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献策为了稳住张献忠,在这些时间之内也是建议张献忠派遣一些骑兵去突袭大明的人马,但是因为朱慈烺并不想跟他们交战,每一次都是收效甚微。
最终张献忠决定在这守住一个月之后,自己就留下自己的两个义子带着五万人马,而剩下的人马则跟自己回去,一旦当真交战起来了,再派兵增援。
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朱慈烺留在成都的人行事了,所以对于这个提议宋献策并没有反对,他想给朱慈烺立功不假,但他更不想让自己死在这,所以不该说话的时候,宋献策自然是不会瞎说的。
事实证明,宋献策的判断还是相当准确的,他们到这里才刚刚过了半个多月,张献忠就得到了成都传回来的急报,在一个夜半时分把睡的正沉的宋献策和他的几个义子都找到了自己的面前。
宋献策一看张献忠的脸色,就明白多半是朱慈烺在成都的安排起作用了。
果然,张献忠见众人都到齐了,立刻就把来送信的那个士卒给叫上来了。
“成都刚刚送来消息,说是秦良玉这个老妇人竟然在石砫反了咱们了!并且有不少土司已然跟着她反了,他们妄图拿下成都!让咱们无家可归,这可如何是好!”
张献忠嘴里喘着粗气,显然是被秦良玉给气得不轻,他之所以敢于亲自出兵,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秦良玉在此之前投降了他。
因为秦良玉前半生积累的名声,再加上秦良玉的孙子跟他一直都是在保持联络,这一切张献忠自然是不疑有他,他不相信秦良玉在这个年纪会去做副词反复的事,但是现在,秦良玉还真的就做了这么反复的事了。
“义父啊,这成都可是我等安身立命之所在啊,之前不是说那秦良玉至少有两三万人马吗,再加上那些追随着她的土司们,一旦反叛,成都守军不察之下,成都怕是多半会失陷啊!”
张献忠的义子们马上就也慌了神了,他们当然知道对于他们来说成都陷落了意味着什么。
“首辅,这秦良玉的事,是我失察了,没有第一时间跟首辅说明了,要是首辅能知道此事的前因后果,怕是不会有这等祸事啊!如今首辅以为,我等该当如何啊?”
其实宋献策知道了这件事之后,当时也是相当惊讶,他万万也没想到朱慈烺在成都安排的后手竟然是秦良玉这样的人的诈降,正如张献忠所说的那样,秦良玉在整个大明地面上的名声已然是十分之大了,她不管是降了还是不降,断然都不应该有反复的道理,那样会让她的名声晚节不保,但是现在,为了大明,或者说是为了朱慈烺,她竟然能选择对张献忠出尔反尔,足以见得朱慈烺以区区十六岁的年纪就让在大明纵横了几十年的秦良玉对他死心塌地,到底他这个太子是有多大的能耐。
宋献策的震惊跟张献忠并不一样,因为现在一切都在向着朱慈烺安排好了的情况上发展,就等着他在加一把火了。
“陛下,成都的确是咱们的根本,不能让成都有失,但臣以为,陛下也不用太过着急,秦良玉已然是七旬的老妪了,又不能亲自到战场上去,秦翼明之流,应该不足为虑吧?再说既然秦良玉那只有两万上下的人马,就算是有土司的支持,也不过就是三四万人,那些土司都是些墙头草,当真打起来了,还是她的这两万人,只要把她的人马消灭了,这场叛乱自然也就算是平息下来了。”
听了宋献策的话之后,张献忠也算是安定了下来,他在脑袋里琢磨了一下,的确其实一个秦良玉并没有多大的能耐,她要是当初真的能对自己构成十分之大的威胁的话,自己也绝对不会允许她一直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逍遥自在这么长时间。
“那首辅以为,咱们该回去多少人马?”
“依臣看来,咱们还是全部回去,速速把这件事处置了才行,那朱慈烺和孙传庭多半不会知道成都到底发生了什么,咱们悄然退去,等他们反应过来了,咱们说不定都已经回到成都把此事给处置完了。”
宋献策说的不可谓没有道理,因为成都发生的事,是他们第一时间传递到张献忠这里来的,朱慈烺的确是不可能知道。
“不错,咱们若是全军出击,他们反而没什么抵抗的能耐,到时候就算是再回到处置大明的兵马,倒是也来得及。”
张献忠再一次看向了他的几个义子,他们因为都惧怕张献忠让他们留下来对付大明的六万人马,所以几乎是众口一词的支持宋献策所说,这么一来,张献忠也是知道成都的事儿是不能托着的,要不然万一让秦良玉把成都直接占领了,自己到时候再拿回来也是脸上无光,只能第一时间先回去把成都的问题给处置了,再谈其他。
当张献忠决定全军返回去的时候,朱慈烺也是在两个时辰之后就得知了消息,这一次计划如此顺利,一时间让朱慈烺都有些不太适应了,他和孙传庭一直就在等着这一天呢,一旦敌军开始撤退,他们就可以在后面追击进攻,朱慈烺笃定了张献忠是不会率领大部分人马扭头跟自己交战的,这个时候自己的六万人马在敌军的面前人数优势就已经显示出来了。
张献忠正迅速的往回撤军,一心想着能迅速解决秦良玉的问题的时候,后方却传来消息,说是大明的兵马正在紧紧追赶,显然是想要趁着他们后退对着他们做一波掩杀。
“什么?孙传庭和朱慈烺竟然将我等的行踪这么快就摸清了?他娘的,这可如何是好?”
张献忠一下子从优势兵力陷入到了这种难受的境地,他的内心也是十分的慌乱,有心停下来先把大明的兵马给灭了,但是人家也有六万人马,一旦真刀真枪的干起来了,到最后很有可能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情况,如此一来,等到他们再回到成都,说不定就得让秦良玉坐收渔利了。
但是就这么往回走的刷,要是孙传庭和朱慈烺就这么一直在后面追赶,他们到最后也得是落得个引狼入室的下场,这么一想,张献忠几乎是一下子就陷入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了。
“陛下,看来这孙传庭和朱慈烺是早就在盯着咱们的人马呢,如今既然被他们发现了咱们的行踪,置之不理怕是不行了啊,想要把成都的危机解除了,咱们怕是得留下一部分人马在这抵挡大明的兵马了。”
这一次是宋献策主动说出来了他的建议,因为他一看张献忠和他的义子们就已然是慌了神了。
“那到底应该留下多少人马,何人留下来啊!”
对于宋献策的这个建议,张献忠立刻继续问道。
“至少应该留下来三万人马,不然在六万人马面前拖延不了多少时间,剩下六七万人马,回去也能立刻把成都给拿回来,留下的这些人马也不能跟大明的兵马硬碰硬,只要依靠着咱们对于地形的熟悉把他们给拖住了就行了!”
“哼,用三万人马对付敌军六万人,这仗如何能打得了?首辅既然说的这么头头是道的,不如首辅你亲自留在这抵挡一阵?”
宋献策这一次提出的这个意见就没能让张献忠的几个义子满意。
毕竟不管是什么人留在这抵挡敌军的话那都是十分危险的,所以张献忠的一个义子当时就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来。
“陛下,臣留下来,不管是让臣带着这三万人马,还是留下一两个将领跟臣配合,臣都会尽力而为!”
张献忠倒是没想到这一次宋献策直接答应了自己留下来抵挡敌军,他其实还是想要把宋献策留在自己身边的,但是显然这一次留下来抵挡大明的兵马的任务更加艰难,让宋献策在这,说不定还是能多抵挡一阵子的。
但是他看了看自己的几个义子,显然他们之中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要留下来跟宋献策一起抵挡大明兵马的,并且自己要是强行把其中的一个留下来,他们也绝不会跟宋献策配合好的。
思虑再三之后,张献忠看了看宋献策,之后说道:“首辅能不能一个人带兵三万,拖延大明兵马几天?只要能有三天的时间,朕就能把成都给平复了,到时候再带兵回来,跟首辅一起对付大明这几万人马!”
宋献策是真的没想到,张献忠竟然能对自己相信到了如此程度,当然,一方面是信任自己的能耐,另外一方面则是张献忠想要让他这个后来的先去送死,万一要是这一次没抵挡住,起码他自己和他的义子们是没什么事儿的。
这么做当然是对宋献策现在的处境最好的结果了,但是他却还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留了一个心眼,越是到了如此情况之下,越是需要冷静,所以在张献忠说出了这番话之后,宋献策露出了一副为难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