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杏林春暖
念怀2025-10-08 09:302,508

  两家店铺稳定下来后,宋家人就把精力重心转向杏林堂的开业准备上。

  “现在留香居和甜沁斋都上了正轨,该把杏林堂也办起来了。”宋瑞峰在晚饭时提起这个话题。

  “是啊,我爹他每天闲着也不是个事儿。”苏明华点头同意,“他老人家的一身医术可不能浪费了。”

  苏老头摆摆手:“我倒不急,主要是这临安城看病的地方不少,咱们得做出特色来才行。”

  “外公说得对。”宋安沐思考着,“咱们得想想怎么跟别家区别开。”

  之后经过几天的考察,苏老头带着陈三罐,终于选定了杏林堂的新址。

  在城西一条比较安静的街道上,离居民区很近,但不像东城那么嘈杂。

  “这里很不错。”苏老头指着一处三进的院落,“前院做诊室,中院是药房,后院可以煎药,还能种点药材。”

  宋瑞峰去看了看,确实比留下镇的杏林堂大了一倍不止:“就是这租金...”

  “一月十五两,”房东开价,“这已经很便宜了,要不是看在你们是开药铺的,这房我可不租。”

  “成交!”苏老头一锤定音。

  接下来就是装修。

  这次苏老头要求更高一点,诊室要宽敞明亮,药房要分类整齐,煎药处要通风良好,还专门设了个休息区给病人等候。

  “这可比咱们在留下镇的铺子要气派多了。”陈三罐看着装修图纸,“光是药柜就要做二十多个。”

  “没办法,临安城的药材种类多,不多做点柜子装不下。”苏老头解释道。

  除了之前说的坐堂大夫,苏老头还招了两个学徒,都是本地的年轻人,两人都有一些医学基础,人也老实。

  装修的同时,苏老头和陈三罐几乎跑遍了临安城的所有药市。

  “这家的人参不错,就是价格贵了点。”陈三罐检查着药材。

  “贵点没关系,质量好最重要,”选药这点苏老头很坚持,“咱们杏林堂的招牌就是药材质量好。”

  李牛每天驾车陪着他们,负责搬运那些重的药材。

  “苏老爷,这一车的药材得值不少银子吧?”李牛看着满车的药材。

  “嗯…少说也有二百两,”苏老头点点算算,“不过都是好东西,一分钱一分货。”

  为了建立稳定的采购渠道,苏老头跟好几家药商都谈了合作。

  “王掌柜,以后咱们长期合作,您看能不能给个友情价?”

  王掌柜很爽快:“苏大夫客气了,大家大家都是同行,互相照应是应该的,以后您要什么药材只管开口。”

  经过一个月的筹备,杏林堂终于装修完毕,药材也进得差不多了。

  苏老头选了个黄道吉日开业。

  开业这天,周正和萧钰逸都送来了贺匾,悬壶济世四个大字是周正亲手写的,医者仁心是萧钰逸的手笔。

  “多谢两位大人抬爱!”这两份礼物让苏老头很感动。

  “苏大夫医术高明,这是应该的,”周正笑着道,“以后我们衙门里的兄弟有个头疼脑热,还得麻烦您。”

  “这是哪里的话,能为大家服务是我的荣幸。”苏老头连忙表示。

  杏林堂开业的第一天,病人不算多,毕竟名声还没传开。

  但苏老头对每个病人都很耐心。

  “你这是老寒腿,天一变天就疼的厉害对不对?”苏老头仔细号脉。

  “是啊大夫,疼了好多年了。”老太太愁眉苦脸。

  “没事,我给你开个方子,保证药到病除。”苏老头笑着安慰。

  果然,几副药下去,老太太的腿疼好了不少,逢人就夸杏林堂的药效好。

  “那苏大夫可真厉害,我这老毛病多年了,他几副药就给我治好了。”

  “是吗?那我也要去看看。”

  口碑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钱娘子除了管留香居的后勤,现在又多了个任务。

  负责杏林堂的清洁和伙计们的伙食。

  狗剩也经常在杏林堂的后院玩耍,有时候帮着浇浇花,拔拔草。

  “狗剩真乖,这么小就知道帮大人的忙了。”苏老头很喜欢这孩子。

  “苏爷爷,这些花草都有什么用啊?”狗剩指着药圃问。

  “这个是薄荷,能清热解毒,这个是金银花,能消炎止痛。”苏老头耐心教学。

  开业半个月后,杏林堂来了一个特殊的病人,萧钰逸。

  “萧世子,您怎么了?”宋安沐看到他进门,关切的起身问。

  萧钰逸脸色有些苍白,声音也有些沙哑:“昨日淋了雨,今儿有点风寒。”

  “那赶紧让我外公给看看。”宋安沐赶紧让人进屋里坐着。

  等人坐好,苏老头给他里里外外,仔细的号了脉,开了个驱寒的方子:“萧世子这是外感风寒,不碍事,喝几副药就好。”

  萧钰逸整个人蔫蔫的,他虚弱的点头道:“好,那就麻烦苏大夫了。”

  “那我去煎药,你先在这待会!”宋安沐主动承担起了这个任务。

  她在煎药的时候,偷偷往里面加了几滴灵泉水,萧钰逸喝了药后,很快就出了汗,脸色也红润了不少。

  “这药效真好,我感觉好多了。”萧钰逸惊讶的看着碗里的汤药。

  “我外公的医术当然好了,”宋安沐有点心虚,“您再休息一会儿,等出完汗再走。”

  萧钰逸点点头,坐在休息区里等。

  宋安沐给他倒了杯茶水,两人难得有机会单独聊天。

  “宋姑娘,你对医术也很感兴趣?”萧钰逸破天荒的开口问她。

  “是,有一点兴趣,我觉得治病救人是件很了不起的事。”宋安沐实话实说。

  “那你怎么不跟苏大夫学医?”萧钰逸似乎对这个问题很有求知欲,继续追问着。

  “女子学医不太合适吧?”宋安沐有些犹豫,她这个说法是原身的想法,若是她的话肯定是有兴趣就去学了。

  “谁说的?历史上的女医也有不少,比如鲍姑和义妁都很有名。”萧钰逸鼓励道。

  宋安沐挑眉,没想到他竟然还挺支持女性学技术,不过为了不暴露自己的不寻常,她只能故作惊喜的问了一句“真的!?”

  “当然是真的。”萧钰逸勾唇一笑,“如果你想学,我可以帮你找些医书。”

  “那太好了!”宋安沐很高兴。

  这一次萧钰逸的意外风寒,让不怎么说过话的两人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交流。

  半个月过去,杏林堂起步平稳,凭借着苏老头精湛的医术,和铺子里优质的药材,名声渐渐传开了。

  “听说城西新开了家药铺,叫杏林堂,那个苏大夫很有本事。”

  “是吗?我家老头子的胃病老不好,要不也去试试看?”

  “去吧,我邻居听说就是在那儿给治好腰疼的。”

  每天来杏林堂看病的人越来越多,苏老头忙得不亦乐乎。

  “看来咱们杏林堂算是站稳脚跟了。”坐堂的杜大夫很高兴。

  “是啊,不过这只是开始,咱们要做的还有很多,”苏老头很清醒,“要想在这临安城真正立足,还得继续努力啊。”

  夜晚,宋家人又聚在空间里总结。

  “现在三个店铺都开起来了,总算在临安城扎下根了。”宋瑞峰很满意。

  “是啊,不过接下来的挑战会更大,”宋老头拿着账本翻看,提醒着众人,“生意做大了,各方面的关系也都要处理好。”

  “一步步来吧,”吴氏很乐观,“我看咱们现在的基础打得不错,只要以后稳扎稳打的来,肯定能越来越好的。”

  杏林堂总算顺利开业,宋家人在临安城的根基,也越来越稳固了。

继续阅读:第347章 尘封记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小农女空间:逃荒种田两不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