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王牌考察点
微龙唐2025-11-20 17:255,023

  如果说,将一个失败典型毫不留情地推上解剖台,就如同将一个患病的身体赤裸裸地暴露在手术刀下,这不仅需要策划者具备无畏的勇气,更需要他们有直面问题、不回避矛盾的决心和魄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揭示出失败的根源,为后续的改进和提升提供有力的依据。

  然而,与剖析失败案例相比,从全省纷繁芜杂的成功案例中遴选出一个能真正代表未来、压得住全场的“压轴王牌”,则更像是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中寻找那颗最耀眼的明珠,需要策划者拥有敏锐的洞察力、深邃的思考力以及坚定的判断力。这个“压轴王牌”不仅要在众多成功案例中脱颖而出,还要能够承载起整个现场会的期望和重任,成为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标志性范例。

  在付平那份颠覆性的策划案中,“明日之路”这个最终模块无疑是整个现场会的“戏眼”和“灵魂”所在。它就像一部交响乐中最华彩的篇章,需要将之前所有的铺垫、冲突和反思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并通过独特的表现形式,将其升华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给所有与会者带来思想的震撼和行动的启迪。

  正因为如此,这个压轴考察点的选择显得至关重要,也异常敏感。它既不能过于平庸,无法引起与会者的共鸣;也不能过于激进,让人觉得遥不可及。它需要在保持先进性和前瞻性的同时,兼顾现实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真正做到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消息一经传出,省农业厅的门槛,几乎要被踏破了。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一场没有硝烟的“选点之争”,在江汉省的权力场中,暗流涌动。

  全省十几个地市州,几乎都通过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向农业厅、向付平的专项工作组,发起了“公关”攻势。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农业局长们,成了农业厅大楼里的常客。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包装精美的推荐材料和声情并茂的汇报PPT,更有各种盘根错节的人情关系和利益诉求。

  每个人都清楚,一旦被选为这次规格空前的省委现场会的“样板”,就意味着巨大的政治荣誉和实质性的政策倾斜。这不仅仅是一个村镇的荣誉,更是一个县、一个市,乃至一位市委书记、市长的年度最重要的“政绩亮点”。

  一时间,付平的办公室里,各种“明星村镇”的材料堆积如山,仿佛一座小山丘一般。这些材料来自全省各地,每一份都代表着一个村镇的发展成果和潜力。

  其中有些村镇依靠巨额的财政投资,打造出了令人惊叹的万亩花海、琉璃瓦和白粉墙,成为了吸引游客的“网红打卡地”。这些地方以其美丽的风景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还有一些村镇背靠大城市,充分利用城市的资源和市场,发展高端民宿和休闲采摘产业,成为了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城市后花园”。这些地方提供了舒适的住宿环境和丰富的休闲活动,让人们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天地。

  另外一些村镇则引进了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了农业现代化的“工业化样本”。这些地方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每一个“明星村镇”看起来都光鲜亮丽,数据喜人,让人不禁对它们的未来充满期待。

  而在农业厅一间专门腾出来的小会议室里,一场选点评审会正在紧张而微妙地进行着。会议室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巨大的江汉省地图,上面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图钉,密密麻麻地标注了从全省各地报上来的、超过三十个备选的“明星村镇”。

  专项工作组的成员们围坐在会议桌旁,正为了几个呼声最高的备选点争论不休。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认为某个村镇的自然风光优美,适合发展旅游业;有的则认为另一个村镇的农业产业基础扎实,更有发展潜力。大家的意见不一,使得会议气氛变得异常紧张。

  “我还是认为,江州市的‘七彩花田’项目最合适。”产业发展处的一位副处长,正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点,滔滔不绝地说道,“同志们,这个项目,是典型的农文旅深度结合的典范啊!他们可是请了国内顶尖的规划公司来设计的呢,去年一年,接待游客超过百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更是破亿!这是什么概念啊?这绝对是我们江汉省乡村振兴的一张名片,是当之无愧的NO.1!”

  他的语气充满了激情和自信,仿佛这个项目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他的话语如同一股热浪,席卷了整个会议室,不少人都被他的热情所感染,纷纷露出了赞同的神色。

  毕竟,“百万游客”、“收入破亿”这样的数据,实在是太亮眼了,太有说服力了。这些数字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让人无法忽视。

  然而,就在大家都沉浸在对这个项目的美好憧憬中时,一直沉默着听取意见的付平,此时却缓缓地开了口。他的声音并不大,却有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力量。

  “同志,我想请问一下。”他的声音不大,但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第一个问题,这个‘七彩花田’项目,从征地、设计、到建设、营销,省、市、县三级财政,总共投入了多少钱?第二个问题,如果从明年开始,撤掉所有的财政补贴和政策扶持,它自己,能活下去吗?第三个问题,也是最关键的,它的这套‘大投入、大营销’的模式,一个普通的、财政紧张的贫困县,能学得起吗?”

  三个问题,如三支利箭,精准地射向了那个光鲜样板最脆弱的命门。

  那位副处长,脸上的热情瞬间凝固了。他张了张嘴,支吾了半天,却一个问题也回答不上来。因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那个所谓的“典范”,是一个靠着持续不断“财政输血”才能维持生命的“盆景”,它很美,但它无法被复制,更无法在贫瘠的土地上,自我生长。

  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尴尬的沉默。

  付平站起身,走到地图前。他没有去看那些被众人热议的、光鲜亮丽的红点,而是从桌上的笔筒里,拿起一枚最普通的、蓝色的图钉,然后,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的姿态,将它,重重地按在了地图上一个并不起眼的位置上。

  ——齐夏县,曹海镇。

  “我推荐曹海镇。”他环视全场,一字一句地说道,“并且,我建议,它作为我们这次现场会,唯一的、压轴的‘明日之路’考察点。”

  这个决定,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付总,这……是不是有点不妥?”一位和付平关系不错的同事,在会后,悄悄地将他拉到一边,好意地提醒道,“谁都知道,曹海镇,是您当年还在平安县的时候,一手抓起来的点。现在您来做总策划,又力主把它推到这么高的位置上,外面……外面会不会有什么闲话?说您‘举贤不避亲’,说您借机给自己过去的政绩贴金?”

  “瓜田李下”的嫌疑,这是体制内最敏感、也最忌讳的事情。

  另一方面的质疑,则来自于业务层面。有人认为,曹海镇的“三资清理”模式,已经是好几年前的“老典型”了,省里也开过几次小范围的现场会。现在再把它拿出来,是不是有点“炒冷饭”的嫌疑?是不是应该推出一些更新、更时髦的典型?

  面对内部和外部,可以预见的各种质疑和非议,付平的回答,坦然而坚定。

  “只要是为了工作,只要它确实是经过了时间检验的、全省最好的样板,我付平,就不怕任何闲话。”他看着那位好心提醒他的同事,眼神里没有丝毫的犹疑,“我们共产党人搞工作,什么时候轮到要先看别人的脸色,先算计自己的得失了?”

  在随后召开的、由钱思源厅长亲自主持的专题论证会上,付平用一种无可辩驳的逻辑,阐述了他力排众议、坚持选择曹海镇的三个核心理由。

  “第一,它的‘可复制性’最强。”付平对着PPT上的数据图表,分析道,“曹海镇的成功,根子上,不是靠‘大拆大建’的形象工程,更不是靠上级部门的‘财政输血’。它的核心,是内生性的‘制度创新’——通过‘三资清理’,把糊涂账算清;通过‘股权量化’,把老百姓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这种模式,不花财政一分钱,触动的是思想,盘活的是存量资产。这,才是任何一个地方,无论贫富,都能学、也都能学得会的真经。”

  “第二,它的‘生命力’最强。”他切换到下一页,上面是曹海镇近五年的产业发展曲线,“几年前,我们看曹海镇,它可能还只是一个‘盆景’。但经过这几年的持续发展,它已经从一个点,变成了一个面,从‘盆景’,真正长成了‘风景’。它不仅建成了现代化的温室大棚和农产品交易中心,更重要的是,它的产业链,已经向上延伸到了育种和技术研发,向下延伸到了冷链物流和品牌电商。它对周边乡镇的辐射带动效应,已经非常明显。这证明,它的模式,是健康的,是可持续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付平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八度,他的情绪明显变得有些激动起来。

  他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我要通过曹海镇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向全省的干部们证明一个最朴素、但却无比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只要我们有一张好的蓝图,并且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它,只要我们一任接着一任地干下去,就一定能够让这张蓝图开花结果,结出最丰硕的果实!”

  付平的话语掷地有声,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分量。他的目光扫视着全场,与每一个人的眼神交汇,似乎在传递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力量。

  整个论证会现场,原本嘈杂的声音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一片令人窒息的寂静。人们都被付平的激情所感染,被他所阐述的这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所震撼。

  付平的这番话,不仅是为曹海镇“正名”,更是在阐述他自己对于“乡村振兴”这项伟大事业最核心的理解。

  最终,钱思源厅长重重地一拍板。

  “好!就这么定了!曹海镇,就是我们这次现场会的王牌!”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齐夏县。

  县委大楼里,已经升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的吴冲,在接到省农业厅办公厅的正式通知电话时,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他握着听筒,手心全是汗,只是一个劲地、反复地对着电话那头说:“请省厅领导放心!请付总师放心!我们齐夏县,保证完成任务!保证不辜负省委的信任!”

  挂断电话,他一个人在办公室里,来来回回地踱步,兴奋得像一个即将上战场的士兵。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接待任务,这是省委对自己、对齐夏县、更是对当年付平书记在这里挥洒下无数心血的那条道路的,一次最高规格的“检阅”。

  这对他个人而言,既是向老领导、老大哥汇报成绩的最好机会,也是他自己能否走向更广阔舞台的、一次至关重要的“大考”。

  当天深夜,付平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正是吴冲。

  “付……总师……”电话那头的吴冲,声音因为激动,还带着一丝轻微的哽咽,“我……我们……我们一定不给你丢脸!”

  付平完全可以想象得到,此时此刻的吴冲内心是多么的波涛汹涌、难以平静。然而,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说出一些慷慨激昂的鼓励之词。相反,他的语气依旧如往常一样,冷静而沉稳,甚至还透露出些许的严厉。

  “吴冲啊,先别那么激动。”付平缓缓说道,仿佛一盆冷水从天而降,“我已经看过你们县里连夜报送上来的接待方案和汇报材料初稿了。”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却像重锤一般敲在吴冲的心上。吴冲原本激动的心情,瞬间被这几句话给浇灭了大半。

  “我这里呢,就简单提几点意见。”付平继续说道,“首先,所有那些华而不实的布景、展板,统统都给我撤掉!我们要让领导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日常的曹海镇,而不是经过过度包装的虚假景象。”

  吴冲听到这里,额头上不禁冒出了一层细汗。他心里清楚,那些所谓的“华而不实”,其实都是他们费了好大心思才布置出来的,本以为会给领导留下好印象,没想到却被付平一眼看穿。

  “其次,关于汇报材料。”付平接着说,“不要长篇大论地去唱赞歌,要挑重点、说干货。我看了你们总结的那个‘曹海三部曲’,感觉有点自吹自擂的味道了,这个必须得改掉。”

  吴冲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知道“曹海三部曲”是他们县里的一个重点项目,也是他们汇报材料中的一大亮点,没想到竟然会被付平如此评价。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付平说到这里,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加重了语气,“一定要注意细节!任何一个小的疏忽,都可能会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你们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最好!”

  “汇报的时候,不仅要讲你们成功的经验,更要把当年遇到的困难,走过的弯路,甚至现在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短板,都原原本本地摆出来。成功的经验,要说透;失败的教训,更要讲明白。这,才是对来学习的同志们,真正负责任的态度。”

  电话那头,吴冲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他原本准备了一肚子“表功”的话,但在付平这番冷静而深刻的提点下,他瞬间明白了这次现场会的真正意图。

  “我……我明白了!付总,谢谢您!”吴冲的声音,充满了恍然大悟的敬佩,“您放心,我马上组织人,重新准备。我们一定准备好两本账:一本是我们的‘成绩单’,另一本,是我们的‘错题本’!”

  “这就对了。”付平挂断了电话,脸上,才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走到自己办公室的地图前,凝视着“曹海镇”那个蓝色的图钉,心中默默自语:

  “吴冲,曹海镇,全省的书记、县长们,都在看着。这既是你们脱胎换骨的舞台,也是我付平,向省委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扶贫小村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