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毫不犹豫,速度再次飙升,化作一道流光,冲出峡谷,没入了外界更加广阔的山林之中。
身后,黑风隘的混乱、轰鸣、以及巡天卫与沧澜界、地底巨兽的对抗声,渐渐远去。
她成功脱困!
但秦昭并未放松警惕。冲出黑风隘,只是离开了坠龙渊最核心的禁区,仍处于沧澜界的势力范围边缘。
她需尽快远离此地,找到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彻底恢复伤势,消化所得,并规划下一步的行止。
坠龙渊的风波,巡天卫的出现,幽冥道的抢夺,沧澜界的血月计划。
这一切都预示着更大的动荡即将来临。
而她,已然身在这漩涡之中。
外界山林的气息涌入肺腑,虽仍带着一丝坠龙渊特有的阴冷,却已多了几分鲜活与自由。
秦昭毫不停留,将速度提升至极限,身形在山林间化作一道难以捕捉的虚影,向着与黑风隘相反的方向远遁。
她专挑险峻偏僻、人迹罕至的路径,借助复杂地形和逆鳞碎屑的感知,完美避开可能存在的巡逻岗哨。
一口气奔出近千里,直至日落月升,星辉洒落,才在一处弥漫着天然迷雾的深谷幽潭边停下。
潭水清冷,倒映着朦胧月色。四周古木环绕,雾气氤氲,隔绝神识探查,是一处绝佳的隐匿之所。
秦昭仔细探查数遍,确认并无危险,挥手布下数重隐匿与防御禁制,这才真正松懈下来。
连日来的紧绷、厮杀、逃亡带来的疲惫如潮水般涌上。她靠坐在一株老树下,取出丹药服下,缓缓调息。
此次坠龙渊之行,险死还生,收获亦巨。
神识沉入体内。
经脉比以往更加宽阔坚韧,灵力虽未暴涨,却凝练精纯了数倍,运转间带着一丝独特的寂灭与生灭交织的韵味,威力不可同日而语。
对《寰宇真解》的理解更深,识海星图愈发清晰璀璨。
青铜鼎与逆鳞碎屑沉寂下去,却与她联系更加紧密,如同沉睡的伙伴。
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对那丝寂灭法则的初步感悟与运用。
虽只是皮毛,却已展现出恐怖威能,足以成为她如今的底牌之一。
而那缕祖龙本源生机,则持续滋养着她的肉身与神魂,潜力无穷。
她复盘着之前的种种。
沧澜界的血月计划野心勃勃,手段残忍,竟试图操控龙影那般恐怖存在。
巡天卫的出现,代表着一股能令沧澜界忌惮的第三方势力,其目的似是监察与平衡。
幽冥道则诡异狠辣,似与沧澜界有旧怨,也在图谋龙影之力。
这三方博弈,坠龙渊已成漩涡中心。
而她,一个原本微不足道的变数,却因缘际会,身怀祖龙相关至宝,知晓部分核心机密,更与那龙影核心的真灵有过短暂接触,已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风暴之中。
实力!唯有更强的实力,方能在这漩涡中立足,乃至……掌控自己的命运。
她取出所有收获。
那枚玄色巡字令牌依旧冰凉,不知其具体用途。
残破玉简信息有限。得自沧澜界修士的丹药灵石所剩无几。
最重要的,是那份拓印的地图,以及脑海中关于坠龙渊核心、古战墟、龙影真灵的诸多秘密。
目前看来,沧澜界仍是最大的威胁。
其势力庞大,计划周密,绝不会因一次失败而放弃。
巡天卫态度暧昧,是敌是友难料。幽冥道行事诡秘,亦需警惕。
当务之急,是彻底恢复伤势,稳固修为,消化所得,并将新领悟的法则之力融入自身战斗体系。
之后,需寻找一处安全且灵气充沛之地长期潜修,或是想办法混入某个大宗门获取资源与情报。
她思索片刻,决定先在此深谷潜修几日,彻底恢复再说。
接下来数日,秦昭沉浸于修炼之中。
丹药灵石不断消耗,伤势迅速痊愈,修为也彻底稳固,甚至略有精进。
她对寂灭法则的掌控愈发精微,已能初步将其融入指掌拳脚之中,威力收放更趋自如。
这一日,她正演练一道融合了寂灭指意的剑诀,忽然心神微动,抬头望向谷外方向。
逆鳞碎屑传来预警,有人正朝着深谷而来。
速度不快,似乎在搜寻什么,其实力大约在金丹后期左右。
秦昭立刻收敛气息,隐匿身形,迷雾与禁制将她的存在完美掩盖。
不多时,一名身着青灰色道袍、面容普通、眼神却透着精明的中年修士,小心翼翼地拨开谷口藤蔓,探头探脑地走了进来。
他手中托着一个罗盘状的法器,指针微微颤动,似乎是在追踪什么。
“奇怪,明明感应到这边有细微的能量波动,怎么进来就没了?”
中年修士低声嘀咕,目光四处扫视,最终落在幽潭之上。
“这潭水倒是不凡,蕴含灵韵,或许有什么水属性灵材?”
他并未发现隐匿的秦昭,注意力被幽潭吸引,缓步走了过去,蹲下身,试图探查潭底。
就在他心神放松的刹那。
一道身影如同鬼魅般自他身后迷雾中闪现,一指无声无息点向其后脑。
指尖凝聚的力量并非杀戮,而是带着强烈的禁锢与迷魂之效。
中年修士根本来不及反应,身体一僵,眼神瞬间涣散,软软倒地。
秦昭现身,面无表情。
她在此地潜修,绝不容许行踪泄露。
此人修为不高,正好擒下拷问外界情报。
她将其拖到隐蔽处,施展搜魂之术。
以她如今的神魂强度,对付一个金丹修士轻而易举。
大量杂乱的信息涌入脑海。
片刻后,秦昭收回手指,中年修士已然昏死过去,性命无碍,但醒来后会记忆混乱一段时间。
通过搜魂,秦昭对此地周边形势有了清晰了解。
此处名为雾隐山脉,位于沧澜界东南边境。
距离坠龙渊已有数千里之遥,但仍在沧澜界势力影响范围之内。
沧澜界因其血月计划受挫,近期加大了边境巡查力度,严查一切可疑人员,尤其是从坠龙渊方向出来的。
黑风隘之事已被压下,对外宣称是地底煞脉自然爆发引发骚动,只字未提巡天卫与闯关者。
但内部通缉令已然下发,秘密搜捕一个疑似掌握特殊空间神通、可能携带龙煞相关秘宝的女修,特征模糊,赏格极高。
此外,还有一个意外收获。
从此人记忆中得知,三月之后,位于雾隐山脉东侧万里之外的天衍宗,将举办五十年一度的升龙大会,广招天下散修及小门派弟子入门。
天衍宗乃是沧澜界辖境内有数的大宗门之一,其实力雄厚,底蕴深厚,以阵法、推演之术闻名。
秦昭眼中闪过思索之色。
这或许是一个机会。大宗门内资源丰富,传承有序,更有利于她消化所得,提升实力。
且宗门环境相对封闭,利于隐藏身份。
若能成为天衍宗弟子,既能避开沧澜界的风头,又能借助宗门资源,还能打探更多关于沧澜界及各方势力的情报。
风险自然也有。
宗门审查严格,需小心伪装。且大宗门内派系复杂,未必安宁。
但相比在外流浪,被不断追查,混入宗门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她心中既定,便不再犹豫。
将中年修士关于此地的记忆抹去部分后,将其移至谷外安全处。
随后返回深谷,继续潜修,为前往天衍宗做准备。
她需要一套完美的伪装。
修为需压制在合理的筑基后期或金丹初期水平。
功法气息需彻底掩盖《寰宇真解》和祖龙相关痕迹,模拟一种常见的水系或土系功法。
身份来历也需编排妥当。
数日后,一道遁光悄然离开雾隐山脉深谷,向着东方天际掠去。
遁光中的女子,容貌用秘术微调,变得清秀平凡,身着普通的青色法衣。
灵力波动稳定在水系金丹初期层次,眼神温润内敛,看上去就像一个资质尚可、努力修炼的普通散修。
正是改头换面的秦昭。
她一路东行,谨慎小心,遇城则入,补充些无关紧要的物资,顺便听听市井流言,进一步验证搜魂所得信息。
关于坠龙渊的异动,流传版本众多,但大多语焉不详。
沧澜界封锁了消息。巡天卫和幽冥道更是鲜有人知。
倒是黑风隘煞脉爆发之事,被添油加醋传成了各种奇闻异事。
关于天衍宗升龙大会的消息则十分火热,沿途遇到不少同样赶往天衍宗的年轻修士,个个神情激动,满怀憧憬。
秦昭混在人群中,毫不起眼。
一月后,天衍宗山门已然在望。
那是一片巍峨浩瀚的仙家景象。
群峰耸立,直入云霄,仙鹤盘旋,灵光缭绕。
巨大的山门以白玉砌成,上书天衍两个古朴大字,道韵流转。
山门前是一片巨大的广场,此刻已是人山人海,来自各地的修士汇聚于此,等待着升龙大会的开始。
气氛热烈而紧张。
秦昭缴纳了少许灵石,领取了一枚参赛玉符,安静地站在广场边缘,默默观察。
天衍宗弟子身着统一蓝白道袍,神情倨傲,维持着秩序。
广场中央设有数座高台,显然是比试之用。周围还有各种测灵根、验骨龄的法阵。
考核即将开始。
第一关,测灵根与骨龄。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灵根资质太差或骨龄超过三十者,直接淘汰。
队伍排成长龙,修士们依次将手按在测灵晶柱上。
光芒亮起,颜色各异,代表不同的灵根属性和资质,不时有人欢喜有人愁。
轮到秦昭。她平静地将手按在晶柱上,暗中运转伪装好的水系灵力。
晶柱亮起柔和明亮的蓝色光华,颇为耀眼。
“水灵根,资质上佳。骨龄二十二。通过。”
负责记录的天衍宗弟子多看了她一眼,语气稍缓。
秦昭微微颔首,收回手,走向通过区域,伪装很成功。
第二关,幻阵问心。
考验心性意志。考生依次进入一座布置好的幻阵,坚持一炷香时间即为合格。
这对经历过坠龙渊核心恐怖意志洗礼的秦昭而言,如同儿戏。
她甚至无需动用神识抵抗,只凭坚韧道心,便轻松看破幻象,平静走出。
表现中规中矩,既不突出也不落后。
第三关,实战考核。
剩余考生抽签决定对手,在擂台上比试,由天衍宗执事评判。
意在考察实战能力、应变能力及道法运用。
秦昭抽到的对手是一名筑基后期的壮硕体修,攻势凶猛。
她刻意压制实力,只表现出金丹初期应有的水准,运用伪装的水系道法,与之周旋。
战斗看似激烈,实则完全在她的掌控之中。
她甚至模仿着普通散修战斗时常见的疏漏和犹豫,最终险之又险地以一道巧妙的水缚术配合基础水箭,将对手逼下擂台。
评判的执事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应变尚可,基础扎实。通过。”
至此,秦昭成功通过所有考核,成为天衍宗一名外门弟子。
她领到了代表外门弟子身份的玉牌和一套蓝白道袍、以及基础的修炼功法《水元诀》和一瓶聚气丹。
随着新晋弟子的人流,她走进了天衍宗的山门,正式开始了她的宗门生涯。
身后,天衍宗山门缓缓关闭,将外面的喧嚣与纷扰暂时隔绝。
前方,是新的挑战与机遇。
宗门之内,并非净土,亦有风雨。但她无所畏惧。
唯有一步步向上,拥有足够的力量,才能揭开迷雾,掌控自己的命运。
乃至在这即将到来的滔天巨浪中,斩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她的目光平静而坚定,望向天衍宗深处那云雾缭绕的群峰,心绪复杂。
天衍宗外门区域广阔,屋舍俨然,灵气虽不及内门浓郁,却也远胜外界。
新晋弟子被引至一片依山而建的居所,每人分得一间简陋静室。
秦昭的静室位于角落,清静少人。她换上那身蓝白道袍,将玉牌悬于腰间,看上去与其他新晋弟子并无二致。
她并未急于修炼那本《水元诀》,此等基础功法于她已无大用。
她盘膝而坐,神识内敛,继续打磨自身灵力,巩固新近领悟的法则。
外界灵气丝丝缕缕汇入体内,经《寰宇真解》转化,化为精纯修为,那丝祖龙本源生机亦默默滋养着一切。
次日,钟声清越,召集外门弟子。
一名面容严肃的筑基后期执事立于前方。
沉声道:“尔等既入天衍,当守宗规,勤修不辍。外门弟子需按时完成宗门任务,换取贡献,方可聆听讲法、兑换资源。”
任务五花八门,或照料药田,或采矿伐木,或协助炼制,皆需耗费时间精力。
众弟子窃窃私语,大多想寻个清闲差事。
秦昭目光扫过任务玉璧,最终落在一项上:“巡查维护南麓旧阵区基础阵法符文,每日需三个时辰,贡献五点。”
此任务耗时,贡献一般,且需一定阵法基础,故无人问津。
于秦昭而言,正合其意。
巡查旧阵,既显低调,又可借机观摩天衍宗阵法脉络,或许能有所得。
她接下任务,领了阵法图录与维护符笔,便向南麓行去。
南麓旧阵区,位于外门边缘,地势偏僻。
此处阵法多是年代久远的预警、聚灵之阵,大多已停止运转,或仅维持基础功能。
符文石刻风吹日晒,多有残损。
秦昭按图索骥,指尖灌注微薄水系灵力,持符笔缓缓修补那些黯淡破损的符文。
动作不疾不徐,如同真正恪尽职守的外门弟子。
她的神识却如水银泻地,悄然蔓延,仔细感知着每一道残留的阵法纹路。
天衍宗以阵法闻名,即便这些边缘旧阵,其符文勾勒、能量流转亦有其独到之处,与她过往所学相互印证,触类旁通。
数日过去,相安无事。
这日黄昏,秦昭正修补一处半掩于苔藓下的阵眼石刻,指尖忽然微微一顿。
逆鳞碎屑传来一丝极细微的感应,那是一股极其隐晦、却带着淡淡血煞异样的波动,一闪即逝。
与此同时,她手中符笔下的陈旧阵眼,竟也与之产生了极其微弱的共鸣,轻轻一颤。
秦昭眸光一凝,瞬间收敛所有气息,身形悄然隐入一旁古树阴影之中,如同彻底融入环境。
片刻后,两道身影自山林深处快步走出,皆是内门弟子打扮,修为在金丹中期左右。
一人面色略显苍白,眼神闪烁,另一人则神情警惕,不断四下张望。
“快些,将此物送回,莫要误了时辰。”
那警惕弟子低声催促,手中紧握着一个尺许长的黑色玉盒,那诡异的波动正是从盒中隐隐透出。
“师兄放心,此地偏僻,无人察觉。”
面色苍白的弟子勉强一笑,脚步加快。
两人并未发现隐匿的秦昭,匆匆自旧阵区边缘掠过,很快消失在下山小径尽头。
秦昭自阴影中现身,目光落在两人消失的方向,又低头看了看脚下那已然恢复平静的阵眼。
天衍宗内门弟子,鬼祟携带蕴含血煞之物?那黑色玉盒中的东西,竟能与这古老阵眼产生共鸣?
这看似平静的仙门大宗之下,暗流似乎比她预想的更深。
她不动声色,继续完成今日的巡查维护,仿佛一切未曾发生。
心中却已悄然记下了那两人的气息与那黑色玉盒的波动。
夜幕降临,秦昭返回居所。她并未点灯,于黑暗中静坐。
天衍宗,果然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