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爽从未想过,她这个小会展公司的小策划,有朝一日会负责接待像绯焰教授这样级别的学术大牛。
绯焰,国际知名的能源与环境学科学家,年纪轻轻便已是多所顶尖大学的客座教授,学术成果斐然,经常出现在高端学术论坛和国际新闻中。
照片上的他,拥有一头火焰般耀眼的红色短发,梳得一丝不苟,碧绿的眼眸如同最纯净的猫眼石,深邃而充满智慧,五官立体俊美,带着混血儿特有的魅力,一身合体的西装,学术权威的气场与模特般的外形结合,让人过目难忘。
这次,他受邀来本市参加一个重要的国际能源峰会,而苏爽的公司负责峰会部分外围的交流活动和嘉宾接待。
当她拿到接待名单,看到“Prof. Flame Scarlet”这个名字时,手都抖了一下。
第一次见到真人,是在机场VIP通道口。
绯焰教授在一众随行人员的簇拥下走出来,比照片上更具冲击力。他身姿挺拔,步伐从容,正在用流利的英语与助手快速交代着什么,语速快,逻辑清晰,碧绿的眼眸专注时,仿佛能洞察一切。
苏爽赶紧上前,用提前练习了无数遍的英语自我介绍并引导行程。
绯焰教授的目光落在她身上,礼貌却疏离,微微颔首:“有劳。”
他的声音低沉悦耳,带着标准的牛津腔,但那种居于象牙塔顶端的距离感,瞬间将苏爽划分到了“工作人员”的范畴。
接下来的几天,苏爽深刻体会到了这位天才学者的“难搞”。
他对细节的要求近乎苛刻,行程表必须精确到分钟,用车内的温度、饮用水的品牌、会议资料的字体和排版……都有明确到令人发指的要求。
他思维敏捷,提问一针见血,苏爽准备的许多常规接待方案都被他否定了,要求更具深度和效率的交流安排。
一次,因为合作方临时变更了一个小型研讨会的地点,虽然苏爽第一时间通知并做出了补救安排,还是耽误了绯焰教授宝贵的十五分钟。
他虽然没有大发雷霆,但那双碧绿的眼睛看向她时,充满了不赞同的冷意:“苏小姐,在我的领域,时间是最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苏爽被说得面红耳赤,又是愧疚又是委屈,却无法反驳。
她只能更加拼命地工作,提前预判各种可能,将行程安排得滴水不漏,甚至熬夜查阅了大量能源领域的背景资料,以便能更好地理解他的需求,应对他偶尔突如其来的专业提问。
她的努力和韧性,似乎渐渐落入了那双锐利的绿眸中。
一次学术沙龙后的晚宴上,一位本土企业家带着几分炫耀和固执,用不太专业的术语大谈特谈一种明显存在技术缺陷和环境风险的所谓“创新能源方案”。
在场不少人都听得皱眉,但碍于情面没有打断。苏爽在一旁负责协调,也听得直捏汗。
就在气氛有些尴尬时,一直沉默品酒的绯焰教授忽然放下酒杯,用清晰而平和的中文开口了。
他没有直接反驳那位企业家,而是从最基础的物理原理讲起,辅以翔实的数据和国际上的最新案例,层层剖析,逻辑严密得像一篇精妙的学术论文,轻而易举地指出了对方方案中的谬误和潜在危害,最后还给出了几条更具可行性的建议方向。
他语速不快,却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整个宴会厅都安静下来,只剩下他沉稳的声音。
那位企业家从一开始的不服气,到后来的面红耳赤,最终心悦诚服地表示受教。
苏爽站在不远处,看着那个在人群中侃侃而谈,浑身散发着理性光芒与专业自信的男人,心跳莫名漏了一拍。
那一刻,她看到的不是一个挑剔难搞的客户,而是一个真正热爱并致力于改变世界的学者。
晚宴结束后,苏爽在整理资料时,绯焰教授走了过来。
“苏小姐,”他的声音依旧平静,但少了几分之前的疏离,“今晚的安排,很好。尤其是你准备的那些本土企业背景资料,很有帮助。”
苏爽受宠若惊:“这是我应该做的,教授。”
绯焰教授看着她,碧绿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探究:“你对能源领域感兴趣?我看你准备的资料,不像完全是外行。”
苏爽有些不好意思:“临时抱佛脚学了一点皮毛,在您面前班门弄斧了。”
“不,”绯焰教授难得地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如同冰雪初融,“你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很出色。比很多我带的初级研究员都要强。”
这是他对她工作的最高肯定。苏爽的脸微微发热。
峰会结束后,按照计划,绯焰教授本该直接飞往下一个国家。
然而,他却以“需要进一步考察本地新能源应用实例”为由,将行程推迟了几天。这个“考察”,自然而然地落在了苏爽这个“最佳向导”身上。
这几天,不再是紧张的公务行程。绯焰教授卸下了部分学术包袱,展现出了苏爽从未见过的一面。
他会穿着舒适的休闲装,让苏爽带他去逛本地最有烟火气的菜市场,对各种没见过的食材充满好奇,还会用他那严谨的思维分析不同摊位的定价策略。
他会坐在街边不起眼但味道正宗的小店里,笨拙地学着用筷子,被辣得额头冒汗却眼睛发亮,称赞这才是“有生命力的热量”。
他会和苏爽讨论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文化脉络,他的见解独特而深刻,让苏爽大开眼界。他也开始询问苏爽的生活,她的梦想,她对这个行业的看法。
苏爽发现,褪去“教授”的光环,绯焰其实是一个内心丰富、对世界充满好奇、甚至有点可爱笨拙的人。
他的理性之下,包裹着一颗温暖的心。而他那双能洞察微观粒子的碧绿眼眸,落在她身上时,似乎也渐渐多了些不一样的温度。
一次,他们参观一个郊区的太阳能示范村,回程时遭遇暴雨,山路暂时被封。两人被困在一个小小的候车亭里。
天色渐暗,雨幕如织,狭小的空间里只有他们两人。
苏爽冷得有些发抖,绯焰教授犹豫了一下,脱下自己的外套,披在了她身上。外套上还残留着他身上淡淡的、像雪松又像书卷的气息。
“谢谢。”苏爽小声说,心跳加速。
绯焰教授看着她被雨水打湿的刘海和微微泛红的脸颊,沉默了很久。
雨声敲打着亭顶,像是密集的鼓点。
“苏爽,”他忽然开口,叫了她的名字,不再是疏离的“苏小姐”,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有些朦胧,“我的人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图书馆和讲台之间。数据、公式、理论,这些是我最熟悉的语言。我一度认为,理性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唯一途径。”
他顿了顿,碧绿的眼眸深深地看着她,仿佛在进行一项重要的观测:
“但遇见你之后,我发现了一些……无法用数据模型解释的变量。你的活力,你的坚韧,你看待世界的那种……独特的、充满感性的视角,像一道意外的强光,照进了我过于秩序化的世界。”
他的告白,如同他发表的学术报告,严谨,清晰,却带着一种震撼人心的真诚。
“这或许不符合最优化的决策模型,存在很多不确定性风险,”他微微苦笑了一下,“但我想尝试一下这个新的课题。苏爽,你愿意……成为我接下来最重要的研究项目吗?以……伴侣的身份。”
苏爽看着眼前这个一本正经说着“情话”的大学者,又是想笑又是感动。
她踮起脚尖,在他因为惊讶而微微睁大的绿眸注视下,轻轻吻了一下他的脸颊。
“绯焰教授,你这个研究项目,我接了。不过,我可不是小白鼠,我要当你的首席研究员助理。”
雨停了,月光透过云层洒下来。候车亭里,理性的科学家终于承认,有些反应,是方程式无法预测,却足以改变整个生命轨迹的心动。
他们的爱情,是理性与感性的奇妙融合,是实验室外的另一场盛大探索。
而苏爽,就是他最新发现、也最想穷尽一生去研究的,那颗独一无二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