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来就是老鼠修成的妖精,又常年在古墓中行走,对于这样的气味早就已经熟悉了。所以没必要闭气符,我给他倒是显得有些多余了。
有经验的摸金校尉,只要走到一个地方。想看一个地方有没有大墓,靠的无非是两种办法。一种是看,一种是闻。
这看就是看风水,之前已经说过了。这眼力差一点的,摸金校尉就是用的闻。用洛阳铲,插进土地里。靠闻洛阳铲上带着的土味儿,就能知道此地有没有古墓。
能力再差一点的,也有自己的门道。而其中一种比较通用的门道,那就是捉这些成精的老鼠,看见这些老鼠寻找古墓。
一般有实力的摸金校尉,根本不屑用。因为再怎么样,用成精的老鼠寻找墓穴,终究不是自己的本事。正所谓有借有还,你在这成精的老鼠面前获了利也得分他一成。
就和出马仙家一样,得给老鼠供奉上香。所以有实力的摸金校尉是不会这么干的,这也是摸金校尉比较古怪的地方。
四大盗墓行业就属摸金校尉最讲究技巧,他们靠的是手艺吃饭。
而金豆的能力,自然比一般的摸金校尉要比较强上许多。他靠的就是闻古墓中遗留的气味儿,感受古墓中气流的流动。
虽然我也可以做到,但是我从来没有进入过古墓,而且就算我的灵感可以延伸很远。也终究比不上妖,更比不上金豆的经验。
很快的,金豆就带着我走到了一个岔路旁。他长长的数毛不停的抖动着,鼻子发出嗤嗤的声音 最后用力一呼。
他的鼻息吹出,将地上的灰尘吹开。然后抬头看着我说道:“大师,走这里!”
我看得有些好奇,不由得开口问道:“金豆你是怎么确定走这边的?”
金豆一边走一边试探着地面,还一边抽空回答我道:“大师,不是我抬高自己身价。无论人类再怎么修炼,你们的感知永远都比不上我们妖族。是我这种常年在地下里打洞的妖,我靠的无非也就两点。
墓穴的建造结构,一般都有死路和活路。这就和你们所谓的八卦一样,有死门和生门。死路的空气是不流通的,还有一点就是,这些墓穴里面都有陪葬品。
自然有不少亡命徒,想要进来发一笔财。但凡是大墓,少说也来过好几拨盗墓贼了。死的人更是不计其数,而上面的血迹,则会留在这墓中,甚至千年都不化。
这些味道,人类闻不到,但是动物可以。特别是我们这些老鼠,对于危险的感知能力比人类强上许多。我们只要绕开这些危险,那就可以找到正确的路!…”
金豆一口气说了很多,也算是增长了见识。我以前一直以为,盗墓无非就是,拿点炸药包,直接挖坑开炸。
从没想过有这么多道道,像什么古墓的结构,什么朝代留下来的,甚至连古墓的墓门都能推测出来。
“大师你看,这古墓的建筑大气磅礴。却也不失精美,顶上瓦片都是色彩斑斓的琉璃,还有这些壁画上面画了的人也是唐朝的服饰。恐怕这人,身份没这么简单呐!少说也是一个将军级别的人!”
金豆一边领着我进了明殿,一边指着墙壁上的画道。我看着上面的画,画着的是唐朝时期朝拜,文武百官觐见的时候。
上面的人物栩栩如生,我看久了甚至有一种错觉,好像这样的人都是活的一样,特别是画中大殿中央半跪着的一个人。
虽然是背对着我们,但是我总感觉他是活的。我指了指中间,跪着的那个人说道:“唐朝的文化精彩绝伦,有这待遇的人,恐怕官职也不小吧,是中间跪着的那个人吗?”
金豆眯了眯那双小眼睛,看了一会儿后说道:“这人的身份确实不简单,但他绝对不是唐朝的官员。”
“那是?”
“应该,是吐蕃小国的一个王爷!”
“你这不开玩笑吗?一个吐蕃的王爷怎么会藏在这儿?这里曾经可是幽州啊!”我虽然对盗墓这些方面不太懂,但对于历史方面,还是有些了解的。
吐蕃距离幽州,隔着十万八千里呢。难道还把他的尸体运到了这边不成?
金豆却是站起了身子,指着另外一幅壁画说道:“很简单,大师,你可知唐朝两位最著名的国师是谁?”
“这还用说?当然是袁天罡和李淳风了。”
金豆点点头,然后指着墙上的壁画说道:“这上面画的就是李淳风和袁天罡!”
“啊?”我心中一惊,这袁天罡和李淳风,那可都是传说中的修士。特别是袁天罡,生猝不详,很多人都认为他已经羽化登仙了。
就连我外公,对于袁天罡和李淳风这两尊大神,极为推崇,甚至可以说是偶像。多年以来,我在我外公的熏陶之下,自然对袁天罡和李淳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连忙凑过去一看,只见两名道士打扮仙风道骨的老者,正站在一幅棺椁前。正对着旁边的一位将军说着什么,虽然只是壁画,但是很精妙。
这壁画保存的也很完整,就连这些人身上的服饰纹路,色彩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这个将军模样的人,应该是大唐第一名将李靖!”金豆摸着自己的小胡须,指着将军左手上的宝塔。
但是此刻我没有时间去看李靖,因为我看见那幅棺椁,是青铜棺!这青铜棺最大的作用是用来镇压僵尸的!是道家的法器之一!
如此一来就解释的清楚了!应该是那个吐蕃的王爷尸变了,吐蕃实在没办法,所以找的袁天罡和李淳风帮忙。
这两人联手镇压了这个吐蕃王爷,这他妈可是两位大佬联手啊!我心里有些打怵,这玩意要是放出来,不定会死多少人呢!
就在我思考之际,忽然听见明殿深处,传来一阵轰隆的声音。就像有什么东西撞在了铁板上,那声音在古墓之中不断的回荡。
从远处传到我和金豆的耳朵里,让我心中有些发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