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陈先生,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石破天惊啊!”
“傅先生,您就别笑话我了,这些钱可都是银行贷款,虽然没利息,但本金也不少啊!”
“陈先生,你就使劲糊弄我这个老头子吧!”
“哎哟!傅先生,这真不是我在糊弄你……算了算了,不说这些了,来谈一谈电影拍摄的安排,我听说京城那边还没找到合适的拍摄场地,这是怎么回事啊?北影厂不尽力吗?”
正当外界议论纷纷之际,陈承乾提着一些富临酒家出品的港式点心来到南华戏院找到正在办公室里伏案疾书的银都机构总经理傅奇,后者一见到他就笑呵呵地打趣,只见办公室十分朴素无华,除了一些办公桌椅和存放资料的橱柜之外,连一副古董字画也没有,光滑透彻的玻璃映射出今日的猛烈阳光,落在陈承乾、傅奇二人身上,显得熠熠生辉。
“可别提了,北影厂那边抢来抢去,都想要拿下加入这个合拍片项目的资格,如果不是我提前向上级主管部门打了报告,恐怕北影厂还想把主导权也抢走!”
各自坐到一张红色软绵沙发上,傅奇安排助理给陈承乾泡了一壶先前陈承乾送来的雨前龙井,而他自己则是泡了一壶毛尖,提起北影厂,傅奇也是有一丝闷气,怏怏不乐地告诉陈承乾由于北影厂方面不打配合,结果导致香江这边已经筹建起来的拍摄团队连火车都还没上就被他紧急叫回,这中间耽误的工时、多出的成本,全由光线影视公司一力承担。
“北影厂不配合?”
“是啊!改制嘛!现在国内各家制片厂是群魔乱舞的,都想着大赚特赚!”
一说起这些事情,傅奇就气不打一处来,改革开放也有好些年了,像北影厂这样的国营单位原本的体制就僵化,加上内部又放出风声要对制片厂体制进行改革,为了抢电影项目和拍摄额度,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甚至还把主意打到银都机构头上,惹得傅奇一纸报告将北影厂干的蠢事捅到文化部,又接连向侨办、港澳办等部门“哭诉”不公正遭遇!
这样一来,光线影视公司的首部电影《方世玉》就暂时搁浅了,也正因如此,陈承乾收到傅奇打来的电话后就急匆匆赶来银都机构与傅奇打听具体情况,此时了解完内情,他的眉头也不由得皱了起来,在前世他就听过北影厂内部的蝇营狗苟,不成想,这一世让他碰上了。
“傅先生,那就放弃跟北影厂的合作,请替我转述一下,珠影厂能否建造一座清朝的制片基地?我也不用珠影厂掏钱,我透过我在内地与珠影厂合资创办的光子力学影音制作公司来投资,投资额约为2000万港元——这也算是我在内地的一笔实业投资!”
“啊?!”
听到这里,傅奇被陈承乾这位年轻人的手笔给吓到了,眼见北影厂不配合,直接放弃与北影厂的合作,转而委托珠影厂找一块地重建一座清朝的制片基地,而且投资额是两千万港元,这让傅奇不禁觉得陈承乾是打算在内地投资发展一座影视城……拍电影只是顺带的!
“陈先生,这不是一件小事,我也没资格拿主意,只能向上面替你递个话了!”
“傅先生,没关系,您帮我递个话就够了!”
笑了笑,陈承乾不想傅奇这般认为这件事情不得了,在他看来,出资2000万港元投资打造一座制片基地,只是他在内地的一项实业投资,如果今后傅奇知道他正在打着仍处于萌芽状态的内地股市的主意,或许到时会了解到他这位年轻人所能调用的资源是何等可怖。
“对了!傅先生,李联杰对签约20年给光线经纪公司有什么反应吗?”
光线影视公司的首部电影《方世玉》的男主角被陈承乾钦定为仍是“奶油小生”李联杰,但是,陈承乾一直没怎么留意光线影视公司的事务,自注册成立以来就交给傅奇管理,对于二十年长约,李联杰的反应是什么,他确实感到非常好奇。
“呵呵……一开始,李联杰很生气,打算离开银都机构独自外出拍戏,但是,我已经通过体委的关系告诉这个小伙子,如果不签下这份合约,直接卷铺盖回内地当教练员。”
“同时,我也安慰李联杰,今后他在光线影视公司拍的每部电影的片酬不低于50万港元,而且3年后还能获得每部电影百分之五的税后票房分红,这才稳住了李联杰!”
“哈哈哈……恩威并施,傅先生,你果真有一套啊!”
“陈先生,过奖了!”
虽是谦虚之语,但傅奇脸上的神态可一点也不“低调”,很显然,在说服李联杰与光线经纪公司签下20年长期合约的过程中,必定是动用了某些不为外人所知的非常规手段,可见傅奇为了打造一位比肩成泷的武打巨星,也不得不做出一些“违心事”啊!
“陈先生,你这次专门过来,不只是为了了解《方世玉》的拍摄进展吧?”
喝下一口毛尖,傅奇看向陈承乾,心中在对陈承乾的来意不停猜测。
“嗯……傅先生,你也知道我正打算跟亚视合作共同打造首届全球华人小姐大赛,这也是为光线影视公司搜寻女艺人的最快捷渠道之一,我在想,既然已经把话说出去,要让获得最终三个大奖的参赛者得到一部投资金额不低于1000万港元的电影主演资格,不如就设计一部家庭故事片,讲述的是一位华人厨师父亲在结发妻子离世后独自抚养3个女儿长期单身,但在元旦前接连遇上了各自的真命天子,这3对情侣之间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性格爱好等各方面要体现出极致的反差感,同时也把传统的中式家长顽固、专制的一面表现出来,一开头就以厨师父亲在自家的后厨独自一人准备给一大桌子的中华美食为切入口……”
随着陈承前越说越多,傅奇的眼神也愈发明亮起来,比起《方世玉》这一部专注历史现实与虚幻人物的少年侠客的成长轨迹的武侠电影,他对陈承乾所说的这部存在于口头上的《饮食男女》大感兴趣!
依照傅奇从事影视行业多年的丰富经验判断,《饮食男女》绝对是一部可以拿到国际电影节冲大奖的、以中华家庭文化为内核、但又融合西方世界都看得懂的电影语言的传世经典!
“拍!陈先生,这部《饮食男女》必须要拍出来!不仅要拍出来,还要拿到国际电影节参加竞赛!我从未见过如此之佳的以我们中华家庭文化为内核的现代都市电影!”
眼见傅奇如此亢奋,陈承乾也是会心一笑,这一部电影《饮食男女》可是历史上首位夺得奥斯开最佳导演的华人导演李桉的经典之作,更是被霉国电影协会评选为全球影史100部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先后被翻译为英、日、韩、德、法、意、葡等多种语言在全球100多个国家与地区循环上映,如此一部传世佳作,在提出与亚视共同创办全球首届华人小姐大赛的同时,陈承乾就已经想到了将获得三个最终大奖的参赛者塞入这部《饮食男女》里面。
同时,为了确保《饮食男女》这部传世佳作的高质量、高票房、高口碑,陈承乾不可能允许那些“花瓶”担起大纲,因此首届全球华人小姐大赛的最终胜出者必须接受系统性的演技培训,而且自身学历、见识等方面必须远超大多数出身普通的华人女性,在《饮食男女》这部电影里面,即便是在麦当劳工作的“小妹”在闲余时间也自行到培训帮学习外语,“大女儿”是中学化学教师、“二女儿”航空公司的高管,而“父亲”是台岛中華大酒店的总厨!
《饮食男女》里面提及的“台岛中華大酒店(大厨房)”的原型之一是圆山大酒店,该酒店矗立在台北市中山区的红色大楼,背靠青山,面朝基隆河,景色壮丽而宁静。
圆山大酒店采用红柱金瓦、斗拱飞檐的古典风格,内部装饰融入龙凤、石狮等传统元素,被称为“龙宫”。该饭店于1952年创立,1968年被美方《财星》杂志评为“世界十大饭店”之一1973年由建筑师杨卓成设计的新主楼(14层宫殿式大厦)竣工,成为台北最高地标。
圆山大酒店由国政直接管辖,长期作为“半官方机构”,普通民众难以入住。
1970年代前,圆山大饭店垄断台岛地区的高端酒店市场,1970年代末,因长期亏损,引入专业经理人(如严长寿)改革,尝试平民化服务;在1980年代后,随着民间豪华酒店崛起(如来来饭店),其优势逐渐减弱。说实话,陈承乾对圆山大酒店是“想入非非”,不仅是因为圆山大酒店在台岛地区的地位特殊,更是因为这一家酒店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无论是重建为综合旅游区,还是继续经营酒店业务,都将是一笔具有巨额回报的长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