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故地重游
微龙唐2025-08-10 20:136,245

  天色像一块被打磨得油亮的青石板,渐渐暗沉下来,街边的老式路灯,灯泡昏黄,一盏接一盏地亮起来,像是谁不小心打翻了装满金珠的匣子,洒落一地,串成一条歪歪扭扭的光带。夜幕四合,白日里的喧嚣也慢慢褪去,只剩下饭馆子里还热闹着。

  推开饭馆厚重的木门,一股热气裹挟着菜香扑面而来,蒜蓉小白菜的清爽劲儿,红烧肉的浓油赤酱,还有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属于小城饭馆特有的烟火气,混杂在一块儿,直往鼻子里钻。

  包间里已经坐了几个人,洪文康坐在主位上,西装革履,头发梳得油光锃亮,像一只精心打理过的乌鸦。见付平进来,他立刻站起身,热情地招呼:“老付,可算来了,就等你了!”

  付平笑着走过去,目光扫过桌上,菜已经上得差不多了,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都是些实在的家常菜。他知道洪文康这是照顾他的口味,心里头熨帖。

  “来,大兄弟,先干一个!”洪文康拿起酒杯,递到付平面前,眼睛里闪着亮光,话里带着几分豪气。

  “大兄弟?”坐在旁边的张佳妮,咯咯地笑起来,用手帕掩着嘴角,一双眼睛弯成了月牙儿,“洪总,这称呼可真够亲热的。”

  洪文康得意地挑了挑眉,冲着付平挤挤眼,“付书记就喜欢我这么叫,显得咱们哥俩亲近。是不是,付书记?”

  付平看着眼前这个穿着洋气,却又偏偏喜欢用“大兄弟”这种带着江湖气的称呼的洪文康,不禁莞尔。他拿起酒杯,碰了碰洪文康的杯子,笑着说:“行,大兄弟,干一个。”

  “这就对了嘛!”洪文康哈哈一笑,仰起脖子,咕咚咕咚几口,就把杯中白酒干了个底朝天,酒液顺着嘴角流下来,他也不在意,用手背随意抹了一把,豪爽劲儿十足。

  付平看他这架势,心里有些犯嘀咕,这洪文康酒量是真不错,怕是自己要招架不住。

  “付书记,你别担心我的酒量。”洪文康像是看穿了付平的心思,放下酒杯,笑着说,“今天的酒是友情酒,明天的酒是公务酒,那能一样吗?今天咱们哥俩就敞开了喝,不醉不归!”

  “友情酒,公务酒……”付平玩味着这两个词,觉得有意思。这洪文康,说话滴水不漏,既显得亲热,又点到即止,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行,那就喝个痛快!”付平也来了兴致,端起酒杯,再次和洪文康碰杯。

  一顿饭吃得热热闹闹,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包间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两人像是回到了当年在芝麻山一起打拼的日子,那时候,他们也是这样,围着一张桌子,喝着酒,谈着理想,说着未来。

  酒过三巡,付平的脸已经红得像个熟透的柿子,眼神也有些迷离,说话舌头都大了。洪文康却还神采奕奕,面色如常,只是眼底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精明。

  “付书记啊,你这酒量还是老样子,一点没见长进。”洪文康笑着调侃,语气熟稔,带着几分亲昵,又带着几分上位者的随意。

  付平摆摆手,舌头有些打结,“别…别取笑我了,我…我这是在基层,哪…哪有机会天天练酒量。”

  洪文康哈哈一笑,又给付平满上酒,“理解理解,基层工作不容易嘛。来,再喝一杯,敬咱们的基层干部!”

  就在这时,付平的手机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打破了包间里的热闹气氛。他拿起手机,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王大虎打来的。

  “不好意思,接个电话。”付平歉意地对洪文康等人笑了笑,起身走到包间角落,接通了电话。

  “喂,大虎啊,明天的接待准备得怎么样了?”付平压低声音问道,语气里带着几分关心,也带着几分身为领导的责任感。

  电话那头传来王大虎洪亮的声音,隔着电话线都震得耳朵嗡嗡响,“付书记你放心,我都安排好了!横幅都挂起来了,红彤彤的,老喜庆了!村委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茶叶茶具都备齐了,保证让领导们来了就舒心!”

  “嗯,好,辛苦你了,大虎。”付平听了王大虎的汇报,心里踏实了不少,嘱咐道,“明天来的都是贵客,一定要热情周到,不能怠慢了人家。”

  “放心吧,付书记!保证把场面搞得热热闹闹的,让领导们感受到咱们芝麻山人的热情!”王大虎拍着胸脯保证。

  挂了电话,付平回到座位上,对众人说道:“明天还得早起,咱们今天就到这儿吧?”

  张佳妮优雅地放下筷子,用纸巾擦了擦嘴角,笑着说:“行啊,明天还有正事要办。不过付书记,今晚的酒我很满意,你这个东道主当得不错!”

  朱总也点了点头,憨厚地笑道:“是啊是啊,菜也好吃,酒也好喝,付书记热情,这顿饭吃得舒坦!”

  只有姜总,从刚才开始就有些沉默寡言,似乎心思并不在酒桌上。此刻也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众人起身离开饭馆,夜风微凉,吹在脸上,酒意也散了几分。街道上已经没什么行人了,只有路灯孤零零地亮着,拉长了众人的身影。

  洪文康走路有些飘忽,但脚步还算稳健,看得出酒量确实不错。付平亲自送他到宾馆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电梯里,才转身往家的方向走去。

  夜色深沉,小城的夜晚静谧而安宁,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更显得夜的寂静。付平走在回家的路上,脑子里还在想着今天饭局上的事情,想着明天考察团的到来,心里头既有些期待,又有些隐隐的不安。

  第二天清晨,东方才刚刚泛起鱼肚白,天还没完全亮透,芝麻山村产业园区的村委会门口就热闹起来了。王大虎的嗓门像是装了个大喇叭,扯着嗓子吆喝,声音洪亮,穿透力极强,震得村委会门口那几棵老槐树上的麻雀都惊飞而起,扑棱棱地飞向远方。

  “搞快点!搞快点!都给我麻利点!”王大虎站在村委会门口,叉着腰,像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一边指挥,一边大声喊,“老李家的!窑裤儿咩?说你呢!赶紧把地上的垃圾都给我清理干净!今天可是贵客临门,丢了芝麻山的脸,看我不扒了你的皮!”

  被叫做“老李家的”是个上了年纪的老汉,正弯着腰,慢吞吞地扫着地上的落叶,听到王大虎的吆喝,身子哆嗦了一下,赶紧加快了手上的动作,却还是有些手忙脚乱,扫帚都险些拿不稳。

  “还有你!二娃子!那个横幅给我搞撑展点!皱巴巴的,像个啥样子嘛!人家领导来了,还以为咱们芝麻山穷得连块像样的布都买不起!”王大虎又转向另一边,对着一个年轻后生指指点点。

  二娃子站在梯子上,正费力地拉着横幅,听到王大虎的训斥,脸涨得通红,使劲把横幅往两边抻,生怕哪里做得不好,又惹来王大虎一顿骂。

  “树子上还挂着个塑料袋,哪个不长眼的,把垃圾往树上扔!搞快找个竿子,弄下来!影响美观!影响形象!”王大虎的眼睛像雷达一样,四处扫射,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细节。

  他又转向村委会门口,对着几个正在搬东西的妇女喊道:“小张嫂子!李婶儿!会议室的茶水都备起哈!茶叶呢?茶叶放哪儿了?付书记专门拿过来的好茶叶,可别给我整丢了!今天来的都是大老板,得用好茶招待着!”

  妇女们听到王大虎的吩咐,赶紧应了一声,手脚麻利地搬着茶具,往会议室里走。

  村民们听到王大虎的吆喝声,纷纷加快了手上的动作,你扫地的扫地,你擦桌子的擦桌子,你挂横幅的挂横幅,忙得热火朝天。虽然他们的脸上都带着些许疲惫,眼圈也有些发黑,显然是起得很早,但神色间却没有半点被强迫劳动的不忿,反而带着几分认真和期盼。

  每个人心里都清楚,今天来的考察团,对芝麻山,对他们这些芝麻山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产业园区的企业接连外迁,给曹海镇,给齐夏县的经济大局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更直接关系到他们这些芝麻山村民的生计。要是再没有新企业入驻,他们当中不少人,恐怕就真要尝一尝失业的滋味了。

  对于这些已经失去了土地,只能依靠在产业园区打工为生的农民来说,失业就意味着整个家庭经济的彻底坍塌,意味着一家老小都要跟着喝西北风。所以,在得知今天有企业要来考察的时候,不少村民都是无需动员,就自觉自愿地积极配合起来。为了自己的饭碗,为了家里的日子能过下去,他们都铆足了劲儿,要给考察团留下一个好印象。

  “大虎,这茶具我都擦得锃亮了,你看看还有啥要准备的不?”周大婶端着一个托盘走过来,托盘里放着一套擦得干干净净的茶具,阳光照在上面,泛着瓷器特有的温润光泽。

  “嗯,放会议室去吧,婶儿。”王大虎点点头,仔细检查了一遍茶具,确定没什么问题,又补充道,“对了,婶儿,记得把那套青花瓷的茶具摆出来,付书记昨天特意交代了,说今天来的都是大老板,得用好点的茶具招待着,显得咱们芝麻山有诚意,也显得咱们重视人家。”

  “哎,晓得了晓得了。”周大婶笑着应了一声,端着托盘,小心翼翼地走进村委会会议室。

  天色渐渐亮起来,东方的云彩也开始泛红,村委会门口已经焕然一新,彻底变了模样。红底金字的横幅在晨风中轻轻飘动,上面写着“热烈欢迎齐夏县蕲艾产业园区考察团莅临指导”十六个大字,格外醒目。地面被打扫得一尘不染,就连路边的花坛,也被重新修整过,绿油油的草坪,鲜艳的花朵,在晨光中显得生机勃勃。

  八点半,付平带着镇里的几个领导,陪同考察团一行人在县城里最好的早餐店,简单用过早餐。说是最好的早餐店,其实也就是个门面不大,装修也算不上多精致的小馆子,但味道确实不错,尤其是店里的油条,炸得金黄酥脆,香气扑鼻。

  朱总对这家店的油条赞不绝口,一边吃一边啧啧称赞,说是比他在省城里吃过的还要香脆可口。

  “朱总,您过奖了。”付平笑着说,“咱们这小地方,虽然比不上大城市那么繁华热闹,但也有自己的特色,也有自己的好东西。就像这油条,用的都是本地产的面粉,炸油也是自家榨的菜籽油,吃起来就是香。”

  “嗯嗯,是这个理儿。”朱总连连点头,又拿起一根油条,蘸了蘸豆浆,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付书记说得对,小地方也有小地方的好处,原汁原味,纯天然,城里头可吃不到这个味儿。”

  “待会儿带您去看的产业园区,也是我们芝麻山的一张名片。”付平趁机说道,“我们芝麻山虽然地处偏远,但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非常适合发展绿色产业。而且我们县里,镇里,对产业园区的发展都非常重视,政策支持力度也很大,相信一定能让各位老板满意。”

  “嗯,期待,期待。”朱总笑着点了点头,脸上带着几分期待之色。

  用完早餐,一行人便乘车前往芝麻山村。车队驶出县城,沿着新修的水泥路,向着芝麻山村的方向驶去。路两旁的绿化带修剪得整整齐齐,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远处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卷。

  “这路修得不错啊。”坐在副驾驶座上的陈可欣,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色,随口说道,“比我上次来的时候,可真是强太多了。”

  付平笑着解释道:“是啊,以前这条路就是一条坑坑洼洼的碎石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难走得很。还是后来,我带着村里的老少爷们,一点一点地把这条路给修出来的。刚开始只是修了能走车的碎石路,后来县里看我们芝麻山搞产业搞得有声有色,就拨了专款,把它改成了水泥路。”

  “付书记真是能人啊,能把这么个穷山村,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张佳妮坐在后排,由衷地赞叹道。

  付平谦虚地笑了笑,“哪里哪里,都是县里镇里领导支持,再加上我们芝麻山人自己肯吃苦,肯干,才能有今天这个局面。”

  车队转过一个弯,远远地就看见路边立着一块三人多高的立牌,牌子是崭新的,红色的底色,上面用金色的字体写着“齐夏县蕲艾产业园区欢迎您”十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立牌旁边,站着一群人,正朝着车队的方向张望,为首的正是芝麻山村村支书兼产投公司总经理王大虎,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脚上蹬着一双沾满泥土的解放鞋,显得朴素而精神。他身边还站着两个人,一个是芝麻山制药厂新任厂长周长庆,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显得文质彬彬,另一个是产业园区保卫科长王铁牛,身材魁梧,面色黝黑,一看就是个干练的角色。

  车队缓缓停下,王大虎立刻快步上前,脸上堆满了笑容,热情地向付平等人打招呼:“付书记!各位领导!各位老总!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朱总看着眼前这位穿着朴素,皮肤黝黑,但精神矍铄的村支书,不由得点了点头,笑着称赞道:“王书记好精神啊!一看就是个干实事的人!”

  王大虎听到朱总的夸奖,脸上笑得更灿烂了,咧开嘴,露出一口大黄牙,“哪里哪里,朱总您过奖了,俺就是个庄稼汉,只会种地,只会干些粗活。”

  众人寒暄了几句,又重新上了车,车队继续向前,驶入产业园区那个用白色石砖砌成的壮观大门。大门上方,同样挂着一块巨大的牌匾,上面写着“齐夏县蕲艾产业园区”八个大字,气势恢宏。

  车队穿过大门,沿着宽阔的园区道路,缓缓驶向村委会。村委会门口,早已聚集了不少村民,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攒动。横幅上“热烈欢迎齐夏县蕲艾产业园区考察团莅临指导”的大字格外醒目,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村民们看到车队到来,立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掌声热烈,经久不息,表达着芝麻山人对考察团一行人的重视和欢迎。

  在村委会的会议室里,考察团一行人落座。会议室布置得简洁大方,墙上挂着几幅关于芝麻山村和产业园区发展历程的照片和图表。一位年轻的讲解员,穿着一身干练的职业装,正站在投影仪前,准备向考察团介绍芝麻山村的发展历程。

  “各位领导,各位老板,欢迎来到我们美丽的芝麻山村。”讲解员的声音清亮而甜美,带着几分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芝麻山村全体村民,对各位领导和老板的莅临指导,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

  她对着众人微微鞠了一躬,然后开始绘声绘色地介绍起芝麻山村的发展历程。她声音清亮,语速适中,说话条理分明,时不时还用手势指向墙上的照片和图表,深入浅出地向考察团展示着芝麻山村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一步步发展成为如今这个初具规模的产业园区的艰辛历程。

  朱总专注地听着讲解员的介绍,不时地点头,脸上露出赞赏之色。张佳妮则拿着一本精致的笔记本,认真地记录着讲解员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数据。只有姜总,似乎对讲解员的介绍并不怎么感兴趣,他的目光总是不自觉地飘向窗外,透过明亮的玻璃窗,望向远处的景色,眼神有些游离,似乎在想着什么心事。

  “各位领导,各位老板,听了我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我们芝麻山村的发展历程,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讲解员说完,微笑着看向众人,“接下来,就请各位领导,各位老板,移步前往产业园区,实地考察一下我们园区的建设情况,以及我们入驻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好,好。”付平站起身,做了个“请”的手势,热情地招呼道,“各位老板,各位领导,请这边请。”

  考察团一行人纷纷起身,在付平的带领下,走出村委会会议室,沿着平整宽阔的水泥路,向着产业园区的深处走去。路两旁的绿化带修剪得整整齐齐,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空气清新,阳光明媚,让人感觉心旷神怡。远处,几栋崭新的厂房,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的光泽,轮廓清晰可见,预示着这个产业园区的勃勃生机。

  “朱总,您看,我们这园区占地面积可不小呢。”姜总走在朱总身边,指着远处连绵的厂房,笑着介绍道,“县里为了支持我们园区发展,专门调拨了一大片建设用地,现在入驻的十来家工厂,总共才占了不到一半的地方。您要是想加大投资,扩大生产规模,这儿的空间可是相当充裕,完全不用担心场地不够用。”

  “嗯,不错,不错。”朱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目光在宽阔的园区内扫视着,似乎在认真地评估着这里的投资价值。

  突然,走在最前面的姜总,脚步猛地顿住了。他停在一栋明显比周围楼房要气派不少的四层办公楼前,仰起头,怔怔地看着楼顶那个已经有些褪色的招牌——芝麻山制药。

  “这是……”姜总的声音有些发颤,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激动和复杂。

  走在后面的周长庆,见姜总停下脚步,也赶紧凑上前,笑着解释道:“姜总,这就是您以前工作过的地方,芝麻山制药厂。虽然这些年,厂里也翻新装修过几次,但主体结构都没怎么变,还是老样子。”

  姜总没有说话,只是怔怔地望着那个已经有些褪色的招牌,眼神里似乎藏着许多往事,有怀念,有感慨,有唏嘘,也有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伤感。陈可欣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幕,她若有所思地看了看姜总,又瞥了一眼走在前面的付平,眼底闪过一丝探究的光芒。

  考察团继续往前走,镇领导们热情地向考察团介绍着产业园区的各种情况,包括园区的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入驻企业的类型和规模,以及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等等。

继续阅读:第430章 再次签约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扶贫小村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