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秋闱竞逐
念怀2025-10-19 10:052,660

  三天后,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

  宋家人在府门口为李牛和李顺送行。

  马车上,载满了给宋季春一家准备的礼物,以及宋家人的期盼和祝福。

  “李牛,一路平安!早日把大姑奶奶接回来!”赵氏抹着眼泪不停的叮嘱着。

  “嗯!主家放心,小的定会把大姑奶奶平安的带回来!”李牛和李顺驾着马车,在宋家人的目送下,缓缓的驶出城门。

  宋家人站在门口久久不愿离去,他们目光一直追随着马车远去的方向,心中充满了对重逢的渴望。

  随着李牛一行人出去寻亲,宋家大院在紧张的期待中,又迎来一件牵动全家人心的大事,三年一度的秋闱隆重举行了。

  全州的学子,无论是贫富贵贱,无论老少,都汇聚于此,只为在这场十年寒窗苦读的大考中,搏得一个锦绣前程。

  这天清晨,天还没亮透,临安城贡院外便已是人山人海,灯火通明。

  送考的家人们或是提着食盒,或是拿着厚厚的棉被,在贡院门口翘首以盼,等待着自家学子入场。

  周围都是紧张而又庄严的气氛,甚至能听到学子们在低声背诵文章的声音。

  宋家大队人马也早早的来到了贡院门口,除了紧张备考的宋瑞峰,其余人也都来了,甚至连元冬元序和白露都来了,几乎是全员出动,为宋瑞峰送考。

  “爹,这是娘给你准备的姜汤,赶快喝了暖暖身子。”宋安沐递过一个还冒着热气的瓷碗。

  宋瑞峰接过喝了一口,感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他看着面前一张张关切而又充满期待的脸,心里也涌过一阵暖流。

  “老宋,这是我缝制的新衣,里面加了厚棉,在号舍里可别着凉了。”苏明华细心的为他整理衣领,眼中带着担忧和不舍。

  赵氏也拉着大儿子的手不住叮嘱:“你别紧张啊,尽力就好!娘在家等你凯旋!”

  宋瑞峰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整个宋家。

  他带着全家人的期望,带着自己寒窗苦读的成果,向家人拱手行礼:“我去了!”

  然后,他毅然转身,随着人流,一步步迈向那扇象征着命运的门。

  贡院里的规矩森严,每位考生都要经历严格的搜身,以防夹带。

  接着他们便会被分派到一间间狭窄的号舍中,独自面对为期数日的煎熬。

  号舍空间狭小,仅容一人,吃喝拉撒都在其中,条件可谓艰苦至极。

  宋瑞峰在号舍里,没有被艰苦的环境影响,他心无旁骛,提笔凝思,将自己所学所悟,尽数倾泻于笔端。

  宋家人在贡院外一直等到考生全部入场,才依依不舍的离去。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宋府都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安静的气氛。

  大家都在默默的为宋瑞峰祈祷,希望他能金榜题名。

  过了几日,考生们终于熬到了时间,宋瑞峰疲惫的从贡院里走出来。

  他脸上虽然看起来有些憔悴,但眼神里却充满了自信。

  “老宋,考得如何?”苏明华迎了上去,关切的拉着他问。

  宋瑞峰笑了笑:“反正我是尽力了,至于结果如何,就看天意吧。”

  然而等待放榜的日子,比考试本身更加煎熬,每天都有无数的学子在茶楼酒肆议论科举,让宋家人也更加忐忑。

  终于,到了放榜之日。

  清晨时分。

  贡院广场上的人比学子进考场那天的人还多,挤满了焦急等待的学子和家属。

  宋家人也早就来到这里,宋家姐弟人小挤到了最前面,以便第一时间看榜文。

  “来了!来了!榜文出来了!”人群中传来一声声高呼。

  随着几名差役将高大的红榜给张贴了出来,整个广场瞬间沸腾。

  学子们拼命向前挤,家属们个个伸长了脖子,紧张寻找着自家亲人的名字。

  “别急!我来找!”宋安宇眼神锐利,在密密麻麻的榜文上寻找着父亲的名字。

  宋安沐在他身后,紧张的拽着他的衣角,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宋安宇额头上渗出了汗珠,宋安沐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周围有人欢呼雀跃,有人失声痛哭,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在人群中交织。

  突然,宋安宇的声音响了起来,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姐!我找到了!爹的名字在榜上!”

  “真的?!”宋安沐睁大眼睛,急忙往前挤了几步,果然在榜单中下游的位置,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

  “爹!中了!你高中举人了!”宋安沐激动到跳了起来,举着手呼喊。

  这个消息瞬间传到宋家人耳中。

  “老大中了?!”赵氏一把抓住宋老头的手,激动得几乎要晕过去。

  “中了!中了!我们宋家要出举人老爷了!”宋老头仰天大笑,老泪纵横。

  苏明华也喜极而泣,紧紧抱住身边的吴氏和孙氏。

  宋金秋和宋青阳也激动到说不出话来了,这意味着他们宋家,彻底在临安城站稳了脚跟,甚至,未来将拥有无限可能。

  宋瑞峰得知自己高中举人,虽然名次不是最靠前,但也稳居中游,这说明他的社会地位再次大幅提升了。

  他看着家人为他欢呼雀跃,心里也充满了自豪和欣慰。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临安城,宋家成为了城里的话题中心。

  庆祝宴席自然是必不可少。

  宋家大院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周正和胖虎,萧钰逸和王校尉,书院夫子和相熟的商户,以及临安城里许多有头有脸的人物,都纷纷前来道贺。

  “恭喜宋兄金榜题名,高中举人!”周正举杯,由衷的恭贺。

  “宋伯文采斐然,实至名归!”萧钰逸也端起酒杯,眼中带着欣赏。

  书院夫子更是对宋瑞峰赞不绝口:“瑞峰能得此成就,老夫也深感欣慰!他日会试,定能再创佳绩!”

  一时间,宋瑞峰从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了临安城里新晋的举人老爷,地位的转变,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

  赵氏在宴席上喜极而泣,她拉着宋安沐的手不停说着:“安沐啊,你爹真给咱们家争光了!咱们宋家,也算是出息了!”

  她深感大儿子为家门带来的荣耀。

  宋安宇也替父亲感到高兴,元冬和元序却在宴席上显得蔫蔫的,大伯高中举人虽然是喜事,但对他们来说压力山大。

  “哥,大伯都中举了,咱们以后是不是要更用功读书了?”元序小声的问元冬。

  元冬叹了口气:“那是自然,夫子肯定会拿大伯当榜样,咱们想偷懒都难了!”

  中举之后,宋府门前车马盈门,前来拜访,请求指教的人络绎不绝。

  宋瑞峰需要学习如何应对这个新的社交圈,如何与这些新结识的士绅名流打交道,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这天,萧钰逸特意来拜访宋瑞峰。

  “宋伯如今高中举人可喜可贺。不过会试在即,宋伯可有何打算?”萧钰逸问道。

  宋瑞峰叹了口气:“会试乃是京城的大考,比乡试要更加艰难,我虽中举,但还需更进一步深造。”

  萧钰逸微笑着说:“宋伯可考虑入国子监进修,国子监乃是朝廷最高学府,里面名师云集,对备考会试,定有莫大助益。”

  宋瑞峰闻言,心头一动。

  国子监进修,确实是个极好的机会,但他想到家里产业和亲人,又有些犹豫。

  “多谢萧世子提点,此事我需再仔细权衡一二。”宋瑞峰先感谢了一波。

  除了庆祝高中举人的喜悦,和宋瑞峰对未来学业的规划外,宋家人心里也始终牵挂着出去寻亲的李牛。

  他们每天都会在门口张望,期盼着能有李牛的消息传来。

  宋瑞峰成功考取举人无疑是光耀了宋家的门楣,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而家庭的重心,也一部分转向了支持他下一步的学业。

  在喜悦和忙碌中,宋家人等着李牛带好消息归来,等着那一家团圆的时刻。

继续阅读:第370章 雁书传讯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小农女空间:逃荒种田两不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