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王燕从没有放弃文学阅读。这是业余,但也隐隐是将来的专业。王燕在拆迁之中,渐渐感觉到自己就像城中村一样,这些年来困在原来的生活中,不思进取,仿佛一个自闭症患者。她为此无比羞愧,并萌生了离开小城的想法。为此,她的阅读,慢慢有了方向。
当然,王燕还更拿写作跟拆迁对比。
王燕觉得作家们的写作,特别是小说,其实就是一次次拆迁的过程。从构思到写作,就是一次动员拆迁的过程,必须完全了解对象的居住地和生活流,并劝告他们尽量服从自己指挥。那些隐含在破旧尘世的人物,必须走出原有的生存地。这片原生的空间杂乱,阴暗,人们自身深受其苦,外来者的目光中更是无法忍受。让这些居民走出原有的生活空间,搬到理想的“纸上”——艺术空间——虚拟世界,让他们对抗时间,继续生存下去。为此,作家要掌握他们全部的生存信息。
但这些人物许多并不愿意搬迁,喜欢默默无闻于岁月的长河里。或者愿意迁出阴暗地带,但又固执地谈起了自己的条件,甚至不断讨价还价。作家就是那些负责拆迁的工作队。作家需要进入他们的生活,掌握他们的生老病死和曲折人生,并采用艺术的手段处理他们的抵抗和合作,耐心把他们动员到纸上去。无数作家其实就是无数的拆迁干部,通过他们的劳动,最终形成了一个人类的新板块,也就有了一条亦真亦幻的人物长廊,从孙悟空、孔乙己、阿Q,到唐•吉诃德、安娜、格里高力……
当然,这些是成功的拆迁,加缪和卡夫卡,歌德与大解,他们是原始居民的福星,这些福星遇到了伟大的作家,而还有许多呕心沥血的作家们却遇到无情的失败,他们把一批生活得有滋有味的居民,迁到了寂寞不堪的荒漠上。
有时候,作家会跟书中的人物也要讨价还价,主人公,次要人物,他们由于原来的居住条件,拥有不同的身价,而这些身价最终在改编成剧本的时候才能够兑现。现在,我的拆迁工作开始了,我要搬迁的一块地方叫“一江两岸”,要搬迁的地方叫“白面坝”“湿地公园”“农贸市场”。结果难以预知,我只想记住这个过程,结果是主人公享受的,我只体验拆迁中的悲欢离合。我怀疑这次拆迁就是缪斯之神安排给我的一次艺术训练,一次与人物打交道的过程,让我受尽折磨又充满趣味。
如果你是一个作家,你就会理解拆迁干部如何介入浑沌,又如何和拆迁对象一起走出浑沌,那之间的复杂纠葛。如果你是一名参加过拆迁的干部,你就会理解作家如何孤独地陷入浑沌,如何艰难地在浑沌中寻找清朗的空间,让艺术形象走出浑沌,那过程之中的不堪回首。如果你这两个角色都不是,你只能看到一座城市变身后的繁华,走出了浑沌的繁华——莫言说“繁华大地,锦绣文章”,说的就是这样一种解构与建构的成果。
接到拆迁任务的时候,王燕正在采访,为乡村的前景振奋和担忧。三户人物,包工头,菜农,遗孀,说不定这是写作的一次机遇。王燕暗暗想。王燕老是让生活一分为二,一个喜欢摆脱工作,躲进艺术的象牙塔里数着晨昏,另一个是社会角色,为了生计而工作,因为工作而接受无数指令。这次两个角色的指令,归并到了一起。正因为这样,有一段时间,王燕喜欢把自己想象成了作家,把那些拆迁的见闻感受写下来。或者说,每次在拆迁工作的现场,仿佛置身于一种小说的氛围之中。
王燕行走在擦子街,有时几乎要把擦子街置换为暗店街。特别是想起拆迁之后,这些村民的聚散离合。她为此不断读起《暗店街》中那些句子:
我什么也不是。这天晚上,我只是咖啡店露天座上一个淡淡的身影。
这些人名录和电话号码簿构成最宝贵、最动人的书库,因为它们为许多人,许多事编了目录,它们是逝去世界的唯一见证。
我终将找到他。另外,我必须做最后一次尝试:按我的旧地址,去罗马暗店街2号。
她们走远了,她已经拐过了街角。我们的生命不是和这种孩子的悲伤一样迅速消逝在夜色中吗?
……
王燕抄写着这些句子,仿佛在抄写擦子街将发生的事情。这是留给擦子街未来的密码。是的,擦子街终将消失,一些事,一些人,会在这里发现,寻找,失望,或悲伤。也许还包括自己。王燕想,虽然自己不是那个叫居依•罗朗的人。虽然擦子街不像德国占领的巴黎,有一些坚固得岁月不容易摧毁的建筑,作为历史的线索。
一段时间里,由于资料阅读与文学阅读同时进行,野庙的历史还原,约等于变成王燕文学想象的过程。但王燕自己知道将写的是一份长篇报告,她必须剔除那些无益于野庙重生的故事。比如素姑和刘百善的恩怨。
是的,野庙就是人世,深藏着无尽的悲欢离合。几十年来,素姑非神非人,变佛亦俗,尽心尽职管护野庙,跟乡民友好相处,替乡民解除心结。遇到马阿姨这样相知的人,遇到马阿姨那样悲痛欲绝的时候,素姑也把往事说一说,以宽解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