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那天的献马人真的牵着宝马来了,小喽啰赶紧禀报。一瞬间、晁盖、宋江、吴用几个人都出来了,林冲、秦明、花荣几个重要将领也跟着出来欣赏宝马。
段景柱看到这么多人出来,连忙向着晁盖、宋江二人跪倒,大声地说道:“小人今日将宝马牵来,诚心诚意献与梁山泊大首领,请笑纳此马,允许小人入伙!”
晁盖想起这小子第一次献马,因为没有实物,被自己拒绝的事情,心里话,现在宝马来了,入伙还不是我一句话的事儿吗?
脸上马上就一副笑容,大步向前,想把宝马牵过来。可是,没想到,此时此刻,段景柱却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
“宋江大首领!请接马。”说着,段景柱也不管正在跃跃欲试、准备接马缰绳的晁盖一脸尴尬,将马缰绳交到还怔怔站在那里发呆的宋江手里。
宋江简直就是在做梦一般。他没有想到,这个段景柱上一次说要把宝马献给晁盖天王,今天他竟然会献给了自己?
不过,想一想这么多年南征北战,都是我宋江率领大军出战,宝马送给我骑也是理所当然。再说,当年晁盖几个人犯了灭族的大罪,还是我宋江通风报信,他们才得以逃脱。
我应该算是他们的救命恩人啊!平时,我恭恭敬敬对待你们,现在,人家指名道姓把宝马献给我,我就当仁不让,你们也不至于挑我的理吧!
他哪里知道,现在的晁盖,心里拔凉拔凉的啊!这小子上一次来,说是把宝马献给我,今天怎么会一下子变了卦,一下子献给宋江了?
本来想问一问他这件事,可是,看到宋江喜滋滋地接过了马缰绳,恨不得马上骑上马飞奔的样子,又不好意思张嘴了。那样的话,显得自己多么小气啊!一股火气就憋在心里了。
此时,宋江得意,晁盖憋气,两个人似乎是都迷迷糊糊陷入一种莫名其妙的心境里了。但是,还有一个人火眼金睛、心清似水。那就是军师吴用。
他本来想阻止宋江接马缰绳,但是,看到宋江喜滋滋地接受了这一匹宝马,觉得实在是不能夺人所爱。可是,看一看晁盖失意的神情,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于是,在众人羡慕的眼光里,吴用就大声地问:“段景柱,我问你,上一次你来献马,本来说是要献给晁盖大首领的,今天,怎么又突然变卦,献给宋江大哥了?!”
听晁盖这样问,段景柱不慌不忙地回答:“回军师话,我原来确实是想献给晁盖大首领的。可是,下山之后,我听说,大首领晁盖只是坐镇梁山泊,管理大事。
“其中,打仗出战、攻城拔寨的指挥,都是宋江首领的事情,所以,为了宋江首领将来更好的辅佐晁盖大首领,继续带领弟兄们南征北战,我就改变了主意,
“军师,我听说晁盖天王是个大度之人,我这么做,他不会介意吧?”段景柱说道这里,吴用还没有搭话,就听到晁盖大度地摆摆手,说道:
“我不介意、不介意。宋江兄弟这几年一直率领弟兄们四处作战,应该有一匹好马。”他刚刚说到这里, 就看到宋江骑着马在聚义厅前操场上转了一圈,回来了!
他看看周围弟兄们异样的眼光,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马上将手里的马缰绳送到晁盖面前,说到:“大哥!小弟只是替你试一试马的脚力,我哪里敢要这一匹宝马?现在,把马交与大哥!”
晁盖刚刚要接,可是想一想自己刚才说的话,如果自己再要这一匹马,显得多小气啊?就说:“兄弟带兵辛苦,理当有一匹好马,既然人家献给你,我怎么能横刀夺爱?
“这马我坚决不要!只是希望兄弟骑着它多打几个胜仗,大哥我照样开心!”晁盖嘴上这样说,心里实际上还是舍不得那一匹宝马。
这时候,军师吴用站了出来。人们一看,军师现在说话太好了!一匹马,两个人都想要。总不能把马劈成两半吧!军师足智多谋,说出话来最公正了。
晁盖心里也巴不得此时此刻吴用说一句公道话,让宋江把宝马还给自己呢!可是,没想到,吴用的一席话,却是明显站在宋江一边,说道:
“这一匹宝马,按照道理应该献给晁盖大首领,但是,晁盖大首领高风亮节,处处为兄弟们着想。既然晁盖大首领爱护宋江,宋首领你就接受吧,以后骑着宝马,带领大家多打胜仗!”
人们听了吴用的话,一个个鼓掌表示同意了!完了!晁盖一看大家都同意吴用的话,心里话:这是人心所向啊!
难道说,自己这些年把带兵打仗的机会让给了宋江,他们就觉得我老了,没有用了?将来,带兵打仗的事情只能他宋江做得,我就做不得了?人们如果这么看待我,可不好!
吴用一席话,就让宋江得到宝马的事成定局了。这时候,人们哪里管晁盖心里怎么想?只是走上前去,围着宝马夸赞起来。
“哈哈哈……”听段景柱讲了献马的经过,王敦几个人乐不可支地哈哈大笑起来。事实证明,梁山泊现在的大权都掌握在宋江手里。献马之后,宋江就决定接收段景柱入伙了。
“老爷,你的意思是,以后晁盖的大首领地位保不住了?”等到段景柱离开,杜梨担心地问王敦。
“他晁盖,不仅仅是地位不保,估计命也危险了!”王敦想起晁盖一个人带兵打曾头市被史文恭毒箭射死的情节,觉得这件事不必隐瞒了。
“啊!这么说,他活不长了?”听了这句话,宋礼竟然会惊讶地喊叫起来。王敦不知道,这个消息,居然还吓着他了。
可是一想,这也难怪。他们三个人的父亲都是跟着晁盖干的。如果晁盖死了,他们三个人父亲的靠山已经没有了。特别是朱宝,他家里不仅仅是父亲在梁山,就连叔叔朱福也在那里。
一旦晁盖死了,他们在梁山的这些人与宋江那些人有些不愉快,不是要受到牵连吗?于是,王敦也不藏着掖着,干脆就对他们说:“告诉你们的长辈,赶紧向宋江靠拢。晁盖完了。”
三个人就点点头。杜梨事后就问王敦:“晁盖会死在曾头市吗?”王敦就点点头。杜梨马上就说:“我得赶紧去梁山一趟。”王敦说:“你可以提醒你父亲,但是,不准暴露机密。”
杜梨说了一声:“明白!”就慌慌张张走了。没想到,他这一去,却出了事。在路过曾头市时,他着急赶路,不知道躲避人,结果,被史文恭的人抓走了。
史文恭之所以抓他,是因为想念自己的宝马了。当初王敦让他把宝马借给段景柱几天,他以为真的就是三五天呢!没想到,七八天过去了,宝马还没有还回去,就急了。
他认为这件事是王敦撺掇的。又找不到王敦,因此,就把过路的杜梨抓了起来。这些人做事倒是讲究,抓走了杜梨就派人给王敦送信儿来。
来人说是他们抓了杜梨,抓人的原因就是王敦不讲信用,宝马借给段景柱,他拿着宝马自己入伙当了贼寇,这宝马一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想找王敦讨个说法。
王敦就与宋礼、朱宝跑过去营救杜梨。看到史文恭,就说:“这事不能着急,只能等到晁盖发兵来打时,才能有机会重新要回宝马。”
史文恭说:“主事老爷你敢情没有损失,我可是搭了一匹宝马呢!我实在是等不及了,怎么办?”
王敦说:“你如果真的等不及,就自己先上门挑衅他们吧!你一旦去挑衅,他们必定来打你们。如果晁盖骑着那一匹宝马来战,你就可以收回自己的宝马了。”
史文恭听了,真的就点了五百兵马,来到梁山山脚下的金沙滩大声地叫骂了一天。晁盖一看对方主动挑衅,又想起曾头市传唱的那些与梁山作对的童谣,恨不得马上就要出战迎敌。
只是,军师吴用来到阵前看了看,觉得史文恭不过是了挑衅,没有真打仗的意思,就采取了避而不战的措施。晁盖虽然急的又蹦又跳,但是,他手里没有兵权,也无可奈何。
到了第二天,史文恭一看梁山不为自己的挑衅所动, 就喊叫了一帮小孩子来到金石滩处唱歌那些污蔑梁山歌谣。后来加上士兵合唱,竟然会弄的周围一片旷野里都是歌谣声音。
晁盖听罢,心中立刻大怒,说道:这畜生怎敢如此无礼!我须亲自走一遭!不捉得这畜生,誓不回山!宋江又像往常那样说道:“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小弟愿往。”
晁盖听了这话,禁不住想起宋江常把这句话挂在口头上,让自己的失去了多次指挥战斗的机会,就懊恼地说道:
“贤弟,不是我要夺你的功劳。你下山多遍了,厮杀劳困。我今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贤弟再去不好吗?”
宋江苦劝不听,军师吴用在旁边也不好阻拦。晁盖忿怒之下,便点五千人马,启请二十个头领相助下山;其余都和宋公明保守山寨。
当日晁盖点的头领是:林冲、呼延灼、徐宁、穆弘、张横、杨雄、石秀、孙立、黄信、燕顺、邓飞、欧鹏、刘唐、阮小五、阮小二、阮小七、白胜、杜迁、宋万:共是二十个。
由这些人部领三军人马下山。宋江、吴用一看,晁盖点的大多数是自己原来的老部下,心里禁不住有些惴惴不安。
但是,为了表示礼貌,两个人还得与公孙胜众头领去山下金沙滩饯行。正在朱贵酒店里饮酒之间,忽起一阵狂风,正把晁盖新制的帅旗半腰吹折。
众人见了,尽皆失色。吴学究连忙进谏,说道:“哥哥才出军,风吹折帅旗,於军不利。不若停待几日,却去和那厮理会。”晁盖见他又阻拦自己,就说道:
“天地风云,何足为怪?趁此春暖之时,不去拿他,直待养成那厮气势,却去进兵,那时迟了。你且休阻我;遮莫怎地,要去走一遭!”
吴用看看劝不住,忽然想起了那一匹宝马,就说:“为了壮行色,抵御刚才折旗的晦气,请哥哥骑上那一匹宝马出战。”晁盖听了,大喜!与宋江换了坐骑,骑宝马引兵渡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