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亲睹火炮
男人是山2024-10-22 15:534,305

  蔡京是相,出门的仪仗一定会比李隼大人排场。这是王敦想到的事情。但是,他没有想到,他观看一次大炮射击,会排场到这样的地步。

   

  前面,是一个內侍方队,他们举了尚书省的旗帜,还有专门的人鸣锣开道。一个个显得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后面是蔡京的官轿子,由八个人抬着。

   

  轿子左右两侧是骑着高头大马的武士护卫,后面又是一个内侍方队,再后面,竟然会出现了几辆大车,车子后面不是封闭的、坐人的车厢,而是囚车木笼子。

   

  王敦一看,蒙了!难道说,车上装了囚犯,要处决?一想,不对啊,处决犯人是秋季,现在季节不对头,再说,这马蹄镇也不是专用的刑场啊!

   

  因为队伍庞大,铁匠铺前面的小街容纳不下这样的阵仗,队伍只好从后面村庄的大道上走来,王敦和李隼大人来到铁匠铺,没有看到人。

   

  只好来到后面院子里,越过那一片空荡荡的庄稼地,跪到大路旁边迎接。王敦对于官场跪的礼节实在是感到别扭。男人只可以跪天跪地跪父母,凭什么要给那些官员下跪?

   

  可是,在官场,官大一级压死人,你不跪,就是大不敬,就办不成事情。再说,下跪的不是自己一个人,是一群人,法不责众嘛!也就是怀了这种心理,才勉强跪下去。

   

  看到他们,执事知道到地方了,便将队伍停住。有人掀开轿子帘,蔡京下来,连忙对他们喊道:“请起,请起!”人们站起来,李隼介绍王敦、其他主事,然后介绍铁匠铺的人。

   

  王敦越过蔡京的仪仗队,很想看清楚他后面的木笼子里装了什么玩意儿?但是,模模糊糊看不清。又不好意思问,只好憋在心里。

   

  面对这种场合,王敦毫无经验,多亏李隼大人当过太常寺少卿,明白其中礼仪。他看到一行人停下来,连忙告诉执事,这里不是目的地,还要穿过这一片庄稼地,那个房子才是铁匠铺。

   

  于是,蔡京太师重新上轿,仪仗队穿过庄稼地,向铁匠铺奔,这时,王敦看到这些人失去了刚才的威仪,举旗的人把旗帜放到肩膀上扛着。低着头行走,因为不低头,就有可能被绊倒。

   

  来到铁匠铺后院子里,王敦看到那里摆放了蔡京的太师椅。他坐上去,王敦和李隼就陪同站在旁边。

   

  “开始吧!”蔡京坐好了,告诉他们可以开始了。

  李隼给王敦一个眼色,意思是抓紧时间开始吧!蔡相可是日理万机呢!

   

  王敦大声的喊了一声:“开始!”就听到李大寿毫不含糊地应了一声:“是!”王敦不由得好奇:他的回答,怎么就有了一种职业军人的气质呢!

   

  就看到他摇摇手里的小旗子,一匹马拉了一门大炮过来了。王敦原以为马拉大炮会很吃力,没想到马儿还能跑起来。

   

  到了表演场地,李大寿喊了一声:“缷炮!”几个小伙子就冲上去,把大炮缷下并推了过来,这时候,蔡京喊了一声:“慢!”王敦就让李大寿停止。

   

  就看到蔡京离开座位,走到大炮前面认真的看了看,摸了摸,主要是询问炮筒子是什么木头?打炮时会不会震裂开?

   

  等到王敦回答了,他才回到座位上。这时候,又听到李大寿发出了“开架!”命令。两个小伙子把炮架子拉开,接着又是一声“一发装填!”这样的专业化命令。

   

  王敦就奇怪,什么时候?李大寿变的这样专业了?他好像是去了神话故事里,到炮兵部队培训了似的。

   

  表演继续进行,王敦听到李大寿发出了“准备射击”命令之后,却哑火了,竟然会怔怔地看着王敦。王敦一看,坏了!他应该喊:“目标,草垛”或者是“目标,土堆。”

   

  可是,现在,前面没有了草垛,也没有了土堆,到底是打什么呢?王敦就小声地问李隼大人,李隼大人马上询问蔡京。

   

  没想到,蔡京竟然会说了一声:“打金兵!”啊!金兵?现在,光天化日之下,哪里来的金兵啊!

   

  王敦和李大寿们往前搜索,突然,远处的木笼子打开了,里面的东西好像是洪水猛兽蹿出来。

   

  开始,王敦听到狗吠,以为是狗。没想到,看到后面那些东西跑起来笨笨的样子,就猜想她们应该是猪了。让猪狗充当金兵,倒是很贴切。

   

  别看是猪狗,跑起来速度飞快。李隼大人看了看,忽然发现了什么,就问蔡京:“恩相,这猪毛怎么是红色的?”

   

  蔡京笑了笑,说道:“什么红色的?那是野猪。皇家饲养的。”哦,为了试验大炮,他竟然会把皇家饲养的野猪也找来了?看来,蔡京对大炮的杀伤力很重视。

   

  野猪很凶猛。王敦看到李大寿还发呆,马上大声地提醒:“目标,金兵,射击!”就听到李大寿立刻重复了他的话,顿时,“轰隆隆”一声响,一发炮弹飞了出去。

   

  就听到跑在前面的野猪和狗一声声惨叫,随后被炮弹炸得飞上天去,又重重地摔下来。顿时,传来一股子肉和毛发烧焦的味道。

   

  后面的猪狗看到前面的同类壮烈了,立刻调头,向侧面跑过去,李大寿可不想放过它们,立刻追加了两个炮弹,向两边逃跑的猪狗也被消灭了。

   

  当然,猪狗里也有老奸巨猾的,它们慢慢腾腾下车,躲避在后面观察情况,看到前面的战友被炸,索性不动,站在那里看起了热闹。

   

  “那里还有两个人,能不能干掉它们?”蔡京居然真的把猪狗当成了金兵,要求大炮彻底地消灭它们,不留后患。

   

  王敦一看,有点够呛。因为,距离太远了!大炮射程最远不过200步,那两头野猪,离这里至少300步。

   

  可是,没想到,李大寿一炮打过去,那两头野猪真的就被炸到了天上,然后重重地摔下来。

   

  王敦一看,乐坏了!就悄悄问李大寿:“最后一炮怎么打这么远?”他告诉王敦:“多填火药,打的就远呗!”

   

  原来,这些人为了增加射程,特意搞了实验啊!接着,王敦又想起一个问题:“今天你的指挥,怎么那么专业?”他说:“我是按照《炮兵操典》做的啊!”

   

  王敦蒙了!大炮刚刚出现,哪里来的《炮兵操典》?他说:“是主事老爷仲敬畏给我的。说是以后的大炮操作都是照这个做。”

   

  后来才知道,那一天李隼大人来参观大炮射击时,仲敬畏听了王敦对大炮射击规范动作的讲解,就认真的记录下来,回去整理成一个小册子,叫《炮兵操典》。

   

  王敦就问仲敬畏:“为什么想起来做这件事?”他说:“大炮威力这么大,将来皇上一定会成立皇家炮兵部队。

   

  “部队训练时,不得用教材吗?我看你讲的那些事情就是经典知识,就整理下来了。”

   

  王敦心里话,这个人真有心计,不光是是信任自己,还从行动上支持自己的事业,应该是得力部下了。就想,能不能让他做自己的副手,为他谋一个员外郎的位置?

   

  库司还有两个员外郎的职位空缺,仲敬畏很适合这个位置。这样的事情只能自己来做了。又一想,只要我与李隼大人说了,他不应该反对吧!

   

  果然,王敦与李隼大人一说,他就点头同意了,并且让王敦自己去吏部找李光尚书沟通。仲敬畏担任了员外郎,不负众望,连续几天奋笔疾书,写出了《炮兵部队组建方案》。

   

  这些内容,都是根据王敦平时对炮兵部队的设想写出来的。所以,《组建方案》一完稿,王敦就送到了李隼大人面前。

   

  这时候,王襄尚书突然找王敦谈话。王敦想,王襄是兵部尚书,是自己的一把手领导。可是,因为不受皇帝待见,他基本上像是退休了一样。

   

  部里什么事都交给李隼大人处理,所以、部里的人,包括自己,平时与他接触就少了许多。有了事情一般都是找李隼大人请示。现在,这个“边缘人”找自己干什么呢?

   

  来到他的公事房,王敦恭恭敬敬叫了一声:“王大人!”王襄说:“我没有别的事,就是想和您聊个天儿。”王敦说:“王大人客气,有什么吩咐你尽管说,我一定照办!”

   

  王襄也不绕圈子,直接问王敦:“听说你要组建炮兵部队,你准备挑选哪一支人马呀?”王敦说:“这种事,得蔡京太师、或者是您和李隼大人定夺吧?”

   

  王襄说:“如果他们征求你的意见,你一定要选禁军的飞虎营。”王敦就问:“为什么?”

  王襄说:“因为,我不想让你明珠暗投!”

   

  接着,王襄告诉他:“宋徽宗即位之初,从父兄手中接过了改革变法的重担,继续推行新法,颇有明君气象。

   

  “但是好景不长,他开始以行新法之名,四处横征暴敛,打压旧党大臣和新党之中的正直大臣,新旧党争愈演愈烈。

   

  “表面上,宋徽宗实行新法。支持新党,但是,这么多年来,他又怕新党做大,所以一直想用另一只力量来牵制新党,这就导致他在很多问题上摇摆不定。

   

  “所以,你作为新人,也应该注意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现在,朝廷里童贯一伙、高俅一伙,都是自私自利的贪官,唯独蔡京,执政期间为老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

   

  “别的不说,就拿他建立的居养院,救了多少人啊!”

   

  哦,听到这里,王敦不由得想起县城书院老师讲的蔡京推行的社会救济制度的先进性来。王敦记得,教授讲的蔡京的社会救济制度,主要有三种: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

   

  而居养院,相当于孤儿院,专门抚养那些失去父母亲孤儿的机构。

   

  说道这里,王襄突然问他:“你知道我为什么要你选择飞虎营吗?”王敦摇摇头,说“不知道。”他对于禁军,确实是一点了解也没有。

   

  王襄告诉他:“因为,飞虎营里的士兵,大部分都来自于蔡京举办的居养院的孤儿。他们无家可归,来飞虎营当兵是蔡京为他们安排的一条出路。所以,这些人打起仗来特别勇敢。”

   

  哦,听到这里,王敦明白了!说道:“既然大人这样说,敦一定照办!”其实,禁军队伍成千上万。

   

  他的炮兵部队刚刚组建,不过是需要几百人,最多也就是一千人,选谁都是选,何不选择蔡京最放心的人呢!

   

  王敦禀报了李隼大人,来到飞虎营考察,看到那些人体魄健壮,尤其是他们的臂力特别强,将来端炮弹、操作大炮没有问题。

   

  既然飞虎营成建制变成了炮兵营,王敦就把铁匠铺里的四十门大炮拉到了营房,供炮兵营训练使用。仲敬畏就理所当然担任了第一任教官。

   

  这一天,仲敬畏把采购火炮款项的单子交给王敦签字, 王敦一看,上面已经有了六个签字,分别是李隼、王襄、蔡京,还有三司长官的名字。

   

  王敦就问他:“签这么多字,很麻烦吧?”他说:“我有诀窍:先找兵部两个大人签字,再找蔡太师,只要太师大笔一挥,后面的人签字都没有问题了。”

   

  王敦一看,数额竟然会是四万两银子,就问:“为什么这么多银子?原来不是说一门炮一百两吗?四十门炮四千两银子足够了。”

   

  仲敬畏连忙说道:“还有炮弹的钱呢,每一发炮弹银子三十六两,我订购了一千发炮弹,你算一算多少钱?”王敦就说:“好了,你就照着办吧,别把钱花冒了就行。”

   

  实际上,既然王敦对仲敬畏下放了权力,就不应该再问这问那了。显得信不过,但是,大数自己必须掌握,因为还有上级领导管理他,监督他,就算是信任下级,也不能放任自流。

   

  《炮兵部队组建方案》通过了审批,仲敬畏提出一个炮兵基层单位机构设置的意见来,王敦看了以后,觉得不错,就让其他几个主事一起来参加讨论。

   

  他的意见是,根据几次射击表演具体情况看,每一门炮可以配备五个人。其中:炮长一人,副炮长兼瞄准手一人,大炮开架兼炮弹装填手两个人,驮炮驾驶员(马夫)一人。

   

  这样,每一门炮为一伍,每十门炮为一队。十个炮队为一个炮兵营。正好五百人。除了正式操作大炮的士兵,各营可以自行配备炮弹运输队人员若干。

   

  “别若干了,干脆,规定个具体人数。不然的话,有的营说人员不够用,有的营说人员用不了。还是整齐划一好!”有的人提出不提意见来。

   

  “敬畏,你就再考虑考虑。我觉得也是规定具体人数好。”王敦看到蔡府的张干办来了,不知道有什么事,就停止了讨论,让大家休息一会儿。

   

  

继续阅读:62 大名告急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水浒之夺回梁山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