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等通知
微龙唐2025-11-20 14:335,151

  省委一号会议室那扇厚重的红木门,在付平身后缓缓关闭。门内外,仿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门内,是江汉省最高权力的策源地,空气中依旧残留着刚才激烈思想碰撞后的余温;门外,是安静得近乎肃穆的走廊,红色的地毯吸收了所有的声音,只剩下付平自己略显急促的心跳。

  他刚刚经历了一场足以改变其政治生涯的“大考”,此刻,手心依旧沁着一层细密的汗珠。

  省委书记王景和的首席秘书陈岩,正等在门外。他脸上带着职业化的、恰到好处的微笑,对付平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付平同志,请跟我来。王书记让您去他办公室一趟。”

  这句话,在刚刚结束的常委会上,陈岩已经当众说过一次。但此刻,在这空无一人的走廊里,再次听到,其分量,却显得更加沉重和不同寻常。这意味着,刚才在常委会上,付平的表现,不仅是“过关”,更是“优秀”,甚至,是“卓越”,以至于让省委书记产生了立刻进行更深层次交流的兴趣。

  付平跟在陈岩身后,穿过长长的走廊。走廊两侧的墙壁上,悬挂着江汉省历任主要领导的肖像,他们神情肃穆地注视着每一个从这里走过的人。付平能感觉到,自己正一步步地,走向这座权力金字塔最顶端的、那个核心的房间。

  王景和的办公室,位于省委大楼三层的核心位置,占据了最好的朝向。秘书陈岩将付平引到办公室外间的一组沙发上,轻声说了一句“您稍坐,书记正在打电话”,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并体贴地为他带上了门。

  外间布置得简洁而素雅,只有几盆绿植和一套待客用的沙发。付平坐下,能清晰地听到里间办公室里,传来讲电话的声音。

  那声音,正是王景和书记。此刻,他的语气,与刚才在常委会上那种运筹帷幄的沉稳截然不同,而是充满了不容置疑的严厉和几分压抑的怒火。

  “……你们市委市政府,不要给我讲客观原因!去年就反复强调过的环保问题,为什么到现在还在阳奉阴违?真以为省委的督查组是聋子的耳朵,是摆设吗?”

  “我告诉你,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就是最大的政治!这件事,没有价钱可讲!三天之内,我要看到你们的整改报告。不是应付差事的报告,是要有具体责任人、有时间表的报告!否则,你这个市委书记,就来省委常委会上,给我们大家讲讲清楚!”

  “啪”的一声,电话被重重地挂断。

  付平坐在外间,听得心头一凛。他知道,这通电话,绝不是打给他听的,但其中所蕴含的、一把手那种雷霆万钧的执政风格,却让他对即将到来的这场谈话,有了更深层次的敬畏。

  片刻后,里间的门开了。王景和书记站在门口,脸上的怒气已经散去,恢复了平静。他朝付平招了招手。

  “小付,进来吧。”

  省委书记的办公室,远没有付平想象中那般奢华。恰恰相反,整个房间的装修风格,沉稳、大气,甚至带着几分学究式的简朴。

  一张巨大的红木办公桌上,各种文件堆积如山,但按照轻重缓急,用不同的文件夹分门别类,摆放得井井有条。桌角,还放着一个简易的、正在加热的电热杯。办公桌的背后,是一整面墙的巨大书柜。书柜里,除了马列经典著作,更多的是经济学、现代史、信息科技和生物工程类的书籍,甚至还有几本英文原版的著作。

  整个房间的陈设,如同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它的主人——勤政、务实,且有着极为广博的知识视野。

  “小付,来,快坐,别拘束哈。”王景和满脸笑容地指了指自己办公桌对面的一组沙发,热情地招呼着付平。

  付平有些受宠若惊,他连忙快步走到沙发前,小心翼翼地坐下,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放在膝盖上,显得有些拘谨。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让付平完全没有想到。只见王景和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按铃叫秘书进来,而是亲自站起身来,径直走向房间一角的饮水机旁。

  他熟练地拿起两个最普通的玻璃杯,轻轻放在饮水机的出水口下,接了两杯清澈透明的白开水。一杯放在自己面前的办公桌上,另一杯则微笑着递给了付平。

  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让付平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接过水杯,感受到了王景和的真诚与亲切。这个小小的细节,仿佛在两人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这杯白开水,没有丝毫的奢华与装饰,它只是最普通的饮用水。但正是这种朴素与自然,传递出一种明确的信号:接下来的交流,不是一次上下级之间的汇报,而是一场平等的、推心置腹的对话。

  没有了秘书精心泡制的、象征着身份与礼节的龙井或普洱,取而代之的是这杯平淡无奇的白开水。它营造出一种“自己人”的、不设防的谈话氛围,让付平感到无比放松。

  “常委会上,时间有限,人也多,很多问题,都没法谈透。”王景和在付平对面的沙发上坐下,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地看着他,“今天,你不用紧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我们两个,就当是聊聊天,做一次学术探讨。”

  说是“聊天”,但付平知道,这,是终极的“面试”。

  王景和单刀直入,第一个问题,就直指报告的核心。

  “你在报告里说,我们的粮食安全,最大的短板,在种业。这个观点,我完全赞同。但种业的研发,是个典型的‘三高一长’产业——高投入、高科技、高风险、长周期。见效慢,甚至可能几十年都没有突破。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在追求GDP和短期政绩的压力下,往往没有这个积极性去投入。你觉得,这个死结,怎么解?”

  这个问题,极其刁钻。它触及的,是科研体系和地方政府治理模式中最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

  付平略作思索,沉稳地回答:“书记,我认为,要解开这个‘死结’,单纯依靠政府的行政命令去‘输血’,是行不通的,过去几十年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唯一的出路,是建立一个能让市场自己去‘造血’的新机制。”

  “具体的说,我建议,由省政府牵头,整合我们省农科院、江汉农业大学和几家本土的龙头种业企业的优势资源,成立一个全新的、以市场化方式运作的股份制‘江汉现代种业集团’。在这个集团里,政府的角色,是给政策,给平台,给初期的引导资金,但绝不干预具体的科研和经营。要让最懂技术的科学家,和最懂市场的企业家,成为真正的主角,让他们在董事会里,有最大的话语权。”

  王景和的眼神,亮了一下:“这个想法,有点意思。继续说。”

  付平受到鼓舞,胆子也大了起来:“要让人才留下来,不能只靠事业编制和情怀。我有一个更大胆的构想:对于集团引进的高端科研人才,我们可以借鉴科技行业的经验,实行‘股权激励’。他们研发出的新品种,一旦通过审定并产生市场效益,除了工资奖金,他们本人和团队,可以永久性地享有这个品种一定比例的股权分红。这样一来,他们就不是给国家打工,而是给自己创造财富。只有把科学家的个人利益,和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深度捆绑在一起,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股权激励……”王景和缓缓地重复着这四个字,手指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击着,陷入了沉思,“这个想法,很大胆。但触动的利益,可不小啊。农科院、农业大学,那些都是事业单位,是铁饭碗,要让他们把自己的核心资源拿出来,搞股份制,阻力,会非常大。”

  付平的回答,掷地有声:“书记,我认为,任何一项真正的改革,必然要触动既有的利益格局。如果一项改革,推行下去,没有人反对,没有人抱怨,那只能说明,它无足轻重,无关痛痒。”

  王景和闻言,久久地凝视着付平,眼神里,充满了审视,但更多的,是一种棋逢对手的欣赏。

  他点了点头,转换了话题。

  “好。我们再谈谈‘人治’和‘法治’的问题。”他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南丰柑橘那件事,你处理得很好,很漂亮。但我们必须承认,那是一次典型的、依靠你个人能力和超常规手段取得的‘人治’的胜利。万一,下一次,换一个能力不如你的干部呢?万一,你付平调走了呢?我们如何从制度上、从‘法治’的层面,构建一个长效机制,来避免类似的危机重复上演?”

  这个问题,已经完全超出了一个农业厅干部的职责范畴,进入了顶层制度设计的层面。

  付平却似乎早有准备,他从容地回答:“书记,这正是我在那份报告里,花大量篇幅,建议建立‘省级重要农产品市场应急平抑基金’和‘全产业链大数据预警体系’的根本初衷。‘人治’的优点是高效、灵活,但缺点是不可复制、不可持续。我希望,未来能够推动省人大,就重要农产品市场的稳定,进行专项立法。把成立应急基金、启动应急预案的条件、程序、资金来源和监管机制,用法律的形式,白纸黑字地固定下来。这样,无论谁在那个位置上,遇到问题,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让‘人治’的经验,上升为‘法治’的规则。”

  王景和听完,长时间地沉默着,只是用那双深邃的、仿佛能洞穿人心的眼睛,静静地看着付平。

  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莫名的感慨:“小付,你知道吗?你今天跟我谈的这些,无论是种业集团的股份制改造,还是推动人大进行专项立法,很多,都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农业厅的范畴了。”

  这句话,像一句意味深长的谶语。

  付平坦然地迎着他的目光,说出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书记,恕我直言。我认为,农业的问题,从来就不仅仅是农业本身的问题。它和工业、科技、金融、财政、教育,甚至和我们的干部选拔机制,都有着千丝万缕、盘根错节的联系。如果只把眼光盯在‘一亩三分地’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我们的农业,就永远走不出几千年‘靠天吃饭’的历史循环。”

  “说得好!”王景和不禁高声赞叹道,他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回荡着,仿佛要冲破屋顶一般。话音未落,只见他突然猛地一拍沙发扶手,然后像弹簧一样迅速从座位上弹起,站起身来。

  他的动作如此迅速而有力,仿佛全身都充满了能量和决心。紧接着,他迈开大步,如疾风般快步走到办公室墙边那幅巨大的江汉省立体地图前。

  站在地图前,王景和双手负在身后,微微弓起身子,目光紧紧地锁定在地图上那片广袤的土地上。这片土地被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来,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不同的区域或特征。

  他就这样静静地凝视着地图,一动不动,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了。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给他的背影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使他的身影在这片余晖中显得格外高大,宛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

  然而,在这高大的身影背后,却似乎隐藏着几分孤独和沉重。作为一个拥有近亿人口的农业大省的最高决策者,他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这份担子,只有他自己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重量和艰辛。

  “你的报告,就像是一张精心绘制的蓝图,每一条线条都清晰可见,每一处细节都考虑得极为周全,而且展现出了非常深远的洞察力和前瞻性。”他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虽然他并没有转过身来,但那声音却如同直接在付平耳边响起一般,清晰而有力。

  “然而,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从来不缺少优秀的蓝图。那么,我们真正缺乏的是什么呢?”他的话锋突然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仿佛整个房间的气氛都随着他的话语而凝重了起来。

  就在这时,他猛地转过身来,目光如炬,直直地凝视着付平,仿佛能够穿透他的灵魂一般。付平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他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让他几乎有些喘不过气来。

  “我们所欠缺的,是能够将这些美好的蓝图转化为实际行动、并最终实现它们的卓越领导者!”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房间里回响,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敲打着付平的耳膜。

  付平的心脏像是要跳出嗓子眼儿一样,疯狂地跳动着。他知道,这场谈话的关键时刻已经来临,接下来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可能决定着他的未来。

  王景和慢慢地走回付平面前,他的步伐稳健而有力,透露出一种久居高位的自信和威严。他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坐下,而是站在付平面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这种姿势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整个办公室的空气似乎都在这一刻凝固了,时间也仿佛停止了流动。王景和伸出手,缓缓地、却又重重地拍了拍付平的肩膀,这一拍仿佛蕴含着千言万语,又好像是一种无声的鼓励和期许。

  “报告写得再好,引经据典,数据翔实,如果只是在常委会上学习一下,然后束之高阁,放进档案室里,那它,最终还是一张废纸。”

  他的声音,一字一顿,如同重锤,敲击在付平的心上。

  “我希望,你能做那个,把这张废纸,变成黄金的人。”

  “我希望,你能做这个带头人。”

  “有没有信心?”

  这不是一个问句。这,是一个命令。是一场不容退缩的“点将”。

  付平像被电击了一样,“霍”地从沙发上弹了起来,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他。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心中的波涛汹涌如同一股巨大的洪流,瞬间淹没了他的大脑。

  这股洪流带来的不仅是信息的冲击,更是责任的重压。他感到自己的血液在这一刻沸腾了起来,仿佛全身的细胞都被点燃了,熊熊燃烧。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迅速调整好姿势,双脚并拢,双手紧贴裤缝,挺直了胸膛。他用尽全身的力气,用最响亮、最坚定的声音回答道:“有!书记!”

  这两个字如同惊雷一般,在房间里回荡,甚至连付平自己都能感觉到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他的内心却是无比的坚定,毫无犹豫。

  王景和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今天第一次、发自内心的笑容。那笑容里包含着许多复杂的情感,有“伯乐”找到“千里马”的欣慰,有对即将开启一场深刻变革的期待,更有对眼前这个年轻人所寄予的、沉甸甸的信任与期许。

  他再次拍了拍付平的肩膀,这一次的力度明显比之前轻柔了许多,语气也变得温和起来:“好。回去吧。等通知。”

继续阅读:第690章 三个模块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扶贫小村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