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宋家大队人马从望海镇归来,宋家人的生活节奏便再次被按下了快进键。
宋安沐在休整了几日之后,便开始着手将海边的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
这天上午,她带着春妮和秋菊,在留香居里忙碌着,三人将海产干货摆放在他们特意开辟出来的专柜上。
“春妮,这些鱼干要摆放整齐,用竹篮装好了,上面要再盖一层细纱布,防尘也防蝇。”宋安沐细心的指导着。
“是,小姐!”春妮和秋菊麻利的按照宋安沐的吩咐,将一包包用油纸精心包装好的干货,以及少量用瓷罐装着的鱼露和虾酱,整齐的摆放到专柜上。
专柜上方有一块上好木材雕刻而成的牌匾高高挂起,上面写着三个烫金大字。
宋记海珍。
牌匾下方还用小字注明了这些海产品的产地。
“朱掌柜,这宋记海珍就从今日起开始试售,价格定得稍微高一些,毕竟是海边运来的稀罕物,而且品质也是上乘的。”宋安沐对朱掌柜说道。
朱掌柜看着琳琅满目的海产干货,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小姐,这鱼露和虾酱,可是新奇玩意儿啊!也不知道咱们铺子里的客人能不能能接受。”
宋安沐微笑着说:“初期肯定会有观望者多,购买者少的情况,所以,咱们得想办法推广,回头你让厨子们用这些虾皮和紫菜做几道小吃,比如虾皮拌面和紫菜蛋花汤什么的,免费让食客们尝尝。”
“妙啊!”朱掌柜一拍大腿,“小姐这法子好!试吃最能打开销路!”
除了留香居,甜沁斋也设立了宋记海珍的专柜,赵氏亲自坐镇,向前来购买糕点的客人们推荐这些新奇的海产。
起初,正如宋安沐所料,客人大多是好奇地围观,购买者寥寥。
“这是什么?鱼干?咱们可不兴吃这个呀。”一位夫人捏着鼻子,有些嫌弃的说。
“就是啊,这鱼露闻着味道怪怪的。”另一位小姐也表示怀疑。
但宋家人并没有气馁,他们开始在留香居和甜沁斋进行着试吃活动。
“夫人,您尝尝这虾皮拌面,这是我们用望海镇的特产虾皮做的,那味道可鲜美了!”小二热情的向客人推荐。
一位客人半信半疑地尝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哎呀!这面条怎么这么鲜?!”
“是啊,还有这紫菜蛋花汤,清甜可口,一点腥味都没有!”
渐渐的,食客们开始接受并喜欢上了这些东海风味的菜肴和干货。
特别是那些鱼露和虾酱,因为其独特的鲜味,很快便成了临安城里那些讲究口味的富商巨贾家中的新宠。
“这宋家的海珍,果真名不虚传!我家的厨子,用这鱼露炒菜,味道都提升了一大截!”
“是啊,那个虾酱拌饭,简直是人间美味!我家里现在是顿顿离不开了!”
宋记海珍的口碑迅速在临安城传开,销路也逐渐打开,每天的销售额都在稳步增长,宋安沐及时将这些销售情况,通过信件反馈给了望海镇的宇信。
“宇叔,咱们的海货在临安卖得很好,客人们反响热烈,许多人都在询问什么时候能有更多的品种,望海镇那边可以考虑扩大生产规模了。”宋安沐在信中写到。
宇信收到信后乐得合不拢嘴,他没想到宋家竟然真的能把望海镇的海产卖到临安去,而且反响还这么好。
他召集人手准备扩大生产,并与宋安沐商量,可以再开发一些新的海产品种。
除了宋记海珍的铺货,霓裳阁的新品设计也提上了日程,宋安沐带着她的设计图稿,与林婉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婉儿姐你看,这是我在海边收集的贝壳和珊瑚,我觉得可以运用到设计中。”宋安沐将精美的贝壳和珊瑚摆放到桌子上。
林婉儿好奇的拿起一个泛着珍珠光泽的贝壳:“这些材料真漂亮!安沐妹妹,你有什么想法?”
宋安沐将她之前绘制出来的,海韵系列服饰的图稿展示给林婉儿看:“我想设计一系列以海韵为主题的服饰,布料可以印染海浪波纹图案,颜色以蓝色白色浅绿色为主,给人一种清凉飘逸的感觉,再用这些贝壳和珊瑚,做成扣子或者点缀在衣领袖口处,增加海洋气息,款式上可以设计的轻盈飘逸,像海风吹拂的裙摆一样。”
林婉儿听了连连点头,她拿起其中一幅图稿,由衷的赞叹:“安沐妹妹,你这设计真是巧夺天工!这些飘逸的衣裙配上贝壳的装饰,简直就像海中仙子一般!我相信这海韵系列的衣服首饰推出,绝对能再次引领临安贵女的风潮!”
于是,在两人的通力合作下,霓裳阁的绣娘们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制作工程。
很快,海韵系列的服饰和首饰便在霓裳阁隆重上市。
那些飘逸的衣裙,点缀着贝壳和珊瑚的首饰,果然如林婉儿所料,再次引爆了临安城的时尚潮流。
“哎呀,这霓裳阁的海韵裙子太美了!我穿上都感觉自己变成仙女了!”
“是啊,那贝壳做的发簪也是精致!比那些金银首饰都好看!”
临安城的贵女们纷纷涌向霓裳阁,争相购买海韵系列新品,霓裳阁的名声因此更噪,甚至连京城的贵妇们都派人前来打听这些新奇的服饰。
锦云轩的掌柜见宋家又出了新花样,而且生意越来越好,嫉妒得眼睛都红了。
“哼!不就是些破贝壳吗?能做出什么花样来?!”锦云轩的掌柜气哼哼的对着伙计说,“咱们也去海边弄些贝壳回来,照着他们的样子也做个系列!”
因为他们碍于宋家如今在临安城的名声,以及隐约传出有大靠山的传闻,也不敢明目张胆的使坏,只能暗中较着劲,模仿霓裳阁的设计,但这个行为终究是东施效颦,无法企及宋安沐的创意和精髓。
在宋安沐生意干得风风火火的时候,宋安宇将自己重新设计的简易提水工具图纸,通过信件寄往望海镇的海家。
“宇叔,这是我设计的几款简易提水工具和搬运工具,希望能对望海镇的盐田和渔业生产有所帮助。”宋安宇在信中详细介绍了这些工具的制作方法和使用原理。
宇信收到图纸后立刻组织人手进行制作,果然大大的提升了盐田和码头的作业效率,让海家对宋安宇的才华赞不绝口。
萧钰逸某天带了一些宫中的精致首饰图样,说是送给宋安沐做参考。
“宋姑娘,这些是宫里的一些旧图样,若是能从中汲取一些灵感,或许能做出更精美的首饰。”萧钰逸将图样递给宋安沐,他的语气自然,丝毫没有逾越之意。
宋安沐欣然接受,她仔细翻看着这些宫廷图样,发现其中确实有许多精巧的设计和独特的工艺。
“多谢萧世子!这些图样对我大有裨益!”宋安沐心里开始盘算着如何将这些宫廷元素,与她自己的海洋设计理念给相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具时代特色的作品。
而在这段时间里,宋家人也发现空间的积分又有了新的增长。
墨玉告诉宋安沐,这是因为她成功引入并销售新商品,提升了手工业的缘故。
这让宋安沐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商业发展方向,只要她不断创新,不断努力,积分就会源源不断的到来。
宋记海珍成功上市,霓裳阁的海韵系列大受欢迎,他们此次海边之行的经济效益,也开始在临安城显现了。
宋家人在临安的日子,因为这些新事业的加入变得更加忙碌,也更加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