里有几个后生想到海城去投奔兆盛,让兆盛想办法安排。

  一个是兆盛的小舅子王昌龄,家里盖房的时候,这小子和驴可真是立了大功了。盖房用的所有石料,都是大哥由兆选和王昌龄两个人加两头驴,一趟一趟倒腾回来的。一头驴身上左右各安一个驮篓,每个驮篓里最多也就能放四到六块石料,俩人儿没黑天没白夜的往返于石场之间,跑了不知道多少趟。

  另一个叫由兆祥,是兆盛的本家兄弟。由兆祥家里的日子过得有点儿紧吧,他很羡慕周家老大和兆盛他们去关外做工吃“劳金”。所以这次周家老二请他来给兆盛家盖房,由兆祥一口答应,二话不说来帮忙。兆祥寻思着有了这份儿人情儿,再跟兆盛张嘴也好说,所以净挑着脏活儿累活儿干,也是出了大力的。

  可是还有一个人,由兆盛一看就是直皱眉头。哪位呢?之前也提到过,由兆盛的堂兄,由兆祥的亲哥哥,由兆祯。原本周家老二只找了由兆祥,由兆祯就是那个自告奋勇的。由兆祯和由兆祥这哥儿俩,村里的人都说要是能匀匀就好了。老大兆祯劣迹斑斑,老二兆祥却是老实厚道,大家伙儿都有目共睹。

  由兆祯听说兄弟要去帮着兆盛家盖房,他自己也死皮赖脸的跟着去了,无非就是图个蹭吃蹭喝。可是他又啥都不会干,人家累死累活的,他不帮忙还在一旁指指点点。大家伙儿谁都不待见他吧,但是也惹不起他,最后没辙了,大家就私下里跟兆选大哥说,想办法给他弄走。

  别人怕由兆祯,兆选大哥可不吃这一套。跟“在家里儿”比起来,你由兆祯就是个土鳖,有种你跟我耍一个试试?

  为了不让由兆祯添乱,兆选大哥只好让他跟着自己去采买物料。没想到这样一来反倒成全这小子了,别管到哪儿买东西,再好的材料,他楞说是破烂儿;再贵的东西,他都能压下价儿来,还连讹带吓唬、连顺带白拿。后来人家一看见这小子都跟见了瘟神似的,不过这小子可是着实给家里省了不少钱。

  房子盖好之后,王昌龄和由兆祥提出来要去海城投奔兆盛和周家老大。这小子一听,他琢磨着反正自己在家也混不下去了,还不如跟兄弟去外边闯荡闯荡,于是也央给老太爷帮他说说好话。老太爷明知由兆祯不是个好饼,可是念在他出力也不小、又是同宗的情分上,就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本来兆盛看了信也很高兴,可是看到由兆祯的名字,兆盛就开始堵心了。按说安排几个人到厂里做工,以兆盛现在的身份那是轻而易举的事儿。哪怕就是周家老大,都能把这事儿给办了。可是兆盛心说老太爷你推荐人也得看看品性不是,就由兆祯这样的,在老家祸害还不行,你还让他到海城来祸害?奈何老太爷都开了金口了,那自己还能不管吗?

  于是兆盛回信给老太爷说厂里正在招人,来做工肯定没问题,但是自己不常在厂里,找周家老大安排就行,有机会他自然也会帮着说项。

  另外兆盛还问老太爷房子盖得了,那别的还缺点啥不?老太爷又回信说现在这样已经很好了,要是再有个能用来放磨盘和养牲口的地方就更好了。

  由兆盛一看就明白了,老太爷的来信里有两个意思,一来院子太空了、房子太少了,光有正房不够,还缺东西两厢。二来老太爷到底还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盖了房子之后再盼的就添置农具和牲口。于是由兆盛更加勤勉的做事,希望年底分红以后能再给老太爷寄一笔钱,满足老太爷的心愿。

  ————————————

  过了几天,由兆盛的小舅子王昌龄和由兆祯、由兆祥兄弟结伴来到海城。通过兆盛的担保和周家老大的安排,三人顺利进入了“三合永”丝厂。

  本来周家老大是不同意让由兆祯也来丝厂做工的,还因为这件事儿特意找过兆盛。兆盛也知道由兆祯是个大麻烦,但是老爹都帮着他说话了,兆盛也没有办法。周家老大也是一番好意,见兆盛为难,也就随他去了。但是周家老大在由兆祯到来的时候,还是重重的敲打了他一番。由兆祯嬉皮笑脸的不当回事儿,倒是把他弟弟由兆祥臊的满脸通红。

  不过你别看由兆祯这货不是个玩意儿,学起手艺来倒是不差。同来的三人之中,由兆祯上手最快,但是产量最低。要知道那个年头儿丝厂里的工人都是计件薪酬啊,别人都巴不得多做工多赚钱,只有他干够了就歇着了。这货脑子是真好使,就是不练活儿,走到哪儿都改不了他那一身的臭毛病。辛辛苦苦赚的钱,都送给烟馆了,没多久就在厂里混了一个“大烟鬼”的外号。

  

继续阅读:第三十九章 国士无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山关东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