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三个模块
微龙唐2025-11-21 10:515,194

  权力场中的时间,有着其独特的、非线性的流速。有时,它会停滞数年,纹丝不动,仿佛一块凝固的琥珀;而有时,它又会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飞速奔流,将人和事,推向一个全新的河道。

  对于付平而言,自从那次被省委书记的“特别召见”之后,时间便按下了快进键。

  仅仅半个月后,一纸由省委组织部签发的红头文件,在江汉省的政坛,再次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震动。文件内容言简意赅:经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任命付平同志为省农业厅党组成员、总经济师。

  总经济师,副厅级。

  虽然在农业厅的领导班子排名中,位列几位副厅长之后,但“党组成员”这四个字,却赋予了这个职位远超其排名的政治分量。这意味着,付平,这个三十出头、没有任何派系背景的年轻人,已经正式迈入了省管干部的核心圈层。

  从正处级调研员,到副厅级党组成员,这一步看似微小的台阶,在体制内,却是许多人耗尽一生也无法跨越的天堑。付平的“火箭式”提拔,毫无疑问,来自于省委书记王景和那次破常规的“点将”。这,是一个明确无误的政治信号。

  然而,权力的馈赠,从来都不是无偿的。它所附带的,必然是更重大的责任,和更严峻的“考题”。

  新的考题,很快就来了。

  书记召见后不久,省委办公厅下发通知,决定在来年开春、万物复苏之际,召开一次规格空前、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出席的“全省乡村振兴工作现场推进会”。

  文件的措辞,极具分量。会议的目的,不是简单的总结表彰,而是要“解剖麻雀,统一思想,推广一批真正可复制、可落地、可持续的成功模式,为全省乡村振兴工作,立标杆,指方向,明路径”。

  会议的核心承办单位,毫无悬念地,落在了省农业厅的头上。

  农业厅三楼的会议室,烟雾缭绕,气氛沉闷得像暴雨来临前的天空。

  钱思源厅长坐在主位上,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目光缓缓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厅领导班子成员。

  “同志们,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他的声音,不大,但很有穿透力,“这次的现场会,省委王书记亲自盯着,省长也做了重要批示。这是一项硬任务,政治任务,只能成功,不能有丝毫闪失。”

  他顿了顿,将手中的文件往前推了推。

  “筹备工作,千头万绪。后勤、安保、宣传,这些都是常规工作,按部就班,出不了大错。但最关键,也是最难啃的,是省委文件里要求的,这个‘模式创新与经验推广’环节。说白了,就是我们要拿出几个什么样的‘样板’,让全省的市委书记、市长、县委书记、县长们来看,来学。”

  “这个环节,是整个现场会的‘戏眼’。唱好了,满堂彩;唱砸了,我们农业厅,就要在全省面前,丢人现眼。”

  他抬起眼皮,看着自己手下的几位副厅长。

  “谁,有信心,把这个‘戏眼’,给牵个头啊?”

  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诡异的、长达半分钟的集体沉默。

  分管人事和党建的张副厅长,慢悠悠地端起面前那只泡着枸杞和红枣的保温杯,专心致志地吹着气,仿佛那杯水,比省委书记的任务还重要。

  分管产业和市场的李副厅长,则低下头,拿起笔,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一笔一划地写着什么,神情专注得像一个正在备考的学生。

  另一位资历最老、即将退休的王副厅长,干脆闭上了眼睛,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样。

  没有人是傻子。

  这个活儿,是个典型的“烫手山芋”。搞好了,功劳是省委的英明领导;搞砸了,黑锅就是你牵头人的。选出来的典型,如果拔得太高,不接地气,会被人说是“盆景”,是搞形式主义;选得太平庸,又体现不出“标杆”意义,省委领导那里交代不过去。更要命的是,全省几十个地市州、上百个县市区,你选了这个,就得罪了那个。这其中的利益平衡和人情世故,复杂得像一团乱麻。

  吃力,还不讨好。谁愿意去碰?

  就在这沉闷得令人窒息的氛围中,一个清朗的声音,打破了僵局。

  “厅长,各位领导。”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坐在会议桌末端的付平,缓缓地站起了身。这是他被任命为党组成员后,第一次参加厅领导班子会议。

  “这个任务,如果大家觉得棘手,我来领吧。”

  付平的声音不高,但每一个字,都像一颗石子,投进了这潭沉闷的死水里,激起了阵阵涟漪。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了他身上。那目光里,有惊讶,有审视,有怀疑,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幸灾乐祸的讥诮。

  张副厅长放下保温杯,脸上挤出一丝皮笑肉不笑的表情,阴阳怪气地开口了:“哎哟,付总师,果然是年轻有为,有魄力,敢担当啊!我们这些老家伙,是真的思想跟不上了,脑子转不动喽。”

  这番话,看似夸奖,实则带刺。言下之意,无非是说付平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知天高地厚,急于表现。

  付平没有被他的话激怒,他只是不卑不亢地,朝张副厅长的方向微微颔首,平静地回应:“张厅长您太客气了。我不是逞能,我只是觉得,这件事,与其说是一项棘手的任务,不如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他环视全场,目光坦诚。

  “一次把我们农业厅这些年来,在实践中思考、在困境中探索的许多想法,向全省的决策者们,做一次系统性汇报和展示的宝贵机会。”

  这番话,格局宏大,瞬间就将他主动请缨的行为,从“个人表现”,拔高到了为整个农业厅争取话语权的战略高度。

  钱思源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他重重地一拍桌子。

  “好!有担当!付平同志刚进班子,就能主动为集体分忧,这个精神,值得我们在座的所有老同志学习!”他看了一眼刚才还在装聋作哑的几位副厅长,“这件事,就这么定了。由付平同志牵头,担任‘模式创新与经验推广’专项工作组的组长。人事、财务、后勤,全力配合!我只有一个要求,付平同志,你可以大胆地去想,大胆地去干,出了任何问题,我这个厅长,给你兜底!”

  这番毫无保留的支持,等同于授予了付平一柄“尚方宝剑”。

  ……

  会议结束后,付平没有丝毫犹豫,迅速行动起来。他深知一个强大的核心团队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于是毫不犹豫地将赵琳和李根才纳入麾下,成为他的得力助手。

  赵琳和李根才都是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专业人士,他们的加入无疑为付平的团队增添了强大的实力。有了这样的左膀右臂,付平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为了方便工作,付平的临时办公室被安排在农业厅最顶层的一个闲置档案室里。这个原本不起眼的地方,在短短几天内就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

  走进这个房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挂满的巨大全省地图。地图上,各种颜色的标记和线条清晰地勾勒出各个地区的位置和特点。旁边的墙上,还挂着现场会流程图,详细展示了会议的各个环节和流程。而在另一面墙上,则张贴着备选考察点的详细资料,包括地点、特色、优势等信息,一目了然。

  不仅是墙壁,整个房间的地面和桌子上也都堆满了各种资料。从各地市报上来的典型材料,到历年现场会的策划方案,再到各种理论书籍,应有尽有。这些资料堆积如山,仿佛在诉说着付平团队的忙碌与充实。

  整个房间就像一个电影导演的工作室,充满了创造性的、紧张的混乱。各种资料、文件和书籍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然而,在这看似混乱的背后,却是付平团队高效工作的体现。

  付平接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之前筹备组制定的传统会议模式草案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那个以“听汇报、看展板、发材料、领导讲话”为核心的传统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付平对于创新和实效的追求。

  当着所有人的面,付平毫不犹豫地将那份草案扔进了碎纸机。这一举动,不仅显示了他对于旧模式的坚决摒弃,更传递出他对于新方向的坚定决心。

  “各位,”他站在一块巨大的白板前,眼神锐利如刀,“记住,我们这次要办的,不是一个‘农业成就展’,更不是一个让各地市的书记市长们,来这里‘争先进、要荣誉’的表彰大会。”

  “我们要办的,是一场‘露天诊所’!一场问题导向的、能让所有与会者都感到刺痛的现场诊断会!”

  他拿起一支红色的马克笔,在白板上重重地写下了几个字。

  “我们要让所有来参会的市委书记、县长们,带着满脑子的问题来,带着找到答案的希望走。我们要让他们看了之后,脸红、出汗,坐不住,回去就想立刻动手干!这,才是我们这次现场会的唯一目的。”

  一周后,一份全新的、颠覆性的策划案,摆在了钱思源的办公桌上。

  策划案的封面,设计得极其简单,只有一行醒目的标题:《一场关于“答案”的现场会》。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作为副标题:“我们不总结成绩,我们只寻找出路”。

  仅仅是这个标题,就让钱思源的眉毛,挑了起来。他能感觉到,一股与传统官僚文牍风格截然不同的、锐利而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翻开策划案,立刻被其中大胆的、甚至可以说是“离经叛道”的核心设计,给深深吸引了。

  付平彻底抛弃了那种“走马观花”式的、只展示“高大全”成功典型的传统模式。他将为期两天的现场会,精心设计成了三个层层递进、逻辑严密的模块,犹如一座精心构建的知识大厦,每个模块都紧密相连,共同支撑起整个体系。

  第一个模块,被他赋予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名字:“昨日之痛——我们为何反复跌倒在同一个地方?”这个名字如同一道警钟,提醒着人们反思过去的错误和教训。

  在这个模块中,他提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建议。他建议选取一个近几年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投入巨大却收效甚微,甚至出现了严重问题的“失败典型”,将其作为现场会的第一个考察点。

  这意味着与会者们将亲眼目睹那些荒废的产业园、闲置的合作社,以及当地干部群众脸上真实的失望。这些景象无疑是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沉重打击,也是对过去努力的一种否定。

  然而,他的目的并非仅仅是展示失败,而是要通过这种方式,让与会者们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要求不留情面地对这个“失败典型”进行现场解剖麻雀,深入挖掘其在规划、决策、管理等方面的失败根源。

  这种现场解剖麻雀的方式,就像是一场残酷的手术,将问题暴露无遗。通过对失败根源的深入剖析,与会者们能够更清楚地看到问题所在,从而避免在未来的工作中重蹈覆辙。

  第二个模块的标题为“今日之变——在迷雾中,那些正在亮起的微光”。在对“痛点”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之后,他并没有仓促地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挑选出了几个尽管尚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完全成熟,但在某些特定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探索中”的模式。

  这些模式涵盖了多个方面,其中包括“数字乡村”、“三产融合”以及“人才回引”等领域。通过展示这些模式,他希望与会者能够意识到变革的道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同时也能看到希望的曙光正在逐渐显现。

  “数字乡村”模式通过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为乡村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它不仅提升了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还为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产融合”模式则强调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之间的协同发展。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产业之间的界限,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升级转型,为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人才回引”模式则着眼于解决农村地区人才短缺的问题。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吸引了大量在外的人才回流农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这些模式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它们所展现出的潜力和前景无疑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它们就像是在迷雾中亮起的微光,虽然微弱,但却足以引领人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第三个模块,也是整个现场会的压轴大戏,被他命名为:“明日之路——一个可以触摸到的未来”。

  直到最后,他才将全省范围内,经过千挑万选,找出的一个在产业、生态、人才、文化、组织等五个方面,都做得最为出色、最具有系统性推广价值的“样板村”,作为最终的考察点。在这个点上,将集中展示乡村振兴最理想的状态,给所有人一个清晰的、可以触摸到的奋斗目标。

  从“问题”,到“探索”,再到“答案”。

  这种递进式的、充满戏剧性冲突和逻辑力量的结构,让钱思源这个在体制内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的“老机关”,都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

  他能想象得到,当全省一百多位手握实权的市县书记县长们,被这样一条精心设计的“认知曲线”引导着走下来,他们的内心,将会受到何等巨大的冲击。

  “小付,”钱思源放下策划案,表情严肃地看着付平,“你这个方案,思想性、冲击力,都是我生平仅见。但是,你想过没有,那个被我们选为‘昨日之痛’的失败典型,那个县的县委书记、县长,还有那个市的市委书记、市长,他们会怎么想?你这是要把人家的伤疤,揭开来,撒上盐,放在全省面前展览啊!这个压力,我们农业厅,扛得住吗?”

  这是最现实,也是最致命的问题。

  付平的回答,平静而坚定。

  “厅长,我认为,一场只说好不说坏、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会议,是一场无效的会议,是对省委信任的辜负,也是对全省人民的不负责任。”

  “至于压力,”他顿了顿,眼神里闪烁着一种无所畏惧的光芒,“我们敢于把自己的脓包挤破,拿到太阳底下晒,恰恰说明了我们党,有强大的自信和自我革命的勇气。我相信,只要我们把道理讲清楚,只要真的是为了推动全省的工作,那个县的同志,是能够理解的。这件事,我愿意亲自去,跟那个县的书记,面对面地谈。”

  付平团队的临时办公室里,气氛热烈。

  赵琳看着白板上那张逻辑清晰、环环相扣的流程图,脸上写满了兴奋:“付总,您这个‘正反典型对比’的思路,太绝了!就像一面镜子,谁穿得好,谁光着屁股,让那些书记县长们自己去照,比我们说一百句好话、讲一万句道理,都管用!”

继续阅读:第691章 王牌考察点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扶贫小村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