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丫鬟管家
男人是山2024-10-19 09:432,052

  

  一听这话,王敦不由得哦了一声,知道她说的不错。接着她又说:“别看我是个书房丫鬟,可是,这个家里外面的田产地亩,家里的针针线线,都在我心里装着呢!

   

  “你家老夫人之所以让我做你的妾,就是想把这个大管家的责任交给我。你难道就一点也不理解?”王敦一听,似乎是明白了。

   

  过去,哥哥只是管理外面种地的事情,家里过日子的大事小情,都是母亲说了算。现在,哥哥已经结婚分家单独立门户了。

   

  母亲渐渐地年老,这个大管家的职责,扈四娘那个娇小姐能够接过来吗?如果红线说的是心里话,这个人对于王家,还真是不可或缺呢!

   

  红线走了,母亲又对王敦说了这样的意思。王敦倒是没有三妻四妾的欲望,但是,看到母亲年迈,孝顺的道理让他不得不就范了。如果让红线留下来,可以解除母亲的管家之苦。

   

  如果让红线走了,家里就没有了主心骨。还要让母亲累上几年、十几年。一想到这里,就顺从了母亲的意思。

   

  只是,这样的好意,不知道扈四娘做何感想?这时候王敦才体会到,现在的婚姻制度是何等荒唐?两个人根本就不了解或者说不认识,就可以同床共枕做夫妻了。

   

  王敦之所以认可了与扈四娘的亲事,除了认可父亲订的娃娃亲,也是靠着扈四娘主动参加父亲丧礼的举动了解她的。

   

  虽然他与她见了一面,但是,将来,她是不是自己心中的样子?还很难说。唉!这种事,听天由命吧!如果将来扈四娘不认可这件事,非要自己管这个家不可。那就得让红线让贤了。

   

  让王敦想不到的是。连他的婚礼,都是红线张罗办的。嫂子自以为不是当家人,不好意思管家里太多的事情。

   

  母亲这个小脚女人虽然想事情周到,但是,跑跑颠颠的事情毕竟是年龄不饶人,有些做不动了,只好交给红线去做。

   

  譬如,结婚请鼓乐班子是一件大事。红线就去找自己的父亲商量这件事。她父亲说:“既然探花郎答应娶你做妾,他结婚也等于我嫁女儿,我一定办的红红火火!”

   

  他把自己的师兄弟、徒弟都找到自己家里,说了这件事。人们都答应好好的热闹一场。于是,在婚礼那一天,就出现了十几个人组成的大型鼓乐队伍。

   

  只是,在扈四娘的花轿后面,不知不觉跟了一乘小轿,轿子里面就坐了他女儿红线。这件事王敦没有想到,就连扈四娘也莫名其妙。

   

  开始,商量迎娶的事情时,扈四娘要求自己的花轿后面再安排一乘小轿,让自己的陪嫁丫鬟凝香坐里面。母亲不同意,觉得陪嫁丫鬟配不上花轿。

   

  可是,现在,将来的妾却坐在花轿里,这算是怎么回事?难道说,自己的陪嫁丫鬟比将来的妾矮几分?后来,扈四娘问这件事,连母亲也瞠目结舌了。

   

  好在婚礼当天并没有因为这件事闹起来。因为,红线知趣,知道这件事是她父亲与王敦母亲合谋做的。

   

  她没有跟着新娘子进入拜天地的现场,而是自己让小轿子直接去了王敦哥哥嫂子院子里。哥哥嫂子招待她喝了喜酒,吃了喜饭。

   

  她就自以为是王敦的人了。马上来到王敦的新房小楼里,安排王敦与扈四娘晚上合卺的那些仪式。乡亲们看到她这个样子,就称呼她为“二少奶奶!”

   

  她就颇为自豪地答应了。还大大方方向他们撒了喜果子。看到她忙忙碌碌的样子,母亲感叹一声:“多亏有这个红线了!将来在这个家里,谁也不能欺负她!”

   

  中国婚礼的程序太复杂,在宋朝更是麻烦。白天婚礼程序已经累得人疲惫不堪了,晚上进入洞房,还是说道多多。例如,晚上进入洞房,只是两个人很私密的事情。

   

  但是,在铺床这件事上,也要安排仪式,那就是安排一个子女双全的妇人铺床,一边铺床还要一边唱喜歌:敲打柜、敲打箱,姑娘儿子一大帮。云云。

   

  来铺床的嫂子不会唱歌,让她守着那么多闹洞房的人唱喜歌实在是难为她。她就让旁边闹洞房的小伙子们代唱,反正就是图个喜庆。小伙子们就大声地唱喜歌,嫂子就铺床。

   

  因为王敦在村里同龄人不多,闹洞房的人也稀稀拉拉。他们来了就是求新娘子给他们拿喜果子吃,吃完了,肚子里有货,就开始嬉皮笑脸说笑话。

   

  说了一会儿笑话,铺床的大嫂就说:“刚才你们吃了喜果子,喝了那么多茶,该滚蛋了!”小伙子们就笑话大嫂:

   

  “人家小两口没有赶我们走,你凭什么赶我们走?是你自己想回去睡觉了吧!”大嫂骂了一声:“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算是结束了闹洞房的节目。

   

  把闹洞房的人送走了,铺床大嫂就笑了笑说道:“探花郎叔叔,快快入洞房吧!”王敦给大嫂拿了喜果子,正要进入期盼已久的洞房,没想到,扈四娘给他制造了麻烦。

   

  入洞房倒是没有什么障碍,自己的家里,毕竟可以随便走的。但是,接着往下进行,就有麻烦了。来到洞房,扈四娘就猝不及防问了王敦一句话:

   

  “敦儿,说!你和丫鬟红线,过去是不是‘偷’过?”王敦一听,去!这叫什么话?我是个正人君子,怎么会与自己的丫鬟“偷”?

   

  再说,就算是“偷”,也是合情合理,有什么值得追究的?王敦觉得一定是今天红线的表现太过抢眼,让她这个新娘子吃醋了。

   

  马上就说:“我父亲遇害之后,红线才到书房伺候我。当时我一门心思都在考试上,哪里有那种心思?”

   

  “好了好了!就算是有,我也不在乎。我就学苏小妹,上床前与你开个小玩笑。探花郎,你读了那么多书,上床前,给我作几首诗吧!”

   

  啊!学苏小妹?王敦就想起苏东坡的妹妹在洞房里试验新郎官才华,出题目要新郎官作诗的事情。他们俩那是相互不了解,不得不用这种方式相互试探对方。

  

继续阅读:39主妇示威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水浒之夺回梁山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