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说实在的,她一个现代人,从来没有拿起毛笔练过毛笔字,平时也就拿朋友的毛笔来玩玩,一手的狗爪字,哪里敢教梅晚夏和梅冬岳用毛笔写字呢?
所以后来,梅晚秋在院子里将一小块地方围起来,在里面铺满沙子,自己有空就带着两个小朋友认字,平时也是用树枝练字的。
唉,梅晚秋在心中叹息,现在不行了,梅冬岳好歹也要上学了,总不能去学校也拿树枝写字吧,那还不得被笑死啊。
而且那些纸张也不够了,以后梅冬岳开可要用纸来练大字,那需要好多纸呢。
另外,由于自己不会写毛笔字,都是带着梅晚夏和梅冬岳在沙地里练字,所以压根就没想起来要买墨石和端砚,现在也必须安排上了。
可是昨天才过的集市,明天可怎么买得到呢?
这么想着,待小婶子走了以后,梅晚秋赶紧跑出去找在门外打水的梅永良,将这件事告诉了他。
“原来如此,晚秋你别着急,咱村里面有个梅世祥世叔明天要到镇上去买东西,我跟他相熟,所以我们跟着他的车子去就行。”
梅永良还以为是什么大事,一听梅晚秋这么说这心一下子放了下来。
“世叔?哪一个梅世祥世叔?”梅晚秋这是第一次听到这个人的名字。
“哦,对,你不能叫世叔。”梅永良拍了自己脑袋一下,真是懵了,是自己叫世叔,梅晚秋这个辈分应该换一个叫法,“就是世公,小时候他可常来你家找你爹做生意的。你不记得了吗?”
什,什么?是经常到家里是个人?
梅晚秋可没有这个记忆,当初她接收原身记忆的时候本来就是不完整的,她可不能暴露了。
“哈哈哈,是,是林世公啊!哈哈哈。”这个时候只有傻笑才能掩盖真相了。
“是啊,说起你的这个梅世公,那可是一个传奇人物。”
梅永良一边打水一边和梅晚秋说起这个世公的故事。
原来梅世祥也是个有本事的人,从小脑瓜子就比别人好使。人家种田,他跑去做生意,不知挨了多少人嘲笑,说他舍本逐末。
其实这些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早年梅世祥老爹上山不小心摔断了腿,治了好久也不见好,家中将田地卖得只剩两亩了,才勉强保住了老爹的命,但是那以后,干活也不利索了。
最后实在没办法了,他这才想着做点生意。刚开始也亏了许多,但是后来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后来发达了,也就搬到县上去住了。
这次梅世祥回来是因为他发现祖宅竟有些破败了。
梅世祥可是第一个从村子里搬到镇上的人,他怎么能允许自己祖宅变成这样呢?
村里人很是迷信,他们都相信祖宗保佑。
而且他们的的宗族意识也非常强,对于注重祖宅的修缮工作非常重视,若是谁发达了却不修缮祖宅,这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所以这次梅世祥回来,一来算是荣归故里,二来也是为村里做贡献吧!
竟然是个如此励志的人物,梅晚秋点了点头,她向来尊重这样子的人。
或许什么时候她可以向他讨点生意经。
有求于人还让人等着,这是件非常没有礼貌的事情。
所以到出发那日,梅晚秋跟梅永良可一点也不敢耽误。一大早,趁着天还没有亮,他们打着火把就出门了,直往约定的地点走去。
梅永良和梅晚秋走到约定地方的时候,没想到梅世祥和他儿子扬子早就已经到了。
“三叔,杨子。”
梅永良向他们打了一声招呼。
梅晚秋不禁感慨,不愧是那个做大生意大人,这么有钱了还是这么的勤快。
她以为她跟三舅已经很早了,毕竟他们是比约定时间早出门了半小时,没想到人家竟然比他们还早。
果然成功的人都是早起的鸟儿啊。
“不好意思,久等了,久等了。”梅永良赶紧就拉着梅晚秋过去。
“三郎,你客气了啊,三叔我可不爱听。”梅世祥假装生气的拍了一下梅永良的胳膊。
“行了,都别客气了,快上车。”梅扬热情的招呼着。
“今天我们要买的东西多,得去早一些,争取今天就能买完。”
虽然现在天还有些早,但是几人也不敢耽误,赶紧上车就往镇里去。
几人在车上互相问候着这几年的境况,说谈之间这路途也显得很短,时间过得很快,一刻钟左右他们就到了镇上。
约好聚头的时间,梅永良和梅晚秋也不再耽误,赶紧进城去把今天要做的事情都给做完了。
梅永良本想着带梅晚秋到东市那里的最大的书店状元书屋去,但是梅晚秋却忽然叫住了他,“三舅,我们先不去状元书屋,我们先去看看那红果能不能卖?”
“红果,什么红果?”梅永良一脸的疑惑。
“三舅……”对于梅永良的这记性,梅晚秋有些无可奈何,“就上次我们在荆棘地那里捡回来的来的那些红果呀,我不是跟你提到过了吗?早上过来的时候我把它们都给拿出来了。这次来镇上,我就想着它们能不能卖钱。”
“哦哦,对对对,我想起来了,行,那我们就到不远处的那个干果铺去,那里专门收干果的。”说着梅永良就想拉着梅晚秋的手往干果铺去。
“等等,三舅你等等。”梅晚秋挣开梅永良的手。
“三舅,我们不去果子铺,我们去药铺。”梅晚秋很无奈。
“药铺,为啥去药铺啊?”梅永良很惊讶,对梅晚秋苦口婆起来,“晚秋,你可能不知道,这个红果啊,它是个果子,干了以后就是干果,这药铺不收这个的。”
“三舅,本来我也以为这果子就是个零嘴来着。但是前几天冬岳把我做好的干果倒进了我喝的热开水里,我喝了以后,感觉整个人都有些神清气爽起来。我开始还以为我还幻觉呢,后来我还试了好几次,真的是这样。”梅晚秋知道,现在就是看她和梅永良谁能说服谁了。
“可是……”
“哎呀,别可是了,三舅你就听我一次吧,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呀。”梅晚秋对着梅永良就开始撒娇,“要是不行,我们再去干果铺就行了。”
“行,都听你的,你最有主意了。”梅永良好笑的看着梅晚秋,拉着梅晚秋就往东市的大药铺走去。
“呼。”梅永良深吸一口气,鼓起十足的勇气才走进药铺中。
梅晚秋见梅永良这个好似要上刑场的样子,不禁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不就是去个药铺嘛,看把三舅给吓的。算了算了,梅晚秋先一步比走进了药铺。
“哟,小姑娘,你要买些什么呀,拿药方了吗?”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头看见梅晚秋进来不由的打了一声招呼。
他是这家药店的李掌柜。李掌柜仔细看了看梅晚秋,心里有些欢喜,这小姑娘虽然穿着朴素,但是看着是个机灵的小姑娘,他就喜欢这种看起来灵气十足的孩子。
“爷爷,我不是来买药的,我是想来让你帮我看看这是什么的?”
梅晚秋说着就从自己的小背篓里将那红果干取了出来。
李掌柜也不恼,反而很热情的拿起梅晚秋的红果干仔细端详起来。反正今天不是集市,没什么人来,他正闲着呢。
“哎哟,这可是好东西,这可是乌里呀。”李掌柜一脸的惊讶。
“乌里,什么乌里?”梅永良疑惑的发出声。
“这位是?”李掌柜看向梅晚秋。
“爷爷,这是我舅舅。”
“哦哦,原来如此。这乌里是《本草纲目》里记载的一种药物,可以明耳目,延寿。它不止能入药,也可来泡茶,煮粥。不过,这乌里虽好,但不能多吃,天不能超过三钱。毕竟补过了,也不好。”李掌柜详细的给林巧和梅永良介绍着。
其实这乌里是个好东西,这大地方的人都喜欢用它来泡茶,对身体好。
李掌柜拿着手里的乌里翻来覆去的看着,“按道理说,我们这里就算有乌里,也还没到季节啊。”
“这是我们……”
梅永良正要说些什么,梅晚秋在柜台下偷偷掐了他一把,暗示他不要说了。
做生意嘛,没必要这实诚。而且刚才听了里李掌柜的话,她已经嗅到一丝商机。
这红果子果然是个好东西,不枉她和三舅满头大汗的从山上挖下来。
“爷爷,是这样的,我们也是偶然发现了这红果,也没多少。可能是温度原因吧,它比别的地方熟得晚了一些。这个果子也没什么人吃,都掉地上了,我就看着应该能吃,那树上还剩一些没掉的,就给摘过来了。”
李掌柜年纪都这么大了,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梅晚秋这孩子的小动作他自然也看到了,不过他也不拆穿,这孩子是个机灵鬼哦。
他这般想着,这脸上也多了一丝笑意,“小姑娘这样把,你还有多少,爷爷都收了。这东西挺好入药的,爷爷也不坑你,成色好的40文钱一斤,差一些的30文钱一斤。”
这价格其实还是高了了一些的,平常他收的乌里都是给35文钱的。
但是今日他直觉梅晚秋这姑娘和他有缘,也就不计较这几文钱了。
而现在梅晚秋拿来的这些乌里成色看起来也不错,他也不算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