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家族大议
念怀2025-10-06 21:554,482

  晚上,一家人在空间里围坐着,谁也没说话,气氛显得有些凝重。

  “爹娘,你们怎么看?”宋瑞峰首先打破了沉默,看向宋老头和赵氏。

  宋老头没有回答,而是慢慢走到那块匾额前,伸手轻轻抚摸着那黑底金字,眼中闪过复杂的神色。

  “临安…”他喃喃自语,“那可是府城。”

  “是啊,府城,”赵氏也走过来,声音里带着犹豫,“咱们这些乡下人,去了那府城,能站得住脚吗?”

  “娘,咱们现在可不是普通的乡下人了。”宋瑞峰指着那块匾额,“咱们有皇上封赏的匾额,有三百两银子,还有周大人的照应。”

  “话是这么说…”苏明华也有些拿不准主意,“可留下镇这边,咱们好不容易把生意给做起来了,这要是都扔下…”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苏老头突然开口,他捋着胡子道,“我看这是个机会,是个难得的好机会。”

  “苏伯,您也觉得应该去?”宋金秋听到他这样说,转头问道。

  “嗯,临安的青山书院,那可是江南最好的学府,”苏老头认真的看向众人,“瑞峰未来要考举人,在那里读书肯定比在这小镇上强得多,还有几个小子,将来也都是要读书考功名的,在府城里机会更多。”

  “苏大夫说得在理!”柳文渊也赞同他的话,点头道,“临安是府城,各种人才汇聚,对孩子们的未来确实有好处。”

  陈三罐一边往嘴里塞吃的,一边狂点头,至于去府城,对未来有没有好处的他不知道,但是他知道府城肯定有好吃的!

  “可是…”吴氏还是有些担忧,“咱们在留下镇待了这么久,对这里也熟悉,这突然要搬到陌生的地方,心里总觉得不安。”

  “二婶没事的,”宋安宇突然开口,“临安肯定比留下镇更繁华,更有意思!”

  “就是就是!”元冬和元序也兴奋的附和着,“去临安!去临安!”

  “你们几个小的懂什么!”赵氏瞪了三人一眼,但她的眼中有了些动摇。

  宋安沐看着众人,没有说话,她心里也在权衡利弊,去临安确实是个好机会,但放弃这里的一切,风险也不小。

  “我觉得…”她斟酌着开口,“咱们可以好好算算账,看看如果选择去临安,需要多少钱,咱们能不能负担得起。”

  “对对对!先算算账!”宋瑞峰立刻赞同,“安沐说得对,凡事都得有个计划。”

  于是,一家人搬了桌子拿了纸笔,开始认真的盘算起来。

  “首先是搬家的费用。”宋瑞峰拿出纸笔,一边写一边说,“雇车马,运东西,路上的吃住,少说也得几十两银子。”

  “到了临安,咱们得先租房子住,”苏明华接着说,“府城的房租肯定要比镇上贵得多,一个月少说也得几两银子。”

  “还有日常开销。”宋安沐补充道,“临安物价高,吃穿用度都比这里贵。”

  “就这么粗略的一算,光是启动资金就得上百两了,”宋金秋皱着眉,“咱们手里的银子能不能够啊?”

  “这个倒不怕,朝廷不是刚赏了咱们三百两,”宋老头提醒,“这笔钱可以用。”

  “对,这三百两,”宋瑞峰点头,“再加上咱们自己攒的,应该够了。”

  “可是这边的铺子怎么办?”孙氏忧心的问着,“总不能就这么扔下吧?”

  “铺子可以交给信得过的人打理,”宋瑞峰想了想后说,“留香居可以交给大膀,他为人靠谱,不过这要问他愿不愿意,至于杏林堂和甜沁斋…可以找个管家管着!”

  “那太平村这边呢?”宋青阳也挺关心村里的产业,“咱们的田地和工坊…”

  “这可以委托林里正帮忙照看,”宋瑞峰抖着笔杆,“里正为人正直,不会亏待咱们,每年收成的时候派人回来收账就行。”

  “小院的那些孩子怎么办?”宋安沐突然想到,“还有义塾,难道要关了?”

  宋瑞峰翻着白眼想着:“要去临安的话义塾也只能关了,小院的孩子们愿意跟着去的就带去,不愿意的就安置在镇上。”

  “这么说来,好像也不是不可能。”这一盘算,赵氏的语气松动了些。

  “关键的,还是要看咱们自己愿不愿意去了!”宋老头突然站起来,他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我问你们,你们真的愿意一辈子待在这小镇上吗?”

  这个问题让大家都沉默了。

  “我不愿意。”宋安沐第一个开口。

  作为一个看过大千世界的现代人,如何可以选,那她绝对是选择去更大的府城发展,故而她语气坚定的说道:“我想去外面看看,想见识见识更大的世界。”

  “我也想去!”宋安宇紧接着姐姐的话尾说,“虽然舍不得这里,但我知道,去临安对咱们家以后的发展会更好。”

  “我们也想去!”元冬元序异口同声。

  “你们这几个小的倒是想得简单,”宋金秋笑着摇头,但眼中也有了决意,“不过说实话,咱们在村里种地,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去府城说不定能有新的机会。”

  “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一点宋青阳也赞同,“虽然有风险,但机会难得。”

  孙氏看着丈夫,又看看孩子们,最后点了点头:“你们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吴氏也跟着说:“我也是,反正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就好。”

  “老大,你们是怎么想的?”宋老头看向大儿子和大儿媳。

  宋瑞峰和苏明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答案。

  “爹,我想去试试,”宋瑞峰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虽然留下镇这里很好,但临安城的机会更大,况且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我也愿意冒这个险。”

  “嗯!为了孩子们,我也同意!”苏明华轻轻握住了丈夫的手。

  宋老头看着儿孙们坚定的眼神,脸上慢慢露出了笑容。

  “好!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这么定下了!”他一拍桌子,“树挪死,人挪活!咱们宋家就搬到临安城去!”

  “好!”众人喊着,声音里满是干劲。

  决定下来后,他们开始着手准备。

  第二天一早,宋瑞峰就去找孙大膀,把留香居托付给他打理的事说了。

  “东家,你们要去临安?”这消息让孙大膀震惊,更震惊的,是东家想把留香居交给他这件事,让他有些头晕。

  “对,周大人升迁,邀请我们一起去临安,”宋瑞峰点头回他后继续道:“留香居这边就托付给你了,我会请个厨师和管家回来,每个月的账目会让他记清楚,年底会派人回来对账,你以后就不用在灶房去了,只管帮我们看管好店铺就成!”

  “竟然东家您能放心把店交给我,那我孙大膀一定会好好的干,绝不辜负你们的信任!”孙大膀拍着胸脯保证着。

  “嗯,我相信你,”宋瑞峰拍了拍他的肩膀,“店里的伙计都留下,工钱照发,你自己每个月多拿二两银子的管事费。”

  “多谢东家!”孙大膀感激涕零。

  安排好了留香居,宋瑞峰又去找林里正,把太平村的田地和工坊托付给他。

  “宋老大,你这是要高飞啊!”听说了这事后,林里正笑着道,“去府城是好事,我替你们高兴!”

  “里正伯,村里的事就劳烦您多费心了,”宋瑞峰诚恳的说着,“每年到了收成的时候,我会派人回来收账的。”

  “放心!”林里正拍了拍他的肩膀,“村里的事有我在!保管给你看好了!”

  安排完诸多事宜,又买人又雇人,把店铺交给管家,宋家人开始整理起家当。

  “这个带上,这个也带上…”苏明华在屋里挑拣着东西,“这个太重,不带了。”

  “娘,贵重的东西,咱们可以放进空间里,”看她犹豫带什么好,宋安沐忍不住过去提醒,“外面只带些日常用的就好。”

  “噢对对对,我怎么把这给忘了。”苏明华一下子恍然大悟。

  宋安宇在作坊里忙活着,他把造纸的设备和原料都整理好:“这些都得带走,到了临安城还可以继续用。”

  陈三罐和柳文渊也在帮忙收拾:“咱们也跟着去临安,到了那边还能帮上忙。”

  “你们确实要跟着去,毕竟知道我们家秘密的人不多。”宋安沐挪揄的看着两人。

  “额…咳咳…那确实是…”说到这事,两人都有点汗流浃背,幸亏宋家都是良善之人,不会干过桥拆河的那一套。

  义塾那边,宋瑞峰站在讲台上,他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不舍:“孩子们,过些日子,我们一家就要搬去临安城了,这义塾...恐怕是办不下去了。”

  这话一出,孩子们都愣住了,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一片失落的声音。

  ”先生,你们真的要走吗?"一个年纪稍大的孩子不舍的问。

  宋瑞峰点点头,看着这些求知若渴的小脸,心里很不是滋味:“嗯,我们不得不走,不过你们放心,我已经和几位夫子都说好了,你们愿意继续读书的,都可以去青山书院,束脩由我们宋家来出,想学手艺的呢,也可以去我们铺子里当学徒。”

  另一边,在小院里,苏明华把消息告诉了钱娘子几人和孩子们。

  “我们要搬去临安城了,”苏明华柔声道,“这一去,怕是很难再回来了。”

  她看向钱娘子他们:“你们若是愿意,可以继续留在这里照顾孩子们,若是有别的打算,我也会给你们安排好去处。”

  苏明华又转向孩子们:“你们也是,愿意跟我们走的,我们一定带上,想留下来的,也会有人照顾你们。”

  钱娘子上前一步,她语气坚定:“夫人,我要跟着你们!宋家对我和狗剩恩重如山,让我跟着去吧,不管是洗衣做饭还是照顾孩子,什么活我都能干!”

  苏明华握住她的手点头:“好,那你就跟我们一起去!”

  张王两人互相看向对方,张寡妇先开口表态:“夫人,若是您信得过,我愿意留下来照顾这些孩子。”

  王寡妇紧跟着表态:“我也是,这些孩子我都照顾惯了,我也愿意留下来。”

  苏明华连连点头:“行!那小院就交给你们了,有你们在这里,我也放心!”

  这事传开后,李牛也来找宋瑞峰:“东家,我想跟着你们一起去临安,我回家跟家里人说了,他们都同意。”

  “好!那就一起走!”宋瑞峰没有二话,立马就同意了。

  这时,春妮和秋菊也走了过来。

  春妮先开口:“老爷,我们是宋家的下人,自然是要跟着主家走的,等以后到了临安,我们还能在新铺子里帮忙。”

  秋菊跟着说:“嗯,我们跟着夫人学了这么多手艺,到了临安一定能帮上忙的。”

  宋瑞峰看着这两个勤快的丫头,欣慰的笑了:"好,那就跟我们一起走。"

  就在宋家忙着准备搬家的时候,一封信送到了宋家。

  信是萧钰逸写来的,字迹龙飞凤舞,透着几分潇洒。

  信里说,他知道了宋家要搬去临安的消息,在信中承诺会在临安提供帮助。

  他特意派了王校尉带着几个手下,沿途护送宋家,保证其安全。

  “这萧世子真真是有心了!”宋瑞峰看完信,不由得感叹着。

  “有他们护送,路上就安全多了。”苏明华也松了口气。

  第三天,王校尉就带着人来了。

  王校尉领着一队人马,排排开的站在他们面前:“宋大哥,世子让我来护送你们去临安,路上有我们在,保证安全!”

  “多谢王校尉了!”宋瑞峰抱拳道谢。

  “客气什么!”王校尉大手一挥,“咱们都是自己人!”

  随着准备工作一点点完成,离启程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过了几天后,宋家人在院子里清点着最后的行李,自家的两辆牛车和雇佣的几辆牛车已经备好,上面装满了各种物品。

  “该带的都带了吗?”宋老头问。

  “都带了,爹,”宋瑞峰点头,“贵重的都“放”起来了,外面这些都是日常用的。”

  “那就好。”宋老头看着那块匾额,已经被小心的包好放在车上,“这块匾额可得保护好了,这是咱们家的荣耀!”

  “放心吧,爹,我们都会看好的。”宋瑞峰拍拍车厢,笑着应答。

  就在这时,镇上好些人都来送行了。

  “宋掌柜,听说你们一家都要去临安,真是舍不得你们啊!”

  “留香居以后还开不开了?”

  “放心!几家铺子都有开,以后大伙儿可以继续光顾啊!”宋瑞峰一一回应着。

  太平村也来了几个村民送行。

  “宋老弟,到了临安好好干啊,别忘了留下镇还有个太平村!”

  “林老哥,我们不会忘的,有空会回来看你们的!”宋老头眼眶有点子湿润了。

  告别的场面温馨而感人,宋家人分别与乡亲们道别着。

  “好了,时辰不早了,该启程了。”宋老头看看天色,大声说道。

  宋家人陆续上了车,王校尉和他的手下骑马护在两侧。

  “出发!”宋瑞峰一声令下。

  牛车缓缓启动,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宋安沐坐在车上,她掀开车帘,看着渐渐远去的留下镇,眼中有着些许不舍。

  “临安,我们来了!”她小小声的说了一句,声音里全是对未来的期待。

继续阅读:第342章 旅途漫漫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小农女空间:逃荒种田两不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