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太后的早朝时间越来越晚,持续也时间也越来越短。
我知道她身体不好。
从那天她呕血,我就知道了。
皇家人总是短命。
这天我私自去御书房见她——她的声音听起来有着鼻音,身体状况肯定出了问题。
她见了我。
明明上个月才见了她,她的形象却已然大不相同。
上个月还能勉强保持着雍容华贵的太后之姿,这次相见,却颇带形销骨立之态。
我含泪跪倒在她的面前。
她却是抚着我的头说:
“山大人以前还说自己名字叫川,是因为要汇入大海。”
我哽咽着,却说不出话来。
“结果是眼泪止不住地落啊。”她刚刚笑着说完这句话,便又咯了一口血。
她剧烈咳嗽着,我站了起来,拍着她的背。
今天我和李君鸾相处的氛围,像极了从前我伴读的时候。
“你以前是不是很委屈和我在一起?”倏地,她冲我笑笑。
“没有很委屈。”我如实答道。
闻言,她却笑得更开心了:
“那你还是委屈过嘛?”
我看着她,眼底涌出无尽悲伤之情。
李君鸾病入膏肓了。
她已经快要坚持不住了,却还是故作如此之态。
“说点开心的。”她握住我的手,一如我曾经握住她的手一样。
十分光滑,如若凝脂。
我敬佩她。
“你好像一只雌鹰,被深深锁在宫闱之中。但你的翅膀从未折断过。”
闻言,她先是一愣,然后呢喃道:
“在你心目中,我是这样的吗?”
我不明白她的意思,她似乎不满意我的形容。
“之前我还夸你记性好呢。结果你还是忘记一回事了。”
“什么事?”我急切问。
她笑着,站了起身,从一旁的书架上抽出一本诗集。
她一翻开,就翻到了《孔雀东南飞》。
那一页的折痕,显然不同于其他地方。
“你还记得,我对你说过,我最喜欢哪一句吗?”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刚刚说完,我便回忆起来了。
“我不做翱翔天空的苍鹰。我是蒲苇,也是磐石。”
我愣神好久,和那坚定的目光对视。
我终于明白了她的意思。
蒲苇这种不起眼的植物,生在河边上,一受到冲击就会垂下。
但是却绝对不会低头,也决计不会屈服。
一如她执政期间的重重阻力困难。
但是她依然凭着无转的磐石意志,化解了那些争端。
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她的病榻上。
她屏退了众人,示意我靠近她。
她面容枯槁,但是眉梢后的一抹绯色犹在,泪痣在那晶莹闪光中亮着。
“山川…….”她呢喃着我的名字。
“我还有最后一个愿望,请你帮我,替我的父兄洗刷冤情。”
我抑制不住内心悲凉,几欲大哭。
但是她将食指放在我的唇边,止住了我。
“答应我,答应我。我只有这个做不到啦。”她的声音很轻,轻得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我爱你。”
这是她最后的话。
我是她永远的同谋,她才将此托付给我。
她不能完成的,只有这件事而已。
我卧倒在她的床边,泪不能已,沾湿被褥。
我向殿外走去,宣布太后的死讯。
如她所说的那样,“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可以用来形容人。
但也可以用来形容爱情。
11
太后一死,朝政即乱。
那些不满李君鸾一介女流执掌朝政这么久的,早就一本一本地参了上来。
皇帝长大,也逐渐有了自己思想。
大臣争论的,无非是如何给太后上谥号,葬礼规格如何。
无可否认的是,李君鸾执政期间,朝政清明,万国来朝,大有盛世之风。
便算了那些作古的所谓明君,也难有能同她匹敌的。
礼部先拟定了谥号与规格。
那些大臣,只是揪着李家罪臣的身份反复提起。
如我所料的一样,老奸巨猾的先帝,并未把朝政全部委托给我。
李君鸾死后,又有几个牛鬼蛇神、妖魔鬼怪跳了出来,大肆嚷嚷着要定李君鸾的罪,褫夺她的谥号。
直到现在,李君鸾的棺椁都还停在未央宫中,还未出殡。
这是由着我的命令。
那些同样得了顾命的大臣,便来寻我,同我夸夸其谈,数落起李君鸾的种种不对。
他们知道得还多:“以前我和山大人一样,都被那死妇人奴役过呢!现在她死了,她家族也戴罪,真是出了一口恶气!”
闻言,我却是有些心虚。没想到眼前这个人,以前也来过李府的么?
我仔细端详了他的脸,似乎能认出几分熟悉样子,想象出了他年轻模样。
李君鸾是这样,喜欢丰神俊朗的人来陪着她。
我眼前的这个官员,还在用未消解的余怒数落着李君鸾。
此时此刻我才知晓,原来皇帝托孤的那几个大臣中,大半都是曾经去过李府的。
也许不耻那一段经历,从而愤愤不平,报复回去才是常态吧。
但是皇帝却错看了我。
他大抵以为,我受的“凌辱”越长,心中蓄积的恨意就越多。
让他们失望了,因为我不想让李君鸾失望。
那些反对李君鸾的人,以为我把她的棺椁停在宫中,迟迟不发丧,是有其他意思。
他们等着降旨褫夺李君鸾的谥号。
但他们预料的一切都没有发生,只要我山川在,那就断然不会发生。
他们一一被我剪除,再议论起李君鸾的谥号与葬礼规格时,终究无人有异议了。
我给她重上了最尊贵的谥号,要求以皇帝之礼厚葬她。
无人敢有异议。
在这之前,我给李君鸾的父兄洗刷了冤屈,还他们一个清白。
如此推翻先帝论断的事情,当然是颇要勇气胆识的。
皇帝年幼,权臣弄权,自然是要做出点事情,巩固自己的地位。
比如,我亲自监修完成了一个巨大陵墓。
次日,是李君鸾的出殡的日子。
我去未央宫时,那里的宫人正在李君鸾的棺椁旁边玩耍。
我将他们尽数赶走了。
我在人间,陪她最后一晚。
因着我是她永远的同谋。
这夜月光如练,如纱幔,披散在地上。一如数十年前,我辞去那少女时的那天晚上。
12
哀歌一声一声,带着我恍惚走过了这段历程。
我不再理会我旁边的人,跟了上去。
我要亲眼看着她的棺椁入土。
随着那最后一抔尘土落下,覆盖那金色棺椁时,我的心也跟着沉下去了。
我长长舒了一口气。
和官员闲谈过后,我便借故辞去了。
我给家中留了一封书信,说我要远游,以后赡养老母之事,便交给弟弟了。
那天晚上,我又来到她的陵墓旁。
夜晚风声啸啸,吹得叶梢不断颤动着。
我的脑海中回荡着她的话:
“你说,这世上只有女人给男人殉情陪葬,从来不见有男人会为了女人这么做的!”
我轻轻呢喃:“李君鸾,你错了。”
君埋泉下泥销骨,就连山川也为你殉葬。
13
山家弟弟得知哥哥远游后,十分着急,派人到处寻找。
但是,他的母亲却表现得神色如常,还劝止了他,让他不用再找了。
弟弟疑惑,母亲却不肯说出原因。
只有那守着太后陵墓的人知道。
那陵墓旁边,立起了一个石碑,碑上无字。
旁边是涓涓流过的溪水,碑立在山上。
守陵人在旁边种植了许多蒲苇——有人给了他这么多钱,让他如此做。
他也乐得清闲。
他一介小吏,哪里知道那权倾朝野的丞相山川消失不见了呢?