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薛柠喃喃道。
到底是什么原因,会让慕容桓对东海郡的事情一无所知,又是什么原因,让南方的事情瞒了慕容桓这么久。
这时慕容桓像是想到了什么,对林扬道:“去将地图取来!”
林扬不敢耽搁,马上将地图拿了进来。
慕容桓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地方,薛柠看了过去,却没有发现哪里不对。
“南方送到京城的所有奏折,都要经过樊城。”慕容桓解释。
薛柠马上明白了慕容桓的言下之意:“你的意思是,有人在樊城动了送进京城的奏折?”
说出这句话,她自己都觉得荒谬。
如果只是一两封奏折那还好说,那可是整个南方二十六州十一郡的奏折,要是都出问题,还不让慕容桓察觉到不对劲,那可能吗?
不仅仅是她觉得荒谬,慕容桓自己说出口都觉得不可能。
但是很快,他皱眉道:“看起来很难,其实也不太难,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怀疑过樊城会有问题,父皇和先太子也没有怀疑过。”
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个想法荒谬,所以就下意识的觉得不可能, 下意识的从奏折上看事情。
如果奏折是假的,那他们的认知就是假的。
“既然现在已经有了怀疑的对象,还是查看清楚为好,不过如果樊城真的出现了问题,那对于安氏来说,樊城肯定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不可轻视。”薛柠严肃道。
慕容桓点点头,凝眸思索应该怎么办。
而薛柠有一种预感,这件事与神农阁有关系。
若是她的预感为真,那除了她,只怕谁都不能解决这件事。
还有一点,要是安氏时时刻刻都注意樊城的动向,那她去樊城肯定会引起安氏的警觉。
甚至她不在京城中都会让安氏怀疑。
她就是想要去樊城查探,也要有能不引起安氏怀疑的理由。
并且与安氏约定的三个月之期就要结束了,不能在期限之内解决食盐的源头问题,那青云平三个州的部署都是白搭。
慕容桓和薛柠都专心致志的思考着,没有说话,外面的北风呼呼的刮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薛柠还是一点头绪都没有,慕容桓也没有好到哪里。
两个人都没有这么挫败过,想了这么久,竟然一点办法都没有。
面前的难题解决不了,做了这么久的准备都是无用功,薛柠实在是不甘心。
也就是这时,薛柠终于知道了安氏的底气在哪里,握住了东海郡,这就是安氏的底气。
她觉得不能再这样自己苦想了,她取出了一张白纸,写下了东海郡三个字。
慕容桓不解的看着她。
“我们现在知道的消息很少,只能靠推测。我觉得以池叙白的话,还有你说的北方的官府去东海郡买盐是能买到的,东海郡是绝对掌控在安氏的手中了,这一点你有其他看法吗?”
慕容桓摇摇头。
“好,那我们就以此分析,我们暂且不论安氏是如何控制住东海郡的,我们站在安氏的角度,从两点分析,控制了东海郡,再控制住了樊城,那接下来我们要如何让这些事不被朝廷知道,不让朝廷的官员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