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景熙帝的目光在几个答卷尤为出色的考生身上稍作停留。
当他看到宋瑞峰的试卷时,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赞许。
这个来自北地,举家南迁的考生,在策论中提出的边境贸易与民生安置之策,切中了他这些年来一直在思索的要害。
景熙帝微微侧首,对侍立在侧的内阁首辅低声道:“此人倒是有些见地,不似那些只会引经据典的腐儒。”
首辅会意,他躬身回道:“陛下圣明,此子名唤宋瑞峰,正是陛下前些时日特批进国子监进修的那位。”
景熙帝闻言,目光又在那份答卷上停留片刻,随即抬手示意。
侍立一旁的太监立即高声道:“宣贡士宋瑞峰上前答对。”
宋瑞峰正垂首静立,忽闻自己的名字在肃穆的大殿中响起,心猛地一跳。
那一瞬间,他仿佛回到了现代,回到了学生时代,在课堂上被老师点名答题时的无措,连呼吸都窒了一瞬。
但他很快稳住心神。
从他们一家忽然穿越到古代之后的历练,早已将他的心性磨砺得坚韧。
他暗暗将那些杂念压下,脑海中迅速掠过准备多日的应对之策。
他稳步出列,举止从容不迫,向着御座的方向恭敬行礼,每一个动作都恪守着礼官的教导,显得端正而沉稳。
只是那微微用力扣在掌心的指尖,透露了他内心的那一丝波澜。
景熙帝居高临下的看过去:“宋瑞峰,你之策论,朕已阅览,其中关于民生,吏治,边贸之策,颇有新颖独到之处,你可知何为治国之根本?”
宋瑞峰心中一凛,他深吸口气,语气沉稳,不疾不徐的回答道:“回陛下,学生以为治国之根本,在于安民强国,安民者若能使百姓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国富民强,方能天下太平。”
他首先点明了核心,语气掷地有声。
他接着详细阐述:“强国者整肃吏治,赏罚分明,广开言路,选贤任能,使朝堂清明,国力昌盛,若官员贪腐,民怨沸腾则国之不国,故而,清正廉明之官吏,乃是强国之基石。”
他将儒家经典中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念巧妙的融入其中,又结合现代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一些发展理念。
“至于边贸,则应以互利互惠为原则,非但能为大周带来草原的羊毛皮草,药材等物产,亦可将我国的茶叶丝绸,盐巴等物输往边关,互通有无,此举不仅能促进边境经济繁荣,更能增进两地的感情,消弭战乱之祸,从而确保边境安稳。”
宋瑞峰结合了儿女草原之行的亲身经历和宋家产业的实践,将边贸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国家安稳的层面。
景熙帝听着,眼中闪过赞赏。
他的目光此时带着一丝探究:“你之策论中提到绩效考核与市场调节之说颇为有趣,可否详细解释一番,此二者,何以用于我大越朝堂与民生?”
宋瑞峰知道这正是他展现自己独到见解的机会。
他从容不迫的解释:“回陛下,所谓绩效考核,乃是为官吏设定明确之目标,定期考评其完成情况,如我宋家铺子管理伙计,设定每日所需售卖之量,每月所需赚取之银,若超额完成则有奖励,若未能完成则需检讨并且改进,如此可激发的官员积极性,杜绝尸位素餐,提升为政效率。”
他用自己家族生意中的实际案例,将现代管理学中的KPI概念,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给景熙帝。
“至于市场调节,”宋瑞峰接着说,“如京城百姓购买米粮,若米多则价贱,米少则价贵,朝廷若能洞察市场之变化,不过多干预,仅在关键之时略加引导。
如遇丰年,可适当收储余粮,防止谷贱伤农,遇灾年,则可开仓放粮,平抑物价,避免奸商囤积居奇,如此,民生物价便可趋于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他巧妙将供需关系和宏观调控的经济学原理,融入到古代理念中。
他的回答,让在场的一些老臣也听得频频点头,觉得耳目一新。
一些年轻的贡士面露惊异之色,对宋瑞峰的见解感到无比佩服。
景熙帝目光变得深邃,他对宋瑞峰的务实与创新颇为赞赏,印象深刻。
他甚至与身边的首辅大学士低声交谈了几句,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肯定。
殿试结束后,宋瑞峰一身疲惫的回到家中,全家人都围了上来焦急询问。
“爹,感觉如何?皇上都问了什么?”宋安沐关切的问着,眼中满是好奇。
宋瑞峰笑着揉了揉她的头,眼中带着欣慰:“为父已尽力了,陛下问了些关于民生吏治的策论,为父都据实以告,至于结果…就看天意吧。”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他心中却充满信心,反正他是将最好的状态展现出来了。
数日之后,金銮殿上传来最终的殿试排名,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城!
“恭喜宋大人!贺喜宋大人!皇上钦点您为二甲第一名传胪!”报喜的太监一路敲锣打鼓,喜气洋洋的来到了宋宅门前,嗓音响彻了宋宅附近的几条街。
“二甲第一名传胪?!”听到消息的所有宋家人都惊呆了!
这个结果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从会试的二甲第七,一跃成为殿试二甲头名,这是何等的飞跃!
这意味着不但学识扎实,更是深得圣心,未来的仕途可谓是前程似锦啊!
宋老头听到消息,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他双手颤抖,哭的不能自已:“传胪...老大他...他得了二甲传胪!列祖列宗在上,宋家不但出了进士,还是二甲魁首!这是何等的光宗耀祖!”
他声音哽咽,几乎语无伦次。
赵氏也喜极而泣,她双手合十跪在地上,不停朝四面八方跪拜:“菩萨保佑,佛祖保佑,老天爷开眼啊!我家老大,竟然成了传胪老爷了!”
苏明华紧紧抱住宋瑞峰,眼泪止不住往下流,声音哽咽得说不出完整的话:“老宋!传胪啊…这、这真是...”
宋安沐和宋安宇姐弟俩先是一愣,随即兴奋的跳了起来。
“传胪啊!我爹中二甲传胪了!”宋安沐激动的拉住弟弟的手,眼中闪着泪光,“这可是二甲第一名,爹也太厉害了!”
宋安宇的声音也喊劈了:“我就知道爹的文章一定能打动皇上!”
他旁边的宋金秋用力拍着自己的大腿哈哈大笑,笑着笑着他的眼圈却红了:“大哥中了传胪!这可是传胪啊…”
吴氏在一旁也是又哭又笑:“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天大的喜事啊!”
宋青阳温雅的脸上也满是喜悦,孙氏牵着女儿的手,激动得声音发颤:“快,快说恭喜大伯高中传胪!”
白露被这气氛感染,高兴的喊到:“恭喜大伯高中传胪!高中传胪!”
陈三罐激动的直搓手,苏老头也是老泪纵横,柳文渊更是当场掐算起来,连声道:“天意,此乃天意啊!”
李牛父子,钱娘子母子,春妮秋菊等下人也都欣喜若狂,宋宅内外一片欢腾,欢呼声震天响。
街坊邻里和交好的商户闻讯后无不震惊,纷纷赶来道贺。
这一刻,宋家的荣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任命也很快随之而来,宋瑞峰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一职,以二甲传胪的身份授此官职,正是实至名归!
翰林院编修是清贵之选,位列储才之地,前途不可限量!
这意味着宋家从今日起,真正从商户之家一举跃升成为令人瞩目的官宦门第。
宋家的社会地位发生了质的飞跃,二甲传胪这个金字招牌。
让宋家成为京城炙手可热的新贵,拥有更广阔,更高层次的交往空间。
王府那边,雍王和雍王妃对这个结果喜出望外。
喜报传来不久,萧钰逸便快马加鞭来到宋宅,他找到宋安沐,眼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喜悦和自豪:“安沐!太好了!二甲传胪!家父家母欣喜异常,已命人即刻准备,三日后便正式遣媒上门定亲!”
宋安沐脸颊飞上两朵红云,声音里带着几分羞涩:“这...这么快就要定亲了?”
萧钰逸见她这般模样眼中笑意更深,他温声道:“父亲说,传胪之喜,正宜双喜临门,母亲已经吩咐下去,要按照三书六礼的规矩,风风光光的办。”
“可是...”宋安沐紧张的掐手,“我还没准备好...”
“傻丫头,”萧钰逸柔声道,“你什么都不用准备,一切有我在,父亲去请了钦天监择选吉日,母亲也去库房挑选聘礼了。”
宋安宇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他笑嘻嘻的说:“姐,你这是害羞了?”
“安宇!”宋安沐羞得直跺脚,转身就要走。
萧钰逸连忙拦住她,他从怀中取出一枚玲珑剔透的玉佩:“这是母亲让我转交给你的,说是萧家传给儿媳的信物,安沐,三日后,等我。”
宋安沐接过玉佩,触手温润,她心中泛起丝丝甜意,抬眸望进萧钰逸含笑的眼眸,轻轻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